相关习题
 0  156433  156441  156447  156451  156457  156459  156463  156469  156471  156477  156483  156487  156489  156493  156499  156501  156507  156511  156513  156517  156519  156523  156525  156527  156528  156529  156531  156532  156533  156535  156537  156541  156543  156547  156549  156553  156559  156561  156567  156571  156573  156577  156583  156589  156591  156597  156601  156603  156609  156613  156619  156627  203614 

科目: 来源: 题型:解答题

4.某小组以废铁屑、稀硫酸、饱和(NH42SO4溶液为原料,经过一系列反应和操作后,合成了浅蓝绿色晶体X.为确定其组成,进行如下实验.
Ⅰ.结晶水的测定:称取7.48g浅蓝绿晶体,加热至100℃失去结晶水,冷却至室温后,称重,质量为5.68g.
(1)在实验Ⅰ中,不可能用到的实验仪器是AD(填正确答案标号).
A.烧杯   B.铁架台(带铁圈)   C.坩埚   D.蒸发皿   E.酒精灯   F.干燥器
Ⅱ.$NH_4^+$的测定:将上述5.68g固体置于如图所示的三颈瓶中,然后逐滴加入足量10%NaOH溶液,通入氮气,用40.00mL 1mol•L-1的硫酸溶液吸收产生氨气.蒸氨结束后取下接收瓶,用2mol•L-1NaOH标准溶液滴定过剩的硫酸,到终点时消耗20.00mLNaOH溶液.

Ⅲ.铁元素的测定:将上述实验结束后三颈瓶中的溶液全部倒入锥形瓶中,向其中加入适量3%H2O2的溶液,充分振荡后滤出沉淀,洗净、干燥、灼烧后;测得其质量为1.60g.回答下列问题:
(2)在实验Ⅱ中,通入氮气的目的是将溶液中的氨全部赶出到装置③中被硫酸吸收.为保证实验准确实验操作前需要检查装置气密性.
(3)在实验中,检验沉淀是否洗净的方法是取最后一次洗涤液于试管中,滴入1-2滴稀硝酸,再滴入硝酸钡溶液,若无白色沉淀生成,则说明沉淀已经洗净.
(4)根据上述实验数据计算,该浅蓝绿晶体的化学式为FeSO4•(NH42 SO4•6H2O 或(NH42Fe(SO42•6H2O.三颈瓶中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2NH4++Fe2++4OH-=Fe(OH)2↓+2NH3↑+2H2O.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解答题

3.ClO2气体是一种在水处理等方面有广泛应用的高效安全消毒剂.我国从2000年起逐步用ClO2代替氯气对饮用水进行消毒.
(1)消毒水时,ClO2还可将水中的Fe2+、Mn2+等转化成Fe(OH)3和MnO2等难溶物除去,说明ClO2具有氧化性.
(2)工业上可用Cl2氧化NaClO2溶液制取ClO2,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l2 +2NaClO2 =2NaCl+2ClO2.工业上还可在80℃时电解氯化钠溶液得到NaClO3,然后与盐酸反应得到ClO2.电解时,NaClO3在(填阴或阳)阳极生成,生成ClO3-的电极反应式为Cl--6e-+3 H2O=6H++ClO3-
(3)自来水厂用ClO2处理后的水中,要求ClO2的浓度在0.1~0.8mg/L之间.碘量法可以检测水中ClO2的浓度,步骤如下:
Ⅰ.取一定体积的水样,加入一定量的碘化钾,再用氢氧化钠溶液调至中性,并加入淀粉溶液,溶液变蓝.
Ⅱ.加入一定量的Na2S2O3溶液.(已知:2S2O32-+I2═+2I-
Ⅲ.加硫酸调节水样pH至1~3.
操作时,不同pH环境中粒子种类如右图所示.
①操作工中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2ClO2+2I-=2ClO2-+I2
②确定操作Ⅱ完全反应的现象是蓝色消失,半分钟内不变色.
③在操作Ⅲ过程中,溶液又呈蓝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ClO2-+4I-+4H+=Cl-+2I2+2H2O.
④若水样的体积为1.0L,在操作Ⅱ时消耗了1.0×10-3mol/L的Na2S2O3溶液10mL,则水样中ClO2的浓度是0.675mg/L.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解答题

2.某化学兴趣小组用下图所示装置(加热装置未画出)进行实验,探究硝酸与铁反应的产物.

查阅资料得知:
Ⅰ.在浓硝酸和活泼金属反应过程中,随着硝酸浓度的降低,其生成的产物有+4、+2、-3价等氮的化合物.
Ⅱ.常温时,NO2与N2O4同时存在;在低于0℃时,几乎只有无色的N2O4的晶体存在.
请回答下列问题:
(1)装置中各仪器装入试剂后,接下来由先至后的操作顺序为CADB.
A.通入N2
B.滴入浓硝酸
C.打开活塞K1
D.关闭活塞K1
(2)装置A中,滴入浓硝酸加热前没有明显现象的原因是常温时,铁遇浓硝酸形成致密氧化膜,阻止反应进一步发生.
(3)反应结束后,打开装置D中的活塞K2,并通入氧气,铁完全溶解于浓硝酸后生成的NO2气体中含有NO的现象为D瓶内气体由无色变为红棕色.装置D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NO+O2=2NO2
(4)C装置的作用是把NO2全部转化为N2O4晶体,避免在D装置中对NO的验证产生干扰.
(5)反应停止后,装置A中无固体剩余.验证装置A的溶液中是否含有Fe2+,选择的药品是c.(填序号)
a.铁粉 b.氯水 c.KMnO4溶液 d.硫氰化钾溶液
(6)检验是否生成-3价氮的化合物,应进行的实验操作、现象及结论是取少量反应后A中溶液于试管中,向其中加入浓NaOH溶液,加热,用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接近试管口.若试纸变蓝,则A中生成NH4+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有人用全钒液流电池:VO2++V2++2H+$?_{充电}^{放电}$VO2++H2O+V3+,在空气中电解水(酸性条件下)的方法,阳极制得臭氧,阴极制得过氧化氢,电解总方程式为3H2O+3O2═3H2O2+O3,其中H2O2只为还原产物.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原电池放电时正极反应为VO2++2H++e-═VO2++H2O
B.充电时阴极反应为V2+-e-═V3+
C.电解池的阴极反应式为3O2+6H2O+6e-═3H2O2+6OH-
D.电解池中生成22.4 L O3(标准状况)时,转移3 mol电子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解答题

20.工业上主要采用电解饱和食盐水的方法来制取Cl2、H2、NaOH.请回答下列问题:
(1)请写出电解过程中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2Cl-+2H2O$\frac{\underline{\;电解\;}}{\;}$Cl2↑+H2↑+2OH-
(2)若电解池的容积为10L,电解一段时间后共收集到11.2L(标准状况)气体.请计算此时溶液中NaOH的物质的量浓度为0.05mol/L(假设电解过程中溶液的体积不变).
(3)现用MnO2与浓盐酸反应在实验室中制取氯气,再用铜粉和氯气制取少量CuCl2,其实验流程示意图如下:

上图中“→”表示气流方向.请完成下列填空.
①请写出A 中发生反应的化学反应方程式MnO2+4HCl(浓)$\frac{\underline{\;加热\;}}{\;}$MnCl2+2H2O+Cl2↑;
②B中选用的试剂是:饱和食盐水;C中选用的试剂是浓硫酸;
③E中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Cl2+2OH-=Cl-+ClO-+H20.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填空题

19.在宇宙飞船和太空站中工作的宇航员,在密闭的工作舱内需要吸入氧气,呼出CO2,飞船内可以使用一种物质,它能吸收CO2,并产生氧气,该物质是过氧化钠,其反应的方程式为2CO2+2Na2O2═2Na2CO3+O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8.甲、乙两种非金属元素,能说明甲比乙的非金属性强的是(  )
①甲单质比乙单质容易与氢气化合
②甲元素的单质能与乙的阴离子发生氧化还原反应
③甲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性比乙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性强
④与某金属反应时,甲比乙得电子数多
⑤甲的单质熔沸点比乙的单质低.
A.只有③④B.只有①②⑤C.只有①②③D.①②③④⑤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7.常温下,某溶液中含有两种溶质NaCl和H2SO4,它们的物质的量之比为5:2,用石墨作电极电解该混合溶液时,根据电解产物,可分为三个阶段,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溶液pH不断增大,最后为7B.阳极先析出Cl2,后析出O2
C.阴极始终只析出H2D.电解最后阶段为电解水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6.在下列有机物分子中,核磁共振氢谱中给出的信号峰数目相同的一组是(  )
A.①⑤B.②④C.④⑤D.⑤⑥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5.下列叙述或实验方案不合理的是(  )
A.电解饱和食盐水制烧碱采用离子交换膜法,可防止阴极产生的Cl2进入阳极室
B.用水可以一次性鉴别硝基苯、甲苯、冰醋酸三种物质
C.制硫酸和氢氧化钠:用如图所示装置(注:b为阴离子交换膜、c为阳离子交换膜)
D.乙醛的氧化:在试管里加入10%的NaOH溶液2 mL,滴入2%的CuSO4溶液4滴~6滴,振荡后加入乙醛溶液0.5 mL,加热至沸腾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