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习题
 0  156647  156655  156661  156665  156671  156673  156677  156683  156685  156691  156697  156701  156703  156707  156713  156715  156721  156725  156727  156731  156733  156737  156739  156741  156742  156743  156745  156746  156747  156749  156751  156755  156757  156761  156763  156767  156773  156775  156781  156785  156787  156791  156797  156803  156805  156811  156815  156817  156823  156827  156833  156841  203614 

科目: 来源: 题型:实验题

3.某同学对铜与浓硫酸反应产生的黑色沉淀进行探究,实验步骤如下:
Ⅰ.将光亮铜丝插入浓硫酸,加热;
Ⅱ.待产生大量黑色沉淀和气体时,抽出铜丝,停止加热;
Ⅲ.冷却后,从反应后的混合物中分离出黑色沉淀,洗净、干燥备用.
(1)步骤Ⅱ产生的气体是SO2
(2)步骤Ⅲ中,“从反应后的混合物中分离出黑色沉淀”的操作是将反应后的混合物倒入装有冷水的烧杯中,冷却后过滤.
(3)该同学假设黑色沉淀是CuO.检验过程如下:
查阅文献:检验微量Cu2+的方法是:向试液中滴加K4[Fe(CN)6]溶液,若产生红褐色沉淀,证明有Cu2+
①将CuO放入稀硫酸中,一段时间后,见明显现象,再滴加K4[Fe(CN)6]溶液,产生红褐色沉淀.
②将黑色沉淀放入稀硫酸中,一段时间后,滴加K4[Fe(CN)6]溶液,未见红褐色沉淀.
由该检验过程所得结论是黑色沉淀中不含有CuO.
(4)再次假设,黑色沉淀是铜的硫化物.实验如下:
实验装置现象
1A试管中黑色沉淀逐渐溶解
2A试管内上方出现红棕色气体
3B试管中出现白色沉淀
①现象2说明黑色沉淀具有还原性.
②产生红棕色气体的化学方程式是2NO+O2═2NO2
③能确认黑色沉淀中含有S元素的现象是B试管中出现白色沉淀,相应的离子方程式是NO2+SO2+Ba2++H2O═BaSO4↓+NO↑+2H+
④为确认黑色沉淀是“铜的硫化物”,还需进行的实验是取冷却后A装置试管中的溶液,滴加K4[Fe(CN)6]溶液,若产生红褐色沉淀,证明有Cu2+,说明黑色沉淀是铜的硫化物.
(5)以上实验说明,黑色沉淀中存在铜的硫化物.进一步实验后证明黑色沉淀是CuS与Cu2S的混合物.将黑色沉淀放入浓硫酸中加热一段时间后,沉淀完全溶解,其中CuS溶解的化学方程式是CuS+4H2SO4(浓)$\frac{\underline{\;\;△\;\;}}{\;}$CuSO4+4SO2↑+4H2O.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推断题

2.我国著名药学家屠呦呦因发现治疗疟疾新型药物青蒿素和双氢青蒿素而获2015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震惊世界,感动中国.已知青蒿素的一种化学部分工艺流程如下:

已知:+$\stackrel{O{H}^{-}}{→}$
(1)下列有关说法中正确的是CD.
A.青蒿素遇湿润的淀粉碘化钾试纸立刻显蓝色,是因为分子结构中含有酯基
B.青蒿素易溶于水,难溶于乙醇、苯等
C.青蒿素属于环状化合物,但不属于芳香族化合物
D.一定条件下,青蒿素能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
化合物A中含有的非含氧官能团的名称是碳碳双键,请选择下列合适的试剂来检验该官能团,试剂加入的正确顺序为CAB.
A.溴水     B.稀盐酸     C.新制氢氧化铜悬浊液    D.氢氧化钠溶液
(3)该工艺流程中设计E→F、G→H的目的是保护羰基.
(4)反应B→C,实际上可看作两步进行.试根据已知信息写出依次发生反应的反应类型是加成反应、消去反应.
(5)M与A互为同系物,但比A少两个碳原子.满足下列条件的M的同分异构体有5种(不考虑立体异构).
①含有六元环   ②能发生银镜反应
(6)请结合所学知识和上述信息,写出由苯甲醛和氯乙烷为原料(无机试剂任用),制备苄基乙醛()的路线流程图.路线流程图示例如下:
$→_{光}^{Cl_{2}}$ $→_{△}^{NaOH/H_{2}O}$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下列关于有机物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油脂、糖类、蛋白质均能在一定条件下发生水解反应
B.乙烯能使溴水、高锰酸钾酸性溶液褪色,且褪色原理相同
C.棉、麻、羊毛、蚕丝均属于天然高分子材料
D.石油的分馏与煤的干馏主要是通过物理变化得到成分不同的有机物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解答题

20.芳香族羧酸通常用芳香烃的氧化来制备.芳香烃的苯环比较稳定,难以氧化,而环上的支链不论长短,在强烈氧化时,最终能氧化成羧基.某同学用甲苯的氧化反应制备苯甲酸.
反应原理:

反应试剂、产物的物理常数:
名称相对分
子质量
性状熔点沸点密度溶解度
乙醇乙醚
甲苯92无色液体易燃易挥发-95110.60.8669不溶易溶易溶
苯甲酸122白色片状或针状晶体122.42481.2659微溶易溶易溶
主要实验装置和流程如下:

实验方法:一定量的甲苯和KMnO4溶液置于图1装置中,在90℃时,反应一段时间,再停止反应,按如下流程分离出苯甲酸和回收未反应的甲苯.

(1)操作Ⅰ所需的玻璃仪器为分液漏斗、烧杯;操作Ⅱ为蒸馏.
(2)如果滤液呈紫色,要先加亚硫酸氢钾,然后再加入浓盐酸酸化,加亚硫酸氢钾的目的是除去未反应的高锰酸钾,否则用盐酸酸化时会发生盐酸被高锰酸钾所氧化,产生氯气.
(3)下列关于仪器的组装或者使用正确的是ABD.
A.抽滤可以加快过滤速度,得到较干燥的沉淀
B.安装电动搅拌器时,搅拌器下端不能与三颈烧瓶底、温度计等接触
C.图1回流搅拌装置应采用直接加热的方法
D.冷凝管中水的流向是下进上出
(4)除去残留在苯甲酸中的甲苯应先加入NaOH溶液,分液,水层再加入浓盐酸酸化,然后抽滤,干燥即可得到苯甲酸.
(5)纯度测定:称取1.220g产品,配成100mL溶液,取其中25.00mL溶液,进行滴定,消耗KOH物质的量为2.4×10-3mol.产品中苯甲酸质量分数为96%.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9.某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利用如图所示实验装置进行实验(图中a、b、c表示止水夹).

请按要求填空:
(1)A、C、E相连后的装置可用于制取Cl2并进行相关的性质实验.
①若在丙中加入适量水,即可制得氯水.将所得氯水分成两份,进行Ⅰ、Ⅱ两个实验,实验操作、现象、结论如下,请将表格中实验1的现象补充:
实验序号实验操作现象结论
将氯水滴入品红溶液褪色氯气与水反应的产物有漂白性
氯水中加入NaHCO3粉末 有无色气泡产生氯气与水反应的产物具有 较强的酸性
有同学认为实验II的结论合理,请说明理由实验Ⅰ结论不合理,因为Cl2也有氧化性,此实验无法确定是Cl2还是HClO漂白;实验Ⅱ结论不合理,因为制取的氯气中含有HCl气体,HCl溶于水后能与NaHCO3粉末反应产生气泡;
②若要利用上述装置设计一个简单的实验,验证Cl-和Br-的还原性强弱,则丙中所盛装的试剂为NaBr溶液,能得到结论的实验现象为试管中溶液由无色变为橙色;
③某同学用该装置探究氯气与KI的反应,在丙中盛放有KI淀粉溶液,通入氯气,看到丙中溶液变成蓝色,继续通氯气,发现蓝色逐渐消失,检测到溶液中有含+5价元素的酸根离子,则蓝色消失过量中丙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5Cl2+I2+6H2O=2HIO3+10HCl.
(2)B、D、E装置相连后,在B中盛装铜片(放在有孔塑料板上)和浓硝酸,关闭c,打开a、b,即可在试管丁中收集到NO2
①B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u+4HNO3(浓)=Cu(NO32+2NO2↑+2H2O;
②欲用D装置验证NO2与水的反应,在试管中收集满NO2后,使烧杯中的水进入试管丁的操作是(不可改变试管和烧杯的位置):先关闭止水夹ab,再打开止水夹c,双手紧握(或微热)试管丁使试管中气体逸出,二氧化氮与水接触后即可引发烧杯中的水倒流到试管丁中.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8.铬是水体的主要的污染物之一,可以导致水生生物死亡.化学实验中,如使某步中的有害产物作为另一步的反应物,形成一个循环,就可不再向环境排放该有害物质.例如处理铬的实验循环示意图如下:
(1)在如图所示的编号步骤中,其中反应①所用的试剂是硫酸酸化的H2O2,请写出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Cr2O72-+8H++3H2O2═2Cr3++3O2↑+7H2O.
(2)现有含Cr3+和Fe3+的溶液,使用NaOH溶液和盐酸,可将这两种离子相互分离,根据上图信息分析,在涉及的过滤操作中,上述两种离子的存在形态分别是CrO2-(或NaCrO2)、Fe(OH)3.  (写化学式)
(3)铬的化合价除了示意图中涉及的+3和+6外,还有0、+2、+4和+5等.
现有24mL浓度为0.05mol•L-1的Na2SO3溶液恰好与20mL浓度为0.02mol•L-1的Na2Cr2O7溶液完全反应.已知Na2SO3被Na2Cr2O7氧化为Na2SO4,则元素Cr在还原产物中的化合价为+3.
(4)步骤⑤应该加入氧化剂(填“还原”或“氧化”).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7.市售乙醛通常为40%左右的乙醛溶液.久置的乙醛溶液会产生分层现象,上层为无色油状液体,下层为水溶液.据测定,上层物质为乙醛的加合物(C2H4O)n,它的沸点比水的沸点高,分子中无醛基.乙醛在溶液中易被氧化,为从变质的乙醛溶液中提取乙醛(仍得到溶液),可利用如下反应原理:(C2H4O)n$\underset{\stackrel{{H}^{+}}{→}}{\;}$n(C2H4O).
(1)先把混合物分离得到(C2H4O)n:将混合物放入分液漏斗中,静置,分离操作名称为分液.
(2)证明是否已有部分乙醛被氧化的实验操作和现象是取少量下层水溶液,滴加石蕊试液,如果溶液呈红色,说明部分乙醛已被氧化.
(3)提取乙醛的装置如图:烧瓶中放的是(C2H4O)n和6mol/LH2SO4的混合液,锥形瓶中是蒸馏水.加热至混合液沸腾,(C2H4O)n缓慢分解,生成的气体导入锥形瓶的水中.
①用冷凝管的目的是使加合物冷凝回流到烧瓶内,冷凝水的进口是b(填“a”或“b”).
②锥形瓶内导管口出现气泡,从下到上升至液面过程中,体积越来越小,直至完全消失,说明乙醛具有易溶于水的性质,当观察到导气管中气流很小时,必要的操作是及时撤去导管,目的是防止倒吸.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6.如图为制取纯净干燥的Cl2并让其与铁发生反应的装置,A是Cl2发生装置,C、D为气体净化装置,E硬质玻璃管中装有细铁丝网;F为干燥的空广口瓶;烧杯G为尾气吸收装置.试回答:
(1)C、G两个装置所盛放的试剂分别是:C饱和食盐水G氢氧化钠溶液.
①装置搭好须进行气密性检查,写出操作方法:关闭分液漏斗活塞,往烧杯G中加水,微热A处酒精灯,烧杯中有气泡产生,停止加热冷却后,导管中形成一段水柱.
②两处酒精灯应先点燃A处(填写A或B),目的是赶走空气,防止铁被空气氧化.
③F中的现象为产生棕黄或棕红或棕褐色的烟,G中出现了一种沉淀,该沉淀的化学式Fe(OH)3
(3)写出在A、E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A:MnO2+4HCl(浓)$\frac{\underline{\;\;△\;\;}}{\;}$MnCl2+Cl2↑+2H2O.
E:2Fe+3Cl2$\frac{\underline{\;点燃\;}}{\;}$2FeCl3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5.斯坦福大学华人化学家戴宏杰率领的团队研制出一种可在一分钟内完成充放电的超常性能铝离子电池,内部用AlCl4-和有机阳离子构成电解质溶液,其放电工作原理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充电时,该电池负极应连接外接电源的负极
B.放电时,电子从铝流出经过电解质溶液到达石墨电极
C.充电时的阳极反应为:Cn+AlCl4--e-═CnAlCl4
D.放电时的负极反应为:Al-3e-+7AlCl4-═4Al2Cl7-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4.设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常温常压下,1 L0.1mol•L-1的硝酸铵溶液中氮原子数目为0.2NA
B.标准状况下,6.0gNO和2.24LO2混合,所得气体的分子数目为0.2NA
C.1 mol有机物中最多有6 NA个原子在一条直线上
D.1 mol甲基()所含的电子数为7 NA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