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习题
 0  156679  156687  156693  156697  156703  156705  156709  156715  156717  156723  156729  156733  156735  156739  156745  156747  156753  156757  156759  156763  156765  156769  156771  156773  156774  156775  156777  156778  156779  156781  156783  156787  156789  156793  156795  156799  156805  156807  156813  156817  156819  156823  156829  156835  156837  156843  156847  156849  156855  156859  156865  156873  203614 

科目: 来源:2017届江苏省高三上第一次测试化学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下列实验操作能够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A. 实验室采用图①所示装置收集SO2

B. 可用图②所示装置比较KMnO4、Cl2、S的氧化性强弱

C. 除去NaHCO3溶液中的Na2CO3,可加入Ca(OH)2溶液后过滤

D. 称取0.40 g NaOH,置于100 mL容量瓶中,加水溶解,配制0.10 mol/L NaOH溶液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7届江苏省高三上第一次测试化学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下列有关实验原理、方法和结论都正确的是

A.向苯酚钠溶液中通入少量CO2,产物为苯酚和Na2CO3

B.向蔗糖中加入浓硫酸,蔗糖变黑,体积膨胀,说明浓硫酸具有脱水性和强氧化性

C.将溴丙烷与足量氢氧化钠溶液混合加热,冷却后加硝酸银溶液,可检验溴元素

D.分别测定0.5 mol·L-1 H3PO4和H2SO4溶液的pH,比较磷和硫元素非金属性的强弱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7届江苏省高三上第一次测试化学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有Fe2++H++NO3-→Fe3++NH4++H2O这样一个变化过程,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氧化剂和还原剂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8

B.该过程说明Fe(NO3)2溶液不宜加酸酸化

C.每1 mol NO3-发生氧化反应,转移8 mol 电子

D.若把该反应设计为原电池,则负极反应为Fe2+-e- = Fe3+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7届江苏省高三上第一次测试化学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如图是金属镁和卤素单质(X2)反应的能量变化示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由MgCl2制取Mg是放热过程

B.热稳定性:MgI2<MgBr2<MgCl2<MgF2

C.常温下氧化性:F2<Cl2<Br2<I2

D.由图可知此温度下MgBr2(s)与Cl2(g)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为:

MgBr2(s)+Cl2(g)=MgCl2(s)+Br2(g),ΔH=-117kJ·mol-1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7届江苏省高三上第一次测试化学试卷(解析版) 题型:填空题

工业上以碳酸锰矿为主要原料生产MnO2的工艺流程如下图:

有关氢氧化物开始沉淀和沉淀完全的pH如下表:

氢氧化物

Al(OH)3

Fe(OH)3

Fe(OH)2

Cu(OH)2

Pb(OH)2

Mn(OH)2

开始沉淀的pH

3.3

1.5

6.5

4.2

8.0

8.3

沉淀完全的pH

5.2

3.7

9.7

6.7

8.8

9.8

问答下列问题:

(1) 酸浸前将碳酸锰矿粉碎的作用是

(2) 酸浸后的溶液中含有Mn2+、SO42-,另含有少量Fe2+、Fe3+、Al3+、Cu2+、Pb2+等,其除杂过程如下:

①加入MnO2将Fe2+氧化,其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②加入CaO将溶液的pH调到5.2~6.0,其主要目的是

③加入BaS,除去Cu2+、Pb2+后,再加入NaF溶液,除去

(3) 从溶液A中回收的主要物质是 ,该物质常用作化肥。

(4) MnO2粗品中含有少量Mn3O4,可以用稀硫酸处理,将其转化为MnSO4和MnO2,然后再用氧化剂将Mn2+转化为MnO2,制得优质MnO2。写出Mn3O4与稀硫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7届江苏省高三上第一次测试化学试卷(解析版) 题型:推断题

非诺洛芬是一种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的药物,可通过以下方法合成:

请回答下列问题:

(1)非诺洛芬中的含氧官能团为______________(填名称)。

(2)反应①中加入的试剂X的分子式为C8H8O2,X的结构简式为______________。

(3)在上述五步反应中,属于取代反应的是________(填序号)。

(4)B的一种同分异构体满足下列条件:

Ⅰ.能发生银镜反应,其水解产物之一能与FeCl3溶液发生显色反应。

Ⅱ.分子中有6种不同化学环境的氢,且分子中含有两个苯环。

写出该同分异构体的结构简式:______________。

(5)根据已有知识并结合相关信息,写出以为原料制备的合成路线流程图(无机试剂任用,合成路线流程图示例见本题题干)。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7届江苏省高三上第一次测试化学试卷(解析版) 题型:计算题

碱式碳酸钠铝[NaaAlb(OH)c(CO3)d]可用作阻燃剂、抗酸剂等。

其制备方法是:控制温度、pH,向NaHCO3稀溶液中加入Al(OH)3,并搅拌,充分反应后过滤、洗涤、干燥,得碱式碳酸钠铝。

(1) 碱式碳酸钠铝[NaaAlb(OH)c(CO3)d]中a、b、c、d之间的关系为____________。

(2) 碱式碳酸钠铝作为阻燃剂的可能原因:①在分解过程中大量吸热;②本身及产物无毒且不可燃;

(3) 若pH过高,则对产品的影响是

(4) 为确定碱式碳酸钠铝的组成,进行如下实验:

①准确称取2.880 g样品用足量稀硝酸溶解,得到CO2 0.448 L(已换算成标准状况下)。在所得溶液中加过量氨水,得到白色沉淀,经过滤、洗涤沉淀、充分灼烧得到1.02g固体。

②加热至340 ℃以上时样品迅速分解,得到金属氧化物、CO2和H2O。当样品分解完全时,样品的固体残留率为56.9%,根据以上实验数据确定碱式碳酸钠铝的组成(写出计算过程)。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7届江苏省高三上第一次测试化学试卷(解析版) 题型:实验题

信息时代产生的大量电子垃圾对环境构成了威胁。某研究性学习小组将一批废弃的线路板简单处理后,得到含70%Cu、25%Al、4%Fe及少量Au、Pt等金属的混合物,并设计出如下制备硫酸铜和硫酸铝晶体的路线:

(1) 第①步Cu与酸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2) 第②步加H2O2的作用是

(3) 该探究小组提出两种方案测定CuSO4·5H2O晶体的纯度。

方案一:取a g试样溶于水,加入过量KI固体,充分反应,生成白色沉淀。用0.100 0 mol·L-1Na2S2O3标准溶液滴定(原理为I2+2S2O===2I-+S4O),到达滴定终点时,消耗Na2S2O3标准溶液20.00 mL。

① 滴定过程中可选用________作指示剂,滴定终点的现象是____________。

② CuSO4溶液与KI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方案二:取a g试样配成100 mL溶液,每次取20.00 mL,消除干扰离子后,用c mol·L-1EDTA(H2Y2-)标

准溶液滴定至终点,平均消耗EDTA溶液6 mL。滴定反应如下:Cu2++H2Y2-===CuY2-+2H+。

③ 写出计算CuSO4·5H2O质量分数的表达式w=___________。

(4)请补充完整从滤渣2制备Al2(SO4)3·18H2O的实验方案:边搅拌边向滤渣2中加入_________至滤渣不再溶解,过滤, 在滤液中 、过滤、用水洗涤固体2-3次,在50℃下干燥,得到Al2(SO4)3·18H2O。(可选试剂有:硫酸溶液、氢氧化钠溶液、氨水、二氧化碳)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7届江苏省高三上第一次测试化学试卷(解析版) 题型:实验题

硫化钠主要用于皮革、毛纺、高档纸张、染料等行业。生产硫化钠大多采用无水芒硝(Na2SO4)—炭粉还原法,其流程示意图如下:

(1)上述流程中“碱浸”后,物质A必须经过 (填写操作名称)处理后,方可“煅烧”;若煅烧所得气体为等物质的量的CO和CO2,写出煅烧时发生的总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

(2)上述流程中采用稀碱液比用热水更好,理由是稀碱液能 Na2S水解(选促进或抑制)

(3)取硫化钠晶体(含少量NaOH)加入到硫酸铜溶液中,充分搅拌。若反应后测得溶液的pH=4,则此时溶液中c( S2-)= mol·L-1。(已知:常温时CuS、Cu(OH)2的Ksp分别为8.8×10-36、2.2×10-20)

(4)①皮革工业废水中的汞常用硫化钠除去,汞的去除率与溶液的pH和x(x代表硫化钠的实际用量与理论用量的比值)有关(如右图所示)。为使除汞效果最佳,应控制的条件是x控制 、pH控制

②某毛纺厂废水中含0.001 mol·L-1的硫化钠,与纸张漂白后的废水(含0.002 mol·L-1 NaClO)按1:2的体积比混合,能同时较好处理两种废水,处理后的废水中所含的主要阴离子有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7届江苏省高三上第一次测试化学试卷(解析版) 题型:填空题

原子序数依次增加的X、Y、Z、W四种元素原子序数均小于36, Y基态原子最外层电子数是其内层电子总数的3倍,X、W基态原子是同周期元素中未成对电子数最多的原子,X与Z的原子核内质子数之和等于W原子核内质子数,Z基态原子只有1个未成对的电子。

回答下列问题:

(1)已知化合物XZ3与H2Y(Y的氢化物)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XZ3+H2Y→XH3+HZY,则元素的电负性:Y Z(填“大于”或“小于”),化合物HZY分子的空间构型为

(2)X的一种氢化物的相对分子质量为32,1mol该氢化物中的σ键数是 ,该氢化物在水中的溶解性如何?主要原因是什么?

(3)元素Y 3个原子形成的单质分子与元素X、Y形成的一种离子互为等电子体,这种离子的化学式是

(4)基态W原子的电子排布式是 ,元素Y和W的一种化合物的晶体结构如右图所示,该晶体的化学式为 。(W处于晶体内部,Y分别处于晶胞面心、顶点、和内部)

(5)金属原子 (选填“钾”、“镁”、“铜”)形成的晶体的堆积方式,与上述晶胞中Y离子的堆积方式相同。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