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习题
 0  156708  156716  156722  156726  156732  156734  156738  156744  156746  156752  156758  156762  156764  156768  156774  156776  156782  156786  156788  156792  156794  156798  156800  156802  156803  156804  156806  156807  156808  156810  156812  156816  156818  156822  156824  156828  156834  156836  156842  156846  156848  156852  156858  156864  156866  156872  156876  156878  156884  156888  156894  156902  203614 

科目: 来源: 题型:实验题

12.工业上利用橄榄石(主要成分是Mg2SiO4)固定CO2,生产碱式碳酸镁[Mg2(OH)2CO3]的工艺流程如图1

已知:Mg2SiO4(s)+4HCl(aq)═2MgCl2(aq)+SiO2(s)+2H2O(l)△H=-49.04 kJ•mol-1
(1)某橄榄石的组成是(MgFe)2(SiO42,用氧化物的形式可表示为MgO•FeO•SiO2
(2)固碳(足量的CO2)时主要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OH-+CO2=HCO3-
下列物质中也可用作“固碳”的是ad (填字母).
a.(NH42CO3溶液  b.BaCl2溶液  c.NH4HCO3 d.氨水
(3)矿化的离子方程式为2Mg 2++4HCO3-=Mg2(OH)2CO3↓+H2O+3CO2↑或2Mg 2++2CO32-+H2O=Mg2(OH)2CO3↓+CO2↑;分离出碱式碳酸镁的操作X为过滤.
(4)流程中将橄榄石磨碎后再进行溶解的目的是增大接触面积,加快溶解速率,研究表明,用一定量一定浓度的盐酸,在不同温度时,测得溶解橄榄石的效率随温度变化情况如图2所示(时间都为120min),试分析90℃橄榄石溶解效率开始降低的原因90℃、120min时,溶解达到平衡,而反应放热,升温平衡逆向移动,故溶解效率降低.
(5)若该工厂排放烟气的速率为22.4m3/min(已换成标准状况下),其中CO2的体积分数为10%,则理论上此工厂1小时可制得碱式碳酸镁852 kg.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1.电导率是衡量电解质溶液导电能力大小的物理量,据溶液电导率变化可以确定滴定反应的终点.右图是某同学用0.1mol/L KOH溶液分别滴定体积均为20mL、浓度均为0.1mol/L的HCl和CH3COOH溶液滴定曲线示意图(混合溶液体积变化忽略不计).下列有关判断不正确的是 (  )
A.曲线①代表0.1 mol/L KOH溶液滴定CH3COOH溶液的滴定曲线,曲线②代表0.1 mol/L KOH溶液滴定HCl溶液的滴定曲线
B.在相同温度下,C点水电离的c(H+)大于A点水电离的c(H+
C.在A点的溶液中有:c(CH3COO-)+c(OH-)-c(H+)=0.05 mol/L
D.在B点的溶液中有:c(K+)>c(OH-)>c(CH3COO-)>c(H+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推断题

10.用丙酮为原料来合成化合物(B)(其中部分产物未列出)的路线如下:

(1)反应③的反应类型是取代反应,生成的无机产物的化学式为HBr.
(2)化合物(B)中所含的官能团的名称为羰基、溴原子.
(3)中间产物(A)可经过著名的黄鸣龙还原法,直接得到对应相同碳骨架的烷烃,请写出得到的该烷烃的分子式C6H14,对该烷烃用系统命名法命名:2,2-二甲基丁烷.
(4)写出化合物(B)与氢氧化钠的水溶液共热的化学方程式:
(5)丙酮的同分异构体有多种,其中一种环状的同分异构体发生加聚反应后,得到的高聚物的结构简式是,则该同分异构体的结构简式为:
(6)反应②是著名的频哪醇(pinacol)重排,试写出用环戊酮()来代替丙酮,连续发生上述路线中反应①、②之后,得到的有机产物的结构简式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实验题

9.CoCl2•6H2O是一种饲料营养强化剂.一种利用水钴矿(主要成分为Co2O3、Co(OH)3,还含少量Fe2O3、Al2O3、MnO等)制取CoCl2•6H2O的工艺流程如图1:已知:①浸出液含有的阳离子主要有H+、Co2+、Fe2+、Mn2+、Al3+等;
②部分阳离子以氢氧化物形式沉淀时溶液的pH见表:(金属离子浓度为:0.01mol/L)
沉淀物Fe(OH)3Fe(OH)2Co(OH)2Al(OH)3Mn(OH)2
开始沉淀2.77.67.64.07.7
完全沉淀3.79.69.25.29.8
③CoCl2•6H2O熔点为86℃,加热至110~120℃时,失去结晶水生成无水氯化钴.
(1)水钴矿进行预处理时加入Na2SO3的主要作用是将Fe3+、Co3+还原.
(2)写出NaClO3在浸出液中发生主要反应的离子方程式ClO3-+6Fe2++6H+=Cl-+6Fe3++3H2O;若不慎向“浸出液”中加过量NaClO3时,可能会生成有毒气体,写出生成该有毒气体的离子方程式ClO3-+5Cl-+6H+=3Cl2↑+3H2O.
(3)“加Na2CO3调pH至a”,a的取值范围是5.2≤a≤7.6;过滤所得到的沉淀成分为Fe(OH)3、Al(OH)3
(4)“操作1”中包含3个基本实验操作,它们依次是蒸发浓缩、冷却结晶和过滤.制得的CoCl2•6H2O在烘干时需减压烘干的原因是降低烘干温度,防止产品分解.
(5)萃取剂对金属离子的萃取率与pH的关系如图2.向“滤液”中加入萃取剂的目的是除去溶液中的Mn2+;其使用的最佳pH范围是B.

A.2.0~2.5     B.3.0~3.5         C.4.0~4.5     D.5.0~5.5
(6)为测定粗产品中CoCl2•6H2O的含量,称取16.4g的粗产品溶于水配成100.0mL溶液,从中取出25.0mL与足量AgNO3溶液混合,过滤、洗涤、将沉淀烘干后称其质量为4,.6g,则粗产品中CoCl2•6H2O的质量分数是93%.(结果保留小数点后一位数字)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实验题

8.2015年8月12日天津港特大爆炸事故,再一次引发了人们对环境问题的关注.据查危化仓库中存有大量的钠、钾、白磷(P4)、硝酸铵和氰化钠(NaCN).
(1)白磷有毒能和氯酸溶液发生氧化还原反应:3P4+10HClO3+18H2O═10HCl+12H3PO4,该反应的氧化产物是H3PO4,若有1mol P4参加反应转移电子为20mol.
(2)氰化钠(NaCN)是一种化工原料,用于基本化学合成、电镀、冶金和有机合成医药、农药及金属处理等方面.
①已知:25℃时,HCN的电离平衡常数Ka=6.2×10-10,H2CO3在25℃时的电离平衡常数是Ka1=4.5×10-7、Ka2=4.7×10-11,则向 NaCN溶液通入少量CO2反应方程式是:CO2+NaCN+H2O=NaHCO3+HCN.
②常温下,氰化钠能与过氧化氢溶液反应,生成碳酸氢钠和能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色的气体,大大降低其毒性.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NaCN+H2O2+H2O=NaHCO3+NH3↑.
③电解法可以处理空气中的氮氧化物,用如图示电解池,将NOx在电解池中分解成无污染的N2和O2除去,两电极间是固体氧化物电解质,在一定条件下可自由传导O2-,电解池阴极反应为2NOx+4xe-=N2+2xO2-
(3)①传统工业上利用氨气可以合成尿素.主要反应如下:
2NH3(g)+CO2(g)═NH2CO2NH4(s)△H=-159.47kJ•mol-1
NH2CO2NH4(s)═CO(NH22(s)+H2O(g)△H=+72.49kJ•mol-1
反应2NH3(g)+CO2(g)═CO(NH2)(s)+H2O(g)的△H=-86.98 kJ•mol-1
②工业上用氨气制备硝酸,将一定质量的铁粉加入到100mL某浓度的稀硝酸中充分反应后,容器中剩余m1g铁粉,此时共收集到NO气体448mL(标准状况).然后向上述混合物中加入稀硫酸至不再产生NO为止,容器剩余铁粉m2g,则m1-m2为5.04.(若铁改为铜,答案相应改正)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实验题

7.某学生为了测定部分变质的Na2SO3样品的纯度.按图2所示称取一定量的Na2SO3样品放入A装置的烧瓶中,滴入足量的H2SO4至完全反应;然后,将B中完全反应后的溶液与足量的BaCl2溶液反应,过滤、洗涤、干燥,得白色沉淀23.3g.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A装置中玻璃仪器的名称:酒精灯、圆底烧瓶、分液漏斗.
(2)实验开始时,应先点燃D处酒精灯(填装置字母).
(3)实验开始后,写出B中反应的离子方程式Cl2+SO2+2H2O═4H++2Cl-+SO42-
(4)C中的现象是红色鲜花褪色,E装置的作用是吸收未反应的二氧化硫和氯气.
(5)原样品中Na2SO3的纯度为50.8%(精确到0.1%).按题给装置和操作进行实验,若装置连接和实验操作均无任何问题,该学生测得的Na2SO3的纯度偏低(填“偏高”、“偏低”或“无影响”).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选择题

6.分子式为C4H6O2 的有机物,能使溴的CCl4 溶液褪色,也能与NaHCO3 溶液反应生成气体,则符合上述条件的同分异构体(不考虑立体异构)最多有(  )
A.2种B.3种C.4种D.5种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选择题

5.利用下列实验装置能完成相应实验的是(  )
A.  
制取并收集干燥纯净的NH3
B.
用该装置分离乙酸乙酯和饱和碳酸钠溶液
C. 
 用于制备并收集少量NO2
D. 
 比较MnO2、Cl2、S的氧化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推断题

4.A、B、C、D、E各物质的转化关系如图所示.
(1)当A为固体单质时,A是S(写化学式).
①写出B的电子式:
②写出E与木炭反应化学方程式:C+2H2SO4(浓) CO2↑+2SO2↑+2H2O.
(2)当A为气体单质时,A是N2 (写化学式).
①写出B的结构式:
写出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并回答有关问题:
②E→C:3Cu+8HNO 3(稀)=3Cu(NO32+2NO↑+4H2O;
③实验室制备B:2NH4Cl+Ca(OH)2$\frac{\underline{\;\;△\;\;}}{\;}$CaCl2+2NH3↑+2H2O.能不能用浓硫酸做B的干燥剂?不能(填“能”或“不能”).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解答题

3.太阳能的开发利用在新能源研究中占据重要地位.单晶硅太阳能电池片在加工时,一般掺杂微量的铜、硼、镓、硒等. 就铜、硼两种元素请回答:
(1)基态Cu2+的核外电子排布式为1s22s22p63s23p63d9;已知高温下Cu2O比CuO更稳定,试从铜原子核外电子结构角度解释其原因:亚铜离子价电子排布式为3d10,亚铜离子核外电子处于稳定的全充满状态.
(2)铜与类卤素(CN)2、(SCN)2反应生成Cu( CN)2、Cu( SCN)2.其中类卤素( SCN)2结构式为N≡C-S-S-C≡N.其分子中σ键和π键的个数比为5:4;它对应的酸有两种,理论上硫氰酸(H-S-C≡N)的沸点低于异硫氰酸 (H-N=C=S)的沸点,其原因为异硫氰酸分子间可形成氢键,而硫氰酸不能.
(3)在第二周期中第一电离能介于B和N两元素之间的有Be、C、O(写元素符号).
(4)氮化硼(BN)晶体有多种结构.六方氮化硼是通常存在的稳定结构,具有层状结构,可作高温润滑剂;立方氮化硼是超硬材料,有优异的耐磨性.它们的晶体结构如图1所示.
①关于这两种晶体的说法,正确的是BCEF(填序号).

A.立方氮化硼含有σ键和π键,所以硬度大
B.六方氮化硼层间作用力小,所以质地软
C.两种晶体中B-N键均为共价键
D.两种晶体均为分子晶体
E.立方氮化硼晶体,硼原子的杂化轨道类型为sp3
F.六方氮化硼晶体结构与石墨相似却不导电,原因是其层结构中没有自由电子
②图2是立方氮化硼晶胞模型,a位置N原子与b位置B原子之间的距离为a cm,则该晶体的密度为$\frac{75\sqrt{3}}{16{a}^{3}{N}_{A}}$g/cm3(用含a的代数式表示,NA 表示阿伏伽德罗常数).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