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习题
 0  156777  156785  156791  156795  156801  156803  156807  156813  156815  156821  156827  156831  156833  156837  156843  156845  156851  156855  156857  156861  156863  156867  156869  156871  156872  156873  156875  156876  156877  156879  156881  156885  156887  156891  156893  156897  156903  156905  156911  156915  156917  156921  156927  156933  156935  156941  156945  156947  156953  156957  156963  156971  203614 

科目: 来源: 题型:推断题

8.氯吡格雷(clopidogrel)是一种用于抑制血小板聚集的药物,其合成路线如图:

请回答下列问题:
(1)A的名称为2-氯苯甲醛,C中含有的官能团有(写名称)羧基、氨基、氯原子,
(2)C→D 的反应类型是取代(或酯化)反应,X 的结构简式为
(3)B中处在同一平面上的原子最多有14个;
(4)若两分子C可在一定条件下反应生成一种产物,该产物分子中含有3个六元环,则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5)写出符合下列条件的C的同分异构体的结构简式:
a.为芳香族化合物且分子结构中含一个硝基(-NO2
b.核磁共振氢谱有四组峰,且面积之比为  1:1:1:1
(6)已知:
写出由乙烯为有机原料制备化合物的合成路线流程图(无机试剂任选).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实验题

7.海水淡化及海水资源的提取利用是当今化工行业重要课题.
回答下列问题:
(1)下列属于海水淡化常见工艺的是①②③(填序号).
①电渗析法      ②蒸馏法        
③离子交换法        ④沉淀法
(2)采用“空气吹出法”从浓海水中吹出Br2,并用纯碱吸收.碱吸收溴的主要反应是 Br2+Na2CO3+H2O→NaBr+NaBrO3+NaHCO3,吸收1mol Br2 时,转移的电子为$\frac{5}{3}$mol.
(3)海水提镁的一段工艺流程如图,浓海水的主要成分如表:
离子Na+Mg2+Cl-SO42-
浓度/(g•L-163.728.8144.646.4
该工艺过程中,脱硫阶段主要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Ca2++SO42-═CaSO4↓,产品2 的化学式为Mg(OH)2,1L 浓海水最多可得到产品2 的质量为69.6g.
(4)采用石墨阳极、不锈钢阴极电解熔融的氯化镁,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MgCl2(熔融)$\frac{\underline{\;通电\;}}{\;}$Mg+Cl2↑.
电解时,若有少量水存在会造成产品镁的消耗,写出有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Mg+2H2O$\frac{\underline{\;高温\;}}{\;}$Mg(OH)2+H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选择题

6.据2015年4月10日的报道,湖南大学 85后副教授鲁兵安参与斯坦福大学的团队刚刚发明出了一种“一分钟充满电”的新型铝离子电池.他们发现了一种新型石墨材料--泡沫石墨(graphite foam),泡沫石墨刚好可以充当电池的正极(负极用铝制成),而电解液则采用一种离子液体--即全由离子组成、室温下呈液态的离子化合物,具体成分为一种有机盐(化学表达式为[EMIm]Cl)与氯化铝的混合物.如图:关于该电池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放电时,铝电极的电极反应式为:Al+7AlCl4--3e-═4Al2Cl7-
B.[EMIm]Cl中既含离子键,又含共价键
C.电子流向为:石墨通过离子液体流向铝
D.充电时石墨电极的电极反应式为:Cn[AlCl4]-e-═Cn+AlCl4-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选择题

5.常温下,在0.2mol/LAlCl3溶液中,逐滴加入1.0mol/LNaOH溶液,实验测得溶液pH随NaOH溶液体积变化曲线如图,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  )
A.a 点时,溶液呈酸性的原因是Al3+水解,离子方程式为:Al3++3OH-═Al(OH)3
B.b点水的电离程度小于a 点
C.通过曲线变化,可估计Al(OH)3的溶度积约为1×10-20
D.d点时,溶液中已无沉淀剩余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选择题

4.部分短周期元素原子半径的相对大小、最高正价或最低负价随原子序数的变化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简单离子半径的大小顺序g>h>e>f
B.与x 形成化合物的沸点:d>z>y
C.zh3中各原子均满足8电子结构
D.x、y、z、d四种元素各自最高价和最低价代数和分别为0、0、2、4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推断题

3.短周期元素T、X、Y、Z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其中元素T、X基态原子均有2个未成对电子,元素Y基态原子s能级的电子总数与p能级的电子总数相等,元素Z的价电子数等于能层数.元素W位于第四周期,其基态原子所含未成对电子数在该周期中最多.
(1)元素X、Y、Z的第一电离能由大到小的顺序为O>Mg>Al.(用元素符号表示)
(2)T、X分别与氢组成的T2H2与H2X2分子中,T、X原子轨道的杂化类型分别是sp、sp3
(3)T与X可形成TX32-离子和TX2分子.
①TX32-的空间构型为平面三角形(用文字描述).
②N3-离子与TX2分子互为等电子体,则N3-的电子式为
(4)有同学推测,Z2X3的熔点比YX高,其原因是Al2O3、MgO均属于离子晶体,由于Al3+带的电荷高于Mg2+,且半径小于Mg2+,所以Al2O3的晶格能大.
(5)如图是由元素W、Z两种元素所形成的某种合金的晶胞结构示意图.
①元素W基态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式为1s22s22p63s23p63d54s1
②该合金中W与Z的原子个数比为2:1.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实验题

2.在一定条件下,在一容积可变的密闭容器中,将SO2和O2混合发生反应:2SO2(g)+O2(g)?2SO3(g)△H=-92.3KJ/mol
0~4min时,容器气体压强为101KPa.反应过程中,SO2、O2、SO3的物质的量(mol)的变化如表:
时间min0123456789
n(SO22.001.921.841.761.761.641.521.401.401.40
n(O21.000.960.920.880.880.820.760.700.700.70
n(SO300.080.160.240.240.360.480.600.600.60
回答下列问题:
①3~4min和7~9min时,反应处于平衡状态.
②第5min时,从速率和转化率两个方面分析,改变的外界条件是增大压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实验题

1.甲醇是新型的汽车动力燃料.工业上可通过CO和H2化合制备甲醇,该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为:CO (g)+2H2(g)?CH3OH (g)△H1=-116kJ•mol-1
(1)下列措施中有利于提高反应速率的是CD(双选,填字母).
A.降低温度   B.减小压强   C.通入CO   D.加入催化剂
(2)已知:CO(g)+$\frac{1}{2}$O2(g)═CO2(g)△H2=-283kJ•mol-1
H2(g)+$\frac{1}{2}$O2(g)═H2O(g)△H3=-242kJ•mol-1
写出1mol甲醇燃烧生成CO2和水蒸气的热化学方程式CH3OH(g)+$\frac{3}{2}$O2(g)=CO2(g)+2H2O(g)△H=-651kJ•mol-1
(3)为研究合成气最合适的起始组成比,在1L容器中,分别在230℃、250℃和270℃下,改变CO和 H2的起始组成比(设起始时CO的物质的量为1mol ),结果如图所示:
①230℃的实验结果所对应的曲线是X(填字母).
②从图中可以得出的结论是温度越高,CO的转化率越低或n(H2):n(CO)越低,CO的转化率越大.(写一条)
③在270℃时,当CO的转化率为50%时,计算反应CO (g)+2H2(g)?CH3OH (g)的平衡常数(要求列出化学反应方程式,写出计算过程,结果保留2位有效数字)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推断题

20.化合物Ⅴ的合成路线如下(反应条件、部分生成物省略):

(1)化合物Ⅰ的分子式为C7H14O,该物质含有的官能团为羟基(写中文名称),1mol该物质完全燃烧需消耗10mol O2
(2)反应①的化学方程式为2 +O2 $→_{△}^{催化剂}$ 2+2H2O(不要求注明反应条件).
(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BD(双选,填字母).
A.化合物Ⅰ~Ⅴ均属于芳香烃衍生物
B.反应③属于加成反应
C.化合物Ⅲ和化合物Ⅴ均能使溴的四氯化碳溶液褪色
D.化合物Ⅴ能与NaOH溶液反应
(4)该合成工艺中可以循环利用的有机物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9.下列关系的表述中,正确的是(  )
A.0.1mol•L-1 NaHSO3溶液中:c(Na+)+c(H+)═2c(SO32-)+c(HSO3-)+c(OH-
B.中和pH和体积都相同的盐酸和醋酸,消耗NaOH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1
C.pH=3的盐酸和pH=3的FeCl3溶液中,水电离出的c(H+)不相等
D.0.1mol•L-1 NaHCO3溶液中:c(Na+)>c(HCO3-)>c(CO32-)>c(H2CO3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