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习题
 0  156882  156890  156896  156900  156906  156908  156912  156918  156920  156926  156932  156936  156938  156942  156948  156950  156956  156960  156962  156966  156968  156972  156974  156976  156977  156978  156980  156981  156982  156984  156986  156990  156992  156996  156998  157002  157008  157010  157016  157020  157022  157026  157032  157038  157040  157046  157050  157052  157058  157062  157068  157076  203614 

科目: 来源: 题型:实验题

9.乙醚是化工生产中重要的溶剂,也用作药物生产的萃取剂和医疗上的麻醉剂.实验室通过乙醇脱水制备:
【原理】2CH3CH2OH$→_{140℃}^{浓H_{2}SO_{4}}$CH3CH2OCH2CH3+H2O
(170℃时产生CH2═CH2,长时间加热还会发生脱水、氧化还原反应等)
【主要物质物理性质】
物质熔点℃沸点℃溶解性
浓硫酸10.35340互溶互溶互溶
乙醚-89.1234.5微溶(在盐溶液中溶解度降低)互溶互溶
乙醇-114.578.4极易溶极易溶极易溶
【装置】

【实验步骤】
I、加浓硫酸和95%乙醇各12mL于三颈瓶中,并将三颈瓶浸入冰水中冷却,将25mL95%乙醇加入滴液漏斗,组装好仪器.
II、加热三颈瓶,使反应瓶温度迅速上升到140℃,然后开始慢慢滴加乙醇,控制合适的滴加速度,维持反应温度在135-145℃.
III、反应停止后,去掉热源,得粗产品.
IV、将粗产品转入仪器A,依次用8mL5%NaOH溶液、8mL试剂B、8mL(两次)饱和CaCl2溶液洗涤.
V、处理后的粗产品最后用无水氯化钙干燥至澄清,经操作C得到16.8g乙醚.
请回答:
(1)在步骤I中,向三颈瓶中加乙醇和浓硫酸的顺序是先加乙醇,再加浓硫酸.
(2)比较改进装置中两根冷凝管中水温的高低,如果用橡皮管将一个冷凝管的出水口接到另外一个冷凝管的进水口,有关说法和操作方法最合理的是B.
A、冷凝管1的水温相对高,水流方向为a→b→d→c
B、冷凝管1的水温相对高,水流方向为d→c→a→b
C、冷凝管2的水温相对高,水流方向为a→b→d→c
D、冷凝管2的水温相对高,水流方向为d→c→a→b
(3)反应过程中发现温度计1正常,温度计2的读数比预计温度高,为保证实验成功,可进行的操作是D.
A、适当加快滴液漏斗中乙醇的滴加速度     B、降低加热装置的加热温度
C、将温度计2拔高一点                   D、加快冷凝管中水的流速
(4)改进装置能将产率提高50%,传统装置产率低的主要原因是传统装置中乙醇被大量蒸出,降低了产率.
(5)在步骤IV中,仪器A的名称是分液漏斗.
(6)在步骤IV中,用NaOH溶液时为了除去除去二氧化硫、二氧化碳,然后用试剂B洗涤NaOH,以免跟CaCl2产生沉淀,试剂B最好是饱和NaCl溶液(“乙醇”、“蒸馏水”、“饱和NaCl溶液”).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选择题

8.A(g)+3B(g)?2C(g)+2D(g),在不同情况下测得反应速率,其中反应最快的是(  )
A.v(A)=0.3mol/(L•s)B.v(B)=0.6 mol/(L•s)C.v(C)=0.5 mol/(L•s)D.v(D)=0.4mol/(L•s)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实验题

7.某有机化合物A经李比希法测得其中含碳为72.0%、含氢为 6.67%,其余为氧.现用下列方法测定该有机化合物的相对分子质量和分子结构.
方法一:用质谱法分析得知A的相对分子质量为150.
方法二:A的核磁共振氢谱有5个峰,其面积之比为1:2:2:2:3,如图A.
方法三:利用红外光谱仪测得A分子的红外光谱如图B.

请回答下列问题:
(1)A的分子式为C9H10O2
(2)A的结构简式可能为(写出三种)C6H5COOCH2CH3、C6H5CH2COOCH3、C6H5OOCCH2CH3
(3)A的芳香类同分异构体有多种,请写出分子中不含甲基的芳香酸的结构简式C6H5CH2CH2COOH.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选择题

6.下列关于物质性质变化的比较中,不正确的是(  )
A.碱性强弱:KOH>NaOH>LiOHB.原子半径大小:Na>S>O
C.酸性强弱:HIO4>HBrO4>HClO4D.金属性强弱:Na>Mg>Al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解答题

5.芳香族化合物G(C13H18O2)是一种香料,其合成路线如图所示:

已知:①A分子核磁共振氢谱只有2种峰
②R-CH=CH2$→_{H_{2}O_{2}/OH-}^{B_{2}H_{6}}$R-CH2CH2OH
③RCHO+R′CH2CHO$→_{△}^{稀NaOH}$+H2O
回答下列问题:
(1)A的结构简式为(CH32C=CH2
(2)K的名称为苯甲醛.
(3)L分子中所含官能团的名称是碳碳双键、醛基.
(4)“E+F→G”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5)F的同分异构体中能与FeCl3溶液发生显色反应的芳香族化合物共有22种,其中核磁共振氢谱只有4种峰的分子的结构简式为(任写一种).
(6)依题中信息,在括号中写出以甲苯和丙烯为原料制备     流程的部分信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选择题

4.已知某反应的能量变化如图.在不同温度下,反应物初始浓度与初始反应速率有如表关系.
实验序号1234
c(NO2)/mol•L-11122
c(CO)/mol•L-11212
v/mol•L-1•s-1750Kp2p2p4p
500Kqq4q4q
下列有关该反应的叙述错误的是(  )
A.不同温度下,增加反应物的浓度不一定可以加快反应速率
B.加入催化剂,改变了反应的途径,加快了反应速率
C.升高反应温度,加快了反应速率,增大了平衡常数
D.750K时,将实验2的容器体积缩小一半,速率v为8p mol•L-1•s-1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选择题

3.五种短周期元素A、B、C、D、E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A和C同族,B和D同族,C离子和B离子具有相同的电子层结构.A和B、D、E均能形成共价型化合物.A和B、C和E分别形成的化合物在水中均呈碱性.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简单阳离子的氧化性:A>C
B.可用单质的活泼性来比较B、D元素的非金属性
C.简单离子半径:C>D>E>B
D.E元素的某化合物A2E2O8中E的化合价为+7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选择题

2.NA代表阿伏加德罗常数,以下叙述正确的是(  )
A.标准状况下,5.6 L CO2与足量Na2O2反应转移的电子数为0.5 NA
B.足量Cu和含4 mol HNO3的浓硝酸反应可生成2 NA个NO2分子
C.2.0 g H218O与D2O的混合物中所含中子数为NA
D.在pH=13 的NaOH 溶液中,OH-的数目为0.1 NA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1640年,我国早期科技丛书《物理小识•金石类》记有“青矾厂气熏人,衣服当之易烂,载木不盛”.“青矾”强热,得赤色固体,“气”凝即得“矾油”.“矾油”是指(  )
A.硝酸B.氨水C.硫酸D.盐酸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填空题

20.(1)下列有关微粒间作用力的说法正确的是A、C
A.配位键的强度有大有小,所以有的配合物很稳定,有的很不稳定
B.水加热到很高的温度都难以分解是因为水分子间存在氢键
C.壁虎能在光滑的墙壁上行走是因为壁虎脚底的细毛与物体表面的分子产生分子间作用力
D.互为手性异构本的分子具有完全相同的组成和原子排列,所以生产手性药物时无需分离手性异构体
(2)判断下列哪个模型(图1)代表金属晶体锌的堆积方式乙.

(3)第四周期未成对电子数最多的P区元素的元素符号是As,核外电子占据18个原子轨道.
(4)碳酸亚乙酯是锂离子电池低温电解液的重要添加剂,其结构如图2.碳原子的杂化方式有sp3、sp2,分子中σ键与π键之比为10:1.
(5)比较NH2-和NH3的键角∠HNH的大小:NH2-<NH3(填“>”“=”“<”),请用价层电子对互斥规解释:NH2-中N原子孤电子对数为2,NH3中N原子孤电子对数为1,孤电子与成键电子间的斥力大于成键电子与成键电子间的斥力,孤对电子数前者多,排斥作用强,所以前者键角小.
(6)SO32-中硫原子的价层电子对互斥模型是三角锥形;写出一种与SO32-互为等电子体的分子PCl3(或NF3,NCl3合理即可).
(7)SiC晶胞与金刚石晶胞相似,设晶胞边长为a cm,碳原子直径为b cm,硅原子直径为c cm,则该晶胞的空间利用率为$\frac{2π({b}^{3}+{c}^{3})}{3{a}^{3}}×100%$.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