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习题
 0  157270  157278  157284  157288  157294  157296  157300  157306  157308  157314  157320  157324  157326  157330  157336  157338  157344  157348  157350  157354  157356  157360  157362  157364  157365  157366  157368  157369  157370  157372  157374  157378  157380  157384  157386  157390  157396  157398  157404  157408  157410  157414  157420  157426  157428  157434  157438  157440  157446  157450  157456  157464  203614 

科目: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2.乙酸、碳酸、苯酚的酸性由强到弱的顺序是(  )
A.碳酸、苯酚、乙酸B.乙酸、碳酸、苯酚C.碳酸、苯酚、乙酸D.苯酚、碳酸、乙酸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填空题

11.某兴趣小组模拟工业处理氨氮废水的原理,进行如下研究
装置操作现象
添加试剂,检查装置气密性,点燃酒精灯i.C中气体颜色变浅
ii.稍后,C中出现白烟并逐渐增多
(1)A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Ca(OH)2+2NH4Cl$\frac{\underline{\;\;△\;\;}}{\;}$CaCl2+2H2O+2NH3
(2)B中干燥管中应选用的药品为c(填字母)
a.无水 CuSO4  b.硅胶   c.碱石灰
(3)现象ⅰ,C中发生的反应为:2NH3(g)+3Cl2(g)═N2(g)+6HCl(g)△H=-456kJ•mol-1
已知:

①NH3的电子式是
②断开1mol H-N键与断开1mol H-Cl键所需能量相差约为40KJkJ.
(4)现象ⅱ中产生白烟的化学方程式是HCl+NH3=NH4Cl
(5)某学生设计了如图装置以完成Cl2和NH3的反应.若该装置能实现设计目标,则
①石墨b电极上发生的是还原反应(填“氧化”或“还原”)
②写出石墨a电极的电极反应式:2NH3+6OH--6e-=N2+6H2O.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0.下列物质能与金属钠作用放出气体的是(  )
A.C2H4B.CH4C.CH3COOCH2CH3D.C2H5OH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实验题

9.实验室常用苯甲醛在浓氢氧化钠溶液中制备苯甲醇和苯甲酸,反应式如下:
2+NaOH→+
+HCl→
已知:
①苯甲酸在水中的溶解度为:0.18g(4℃)、0.34g(25℃)、0.95g(60℃)、6.8g(95℃).
②乙醚沸点34.6℃,密度0.7138,易燃烧,当空气中含量为1.83~48.0%时易发生爆炸.
③石蜡油沸点高于250℃

实验步骤如下:
①向图1所示装置中加入8g氢氧化钠和30mL水,搅拌溶解.稍冷,加入10mL苯甲醛.开启搅拌器,调整转速,使搅拌平稳进行.加热回流约40min.
②停止加热,从球形冷凝管上口缓缓加入冷水20mL,摇动均匀,冷却至室温.反应物冷却至室温后,用乙醚萃取三次,每次10mL.水层保留待用.合并三次萃取液,依次用5mL饱和亚硫酸氢钠溶液洗涤,10mL 10%碳酸钠溶液洗涤,10mL水洗涤,分液水层弃去所得醚层进行实验③.
③将分出的醚层,倒入干燥的锥形瓶,加无水硫酸镁,注意锥形瓶上要加塞.将锥形瓶中溶液转入图2 所示蒸馏装置,先缓缓加热,蒸出乙醚;蒸出乙醚后必需改变加热方式,升温至140℃时应对水冷凝管冷凝方法调整,继续升高温度并收集203℃~205℃的馏分得产品A.
④实验步骤②中保留待用水层慢慢地加入到盛有30mL浓盐酸和30mL水的混合物中,同时用玻璃棒搅拌,析出白色固体.冷却,抽滤,得到粗产品,然后提纯得产品B.
根据以上步骤回答下列问题:
(1)步骤②萃取时用到的玻璃仪器除了烧杯、玻璃棒外,还需分液漏斗(仪器名称),实验前对该仪器进行检漏操作,方法是向分液漏斗加少量水,检查旋塞芯外是否漏水,将漏斗倒转过来,检查玻璃塞是否漏水,待确认不漏水后方可使用.
(2)饱和亚硫酸氢钠溶液洗涤是为了除去未反应完的苯甲醛,而用碳酸钠溶液洗涤是为了除去醚层中极少量的苯甲酸.醚层中少量的苯甲酸是从水层转移过来的,请用离子方程式说明其产生原因
(3)步骤③中无水硫酸镁是干燥(吸收水分)剂;产品A为苯甲醇
(4)蒸馏除乙醚的过程中采用的加热方式为水浴加热;蒸馏得产品A加热方式是石蜡油油浴加热;蒸馏温度高于140℃时应改用改用空气冷凝管冷凝.
(5)提纯产品B 所用到的实验操作为重结晶.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实验题

8.葡萄糖酸钙是一种可促进骨骼生长的营养物质.葡萄糖酸钙可通过以下反应制得:
C6H12O6(葡萄糖)+Br2+H2O→C6H12O7(葡萄糖酸)+2HBr
2C6H12O7(葡萄糖酸)+CaCO3→Ca(C6H11O72(葡萄糖酸钙)+H2O+CO2
相关物质的溶解性见表:
物质名称葡萄糖酸钙葡萄糖酸溴化钙氯化钙
水中的溶解性可溶于冷水
易溶于热水
可溶易溶易溶
乙醇中的溶解性微溶微溶可溶可溶
实验流程如下:
C6H12O6溶液$→_{①}^{滴加3%溴水/55℃}$$→_{②}^{过量CaCO_{3}/70℃}$$→_{③}^{趁热过滤}$$→_{④}^{乙醇}$悬浊液$→_{⑤}^{抽滤}$$→_{⑥}^{洗涤}$$→_{⑦}^{干燥}$Ca(C6H11O72
请回答下列问题:
(1)第①步中溴水氧化葡萄糖时,如图装置最合适的是B.

制备葡萄糖酸钙的过程中,葡萄糖的氧化也可用其它试剂,下列物质中最适合的是C.
A.新制CuOH2悬浊液          B.酸性KMnO4溶液
C.O2/葡萄糖氧化酶          D.[Ag(NH32]OH溶液
(2)第②步充分反应后CaCO3固体需有剩余,其目的是提高葡萄糖的转化率;本实验中不宜用CaCl2替代CaCO3,理由是氯化钙难以与葡萄糖酸直接反应得到葡萄糖酸钙.
(3)第③步需趁热过滤,其原因是葡萄糖酸钙冷却后会结晶,如不趁热过滤会损失产品.
(4)第④步加入乙醇的作用是可降低葡萄糖酸钙在溶液中的溶解度,有利于葡萄糖酸钙的析出.
(5)第⑥步中,下列洗涤剂最合适的是D.
A.冷水       B.热水           C.乙醇         D.乙醇-水混合溶液.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选择题

7.如图的装置中,干燥烧瓶内盛有某种气体,烧杯和滴定管内盛放某种液体.挤压滴管的胶头,下列与实验事实不相符的是(  )
A.CO2(NaOH溶液)/无色喷泉B.NH3(H2O含石蕊)/红色喷泉
C.H2S(CuSO4溶液)/黑色喷泉D.HCl(AgNO3溶液)/白色喷泉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实验题

6.二氯化二硫(S2Cl2)是基本有机化工的直接原料,实验室可采用干燥的氯气在110℃-140℃与硫反应,即可得S2Cl2粗品.
(1)实验室采用如图装置制备S2Cl2
有关物质的部分性质如表:
 物质 S SCl2 S2Cl2
 熔点/℃ 112.8-78-77
 沸点/℃ 444.6 59.6 137
已知:S2Cl2遇水生成HCl、SO2、S;300℃以上完全分解,S2Cl2+Cl2$\frac{\underline{\;\;△\;\;}}{\;}$2SCl2
①图中B的作用是导气和冷凝;
②装置C与D之间应增加干燥装置,原因是2S2Cl2+2H2O=3S+SO2+4HCl(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利用改进后的正确装置进行实验,请回答下列问题:
③加热A时温度过高,会使产率偏低的原因可能是S2Cl2300℃以上完全分解、温度过高会使硫气化(填写两点)
④装置C收集到的S2Cl2粗品中可能混有的杂质有SCl2、S,为提高S2Cl2的纯度,操作时除了应控制好温度,还应注意使氧气流速平缓.
(2)工业中常用电解饱和食盐水制取2氯气,粗食盐常含有少量Ca2+、Mg2+、Fe3+、SO42-等杂质离子,实验室为提纯NaCl进行以下操作:

提供的试剂:饱和Na2CO3溶液  饱和K2CO3溶液  NaOH溶液  BaCl2溶液  Ba(NO32溶液
①为除去粗食盐中的Ca2+、Mg2+、Fe3+、SO42-离子,由上述提供的试剂中选出沉淀剂a所代表的试剂,按滴加顺序依次为BaCl2、NaOH、Na2CO3(NaOH溶液的加入顺序不影响)(只填化学式)
②上述操作中操作i为溶解,操作vi为过滤;
③简述测定氯化钠中含碳酸钠质量分数的实验方案:称取样品溶解,加过量CaCl2溶液,充分反应后过滤.将沉淀洗涤干燥后称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解答题

5.研究CO、CO2的应用具有重要的意义.
(1)CO可用于炼铁,已知:
Fe2O3(s)+3C(s)═2Fe(s)+3CO(g)△H1=+489.0kJ•mol-1
C(s)+CO2(g)═2CO(g)△H2=+172.5kJ•mol-1
则CO还原Fe2O3(s)的热化学方程式为Fe2O3(s)+3CO(g)=2Fe(s)+3CO2(g)△H=-28.5kJ•mol-1
(2)CO2和H2充入一定体积的密闭容器中,在两种温度下发生反应:CO2(g)+3H2(g)?CH3OH(g)+H2O(g);
测得CH3OH的物质的量随时间的变化图:
①由如图判断该反应△H< 0,曲线 I、II对应的平衡常数KI>KII
(填“>”或“=”或“<”).
②一定温度下,在容积相同且固定的两个密闭容器中,按如表方式加入反应物,一段时间后达到平衡.
容  器
反应物投入量1molCO2、3molH2a molCO2、b molH2
c molCH3OH(g)、c molH2O(g)
若甲中平衡后气体的压强为开始的0.8倍,要使平衡后乙与甲中相同组分的体积分数相等,且起始时维持化学反应向逆反应方向进行,则c的取值范围为0.4<c≤1.
③一定温度下,此反应在恒容密闭容器中进行,能判断该反应达到化学平衡状态的依据是ab.
a.容器中压强不变                b.H2的体积分数不变
c.c(H2)=3c(CH3OH)         d.容器中密度不变
e.2个C=O断裂的同时有3个C-H形成
(2)将燃煤废气中的CO转化为二甲醚的反应原理为:2CO(g)+4H2(g)?CH3OCH3(g)+H2O(g).二甲醚与空气可设计成燃料电池,若电解质为碱性.写出该燃料电池的负极反应式CH3OCH3-12e-+16OH-═2CO32-+11H2O.根据化学反应原理,分析增加压强对制备二甲醚反应的影响该反应分子数减少,压强增加使平衡右移,CH3OCH3产率增加;压强增加使CO和H2浓度增加,反应速率增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推断题

4.研究NO2、SO2、CO等大气污染气体的处理具有重要意义.
(1)NO2可用水吸收,相应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3NO2+H2O=2HNO3+NO,利用反应6NO2+8NH3$?_{加热}^{催化剂}$7N2+12H2O也可处理NO2,当转移1.2mol电子时,消耗的NO2在标准状况下是6.72L.
(2)已知:2SO2(g)+O2(g)$?_{加热}^{催化剂}$2SO3(g)△H=-196.6kJ•mol-1
2NO(g)+O2(g)=2NO2(g)△H=-113.0kJ•mol-1
则反应SO2(g)+NO2(g)?SO3(g)+NO(g)的△H=-41.8kJ•mol-1
一定条件下,将NO2与SO2以体积比1:2置于密闭容器中发生上述反应,下列能说明反应达到平衡状态的是BC(填字母)
A.体系压强保持不变               B.混合气体颜色保持不变
C.SO2和NO的体积比保持不变      D.每消耗1molSO3的同时生成1mol NO2
测得上述反应平衡时NO2与SO2体积比为1:6,则平衡常数K=$\frac{8}{3}$
(3)CO可用于合成甲醇,反应方程式为CO(g)+2H2(g)?CH3OH(g),CO在不同温度下的平衡转化率与压强的关系如图所示.该反应△H<0(填“>”或“<”),实际生产条件控制在250℃、1.3×104kPa左右,选择此压强的理由是在1.3×104kPa下,CO的转化率已较高,再增大压强CO的转化率提高不大,而生产成本增加得不偿失.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解答题

3.高氯酸钠可作为离子强度剂广泛应用于有机电化学工业.以精制食盐水等为原料制备高氯酸钠晶体(NaClO4•H2O)的流程如图:

(1)由粗盐(含Ca2+、Mg2+、SO42-、Br-等杂质)制备精制盐水时可加入NaOH、BaCl2、Na2CO3等试剂除杂.
①NaOH中所含化学键类型为离子键和共价键.
②检验粗盐中含有SO42-的操作方法为:取少量粗盐于试管中加入适量水充分溶解后先用稀盐酸酸化,再滴加BaCl2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
③加入Na2CO3的作用为除去溶液里的Ba2+
(2)除去溶液中的Br-可以节省电解过程中的耗能,其原因为避免Br-会先被氧化,而耗能.
(3)电解Ⅱ的化学方程式为NaClO3+H2O$\frac{\underline{\;电解\;}}{\;}$NaClO4+H2↑,已知精制食盐水中NaCl的浓度为a mol/L若要处理106L该食盐水理论上可制取高氯酸钠晶体122.5a吨.
(4)步骤3除杂目的是除去少量的NaClO3杂质,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SO2+2ClO3-=SO42-+2ClO2↑.
(5)步骤5气流干燥时,温度须控制在80~100℃的原因为温度过高,高氯酸钠晶体失去结晶水或高氯酸钠分解,温度过低,干燥不充分.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