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习题
 0  157583  157591  157597  157601  157607  157609  157613  157619  157621  157627  157633  157637  157639  157643  157649  157651  157657  157661  157663  157667  157669  157673  157675  157677  157678  157679  157681  157682  157683  157685  157687  157691  157693  157697  157699  157703  157709  157711  157717  157721  157723  157727  157733  157739  157741  157747  157751  157753  157759  157763  157769  157777  203614 

科目: 来源: 题型:填空题

7.人们应用原电池原理制作了多种电池,以满足不同的需要.以下每小题中的电池广泛使用于日常生活、生产和科学技术等方面,请根据题中提供的信息,填写空格.
(1)铅蓄电池在放电时发生的电池反应式为:Pb+PbO2+2H2SO4═2PbSO4+2H2O.正极电极反应式为PbO2+4H++SO42-+2e-═PbSO4+2H2O.
(2)FeCl3溶液常用于腐蚀印刷电路铜板,发生2FeCl3+Cu═2FeCl2+CuCl2,若将此反应设计成原电池,则负极所用电极材料为Cu,当线路中转移0.2mol电子时,则被腐蚀铜的质量为6.4g.
(3)将铝片和铜片用导线相连,一组插入浓硝酸中,一组插入烧碱溶液中,分别形成了原电池,在这两个原电池中,负极分别为B.
A.铝片、铜片  B.铜片、铝片  C.铝片、铝片
(4)燃料电池是一种高效、环境友好的供电装置,如图是电解质为稀硫酸溶液的氢氧燃料电池原理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①氢氧燃料电池的总反应化学方程式是:2H2+O2=2H2O.
②电池工作一段时间后硫酸溶液的浓度减小(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填空题

6.用Cl2生产某些含氯有机物时会产生副产物HCl.利用反应A,可实现氯的循环利用.反应A:4HCl+O2$\frac{\underline{\;CuO/CuCl_{2}\;}}{400℃}$Cl2+H2O,已知:反应A中,4mol HCl被氧化,放出115.6kJ的热量.
回答下列问题:
(1)H2O的电子式是
(2)断开1mol H-O键与断开1mol H-Cl键所需能量相差约为32kJ,H2O中H-O键比HCl中H-Cl键强(填“强”或“弱”).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实验题

5.Ⅰ.控制变量法是化学实验的一种常用方法.如表是某学习小组研究等物质的量浓度的稀硫酸和锌反应的实验数据,分析以下数据,回答下列问题:
序号硫酸的体积/mL锌的质量/g锌的形状温度/℃完全溶于酸的时间/s生成硫酸锌的质量/g
150.02.0薄片25100m1
250.02.0颗粒2570m2
350.02.0颗粒3535m3
450.02.0粉末25455.0
550.06.0粉末3530m5
650.08.0粉末25t616.1
750.010.0粉末25t716.1
(1)化学反应速率本质上是由反应物本身的性质决定的,但外界条件也会影响反应速率的大小.本实验中实验2和实验3表明温度对反应速率有影响,该因素对反应速率的具体影响是:其它条件相同时,温度越高反应速率越快.
(2)我们最好选取实验1、2和4(填3个实验序号)研究锌的形状对反应速率的影响.我们发现在其它条件相同时,反应物间的接触面积越大反应速率越快.
(3)若采用与实验1完全相同的条件,但向反应容器中滴加少量硫酸铜溶液,发现反应速率明显加快.原因是锌会置换出少量的金属铜,在该条件下构成了原电池,加快了反应速率.
(4)利用表中数据,可以求得:硫酸的物质的量浓度是2.0mol/L.
Ⅱ.某温度时,在5L的容器中,X、Y、Z三种气体的物质的量随时间的变化曲线如图所示.请通过计算回答下列问题:
(5)反应开始至2min,Y的平均反应速率0.03mol/(L•min).
(6)分析有关数据,写出X、Y、Z的反应方程式X(g)+3Y(g)?2Z(g).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选择题

4.下列有关化学反应速率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100 mL 2 mol/L盐酸与锌反应时,加入100 mL氯化钠溶液,生成氢气的速率不变
B.对于可逆反应2CO+2NO?N2+2CO2,使用合适的催化剂,CO的生成速率和消耗速率都加快
C.二氧化硫的催化氧化是一个放热反应,升高温度,正反应速率减慢
D.用铁片和稀硫酸反应制取氢气时,改用铁片和浓硫酸可以加快氢气的产生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选择题

3.下列说法一定不正确的是(  )
A.某些花岗石产生氡($\stackrel{222}{86}$Rn),从而对人体产生伤害,$\stackrel{222}{86}$Rn的质量数是222
B.Se是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stackrel{78}{34}$Se和$\stackrel{80}{34}$Se互为同位素
C.$\stackrel{13}{6}$C-NMR(核磁共振)可用于含碳化合物的结构分析,$\stackrel{13}{6}$C的中子数为6
D.原子结构示意图既可以表示16O,也可以表示18O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选择题

2.已知:①硫酸比次氯酸稳定;②高氯酸是比硫酸更强的酸;③S2-比Cl-易被氧化;④HCl比H2S稳定;⑤铜与盐酸不反应,与浓H2SO4能反应.可说明氯比硫的非金属性强的是(  )
A.全部B.②③④C.①②④D.②③④⑤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实验题

1.酸性锌锰干电池是一种一次性电池,外壳为金属锌,中间是碳棒,其周围是由碳粉、MnO2、ZnCl2和 NH4Cl 等组成的糊状填充物.该电池放电过程产生 MnOOH.回收处理该废电池可得到多种化工原料.有关数据如表所示溶解度/(g/100g 水)

温度/℃
化合物
020406080100
NH4Cl29.337.245.855.365.677.3
ZnCl2343395452488541614
化合物Zn(OH)2Fe(OH)2Fe(OH)3
Ksp近似值10-1710-1710-38
回答下列问题:
(1)该电池的正极反应式为MnO2+H++e-=MnOOH,电池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2MnO2+Zn+2H+=2MnOOH+Zn2+;.
(2)废电池糊状填充物加水处理后,过滤,滤液中主要有 ZnCl2和NH4Cl,二者可通过加热浓缩、冷却结晶(填操作方法)分离回收;欲从滤渣中得到较纯的 MnO2,最简便的方法为在足量的空气或氧气中加热.
(3)用废电池的锌皮制备 ZnSO4•7H2O 的过程中,需除去锌皮中的少量杂质铁,其方法是:加稀 H2SO4和 H2O2溶解,铁变为Fe3+,加碱调节至 pH 为3时,铁刚好沉淀完全(离子浓度小于 1×10-5 mol•L-1时,即可认为该离子沉淀完全);继续加碱至 pH 为6时,锌开始沉淀(假定Zn2+浓度为0.1mol•L-1).若上述过程不加H2O2后果是Zn2+和Fe2+不能分离.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实验题

20.为探讨化学平衡与氧化还原反应规律的联系,某同学通过改变浓度研究“2Fe3++2I-?2Fe2++I2”反应中 Fe3+和 Fe2+的相互转化.实验如图1,

(1)ⅲ是ⅱ的对比实验,目的是排除ⅱ中溶液稀释对颜色的变化造成的影响.
 (2)ⅰ和ⅱ的颜色变化表明平衡逆向移动,Fe2+向 Fe3+转化.用化学平衡移动原理解释ⅰ的原因:Ag+与I-生成AgI黄色沉淀,I-浓度降低,2Fe3++2I-?2Fe2++I2平衡逆向移动.
(3)根据氧化还原反应的规律,该同学推测ⅰ中 Fe2+向 Fe3+转化的原因:外加 Ag+使 c(I-)降低,导致 I-的还原性弱于 Fe2+,用如图2装置(a,b 均为石墨电极)进行实验验证.
①K 闭合时,指针偏转,b 作正极.
②当指针归零(反应达到平衡)后,向 U 型管左管中滴加 0.01mol/L AgNO3溶液,产生的现象证实了其推测.该现象除了产生淡黄色沉淀,另一现象是左管出现黄色沉淀,指针向左偏转. 
(4)按照(3)的原理,该同学用上图装置进行实验,证实ⅱ中 Fe2+向 Fe3+转化的原因.其操作是向U型管右管中滴加1mol/LFeSO4溶液.
(5)实验Ⅰ中,还原性:I->Fe2+;而实验Ⅱ中,还原性 Fe2+>I-.将(2)和(3)、(4)作对比,得出结
论是该反应为可逆的氧化还原反应,在平衡时,通过改变物质的浓度,可以改变物质的氧化、还原能力,并影响平衡移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推断题

19.已知有机物 A~I 之间的转化关系如图所示:

①A 与 D、B 与 E、I 与 F 互为同分异构体;
②C 的最简式与乙炔相同,且相对分子质量为 104;
③A~I 均为芳香族化合物.
根据以上信息,回答下列问题:
(1)G 中含有的官能团名称为羧基.
(2)H 的结构简式
(3)I 与 F 互为同分异构体,下列能够鉴别两者的方法或试剂是CDE.
A.李比希法 B.质谱法 C.红外光谱法 D.核磁共振氢谱法 E.银氨溶液
(4)写出反应⑥的化学方程式:
(5)写出 E→F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用化学方程式表示检验 F 中官能团的常用方法
(6)苯环上含有两个取代基且能与 NaOH 溶液反应,但不与 FeCl3溶液发生显色反应的 G 的同分异构体有6种.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填空题

18.有机物 A 的键线式为,有机物 B 与等物质的量的 H2发生加成反应可得到有机物 A.则:
(1)用系统命名法命名有机物 A,其名称为2,2,3-三甲基戊烷.
(2)A 的同分异构体中,其一氯代物只有一种的结构简式为(CH33C-C(CH33
(3)符合题干条件的有机物 B 有存在顺反异构的分子,请用系统命名法为它命名:3,4,4-三甲基-2-戊烯(不用区分顺式和反式);该分子中能处于同一平面上的原子最多有10个.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