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习题
 0  158059  158067  158073  158077  158083  158085  158089  158095  158097  158103  158109  158113  158115  158119  158125  158127  158133  158137  158139  158143  158145  158149  158151  158153  158154  158155  158157  158158  158159  158161  158163  158167  158169  158173  158175  158179  158185  158187  158193  158197  158199  158203  158209  158215  158217  158223  158227  158229  158235  158239  158245  158253  203614 

科目: 来源: 题型:推断题

1.【有机化学基础】
M是生产某新型塑料的基础原料之一,分子式为C10H10O2,分子模型如图所示
(图中球与球之间连线代表化学键单键或双键).
拟从芳香烃出发来合成M,路线如下:
已知:M在酸性条件下水解生成有机物F和甲醇.

(1)根据分子结构模型写出M的结构简式
(2)写出②、⑤反应类型分别为取代反应、消去反应.
(3)D中含氧官能团的名称为羟基和醛基,E的结构简式
(4)写出反应①②⑥的化学方程式(注明必要的条件)+Br2+2NaOH$→_{△}^{水}$+2NaBr;+CH3OH $→_{△}^{浓H_{2}SO_{4}}$+H2O.
(5)B能发生的反应有:ABEF;
A.取代反应B.消去反应C.水解反应D.中和反应E.氧化反应  F、加成.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解答题

20.A~G是几种烃的分子球棍模型(如图),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1)常温下含碳量最高的气态烃是D(填对应字母);
(2)能够发生加成反应的烃有CDFG(填对应字母);
(3)一卤代物种类最多的是F(填对应字母);
(4)写出实验室制取D的化学方程式CaC2+2H2O→Ca(OH)2+C2H2↑;
(5)写出G发生溴代反应的化学方程式+HNO3(浓)$→_{△}^{浓硫酸}$+H2O;
(6)等质量的A、B、C燃烧时,生成CO2最多的是DG,生成水最多的是A;(填对应字母)
(7)这七种物质中含有的官能团有碳碳双键、碳碳三键.(填官能团名称)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9.某研究性学习兴趣小组小诗、小坂两个同学为探究同周期元素性质递变规律时,他们准备了相关的实验用品(后面附:实验用品清单)并进行了任务分工.
小诗同学用不同的实验方法证明Na、Mg、Al的失电子能力的变化顺序,设计了如下方案,并记录了有关实验现象.
实验步骤1将一小块金属钠放入滴有酚酞溶液的冷水中
2将镁条用砂纸打磨后,放入试管中,加入少量水后,加热至水沸腾;再向试管中滴加酚酞溶液
3将镁条投入稀盐酸中
4将铝条投入稀盐酸中
实验现象A.剧烈反应,迅速生成大量的气体
B.浮在水面上,熔成小球,不断游动,小球渐小最终消失,溶液变红
C.反应不是很剧烈,产生无色气体
D.有气体产生,溶液变成浅红色
小坂同学为证明S、Cl得电子能力的变化顺序,事先也自行设计了一套实验方案:
实验步骤实验现象实验结论
5.向新制Na2S溶液中滴加新制氯水产生淡黄色沉淀氯气的氧化性大于硫
附:实验用品清单
试剂金属钠,镁条,铝条,稀盐酸,新制氯水,新制Na2S溶液,AlCl3溶液
仪器表面皿,试管夹,镊子,小刀,玻璃片,砂纸
请根据上述材料,完成下列填空:
(1)请你为小诗、小坂两个同学核对所列的仪器清单中有没有缺少相关的仪器.
若有,则填“有”,并尽可能补全所缺少仪器的名称;若无,则填“无”有,试管;
(2)将与实验步骤对应的实验现象编号填写在下列表格中:
实验步骤1    2    3    4
实验现象BDAC
(3)写出镁与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Mg+2H2O=Mg(OH)2+H2↑;
(4)小诗根据实验事实得出的实验结论是:金属活泼顺序为钠>镁>铝;
(5)请您帮忙小坂同学填写有关的实验现象和实验结论
实验步骤实验现象实验结论
5、向新制Na2S溶液中滴加新制氯水产生淡黄色沉淀氯的氧化性大于硫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8.有A、B、C、D、E五种短周期元素,其元素特征信息如表:
元素编号元素特征信息
A其单质是密度最小的物质
B阴离子带两个单位负电荷,单质是空气的主要成分之一
C其阳离子与B的阴离子有相同的电子层结构,
且与B可以形成两种离子化合物
D其氢氧化物和氧化物都有两性,与C同周期
E与C同周期,原子半径在该周期最小
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下列元素的名称及元素符号:B、氧(O);C、钠(Na);D、铝(Al);E、氯(Cl).
(2)C与B形成的两种离子化合物的化学式为:Na2O、Na2O2
(3)实验测得DE3在熔融状态下不导电,则DE3中含有的化学键类型为共价键.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7.将NaCl、AlCl3、FeCl3、NH4Cl四种溶液区分开,只用一种试剂,该试剂是(  )
A.KSCNB.BaCl2C.NaOHD.HCl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6.在pH=1的无色溶液中能大量共存的离子组是(  )
A.NH4+、Mg2+、SO42-、Cl-B.Ba2+、K+、OH-、NO3-
C.Al3+、Cu2+、SO42-、Cl-D.Na+、Ca2+、Cl-、[Al(OH)4]-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5.在液晶显示器工业中广泛应用一种有机物分子   对羟基肉桂酸,它是一种强效的导电材料,结构简式如图:

①该有机物的分子中所含官能团的名称酚羟基、碳碳双键、羧基.
②该有机物能发生的反应类型是(填写代号)AC.
A.氧化反应     B.消去反应       C.加聚反应        D.水解反应
③一定条件下,1mol该有机物分子与溴水完全反应时,最多需要3mol Br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4.下列实验现象与对应结论均正确的是(  )
选项操 作现象结论
A将浓硫酸滴到胆矾晶体上晶体逐渐变成白色该过程发生物理变化
B将过量过氧化钠固体投入紫色石蕊试液中溶液变成蓝色过氧化钠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钠,溶液呈碱性
C向硝酸亚铁溶液中滴入稀硫酸无明显现象硝酸亚铁与硫酸不反应
D将滴有酚酞的氨水加热红色逐渐变浅一水合氨受热分解,导致溶液碱性减弱
A.AB.BC.CD.D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3.硝酸是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工业上生产硝酸的主要过程如下.
(1)以N2和H2为原料合成氨气.反应:N2(g)+3H2(g)?2NH3(g)△H<0.
①下列有关反应速率的叙述,正确的是abd(选填序号).
a.升高温度可增大活化分子百分数,加快反应速率
b.增大压强不能增大活化分子百分数,但可以加快反应速率
c.使用催化剂可以使反应物分子平均能量升高,加快反应速率
d.在质量一定的情况下,催化剂颗粒的表面积大小,对反应速率有显著影响
②一定温度下,在密闭容器中充入1mol N2和3mol H2发生反应.若容器体积恒定,达到平衡状态时,N2的转化率为α1;若容器压强恒定,达到平衡状态时,N2的转化率为α2,则α2>α1(填“>”、“<”或“=”).
(2)以氨气、空气为主要原料制硝酸.
①NH3被氧气催化氧化生成NO的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4NH3+5O2$\frac{\underline{\;催化剂\;}}{△}$4NO+6H2O.
②在容积恒定的密闭容器中进行反应2NO(g)+O2(g)?2NO2(g)△H>0.该反应的反
应速率(υ)随时间(t)变化的关系如图1所示.若t2、t4时刻只改变一个条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B(填选项序号).
a.在t1~t2时,可依据容器内气体的压强保持不变判断反应已达到平衡状态
b.在t2时,采取的措施可以是升高温度
c.在t3~t4时,可依据容器内气体的密度保持不变判断反应已达到平衡状态
d.在t5时,容器内NO2的体积分数是整个过程中的最大值
(3)硝酸厂常用以下方法处理尾气:
ⅰ.碱液吸收法:用Na2CO3溶液吸收NO2生成CO2.若每9.2g NO2和Na2CO3溶液反应时转移电子数为0.1mol,则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
ⅱ.氨催化吸收法,原理是NH3与NOx反应生成无毒的物质.某同学采用图2装置和步骤模拟工业上氮的氧化物处理过程.

选用上述部分装置,按图3顺序连接成模拟尾气处理装置:
①A中反应的离子方程式:3Cu+8H++2NO3-═3Cu2++2NO↑+4H2O.
②D装置作用有:使气体混合均匀、调节气流速度,还有一个作用是防止氨气溶解(或防止倒吸).
③D装置中的液体可换成c(填序号).
a.CuSO4溶液  b.H2O      c.CCl4      d.浓H2SO4
④该同学所设计的模拟尾气处理实验还存在的明显缺陷是未反应的NO无法处理,会污染环境.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2.平衡指的是两个相反方向的变化最后所处的运动状态;在平衡时,两种变化仍在继续进行,但是它们的速率相等;根据变化的性质可分为物理平衡和化学平衡,中学阶段涉及的平衡有气体可逆反应的平衡、酸碱电离平衡、水解平衡及沉淀-溶解平衡等等.
(1)现有容积为1L的恒温恒容密闭容器,向其中加入2mol A气体和2mol B气体后发生如下反应:
A(g)+B(g)?C(g)△H=-a kJ•mol-1
20s后,反应达到平衡状态,生成1mol C气体,放出热量Q1kJ.回答下列问题.
①计算20s内B气体的平均化学反应速率为0.05mol/(L•s),写出该反应的平衡常数表达式K=$\frac{c(C)}{c(A)•c(B)}$.
②保持容器温度和容积不变,若改为向其中加入1molC气体,反应达到平衡时,吸收热量Q2kJ,则Q1与Q2的相互关系正确的是C(填字母).
(A)Q1+Q2=a    (B) Q1+2Q2<2a    (C)Q1+2Q2>2a    (D)Q1+Q2<a
③在原平衡基础上,保持容器温度和容积不变,向容器中再通入b mol A气体(b>0)时,v(正)>v(逆)(填“>”、“<”或“=”),重新达平衡后,C气体的平衡体积分数ϕ(C)=$\frac{1}{3}$,则b=$\frac{4}{3}$.
(2)常温下,将VmL、0.1000mol•L-1氢氧化钠溶液逐滴加入到20.00mL、0.1000mol•L-1醋酸溶液中,充分反应.回答下列问题.(忽略溶液体积的变化)
①如果溶液pH=7,此时V的取值<20.00(填“>”、“<”或“=”),而溶液中c(Na+)、c(CH3COO-)、c(H+)、c(OH-)的大小关系为c(Na+)=c(CH3COO-)>c(H+)=c(OH-).
②如果V=40.00,则此时溶液中c(OH-)-c(H+)-c(CH3COOH)=$\frac{1}{30}$mol•L-1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