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习题
 0  158325  158333  158339  158343  158349  158351  158355  158361  158363  158369  158375  158379  158381  158385  158391  158393  158399  158403  158405  158409  158411  158415  158417  158419  158420  158421  158423  158424  158425  158427  158429  158433  158435  158439  158441  158445  158451  158453  158459  158463  158465  158469  158475  158481  158483  158489  158493  158495  158501  158505  158511  158519  203614 

科目: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6.防治禽流感的重要措施之一是迅速、高效灭绝病毒.下列物质不能作为疫区杀菌消毒剂的是(  )
A.甲醛B.生石灰C.过氧化氢D.次氯酸钠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5.DAP-A树脂(下列路线图中的β、γ聚合物)是一种优良的热固性树脂,被用作高级UV油墨的一种成分.用UV油墨印刷的优点是:印刷时油墨极快干燥,对环境及人员无损害,性价比较高.因此,适于大规模生产食品、酒类、洗涤剂等包装纸盒.以下是以石油化工产品为原料,合成该材料的路线:

已知:
Ⅰ.$\stackrel{MnO_{4}}{→}$
Ⅱ.RCH2CH=CH2+Cl2$\stackrel{500-600℃}{→}$=CH2+HCl
Ⅲ.β聚合物的结构简式:
试回答下列问题:
(1)A的名称是CH2=CH-CH3
(2)在①~④的反应中属于取代反应的是①②④.
(3)B的结构简式是,B苯环上的二氯代物的结构简式为:
(4)写出反应④的化学方程式:
(5)工业上可由C经过两步反应制得甘油(丙三醇),写出第一步的反应类型及第二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加成反应、
(6)γ聚合物和β聚合物相比,下列说法合理的是BC.
A.它们互为同分异构体        B.它们含碳的质量分数相同
C.γ聚合物中可能几乎不含碳碳双键D.不能发生水解反应.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4.削过皮的苹果过一段时间后颜色就会由白色变为褐色,食品科学上称为“褐变”.某研究性学习小组查阅有关资料,发现不同文献解释不同.
I、《化学教学》:苹果中Fe2+被空气中的O2氧化成Fe3+而变色.
II、《中学化学教学参考》:苹果中的酚类物质在苹果中的氧化酶催化下被空气中的O2氧化而生成有色物质.
已知酚类物质遇FeCl3溶液常发生显色反应而呈现一定颜色.如苯酚显紫色,对苯二酚显绿色,甲基苯酚显蓝色.
(1)为探究苹果“褐变”是否为I的原因,该小组同学设计了如下实验:
①刚削皮的苹果立刻滴上2~3滴A溶液,继而再滴上几滴氯水.
②在“褐变”后的苹果上滴上2~3滴A溶液.
回答下列问题:
A溶液是KSCN溶液(填化学式).若I的解释正确,写出①中有关的离子方程式:2Fe2++Cl2=2Fe3++2Cl-、Fe3++3SCN-=Fe(SCN)3 此空删去;上述①②的实验现象应为:①滴加A溶液时,无明显现象,再滴加几滴氯水,变红色;②变红色.经实验,①②均无明显现象,说明观点I的解释是错误的.
(2)为探究苹果“褐变”是否为II的原因,该小组同学又设计了如下实验.请帮他们在表中完善实验③、④探究目的和结论.
序号实 验 步 骤现   象探究目的和结论
将刚削皮的苹果立刻放入隔绝空气的环境中相当长一段时间内,无明显变化探究目的:探究空气中的O2对苹果“褐变”的影响 
结论:“褐变”是苹果中的某些物质与空气中的O2发生反应,生成有色物质.(或没有空气O2的参与,苹果不发生“褐变”
将刚削皮的苹果立刻放入90℃~95℃的水中2min,再放在空气中.
再将另一块刚削皮的苹果立刻放入稀盐酸中浸泡2min后取出洗净,再放在空气中.将盐酸改为酒精、醋酸铅溶液进行相同实验.
相当长一段时间内,均无明显变化探究目的:探究氧化酶对苹果“褐变”的影响 
结论:经加热或稀盐酸浸泡,酶变性而失去催化能力,没有氧化酶的催化,苹果不发生“褐变”.(或苹果发生“褐变”,必须在氧化酶的催化下才能发生. .
在刚削皮的苹果上滴加FeCl3溶液.苹果由白色变为绿色探究目的:探究苹果中是否含有酚类物质.
结论:苹果中含有酚类物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推断题

13.短周期主族元素A、B、C、D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它们的原子核外电子层数之和为7.B的化合物种类繁多,数目庞大.A与D能形成原子个数比为1:1和2:1的化合物.
(1)人类六大营养素中,只由A、B、D三种元素组成的有糖类(填其中一种营养素的名称);只由A、B、D三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中,相对分子质量最小的是HCHO;由A、B、C三种元素按原子数目比5:1:1组成分子E,请写出E的电子式
(2)由A、C两种元素组成的一种常见气态化合物,其分子的空间构型为三角锥形,工业上合成该气体的化学方程式为N2+3H2$?_{催化剂}^{高温高压}$2NH3
(3)只由A、C、D组成的盐,发生水解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NH4++H2O?NH3•H2O+H+
(4)甲、乙两种化合物都只由A、B、C、D四种元素组成,它们既能与盐酸反应又能与烧碱溶液反应.其中,甲为无机酸式盐,甲与稀烧碱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NH4++HCO3-+OH-=CO32-+NH3.H2O;乙为天然蛋白质水解的相对分子质量最小的产物,其结构简式为H2NCH2COOH.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2.根据表提供的数据,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化学式电离常数
HFKi=3.5×10-4
H2CO3Ki1=4.4×10-7
Ki2=4.7×10-11
HClOKi=3.2×10-8
A.同温同浓度下,溶液的pH:NaF>NaClO>Na2CO3
B.结合H+的能力:ClO-<HCO3-<F-
C.次氯酸钠溶液中通少量二氧化碳的离子方程式:ClO-+CO2+H2O═HCO3-+HClO
D.碳酸钠溶液中加入少量氢氟酸的离子方程式:CO32-+2HF═2F-+H2O+CO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1.关于下列各图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表示2 mol H2(g)所具有的能量一定比2 mol气态水所具有的能量多483.6 kJ
B.
表示恒温恒容条件下发生的可逆反应2NO2(g)?N2O4(g)中,各物质的浓度与其消耗速率之间的关系,其中交点A对应的状态为化学平衡状态
C.
表示A、B两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变化情况,将t1℃时的A、B饱和溶液分别升温至t2℃时,溶质的质量分数B>A
D.
表示向一定量的Mg2+、NH4+、Al3+混合溶液中加入Na2O2的量与生成沉淀和气体的量的关系,则此溶液中n(Mg2+)、n(NH4+)、n(Al3+)的比为1:2: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0.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标准状况下,2.24 L己烷含有分子的数目为0.1NA
B.原子结构示意图:表示12C,也可以表示13C
C.0.1 mol/L Na2S溶液中:c(OH-)=c(H+)+c(HS-)+c(H2S)
D.由离子方程式□□+XO3-+6H+=3X2+3H2O可判断X元素的最高化合价为+5价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选择题

9.利用下列实验装置能完成相应实验的是(  )
A.
装置可测定化学反应速率
B.
装置可用于吸收氨气,并防止倒吸
C.
装置量取8.5 mL的稀硫酸
D.
装置可制备氢氧化亚铁并观察其颜色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选择题

8.下列推断正确的是(  )
A.SiO2 是酸性氧化物,能与NaOH溶液反应
B.CO、NO、NO2都是大气污染气体,在空气中都能稳定存在
C.Na2O、Na2O2组成元素相同,与 CO2反应产物也相同
D.新制氯水显酸性,向其中滴加少量紫色石蕊试液,充分振荡后溶液呈红色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解答题

7.“侯氏制碱法”的发明为振兴中国化工工业做出了重要贡献.制碱法的第一步反应是向饱和氨化盐水中通入二氧化碳,该反应可表示为:NaCl+CO2+NH3+H2O→NaHCO3↓+NH4Cl
NaClNaHCO3NH4Cl
10℃35.88.1533.0
45℃37.014.050.0
现在45℃时,取117g食盐配制成饱和溶液,向其中通入适量氨气后,再向其中通入二氧化碳,使反应进行完全.试计算并回答下列问题(计算结果取三位有效数字)(有关物质的溶解度数据如右表,单位:g/100g水).
(1)117g食盐理论上可以制取纯碱106 g;
(2)45℃反应完毕后,有晶体析出,计算析出晶体的质量.
(3)过滤除去析出的晶体后再降温至10℃,又有晶体析出,计算所析出晶体的质量.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