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习题
 0  158512  158520  158526  158530  158536  158538  158542  158548  158550  158556  158562  158566  158568  158572  158578  158580  158586  158590  158592  158596  158598  158602  158604  158606  158607  158608  158610  158611  158612  158614  158616  158620  158622  158626  158628  158632  158638  158640  158646  158650  158652  158656  158662  158668  158670  158676  158680  158682  158688  158692  158698  158706  203614 

科目: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下列有关实验操作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少量白磷贮存在水中,切割时再取出放在干燥玻璃片下进行
B.不慎接触到过多氨时,要及时吸入新鲜空气和水蒸气
C.硝酸不慎滴在手上要立刻用大量水冲洗,再用小苏打水或肥皂洗涤
D.酒精灯在桌上歪倒失火后,立即用湿布盖下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选择题

20.下列关于Na2CO3和NaHCO3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均溶于水B.均为白色固体
C.受热均易分解D.其水溶液均能使酚酞溶液变红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9.下列物质的电子式书写正确的是(  )
A.Cl:ClB.O::C::OC.D.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8.中华民族的发明创造为人类文明进步做出了巨大贡献.下列我国古代发明中,不涉及化学反应的是(  )
A.
打磨磁石制指南针
B.
烧结粘土制陶瓷
C.
湿法炼铜
D.
铁的冶炼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7.苯甲酸苯酯是重要的有机合成中间体,工业上用二苯甲酮制备苯甲酸苯酯.
制备苯甲酸苯酯的实验步骤为:
步骤1:将20mL浓H2SO4与40mL冰醋酸在如图装置的烧杯中控制在5℃以下混合.
步骤2:向烧杯中继续加入过硫酸钾25g,用电磁搅拌器搅拌4~5分钟,将二苯甲酮9.1g溶于三氯甲烷后,加到上述混合液中,控制温度不超过15℃,此时液体呈黄色.
步骤3:向黄色液体中加水,直至液体黄色消失,但加水量一般不超过1mL,室温搅拌5h.
步骤4:将反应后的混合液倒入冰水中,析出苯甲酸苯酯,抽滤产品,用无水乙醇洗涤,干燥
(1)步骤1中控制在5℃以下混合的原因为防止液体溅出,减少冰醋酸的挥发.
(2)步骤2中为控制温度不超过15℃,向混合液中加入二苯甲酮的三氯甲烷溶液的方法是多次少量加入,不断搅拌.
(3)步骤3中加水不超过1mL,原因是加水会使苯甲酸苯酯水解,降低产率(或导致温度过高等).
(4)步骤4中抽滤用到的漏斗名称为布氏漏斗.
(5)整个制备过程中液体混合物会出现褐色固体,原因是在浓硫酸作用下反应物碳化的结果;除去该固体操作为抽滤.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填空题

16.在①CH4、②CH2=CH2、③CH3CH2OH三种有机物中,属于天然气主要成分的是①(填序号,下同),俗称“酒精”的是③,可用于合成聚乙烯塑料的是②.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5.亚氯酸钠(NaClO2)是一种重要的含氯消毒剂,主要用于水的消毒以及砂糖、油脂的漂白与杀菌.以下是过氧化氢法生产亚氯酸钠的工艺流程图:

已知:①NaClO2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增大,适当条件下可结晶析出NaClO2•3H2O.
②纯ClO2易分解爆炸,一般用稀有气体或空气稀释到10%以下安全.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发生器中鼓入空气的作用可能是稀释ClO2,防止发生爆炸.
(2)吸收塔内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NaOH+2ClO2+H2O2═2NaClO2+2H2O+O2
(3)吸收塔的温度不能超过20℃,原因是防止H2O2分解.
(4)吸收塔中为防止NaClO2被还原成NaCl,所用还原剂的还原性应适中.除H2O2外,还可以选择的还原剂是a(选填序号).
a.Na2O2          b.Na2S         c.FeCl2
(5)从滤液中得到NaClO2•3H2O晶体的实验操作依次是蒸发浓缩、冷却结晶、过滤、洗涤、干燥.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推断题

14.现有四种元素A、B、C、D,已知A-离子核外有18个电子;B原子最外层电子数比D原子核外电子数多2个,B原子比D原子多2个电子层;D+ 离子核外没有电子;C元素原子核外电子比B元素的原子核外电子多5个.
(1)C的元素名称为氩;写出A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第3周期第VIIA族
(2)画出NaD中阴离子的结构示意图
已知NaD能够和水反应生成NaOH和D的单质,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NaH+H2O═NaOH+H2↑,在该反应中还原剂是NaH (用具体的元素符号表示化学式).
(3)实验室可以用B的盐酸盐溶液和氨水反应制备一种白色胶状沉淀,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可以表示为Al3++3NH3•H2O=Al(OH)3↓+3NH4+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计算题

13.向50mL 0.018mol/L 的AgNO3溶液中,加入50mL 0.02mol/L 的盐酸,生成了沉淀.如果溶液中c(Ag+)、c(Cl-)的乘积是一个常数:c(Ag+)•c(Cl-)=1.0×10-10,求:
①沉淀生成后溶液中c(Ag+)是多少?
②反应后溶液的pH 是多少?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2.烃被看作有机物的母体,请完成下列与烃的知识相关的练习:
(1)1mol链烃最多能和2mol氯气发生加成反应,生成氯代烃.1mol该氯代烃又能和6mol氯气发生取代反应,生成只含碳元素和氯元素的氯代烃.该烃的分子式C4H6,其可能的结构简式有3种
(2)A、B、C三种单烯烃各7g分别能与0.2gH2完全加成,反应后得到相同产物D.产物D的结构简式为CH3CH2CH(CH32,任写A、B、C中一种的名称3-甲基-1-丁烯或2-甲基-2-丁烯或2-甲基-1-丁烯
(3)人们对苯的认识有一个不断深化的过程.
①已知:RCOONa+NaOH$→_{△}^{CaO}$ R-H+Na2CO3.1834年德国科学家米希尔里希,通过蒸馏苯甲酸)和碱石灰的混合物得的液体命名为苯,写出苯甲酸钠与碱石灰共热生成苯的化学方程式
②由于苯的含碳量与乙炔相同,人们认为它是一种不饱和烃,写出C6H6的一种含叁键且无支链链烃的结构简式HC≡C-C≡C-CH2CH3.苯不能使溴水褪色,性质类似烷烃,任写一个苯发生取代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③烷烃中脱水2mol氢原子形成1mol双键要吸热,但1,3-环己二烯()脱去2mol氢原子变成苯却放热,可推断苯比1,3-环己二烯稳定(填“稳定”或“不稳定”).
④1866年凯库勒(如图)提出了苯的单、双键交替的正六边形平面结构,解释了苯的部分性质,但还有一些问题尚未解决,它不能解释下列ad事实(填入编号)
a.苯不能使溴的四氯化碳溶液褪色      b.苯能与H2发生加成反应
c.溴苯没有同分异构体    d.邻二溴苯只有一种
⑤现代化学认为苯分子碳碳之间的键是一种介于单键与双键之间特殊的化学键.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