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习题
 0  158590  158598  158604  158608  158614  158616  158620  158626  158628  158634  158640  158644  158646  158650  158656  158658  158664  158668  158670  158674  158676  158680  158682  158684  158685  158686  158688  158689  158690  158692  158694  158698  158700  158704  158706  158710  158716  158718  158724  158728  158730  158734  158740  158746  158748  158754  158758  158760  158766  158770  158776  158784  203614 

科目: 来源: 题型:推断题

13.短周期元素A、B、C、D、E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A元素阳离子的原子核外没有电子,B是空气中含量最多的元素;C元素原子最外层电子数是其电子层数的三倍;C与D可形成两种常见的离子化合物;工业上常用电解C与E的化合物来制备E单质.
(1)画出D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C、D、E的简单离子半径由小到大的顺序Al3+<Na+<O2-( 用离子符号表示).
(2)写出元素E在周期表中的位置第三周期ⅢA族.
(3)工业上常用A和B的单质合成一种常见气体,该气体的电子式.检验该气体的常用方法是用润湿的红色石蕊试纸接近该气体,若试纸变蓝,证明氨气存在.
(4)D2C2与H2O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2Na2O2+2H2O=4NaOH+O2↑,D2C2与CuSO4溶液反应的现象是产生蓝色沉淀并有气泡放出.
(5)由元素A、B、C按原子个数比4:2:3形成的化合物,写出其电离方程式:NH4NO3=NH4++NO3-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填空题

12.(1)1,3-丁二烯与溴单质(60℃高温)的反应:CH2=CH-CH=CH2+Br2→CH2Br-CH=CH-CH2Br
(2)2-甲基-1,3-丁二烯的加聚反应:n CH2=C(CH3)-CH=CH2 $\stackrel{一定条件}{→}$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实验题

11.CO、CH4均为常见的可燃性气体.
(1)等体积的CO和CH4在相同条件下分别完全燃烧,转移的电子数之比是1:4.
(2)已知在101KPa时,CO的燃烧热为283kJ/mol.相同条件下,若2mol CH4完全燃烧生成液态水,所放出的热量为1mol CO完全燃烧放出热量的6.3倍,CH4完全燃烧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是CH4(g)+2O2 (g)=CO2(g)+2H2O(1)△H=-891.45kJ/mol.
(3)120℃、101KPa下,a mL由CO、CH4组成的混合气体在b mLO2中完全燃烧后,恢复到原温度和压强.
①若混合气体与O2恰好完全反应,产生b mLCO2,则混合气体中CH4的体积分数为33%(保留2位小数).
②若燃烧后气体体积缩小了$\frac{a}{4}$mL,则a与b关系的数学表示式是b≥$\frac{5}{4}$a.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实验题

10.工业上常用铁质容器盛装冷浓硫酸.为研究铁质材料与热浓硫酸的反应,某学习小组进行了以下探究活动:
[探究一]
(1)将已去除表面氧化物的铁钉放入冷浓硫酸中,10分钟后移入硫酸铜溶液中,片刻后取出观察,铁钉表面无明显变化,其原因是铁钉表面被钝化.
(2)另称取铁钉6.0g放入15.0mL浓硫酸中,加热,充分应后得到溶液X并收集到气体Y.某同学取336mL(标准状况)气体Y通入足量溴水中,发生反应:SO2+Br2+2H2O=2HBr+H2SO4  再加入足量BaCl2溶液,经适当操作后得干燥固体2.33g.由于此推知气体Y中SO2的体积分数为66.7%.
[探究二]
分析上述实验中SO2体积分数的结果,丙同学认为气体Y中除SO2外还可能含少量的H2和Q气体.为此设计了下列探究实验装置(图中夹持仪器省略).

(3)装置B中试剂的作用是检验SO2是否除尽.
(4)认为气体Y中还含有Q的理由是C+2H2SO4(浓)$\frac{\underline{\;\;△\;\;}}{\;}$2SO2↑+CO2↑+2H2O(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5)为确认Q的存在,需在装置中添加M于C(选填序号).
A.A之前    B.A-B间    C.B-C间     D.C-D间.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解答题

9.高锰酸钾是一种用途广泛的强氧化剂,实验室制备高锰酸钾所涉及的化学方程式如下:MnO2熔融氧化:3MnO2+KClO3+6KOH $\frac{\underline{\;熔融\;}}{\;}$3K2MnO4+KCl+3H2O;K2MnO4歧化:3K2MnO4+2CO2=2KMnO4+MnO2↓+2K2CO3
已知K2MnO4溶液显绿色.请回答下列问题:
(1)MnO2熔融氧化应放在④中加热(填仪器编号).
①烧杯 ②瓷坩埚 ③蒸发皿 ④铁坩埚
(2)在MnO2熔融氧化所得产物的热浸取液中通入CO2气体,使K2MnO4歧化的过程在如图装置中进行,A、B、C、D、E为旋塞,F、G为气囊,H为带套管的玻璃棒.
①为了能充分利用CO2,装置中使用了两个气囊.当试管内依次加入块状碳酸钙和盐酸后,关闭旋塞B、E,微开旋塞A,打开旋塞C、D,往热K2MnO4溶液中通入CO2气体,未反应的CO2被收集到气囊F中.待气囊F收集到较多气体时,关闭旋塞A、C,打开旋塞B、D、E,轻轻挤压气囊F,使CO2气体缓缓地压入K2MnO4溶液中再次反应,未反应的CO2气体又被收集在气囊G中.然后将气囊G中的气体挤压入气囊F中,如此反复,直至K2MnO4完全反应.
②检验K2MnO4歧化完全的实验操作是用玻璃棒蘸取三颈烧瓶内的溶液点在滤纸上,若滤纸上只有紫红色痕迹,无绿色痕迹,表明反应已歧化完全.
(3)将三颈烧瓶中所得产物进行抽滤,将滤液倒入蒸发皿中,蒸发浓缩至溶液表面出现晶膜为止,自然冷却结晶,抽滤,得到针状的高锰酸钾晶体.本实验应采用低温烘干的方法来干燥产品,原因是高锰酸钾晶体受热易分解.
(4)利用氧化还原滴定法进行高锰酸钾纯度分析,原理为:2MnO4-+5C2O42-+16H+=2Mn2++10CO2↑+8H2O
现称取制得的高锰酸钾产品7.245g,配成500mL溶液,用移液管量取25.00mL待测液,用0.1000mol•L-1草酸钠标准溶液液进行滴定,终点时消耗标准液体积为50.00mL(不考虑杂质的反应),则高锰酸钾产品的纯度为87.23%(保留4位有效数字,已知M(KMnO4)=158g•mol-1).若移液管用蒸馏水洗净后没有用待测液润洗或烘干,则测定结果将偏小.(填“偏大”、“偏小”、“不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选择题

8.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气体摩尔体积就是22.4 L•mol-1
B.1 mol H2所占的体积约为22.4 L
C.在标准状况下,1 mol H2O(g)的体积是22.4 L
D.在标准状况下,1 mol NH3和CO混合气体所占的体积约为22.4 L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选择题

7.能改变活化分子百分数的是(  )
①浓度  ②温度  ③压强   ④催化剂.
A.①②③④B.①③C.①②③D.②④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选择题

6.下列关于铜-锌-稀硫酸构成的原电池的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锌为负极,锌发生氧化反应
B.铜为正极,电极反应式:2H++2e-═H2
C.电解质溶液中,SO42-向正极方向移动
D.外电路电子流入的一极为正极,电子流出的一极为负极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选择题

5.核素铱-172(${\;}_{77}^{172}Ir$)具有放射性,可用于金属材料的探伤.核素${\;}_{77}^{172}Ir$的质子数为(  )
A.77B.95C.172D.249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推断题

4.(1)用A 质子数,B 中子数,C 核外电子数,D 最外层电子数,用序号回答下列问题.
①原子种类由AB决定;         
②元素种类由A决定;
③元素的化合价由D决定.
(2)2.0g由${\;}_{1}^{1}H$和${\;}_{8}^{18}O$构成的水${\;}_{1}^{1}H$2${\;}_{8}^{18}O$,该水分子的物质的量为0.1 mol,含中子数为NA 或6.02×1023
(3)核内中子数为N的R2+,质量数为A,则该离子的核外电子数为A-N-2.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