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习题
 0  158674  158682  158688  158692  158698  158700  158704  158710  158712  158718  158724  158728  158730  158734  158740  158742  158748  158752  158754  158758  158760  158764  158766  158768  158769  158770  158772  158773  158774  158776  158778  158782  158784  158788  158790  158794  158800  158802  158808  158812  158814  158818  158824  158830  158832  158838  158842  158844  158850  158854  158860  158868  203614 

科目: 来源: 题型:选择题

20.将0.5mol下列物质分别加入100mL 5mol/L NaOH溶液中,完全反应后,所得溶液中阴离子浓度的大小顺序是(  )
①Al  ②Al2O3      ③Al(OH)3   ④AlCl3
A.①>②>③>④B.④>①>②>③C.②>①=③>④D.①>②=③>④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9.在常温常压下,烯烃与氢气混合并不起反应,甚至在高温时反应也很慢.但在适当的催化剂存在下与氢气反应生成烷,一般认为加氢反应是在催化剂表面进行.反应过程的示意图如下: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乙烯和H2生成乙烷的反应是吸热反应
B.加入催化剂,可减小反应的热效应
C.催化剂能改变平衡转化率,不能改变化学反应的平衡常数
D.催化加氢过程中金属氢化物的一个氢原子和双键碳原子先结合,得到中间体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8.某芳香族化合物A,苯环上只有一个取代基,完全燃烧只生成二氧化碳和水,一定条件下存在如下图所示的转化关系: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在一定条件下B可能发生的化学反应的类型有①②(填序号).
①取代反应     ②加成反应    ③消去反应     ④加聚反应.
(2)C的结构简式为,F的结构简式为
(3)写出下列转化的化学方程式:
①A→B:CH3COOH+$→_{△}^{浓硫酸}$+H2O;②A→E:2+O2$→_{△}^{Cu}$2+2H2O.
(4)写出同时符合条件:①与E具有相同的官能团   ②苯环上一氯取代物只有二种的E所有同分异构体的结构简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实验题

17.某化学小组拟采用如下装置(夹持和加热仪器已略去)来电解饱和食盐水,并用电解产生的H2还原CuO粉末来测定Cu的相对原子质量,同时验证氯气的氧化性.
(1)写出甲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2NaCl+2H2O $\frac{\underline{\;通电\;}}{\;}$2NaOH+H2↑+Cl2↑.

(2)为完成上述实验,正确的连接顺序为A接E,B接C(填接口字母).
(3)乙装置中X试剂可以是KI淀粉溶液,丙装置中Y试剂的作用是吸收氢气中的水.
将w g CuO置于硬质玻璃管中,按以下方案测得的数据计算Cu的相对原子质量.
反应前质量/g反应后质量/g
U型管+固体ab
(4)按此方案计算,得到Cu的相对原子质量是$\frac{18w-16b+16a}{b-a}$.
(5)下列情况将使测定结果偏大的是ac
a.CuO未完全还原为Cu           b.CuO受潮
c.CuO中混有Cu                 d.碱石灰吸收了空气中的CO2和H2O
(6)如仍采用上述装置,请再设计一个方案,测定Cu的相对原子质量:将w g CuO置于硬质玻璃管中,分别称取反应前后硬质玻璃管和固体的质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6.“碘钟”实验中,3I-(aq)+S2O82-(aq)?I3-(aq)+2SO42- (aq)的反应速率可以用I3-与加入的淀粉溶液显蓝色的时间t来度量,t越小,反应速率越大.某探究性学习小组在20℃进行实验,记录的数据如下表:
实验编号
c(I-)/mol•L-10.0400.0800.0800.1600.160
c( S2O82-)/mol•L-10.0400.0400.0800.0800.040
t/s88442211t1
(1)写出反应的平衡常数表达式K=$\frac{c({{I}_{3}}^{-})•{c}^{2}(S{{O}_{4}}^{2-})}{{c}^{3}({I}^{-})•c({S}_{2}{{O}_{8}}^{2-})}$.
(2)反应中发生反应的I-与被氧化的I-的物质的量比为3:2.
(3)该实验的目的是研究I-、S2O82-浓度对反应速率的影响;显色时间t1=22s;若c(I-)=0.64mol/L,c(S2O82-)=0.02mol/L,请估算该反应显色的时间应为11s.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多选题

15.将标准状况下的VL CO2通入含有a mol氢氧化钠的溶液中经充分反应得溶液I.下列对溶液I中溶质分析正确的是(  )
A.溶液I中含有溶质的组合可能有4种
B.已知V和a的具体数值可以确定溶液I的溶质
C.已知溶液I中溶质的种类和a值,一定能求出V
D.向溶液I中加入足量Ba(OH)2溶液充分反应后,过滤出沉淀,经烘干得固体质量为W克.由W和V的值可确定溶液I的溶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4.化学式为C4H10O的物质中,能与Na反应的同分异构体共有(  )
A.2种B.3种C.4种D.5种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推断题

13.A、B、C、D、E、W为六种前四周期元素,它们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A与D同主族,可形成DA型离子化合物,B与C同周期且相邻,C与E同主族,E2-与Ar原子具有相同的电子层结构,W的合金用量最大、用途最广.请回答下列问题:
(1)D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第三周期ⅠA族.
(2)A分别与C、E形成最简单化合物中沸点较高的是H2O(填化学式),原因是水分子间存在氢键.
(3)A、C、D三种元素形成的物质中含有的化学键类型离子键、共价键,灼热的碳能与B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浓溶液反应,化学反应方程式为C+4HNO3(浓)$\frac{\underline{\;\;△\;\;}}{\;}$ CO2↑+4NO2↑+2H2O.
(4)向盛有A2C2溶液的试管中加入几滴酸化的WEC4溶液,溶液变成棕黄色,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H2O2+2H++2Fe2+=2Fe3++2H2O;一段时间后,溶液中有气泡出现,并放热,随后有红褐色沉淀生成,产生气泡的原因是Fe3+催化H2O2分解产生O2 ;生成沉淀的原因是H2O2分解反应放热,促进Fe3+水解平衡向正向移动(用平衡移动原理解释).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2.校园“毒跑道”事件媒体常有报道,其对人体造成伤害的原因之一是超标使用了苯、甲苯等有机溶剂.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甲苯的分子式为:
B.甲苯分子中所有原子都处于同一平面
C.甲苯的一氯取代物有5种同分异构体,它们的熔点、沸点各不相同
D.甲苯和苯互为同系物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实验题

11.某学习小组设计了图示实验装置(省略了夹持仪器)来测定某铁碳合金中铁的质量分数.
(1)称取w g铁碳合金,加入足量浓硫酸,未点燃酒精灯前,A、B均无明显现象,其原因是:
①常温下碳与浓硫酸不反应;②常温下Fe遇浓硫酸发生钝化.
(2)写出加热时A中碳与浓硫酸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C+2H2SO4(浓)$\frac{\underline{\;\;△\;\;}}{\;}$CO2↑+2SO2↑+2H2O.
(3)B中的现象是:品红溶液褪色;C的作用是:除尽反应产物中的SO2气体.
(4)如果利用球形干燥管反应前后质量的变化来测定铁的质量分数,甲同学认为结果可能偏大,理由是装置内的CO2难以被E完全吸收;也可能偏小,理由是空气中的CO2和水被碱石灰吸收.
(5)乙同学认为可以用烧瓶里反应后的溶液经过一系列操作来测定铁的质量分数:加入足量的NaOH溶液、过滤、洗涤、在空气中灼烧、称重.洗涤应该在过滤装置中进行;检查是否洗净,需要用到的试剂是BaCl2溶液.一系列操作后所得固体为a g,则合金中铁的质量分数为$\frac{70a}{w}$%.
(6)丙同学认为可以用中和滴定的方法来测定铁的质量分数:将反应后烧瓶里的溶液转移至锥形瓶中,加入0.1000mol/L氢氧化钠溶液30.00mL,反应完全后,加2滴甲基橙溶液,过量的氢氧化钠用0.1000mol/L盐酸滴定至终点,耗用盐酸20.10mL.
①把标准盐酸注入润洗过的红色手柄滴定管后,应该打开活塞,使尖嘴部分充满溶液并排出气泡,并使液面位于零刻度或零刻度以下位置,记录读数.
②从物质性质的角度分析,该方法即使操作规范,也有很大的误差,其实属于“方法错误”,理由是因为溶液中可能同时有+3价和+2价的铁,无法计量,不能用甲基橙,因为酸性环境,可能造成沉淀溶解.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