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习题
 0  158690  158698  158704  158708  158714  158716  158720  158726  158728  158734  158740  158744  158746  158750  158756  158758  158764  158768  158770  158774  158776  158780  158782  158784  158785  158786  158788  158789  158790  158792  158794  158798  158800  158804  158806  158810  158816  158818  158824  158828  158830  158834  158840  158846  158848  158854  158858  158860  158866  158870  158876  158884  203614 

科目: 来源: 题型:解答题

20.漂白液、漂白粉和漂粉精既可作棉、麻、纸张的漂白剂,又可用作游泳池及环境的消毒剂.它们在生产、生活中有广泛应用.某实验小组同学看到一则报道:某造纸厂误将槽车中漂白液(NaCl和NaClO的混合液,其中有效成分为NaClO)倒入盛放饱和KAl(SO42溶液的池中,造成中毒事件.该小组同学为探究中毒原因进行了如下实验.
(1)小组成员甲同学依据漂白液具有漂白消毒的性质推测,漂白液中ClO-具有氧化性.进行如下实验:
Ⅰ.取10mL漂白液,依次加入Na2SO3溶液和BaCl2溶液,观察到有白色沉淀生成,经检验白色沉淀不溶于盐酸.
Ⅱ.另取10mL漂白液,加入品红溶液,发现溶液红色逐渐变浅,一段时间后褪为无色.
Ⅲ.再取10mL漂白液,加入品红溶液,加入少量稀硫酸酸化后,观察溶液红色立即变为无色.
①由实验Ⅰ得出ClO-具有氧化性,写出相关反应的离子方程式ClO-+SO32-=Cl-+SO42-、Ba2++SO42-=BaSO4↓或Ba2++ClO-+SO32-=BaSO4↓+Cl-
②对比实验Ⅱ和Ⅲ说明ClO-氧化性与溶液酸碱性的关系是ClO-的氧化性随氢离子浓度增大而增大.
(2)小组成员乙同学依据(1)中的实验提出:漂白液在酸性溶液中有Cl2生成,为此进行如下实验:
首先,他利用pH计分别测得漂白液pH>7,饱和KAl(SO42溶液pH<7.然后用下图1所示的装置继续实验,探究漂白液在酸性溶液中是否能反应生成Cl2

①在测定漂白液pH的实验中,乙同学没有选择pH试纸的理由可能是漂白液具有漂白性,pH试纸变蓝后马上褪色,无法准确测定pH;
②若打开分液漏斗活塞向烧瓶中加入硫酸,不久烧瓶中有黄绿色气体产生.A中反应的离子方程式ClO-+Cl-+2H+=Cl2↑+H2O.
③若打开分液漏斗活塞向烧瓶中加入饱和KAl(SO42溶液,预计只有观察到以下现象产生大量的白色胶状沉淀,不久烧瓶中有黄绿色气体产生,才能说明漂白液与酸性溶液混合会产生Cl2
(3)为了进一步了解漂白液生产和保存的实际意义,小组其他成员还研究漂白液的稳定性,他们查阅资料,下图是30℃时,pH=11的漂白液中NaClO的质量百分含量随时间变化图2:
①分析分解速率v(Ⅰ)与v(Ⅱ)的大小关系,原因是在相同条件下,次氯酸钠的浓度越大,其分解速率越大
②4d~8d,Ⅰ中v(NaClO)=0.047mol/(L•d)(常温下漂白液的密度约为1g/cm3,且溶液体积变化忽略不计,结果保留2位有效数字.)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推断题

19.中学常见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A+B→X+Y+H2O(未配平,反应条件略去),其中A、B的物质的量之比为了1:4.请回答:
(1)若Y是黄绿色气体,则Y的电子式是  ,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MnO2+4H++2Cl-$\frac{\underline{\;\;△\;\;}}{\;}$Mn2++Cl2↑+2H2O.
(2)若A为非金属单质,构成它的原子核外最外层电子数是次外层电子数的2倍,B的溶液为某浓酸,则反应中氧化剂与还原剂的物质的量之比是4:1  .
(3)若A为金属单质,常温下A在B的浓溶液中“钝化”,且A可溶于X溶液中.
①A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是第4周期Ⅷ族(填所在周期和族);Y的化学式是NO.
②含amol X的溶液溶解了一定量A后,若溶液中两种金属阳离子的物质的量恰好相等,则被还原的X是
0.4amol.
(4)若A、B、X、Y均为化合物.向A溶液中加入硝酸酸化的AgNO3溶液,产生白色沉淀;B的焰色为黄色.则A与B按物质的量之比1:4恰好反应后,溶液中离子浓度从大到小的顺序是c(Na+)>c(Cl-)>c(AlO2-)>c(OH-)>c(H+).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8.一种“人工固氮”的新方法是在常温、常压、光照条件下,N2在催化剂表面与水发生反应生成NH3:N2+3H2O?2NH3+$\frac{3}{2}$O2,进一步研究NH3生成量与温度的关系,部分实验数据见表(反应时间3h):
T/℃304050
生成NH3量/(10-6 mol)4.85.96.0
请回答下列问题:
(1)50℃时从开始到3h内以O2物质的量变化表示的平均反应速率为1.5×10-6 mol•h-1
(2)该反应过程与能量关系可用如图表示,则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是N2(g)+3H2O(l)=2NH3(g)+$\frac{3}{2}$O2(g)△H=+765.2kJ•mol-1
(3)与目前广泛应用的工业合成氨方法相比,该方法中固氮反应速率较慢.请提出可提高其反应速率且增大NH3生成量的建议:升高温度.
(4)工业合成氨的热化学方程式为N2(g)+3H2(g)?2NH3(g)△H=-92.4kJ•mol-1.在某压强恒定的密闭容器中加入2mol N2和4mol H2,达到平衡时,N2的转化率为50%,体积变为10L.求:
①该条件下的平衡常数为400;
②若向该容器中加入a mol N2、b mol H2、c mol NH3,且a、b、c均大于0,在相同条件下达到平衡时,混合物中各组分的物质的量与上述平衡相同.反应放出的热量<(填“>”“<”或“=”)92.4kJ.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7.由丙烯经下列反应可得到以下物质,根据如图回答问题:

已知:
$\stackrel{NaOH/H_{2}O}{→}$(X为卤素原子,R,R′,R″均为烃基或H原子)
$\stackrel{O_{2}/Ag}{→}$$\stackrel{H_{2}/Ni}{→}$
(1)以上反应属于加成反应的有①⑤ (填编号).
(2)聚合物F的结构简式是; D的结构简式是O=C(CH3)COOH.
(3)在一定条件下,C可能发生的化学反应是CD
A.与金属钠反应置换出H2B.能与乙酸发生酯化反应
C.能与银氨溶液反应,出现银镜现象       D.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
(4)B转化为C的化学方程式是2CH3CH(OH)CH2OH+O2$→_{△}^{Cu}$2O=C(CH3)CHO+2H2O.
(5)E有多种同分异构体,其中一种能发生银镜反应,1mol该种同分异构体与足量的金
属钠反应产生1mol H2,则该种同分异构体为 HOCH2CH2(OH)CHO.(已知:两个-OH在同一个碳原子上的结构是不稳定的)
(6)在一定条件下,两分子E能脱去两分子水形成一种六元环化合物,该化合物的结构简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6.有机物A为烃类化合物,质谱图表明其相对分子质量为70,其相关反应如下图所示,其中B、D、E的结构中均含有2个-CH3,它们的核磁共振氢谱中均出现4个峰.

请回答:
(1)D的分子式为C5H10O;
(2)B中所含官能团的名称为溴原子;
(3)Ⅲ的反应类型为a、b(填字母序号);
a.还原反应      b.加成反应       c.氧化反应       d.消去反应
(4)写出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Ⅰ:CH3-CH(CH3)-CH2-CH2Br+NaOH$→_{△}^{乙醇}$CH3-CH(CH3)-CH=CH2+NaBr+H2O;
Ⅱ:
C与E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5)A的同分异构体中有一对互为顺反异构,且结构中有2个-CH3,它们的结构简式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5.下列反应的离子方程式错误的是(  )
A.稀硝酸和过量铁屑反应           3Fe+8H++2NO3-═3Fe2++2NO↑+4H2O
B.氯化铝溶液和过量的氨水反应     Al3++4NH3•H2O═AlO2-+4NH4++2H2O
C.碳酸钠溶液中加入过量苯酚+CO32-+HCO3-
D.次氯酸钙溶液中通入过量CO2      ClO-+CO2+H2O═HClO+HCO3-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4.已知A、B、C、D、G为中学化学中常见的物质,其中A为单质,B、C、D、G均为化合物.它们之间存在以下的相互转化关系:

试回答:
(1)写出A的化学式Fe;
(2)写出由E转变成F的化学方程式:4Fe(OH)2+2H2O+O2=4Fe(OH)3
(3)向G溶液加入A的有关离子方程式:2Fe3++Fe=3Fe2+
(4)检验B溶液中的阳离子的化学方法:在试管中取少量B溶液,滴加KSCN溶液,溶液不变红色,再滴加Cl2水(或H2O2溶液),溶液变红色,则含有Fe2+,反之则无.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推断题

13.A~H 是中学化学中常见的物质,转化关系如下图所示(部分反应物、反应条件和产物已略去).A、H 是常见的金属单质,工业上常用电解法冶炼H;通常状况下B 为黄绿色气体;G 为红棕色固体;C、D、E、F、G 物种化合物含有同一种元素.
(1)B 的电子式为
(2)检验D 中金属阳离子的实验方案是(或取少量D溶液于试管中,滴加K3[Fe(CN)6]溶液,若出现蓝色沉淀,则D溶液中含Fe2+)先滴加KSCN溶液再滴加氯水,若滴加KSCN溶液时未出现明显现象,滴加氯水后出现血红色,则D溶液中含Fe2+(或取少量D溶液于试管中,滴加K3[Fe(CN)6]溶液,若出现蓝色沉淀,则D溶液中含Fe2+).
(3)金属H 既能与强酸反应又能与强碱反应,其与NaOH 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2Al+2OH-+2H2O═2AlO2-+3H2↑.
(4)E 在空气中转化成F 的化学方程式为4Fe(OH)2+O2+2H2O═4Fe(OH)3
(5)理论上G 与H 反应生成1mol 固体A 放出428kJ 热量,G 与H 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为2Al(s)+Fe2O3(s)═2Fe(s)+Al2O3(s)△H=-856kJ•mol-1
(6)单质A 在氧气中的燃烧产物X 可用于去除地下水中的TcO4-99Tc具有放射性).在酸性条件下,X 将TcO4--转化为难溶于水的 TcO2,同时得到F,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3Fe3O4+TcO4-+H++13H2O═9Fe(OH)3+TcO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2.空气吹出法是工业规模海水提溴的常用方法,流程如下:
浓缩海水$→_{①}^{氯气}$粗产品溴$→_{②}^{通空气和水蒸气}$溴蒸气$→_{③}^{二氧化碳}$物质X$→_{④}^{氯气}$产品溴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步骤①中发生的主要反应为Cl2+2Br-═Br2+2Cl-
B.步骤②③的目的是富集溴元素
C.物质X 为HBrO
D.空气吹出法用到了溴易挥发的性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1.利用点滴板探究氨气的性质(如图所示).实验时向NaOH 固体上滴几滴浓氨水后,立即用表面皿扣住点滴板.下列对实验现象的解释正确的是(  )

选项实验现象解释
A湿润红色石蕊试纸变蓝NH3极易溶于水
B浓硫酸附近无白烟NH3与浓硫酸不发生反应
C浓盐酸附近产生白烟NH3与挥发出的HCl反应:NH3+HCl═NH4Cl
DAlCl3溶液变浑浊NH3与AlCl3溶液反应:Al3++3OH═Al(OH)3
A.AB.BC.CD.D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