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习题
 0  159299  159307  159313  159317  159323  159325  159329  159335  159337  159343  159349  159353  159355  159359  159365  159367  159373  159377  159379  159383  159385  159389  159391  159393  159394  159395  159397  159398  159399  159401  159403  159407  159409  159413  159415  159419  159425  159427  159433  159437  159439  159443  159449  159455  159457  159463  159467  159469  159475  159479  159485  159493  203614 

科目: 来源: 题型:实验题

20.温州某学生用0.1000mol/L NaOH溶液滴定未知浓度的盐酸溶液,其操作可分解为如下几步:
A.用蒸馏水洗干净滴定管  B.用待测定的溶液润洗酸式滴定管
C.用酸式滴定管取稀盐酸20.00mL,注入锥形瓶中,加入酚酞
D.另取锥形瓶,再重复操作一次 E.检查滴定管是否漏水
F.取下碱式滴定管用标准的NaOH溶液润洗后,将标准液注入碱式滴定管“0”刻度以上
2~3cm处,再把碱式滴定管固定好,调节液面至“0”刻度或“0”刻度以下
G.把锥形瓶放在滴定管下面,瓶下垫一张白纸,边滴边摇动锥形瓶直至滴定终点,记下滴定管液面所在刻度
完成以下填空:
(1)正确操作的顺序是(用序号字母填写)EABCFGD     
(2)操作F中应该选择图中乙_滴定管(填标号).
(3)滴定时边滴边摇动锥  形瓶,眼睛应观察B
A.滴定管内液面的变化          
B.锥形瓶内溶液颜色的变化滴定终点溶液颜色的变化是无色变浅红色且半分钟内不褪色
(4)滴定结果如表所示:
滴定次数待测液体积/mL标准溶液的体积/mL
滴定前刻度滴定后刻度
1201.0221.03
2202.0025.00
3200.6020.60
滴定中误差较大的是第2次实验,造成这种误差的可能原因是ABD.
A.碱式滴定管在装液前未用标准NaOH溶液润洗2~3次
B.滴定开始前碱式滴定管尖嘴部分有气泡,在滴定终点读数时未发现气泡
C.滴定开始前碱式滴定管尖嘴部分没有气泡,在滴定终点读数时发现尖嘴部分有气泡
D.达到滴定终点时,仰视溶液凹液面最低点读数
E.滴定过程中,锥形瓶摇荡得太剧烈,以致有些液滴飞溅出来
(5)该盐酸的浓度为0.1000mol/L.
(6)如果准确移取20.00mL 0.1000mol/L NaOH溶液于锥形瓶中,滴入酚酞指示剂,然后用未知浓度的盐酸(装在酸式滴定管中)滴定,是否也可测定出盐酸的物质的量浓度?是(填“是”或“否”).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9.高锰酸钾不能用盐酸来酸化,原因是酸性高锰酸钾氧化性极强.比如高锰酸钾很容易与热的浓盐酸发生如下反应:KMnO4+HCl(浓)$\frac{\underline{\;\;△\;\;}}{\;}$KCl+MnCl2+Cl2↑+H2O
(1)配平上述化学方程式2KMnO4+16HCl(浓)=2KCl+2MnCl2+5Cl2↑+8H2O;
(2)参加氧化还原反应的HCl占参与反应的HCl总量的62.5%;
(3)此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2MnO4-+16H++10Cl-=2Mn2++5Cl2↑+8H2O.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8.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H2SO4的摩尔质量是98
B.0.5mol Na2SO4中含Na+数目为6.02×1023
C.标准状况下,1molH2O体积约为22.4L
D.1molO2的质量为32g/mol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7.下列物质中所含原子数目最多的是(  )
A.4℃时18mL水B.1moL氮气
C.标准状况下,5.6L甲烷D.16g O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6.下列有关实验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将氯化铝溶液加热蒸发、烘干可得无水氯化铝固体
B.钠与乙醇反应比与水反应要剧烈得多
C.除去苯中的苯酚可采用加入足量的NaOH溶液后分液的方法
D.除去硫酸铝溶液中混有的硫酸镁,可加入足量烧碱,过滤,向滤液中加入适量硫酸酸化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5.化学是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关于下列各实验装置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仪器①可用于乙醇与水分离提纯
B.仪器②可用于称取5.85 g氯化钠固体
C.装置③的烧瓶中应加沸石,以防暴沸
D.装置④从箭头方向进气,用排空气法可收集H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4.为了除去KCl固体中少量的MgCl2、MgSO4,可选用Ba(OH)2、盐酸和K2CO3三种试剂,按如下步骤操作:

(1)图中三种试剂分别为:ABa(OH)2、BK2CO3、C盐酸
(2)加入过量A的目的是除尽Mg2+和SO42-;加入过量B的目的是除尽过量的Ba2+;加热煮沸的目的是使过量的HCl挥发;操作Ⅰ和操作Ⅱ的名称分别是过滤、蒸发.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3.将O2、C、CO、CuO、NaHCO3、稀盐酸六种物质两两混合,有CO2生成的化学反应有(  )
A.3个B.4个C.5个D.6个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2.物质的俗名、化学式及所属类别都正确的是(  )
A.大理石   CaCO3  酸B.纯碱  Na2CO3  碱
C.熟石灰  Ca(OH)2  碱D.烧碱  NaOH   盐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推断题

11.A、B、C、D、E 分别代表中学化学中的常见物质,请根据题目要求回答下列问题:
(1)实验室常用A的饱和溶液制备微粒直径为1nm-l00nm的红褐色液相分散系.则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FeCl3+3H2O$\frac{\underline{\;\;△\;\;}}{\;}$Fe(OH)3(胶体)+3HCl,将A 的溶液加热蒸干并灼烧,得到固体的化学式为:Fe2O3
(2)B为地壳中含量最高的金属元素的氯化物,向50.0mL,6mol/L的B溶液中逐滴滴入100ml 某浓度的KOH溶液,若产生7.8g白色沉淀,则加入的KOH溶液的浓度可能为3mol/L或11mol/L.
(3)将A、B中两种金属元素的单质用导线连接,插入一个盛有KOH溶液的烧杯中构成原电池,则负极发生的电极反应为:Al-3e-+4OH-=AlO2-+2H2O.
(4)完成以下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3Pt+4HNO3+18HCl=3 H2PtCl6+4NO+8H2O.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