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习题
 0  159504  159512  159518  159522  159528  159530  159534  159540  159542  159548  159554  159558  159560  159564  159570  159572  159578  159582  159584  159588  159590  159594  159596  159598  159599  159600  159602  159603  159604  159606  159608  159612  159614  159618  159620  159624  159630  159632  159638  159642  159644  159648  159654  159660  159662  159668  159672  159674  159680  159684  159690  159698  203614 

科目: 来源: 题型:实验题

3.实验室制乙烯通常采用95%的乙醇与浓硫酸(体积比为1:3)混合加热到170℃方法制得,其制备原理可表示如下:
CH3CH2OH+H2SO4(浓)?100℃CH3CH2OSO2OH+H2O  ①
CH3CH2OSO2OH(浓)?0-15℃170℃CH2=CH2+H2SO4  ②
(1)浓硫酸在乙烯生成中作用为催化作用,反应①属于取代(酯化)反应,反应②属于消去反应.
(2)此法在实际操作中由于浓H2SO4的用量大、比热容高,加热至170℃所需时间长,有人将乙醇和浓H2SO4的混合液加热到80℃时,一次性投入一些小碎块的生石灰,大大缩短了反应所需时间,提高了乙烯的产率,试用速率和平衡理论解释之CaO与水反应放热体系温度升高,加快反应速率,CaO与H2O反应使H2O量减小促使可逆反应(1)向右移动,CaO与浓H2SO4也反应但反应很快,生石灰与水反应占主导地位
(3)反应过程中乙醇常被炭化,使溶液有黑色物质出现,随着反应进行炭化现象越来越严重,同时还可使制得的乙烯气体中含有CO2、SO2等气体,为了减少反应过程中炭化现象又不影响乙烯的生成,下列措施合理的是B、C、E.
A.调整乙醇和浓硫酸的体积比为1:4
B.调整乙醇和浓硫酸的体积比为1:2
C.用大理石代替碎瓷片
D.降低反应体系温度至140℃
E.用其他脱水剂(如P2O5)代替浓硫酸
(4)如图为有人设计确认混合气体中含有乙烯和二氧化硫的实验装置图.(下列试剂可供选择:品红溶液、氢氧化钠溶液、溴水、酸性高锰酸钾)

A①②③④中可盛放的试剂分别为①品红;②NaOH溶液;③品红溶液;④Br2或酸性KMnO4
B能说明二氧化硫气体存在的现象是装置①中品红褪色.
C能确认含有乙烯的现象是装置③中品红不褪色,装置④中溶液褪色.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推断题

2.已知A、B、C、D、E、X存在图示转化关系(部分生成物和反应条件略).

(1)若E为非金属氧化物,则A与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3NO2+H2O=2HNO3+NO.
①当X是碱性溶液,C分子中有22个电子时,表示X溶液呈碱性的离子方程式为CO32-+H2O?HCO3-+OH-,用结构式表示C分子:O=C=O.
②当X为金属单质时,则X与B的稀溶液反应生成C的离子反应方程式为Fe+4H++NO3-=Fe3++NO↑+2H2O.
(2)若E为常见单质气体,D为白色胶状沉淀,A的化学式可能是Na或Na2O2,B中含有的化学键类型为离子键和极性共价键,C与X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Al3++3AlO2-+6H2O=4Al(OH)3↓.
(3)若B为单质气体,D可与水蒸气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可逆反应生成C和一种可燃性气体单质,则该可逆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O(g)+H2O(g)?CO2(g)+H2(g).t℃时,在密闭恒容的某容器中投入等物质的量的D和水蒸气,一段时间后达到平衡,该温度下反应的化学平衡常数K=1,则D的转化率为50%.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填空题

1.已知0.1mol/L的H2SO4第一步电离度为100%,第二步电离度为10%,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该硫酸溶液的电离方程式H2SO4=HSO4-+H+,HSO4-?H++SO42-
(2)向该溶液中加入过量氨水,写出反应的离子方程式HSO4-+H++2NH3•H2O=2NH4++SO42-+2H2O;
(3)该溶液中c(OH-)=9.09×10-12mol/L.(保留到小数点后两位)
(4)中和该溶液10.00mL,需通入标准状况下的氨气44.8mL.
(5)向该溶液中加入1mol/L的氢氧化钡溶液,使溶液反应后的pH为13,则参加反应的硫酸溶液和氢氧化钡溶液的体积之比为19:3(最简整数比).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解答题

20.分类法广泛用于化学学习全过程.现有下列六种物质:①KHCO3 ②铝 ③H2SO4 ④Fe2O3 ⑤Ba(OH)2 ⑥Cl2O7
(1)按物质组成分类,属于碱的有⑤(填序号,下同);属于氧化物的有④⑥.
(2)②和④在高温下能发生置换反应,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并用双线桥法表示电子转移数目和方向:
(3)选择上述物质发生如下反应.
①该反应为中和反应且产生白色沉淀,其离子方程式为2OH-+2H++SO42-+Ba2+=BaSO4↓+2H2O.
②该反应为复分解反应且有气泡产生,其离子方程式为H++HCO3-=CO2↑+H2O.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9.化学与生活、生产、环境等密切相关.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可用聚氯乙烯代替乙烯制作食品包装袋
B.去除银器表面Ag2S,可将银器放在盛有食醋的铝锅中煮沸片刻
C.开发核能、太阳能等新能源,推广甲醇汽油,使用无磷洗涤剂都符合环保理念
D.“连续纤维增韧”航空材料主要是由碳化硅、陶瓷和碳纤维复合而成,是一种新型无机非金属材料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8.NA代表阿伏加德罗常数,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2.7g金属铝变成铝离子时失去的电子数目为0.1NA (提示:M(Al)=27g/mol)
B.17g氨气所含的电子数目为10NA  (提示:M(NH3)=17g/mol)
C.2g氢气所含原子数目为NA  (提示:M(H2)=2g/mol)
D.常温常压下,11.2L氮气所含的原子数目为NA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7.阿伏加德罗常数约为6.02×1023mol-1,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5.6g铁粉与硝酸反应失去的电子数一定为0.3×6.02×1023
B.2.24 L CO2中含有的原子数为0.3×6.02×1023
C.200 mL 5 mol•L-1 Na2CO3溶液中,含6.02×1023个CO32-
D.4.5gSiO2晶体中含有的硅氧键数目为0.3×6.02×1023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6.物质 R2CO3 的饱和溶液 V mL,密度为 ρ g•cm-3,c(R+)=P mol•L-1,溶质的质量分数为 a%,溶质的式量为 M.则下列表达式正确的是(  )
A.a=$\frac{PM}{2000ρ}$B.P=$\frac{200ρa}{M}$C.P$\frac{1000ρ×a%}{M}$×2D.V×ρ×a%=$\frac{PMV}{1000}$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5.下列说法或表达正确的是(  )
A.H2SO4的摩尔质量是98
B.通电时,溶液中的溶质分子分别向两极移动,胶体中的分散质粒子向某一极移动
C.丁达尔效应可用于区别溶液和胶体,云、雾均能产生丁达尔效应
D.将98gH2SO4溶解于500mL水中,所得溶液中硫酸的物质的量浓度为2mol/L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4.下列实验方案能达到相应实验目的是(  )
选项实验目的方案
A除去乙酸乙酯中的乙酸用NaOH溶液洗涤,分液,然后干燥
B除去葡萄糖溶液中的乙醇用KMnO4氧化,再蒸馏
C检验食盐中是否添加KIO3食盐溶解,然后加入淀粉溶液
D测定醋酸溶液浓度酚酞作指示剂,用标准NaOH溶液滴定
A.AB.BC.CD.D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