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习题
 0  159561  159569  159575  159579  159585  159587  159591  159597  159599  159605  159611  159615  159617  159621  159627  159629  159635  159639  159641  159645  159647  159651  159653  159655  159656  159657  159659  159660  159661  159663  159665  159669  159671  159675  159677  159681  159687  159689  159695  159699  159701  159705  159711  159717  159719  159725  159729  159731  159737  159741  159747  159755  203614 

科目: 来源: 题型:解答题

8.某研究小组利用乳酸钙和FeCl2为原料生产乳酸亚铁([CH3CH(OH) COO]2Fe•3H2O) 和医用二水合氯化钙晶体(CaCl2•2H2O的质量分数为97.3%~99.3%),制备流程如下:

(1)实验室常用两种方案制备FeCl2,写出原子利用率为100%的反应的化学方程式Fe+2FeCl3=3FeCl2;在FeCl2溶液中需要加铁粉
(2)制备乳酸亚铁晶体是向乳酸钙溶液中加入过量的FeCl2溶液,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CH3CH(OH)COO]2Ca+FeCl2+3H2O$\frac{\underline{\;60-70℃\;}}{\;}$[CH3CH(OH)COO]2Fe•3H2O↓+CaCl2
(3)操作1、操作2、操作3依次为过滤、蒸馏、蒸发浓缩、冷却结晶.
(4)向“滤液a冶中先加H2O2溶液,作用是将亚铁离子氧化为铁离子.然后再调节溶液的 pH 约为5,目的是使铁离子形成氢氧化铁沉淀而除去.
(5)向“滤液b”加盐酸的目的是调节溶液至中性或除去多余的氢氧化钙.
(6)为测定样品中CaCl2•2H2O的含量,称取0.7600g样品并配成250mL 溶液,各取该溶液 25.00mL,分别置于三个锥形瓶中,用0.05000mol•L-1AgNO3溶液进行三次滴定,消耗AgNO3溶液的平均体积为20.39mL.计算样品中CaCl2•2H2O的质量分数为98.60%.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解答题

7.碘化钠在医药中用作甲状腺肿瘤防治剂、祛痰剂和利尿剂,也用作食品添加剂、感光剂等. 工业上用NaOH溶液、水合肼制取碘化钠固体,其制备流程图如下:

已知:N2H4•H2O在100℃以上分解.
(1)已知,在合成过程的反应产物中含有NalO3,则在合成过程中消耗了3mol I2,所生成 NalO3的物质的量为1mol.
(2)写出还原过程中的离子方程式2IO3-+3N2H4•H2O═3N2+2I-+9H2O;在还原过程中,为了加快反应,可采取可提高反应温度,但温度不得超过100℃;请选择下列试剂检测所得碘化钠固体中是否含有NalO3杂质BD(选填字母).
A.FeCl2溶液       B.冰醋酸
C.CKI溶液        D.淀粉溶液
(3)测定产品中NaI含量的实验步骤如下:
a.称取4.000g 样品、溶解,在250mL 容量瓶中定容;
b.量取25.00ml 待测液于锥形瓶中,然后加入足量的FeCl3溶液,充分反应后,再加入A溶液作指示剂;
c.用 0.1000mol•L-1 的Na2S2O3,溶液进行滴定至终点(发生反应的方程式为:
2Na2S2O3+I2═Na2S4O2+2NaI),重复测定2次,所得的相关数据如下表:
测定
序号
待测液体积/mL标准液滴定管起点读数/mL标准液滴定管终点读数/mL
125.000.0624.04
225.000.0224.02
325.000.1224.14
①操作b中,加入足量的FeCl3溶液时所发生的离子方程式为2Fe3++2I-═2Fe2++I2
②加入A物质为淀粉试液(填名称);滴定终点观察到的现象为溶液由浅蓝色褪色,且半分钟内不变色.
③计算该样品中NaI的含量为90%.
(只写出有具体数值的表达式即可)
(4)碘化钠固体的保存方法是密封保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实验题

6.乙酰苯胺具有解热镇痛作用,是较早使用的解热镇痛药,有“退热冰”之称,其制备原理如下:
已知:
①苯胺易被氧化.
②乙酰苯胺、苯胺和醋酸的部分物理性质如表:
物质熔点/℃沸点/℃溶解性
乙酰苯胺114.3305微溶于冷水,易溶于热水
苯胺-6184.4微溶于水
醋酸16.6118易溶于水
实验步骤如下:
步骤1:在a中,加入9mL (0.10mol)苯胺、15mL(0.27mol)冰醋酸及少许锌粉,依照图装置组装仪器.

步骤2:控制温度计读数在105℃左右,小火加热回流至反应完全.
步骤3:趁热将反应混合物倒入盛有100mL 冷水的烧杯中,冷却后抽滤、洗涤,得到粗产品.
步骤4:将步骤3所得粗产品进一步提纯后,称得产品质量为10.8g.
请回答下列问题:
(1)仪器a的名称为圆底烧瓶,所选仪器a的最佳规格是B(填序号).
A. 25mL         B.50mL         C.100mL          D.250mL
(2)实验中加入少许锌粉的目的是防止苯胺被氧化,同时起着沸石的作用.
(3)步骤2中,控制温度计读数在105℃左右的原因是温度过低不能蒸出反应所生成的水或温度过高未反应的乙酸蒸出.
(4)判断反应已基本完全的方法为锥形瓶不再有水增加.
(5)步骤3中趁热将混合物倒入盛有冷水的烧杯中,“趁热”的原因是若让反应混合物冷却,则固体析出沾在瓶壁上不易处理.
(6)步骤4中粗产品进一步提纯,该提纯方法是重结晶.
(7)本次实验的产率为80%.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解答题

5.二氧化钛是制取航天航空工业钛合金的重要原料.用钛铁矿[主要成分是钛酸亚铁(FeTiO3),含少量Fe2O3、MgO、SiO2等杂质]作原料生产金属钛和绿矾(FeSO4•7H2O)等产品的一种工艺流程如下:
已知:Ti有两种价态,在水溶液中主要以TiO2+(无色)、Ti3+(紫色)形式存在.

请回答下列问题:
(1)硫酸与FeTiO3反应生成TiOSO4的化学方程式是FeTiO3+2H2SO4═TiOSO4+FeSO4+2H2O.
(2)滤液1中加入适量铁粉,至刚好出现紫色为止,此时溶液仍呈强酸性.
已知:氧化性:Fe3+>TiO2+>H+.则加入铁粉的作用是使Fe3+完全还原为Fe2+;同时避免过量的铁将TiO2+还原成Ti3+,影响产品的纯度.
(3)滤液2中加入适量的试剂A,可选用b(填编号).
a.稀H2SO4b.MgCO3c.通入CO2d.鼓入空气
(4)已知25℃,101kPa时,由二氧化钛制取四氯化钛所涉及的反应有:
C(s)+O2(g)=CO2(g)△H1=-393.5kJ•mol-1
2CO(g)+O2(g)=2CO2(g)△H2=-566kJ•mol-1
TiO2(s)+2Cl2(g)=TiCl4(s)+O2(g)△H3=+141kJ•mol-1
反应TiO2(s)+2Cl2(g)+2C(s)=TiCl4(s)+2CO(g)△H=-80kJ•mol-1
(5)用石墨作阳极、钛网作阴极、熔融CaF2-CaO作电解质,利用如图所示装置获得金属钙,并以钙为还原剂还原二氧化钛制备金属钛.写出阴极区反应的电极总反应式是TiO2+4e-=Ti+2O2-

(6)假如FeTiO3中的铁元素占矿物中铁元素总量的a%;某次生产中,向滤液1中加入纯铁粉为b kg,得到绿矾晶体的质量为cKg,整个过程中铁元素的总利用率为80%,Ti元素的转化率为90%,其他损失忽略不计.按上述流程,得到TiO2(3.247ac-12.86ab)×10-3kg(用数字和字母表示).[已知:M(FeSO4•7H2O)=278g•mol-1].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解答题

4.某工厂的废渣中含NaCl、Mg ( OH)2、CaCO3、BaCO3等,为实现变废为宝,设计了以下工艺流程制备七水硫酸镁.
在废渣中加入过量的稀硫酸,控制 pH为5.0,温度在52℃左右,用搅拌器持续搅拌.
(1)搅拌的作用是为使反应充分进行,其化学原理为使Mg(OH)2、BaCO3转化为硫酸盐,且搅拌过程中CO2不断逸出,使平衡CaCO3+H2SO4=CaSO4+H2CO3右移;
(2)经过分析,过滤所得滤液中含有的离子的主要为 Na+、Mg2+、H+、SO42-、Cl-,为了除去H+,最好加入适量的MgO、MgCO3或Mg(OH)2 (填化学式).
(3)蒸发浓缩器的溶液中主要含有氯化钠和硫酸镁,通入高温水蒸汽并控制温度在100~110℃,蒸发浓缩结晶,此时析出的晶体主要是氯化钠,说明此温度下硫酸镁的溶解度比氯化钠大 (“大”或“小”). 结晶槽中硫酸镁结晶的方法为冷却结晶.
(4)为了检验所得 MgSO4•7H2O 是否纯净,具体的操作为用洗净的铂丝蘸取洗净槽中的最后清液,在酒精灯上灼烧,如果显黄色,则所得MgSO4•7H2O不纯净,如果不显黄色,则所得MgSO4•7H2O纯净.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实验题

3.为探究苯与溴的取代反应,甲用下图装置Ⅰ进行如下实验:

将一定量的苯和溴放在烧瓶中,同时加入少量铁屑做催化剂,3~5分钟后发现滴有AgNO3的锥形瓶中有浅黄色的沉淀生成,即证明苯与溴发生了取代反应.
(1)装置Ⅰ中①的化学方程式为2Fe+3Br2═2FeBr3.②中离子方程式为Br-+Ag+═AgBr↓.
(2)①中长导管的作用是导气兼冷凝回流.
(3)烧瓶中生成的红褐色油状液滴的成分是与Br2,要想得到纯净的产物,可用NaOH溶液试剂洗涤.洗涤后分离粗产品应使用的仪器是分液漏斗.
(4)甲做实验时,乙观察到烧瓶中液体沸腾并有红棕色气体从导管中逸出,提出必须先除去红棕色气体,才能验证锥形瓶中的产物.原因是挥发出的溴蒸气也能与硝酸银溶液反应产生AgBr浅黄色沉淀.
(5)乙同学设计如图所示装置Ⅱ,并用下列某些试剂完成该实验.可选用的试剂是:苯;液溴;浓硫酸;氢氧化钠溶液;硝酸银溶液;四氯化碳.a的作用是防止倒吸安全装置.b中的试剂是苯或四氯化碳.比较两套装置,装置Ⅱ的主要优点是防止倒吸、可以控制反应进行程度.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解答题

2.某研究性学习小组为合成1-丁醇.
查阅资料得知一条合成路线:CH3CH=CH2+CO+H2CH3CH2CH2CHO$→_{Ni,△}^{H_{2}}$CH3CH2CH2CH2OH
CO的制备原理:HCOOH$→_{△}^{浓硫酸}$ CO↑+H2O,并设计出原料气的制备装置(如图)

请填写下列空白:
(1)实验室现有锌粒、稀硝酸、稀盐酸、浓硫酸、2-丙醇,从中选择合适的试剂制备氢气、丙烯.写出化学方程式Zn+2HCl=ZnCl2+H2↑、(CH32CHOH$\frac{\underline{\;浓H_{2}SO_{4}\;}}{△}$CH2=CHCH3↑+H2O;
(2)若用以上装置制备干燥纯净的CO,装置中a和b的作用分别是平衡分液漏斗液面压强与圆底烧瓶内压强、防倒吸;C和d中承装的试剂分别是NaOH溶液、浓硫酸;
(3)制丙烯时,还产生少量SO2、CO2及水蒸气,该小组用以下试剂检验这四种气体,混合气体通过试剂的顺序是④⑤①⑤③②;
①饱和Na2SO3溶液②酸性KMnO4溶液③石灰水④无水CuSO4⑤品红溶液
(4)合成正丁醛的反应为正向放热的可逆反应,为增大反应速率和提高原料气的转化率,你认为应该采用的适宜反应条件是b;
a.低温、高压、催化剂               b.适当的温度、高压、催化剂
c.常温、常压、催化剂               d.适当的温度、常压、催化剂
(5)正丁醛经催化加氢得到含少量正丁醛的1-丁醇粗品.为纯化1-丁醇,该小组查阅文献得知:①R-CHO+NaHSO3(饱和)→RCH(OH)SO3Na↓;②沸点:乙醚34℃,1-丁醇 118℃,并设计出如下提纯路线:
粗品$→_{操作1}^{试剂1}$滤液$→_{操作2分液}^{乙醇}$有机层$→_{过滤}^{干燥剂}$1-丁醇、乙醚$\stackrel{操作3}{→}$纯品 
试剂1为饱和NaHSO3溶液,操作1为过滤,操作2为萃取,操作3为蒸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冬日,雪花漫舞,给人带来美的享受,但降雪却会导致道路通行问题.现有一种高速公路 的绿色融雪剂-CMA(醋酸钙、醋酸镁固体的混合物,已知醋酸钙的溶解度随温度上升而下降,醋酸镁的溶解度随温度变化不大),其生产常以白云石(主要成分 MgCO3•CaCO3,含SiO2等杂质)和生物质废液--木醋液(主要成分乙酸,以及少量的 甲醇、苯 酚、焦油等杂质)等为原料,流程如图1:

(1 )步骤①发生的反应离子方程式为MgCO3•CaCO3+4CH3COOH=Ca2++Mg2++4CH3COO-+2CO2↑+2H2O.
(2)滤渣1的主要成分与NaOH溶液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为Si02(s)+2NaOH(aq)=Na2SiO3(aq)+H2O(l)△H=-2QkJ/mol.
(己知l mol NaOH发生反应时放出热量为QkJ);步骤②所得滤液常呈褐色,分析可知其原因主要是 木醋液中含有少量的有色的焦油以及实验过程中苯酚被空气中氧气氧化最终产生褐色物质.
(3)已知CMA中钙、镁的物质的量之比与出水率(与融雪 效果成正比)关系如图2所示,步骤④的目的除调节 n(Ca):n(Mg) 约为C(选填:A:1:3; B:1:2; C:3:7;D:2:3)外,另一目的是除去过量的乙酸.
(4)步骤⑥包含的操作有蒸发结晶、过滤、洗涤及干燥.
(5)取akg含MgCO3•CaCO3质量分数为b%的白云石,经 过上述流程制备CMA.已知MgCO3•CaCO3的损失率为 c%,步骤④之后到产品CMA的损失率为d%,
则结合(3)可知所得产品质量约为[$\frac{a×b%(1-c%)×158}{184}$+$\frac{a×b%(1-c%)×\frac{7}{3}×142}{184}$]×(1-d%)kg(请用含相关字母的计算式表达,不必化简).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解答题

20.亚氯酸钠(NaClO2)是重要漂白剂.探究小组开展如下实验,回答下列问题:
实验Ⅰ:制取NaClO2晶体按如图装置进行制取.

已知:NaClO2饱和溶液在低于38℃时析出NaClO2•3H2O,高于38℃时析出NaClO2,高于60℃时NaClO2分解成NaClO3和NaCl.
(1)用50%双氧水配制30%的H2O2溶液,需要的玻璃仪器除玻璃棒、胶头滴管、烧杯外,还需要量筒(填仪器名称);
(2)装置C的作用是防止D瓶溶液倒吸到B瓶中(或安全瓶);
(3)装置B内生成的ClO2气体与装置D中混合溶液反应生成NaClO2,生成NaClO2的反应方程式为2ClO2+2NaOH+H2O2=2NaClO2+O2+2H2O.
(4)如果撤去D中的冷水浴,可能导致产品中混有的杂质是NaClO3和NaCl;
(5)反应后,经以下步骤可从装置D的溶液获得NaClO2晶体.请补充完整操作iii.
i.55℃蒸发结晶;   ii.趁热过滤;  iii.用45℃左右的热水洗涤3遍(热水温度高于38℃,低于60℃);  iv.低于60℃干燥,得到成品.
实验Ⅱ:样品杂质分析与纯度测定
(6)上述实验制得的NaClO2晶体中含少量Na2SO4.产生Na2SO4最可能的原因是a;
a.B中有SO2气体产生,并有部分进入D装置内
b.B中浓硫酸挥发进入D中与NaOH中和
c.B中的硫酸钠进入到D装置内
(7)测定样品中NaClO2的纯度.测定时进行如下实验:
准确称一定质量的样品,加入适量蒸馏水和过量的KI晶体,在酸性条件下发生如下反应:ClO2-+4I-+4H+=2H2O+2I2+Cl-,将所得混合液稀释成100mL待测溶液.
取25.00mL待测溶液,加入淀粉溶液做指示剂,用c mol•L-1 Na2S2O3标准液滴定至终点,测得消耗标准溶液体积的平均值为V mL(已知:I2+2S2O32-=2I-+S4O62-).
①确认滴定终点的现象是滴加最后一滴Na2S2O3标准液时,溶液蓝色恰好褪去且半分钟内不复原,说明到达滴定终点;
②所称取的样品中NaClO2的物质的量为c•V•10-3 mol(用含c、V的代数式表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9.碳酸钠的用途很广,可用做冶金、纺织、漂染等工业的基本原料.请根据题意回答下列问题:
Ⅰ.世界最早工业生产碳酸钠的方法是路布兰(N.Leblanc)法.其流程如下:

(1)流程I的另一产物是HCl,流程Ⅱ的反应分步进行:a.Na2SO4+4C $\frac{\underline{\;1000℃\;}}{\;}$Na2S+4CO↑;
b.Na2S与石灰石发生复分解反应,总反应方程式可表示为Na2SO4+4C+CaCO3$\frac{\underline{\;1000℃\;}}{\;}$Na2CO3+CaS+4CO↑.
Ⅱ.1862年,比利时人索尔维(Ernest Solvay)用氨碱法生产碳酸钠.反应原理如下:

20℃时一些物质在水中的溶解度/g•(100gH2O)-1
NaClNH4ClNaHCO3NH4HCO3Na2CO3
35.937.29.621.721.5
(2)氨碱法生成纯碱的原料是食盐、水、氨气和CO2,可循环利用的物质有CaO、CO2、NH4Cl、NH3
(3)饱和NaCl溶液通NH3和CO2能生成NaHCO3的原因有:反应体系中NaHCO3溶解度最小、反应消耗水、NaHCO3相对分子质量最大.
Ⅲ.我国化工专家侯德榜研究出联合制碱法,其反应原理和氨碱法类似,但将制氨和制碱联合,提高了原料利用率.
(4)生产中需向分离出NaHCO3后所得的溶液中加入NaCl固体并通入NH3,在0~10℃(填温度范围)下析出NH4Cl.(填化学式)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