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习题
 0  159624  159632  159638  159642  159648  159650  159654  159660  159662  159668  159674  159678  159680  159684  159690  159692  159698  159702  159704  159708  159710  159714  159716  159718  159719  159720  159722  159723  159724  159726  159728  159732  159734  159738  159740  159744  159750  159752  159758  159762  159764  159768  159774  159780  159782  159788  159792  159794  159800  159804  159810  159818  203614 

科目: 来源: 题型:实验题

15.50ml0.50mol•L-1盐酸与50mL0.55mol•L-1NaOH溶液在如下图所示的装置中进行中和反应.通过测定反应过程中放出的热量可计算中和热.
回答下列问题:
(1)从实验装置上看,图中尚缺少的一种玻璃仪器是环形玻璃搅拌棒.装置中还存在的2个错误是小烧杯未与大烧杯杯口相平,烧杯间未填满碎纸条
(2)在实验过程中,该同学需要测定并记录的实验数据有BDF(填序号).
A.盐酸的浓度
B.盐酸的温度
C.氢氧化钠溶液的浓度
D.氢氧化钠溶液的温度
E.水的比热容
F.反应后混合溶液的终止温度
(3)使用补全仪器后的装置进行实验,取50ml0.50mol•L-1盐酸与50mL0.55mol/L NaOH溶液在小烧杯中进行中和反应,三次实验温度平均升高3.4℃.已知中和后生成的溶液的 比热容为4.18J/(g•℃),溶液的密度均为1g/cm3.通过计算可得中和热△H=-56.8kJ•mol-1
(4)实验中改用60mL0.50mol•L-1盐酸跟50mL0.55mol•L-1NaOH溶液进行反应,与上述正确的实验操作相比,所放出的热量不相等(填“相等”或“不相等”),所求中和热相等(填“相等”或“不相等”).
(5)用相同浓度和体积的氨水代替NaOH溶液进行上述实验,测得的中和热数值会偏小;(填“偏大”“偏小”或“无影响”).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4.已知H+(aq)+OH-(aq)═H2O(l)△H=-57.3kJ•mol-1.回答有关中和反应的问题.
(1)用0.1mol Ba(OH)2配成稀溶液与足量稀硝酸反应,生成0.2mol液态水时能放出11.46kJ热量.
(2)如图装置中仪器A的名称A为环形玻璃搅拌棒,作用是搅拌,使溶液充分混合;
仪器B的名称温度计,作用是测量温度;碎泡沫塑料的作用是减少实验过程中的热量损失.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3.“PM2.5”是指大气中直径小于或等于2.5微米的细小颗粒物,也称为可人肺颗粒物.下列有关说法中,错误的是(  )
A.雾屑于胶体,能产生丁达尔现象
B.大雾的形成与汽车的尾气排放没有关系
C.持续大雾天气给农业生产、交通运输等带来很大的影响
D.空气中悬浮的细小颗粒物严重危害人体健康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实验题

12.某实验小组用0.50mol/L NaOH溶液和0.50mol/L H2SO4溶液进行中和热的测定:
Ⅰ.配制0.50mol/L NaOH溶液
(1)若实验中大约要使用245mL NaOH溶液,则至少需要称量NaOH固体5.0g.
(2)从表图中选择称量NaOH固体所需要的仪器(填序号)abe.
名称托盘天平(带砝码)小烧杯坩埚钳玻璃棒药匙量筒
仪器
序号abcdef
Ⅱ.测定中和热的实验装置如图所示
(1)写出稀硫酸和稀氢氧化钠溶液反应表示中和热的热化学方程式(中和热数值57.3kJ/mol):$\frac{1}{2}$H2SO4(aq)+NaOH(aq)═$\frac{1}{2}$Na2SO4(aq)+H2O(l)△H=-57.3kJ/mol
(2)取50mL NaOH溶液和30mL硫酸进行实验,实验数据如下表.
①请填写下表中的空白:
实验次数
温度
起始温度t1/℃终止温度t2/℃平均温度差
(t2-t1)/℃
H2SO4NaOH平均值
126.226.026.130.1
227.027.427.233.3
325.925.925.929.8
426.426.226.330.4
②近似认为0.50mol/L NaOH溶液和0.50mol/L H2SO4溶液的密度都是1g/cm3,中和后生成溶液的比热容c=4.18J/(g•℃).则中和热△H=-53.5kJ/mol(取小数点后一位).
③上述实验结果的数值与57.3kJ/mol有偏差,产生偏差的原因可能是(填字母)acd.
a.实验装置保温、隔热效果差
b.在量取NaOH溶液的体积时仰视读数
c.分多次把NaOH溶液倒入盛有稀硫酸的小烧杯中
d.用温度计测定NaOH溶液起始温度后直接测定H2SO4溶液的温度.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实验题

11.50mL 0.50mol/L盐酸与50mL 0.55mol/L NaOH溶液在如图所示的装置中进行中和反应;通过测定反应过程中所放出的热量可计算中和反应热.
请回答下列问题:
(1)从实验装置上看,图中尚缺少的一种玻璃仪器是环形玻璃搅拌棒.
(2)大烧杯上如不盖硬纸板,求得的中和反应热数值偏小(填“偏大”、“偏小”、“无影响”).
(3)用相同浓度和体积的氨水代替NaOH溶液进行上述实验,测得的中和反应热数值会偏小(填“偏大”、“偏小”或“无影响”,下同);用50mL 0.50mol/L NaOH溶液进行上述实验,测得的中和反应热的数值会偏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多选题

10.有一可逆反应2A(g)+3B(g)?4C(g)+D(g),已知起始浓度c(A)=2mol/L,c(B)=3mol/L,c(C)=c(D)=0,反应开始20min后达到平衡状态,此时D的平衡浓度为0.5mol/L,则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前20 min的平均反应速度$\overline v$(C)=0.1 mol/(L•min)
B.A的转化率为50%
C.C的平衡浓度c(C)=4 mol/L
D.B的平衡浓度c(B)=1.0 mol/L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解答题

9.(1)图1为元素X的前五级电离能的数值示意图.已知X的原子序数<20,请写出X基态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式1s22s22p63s2
(2)A、B、C、D、E、F、G、H八种短周期元素,其单质的沸点如图2所示.

请回答下列问题:
①上述元素中,某些元素的常见单质所形成的晶体为分子晶体,这些单质分子中既含有σ键又含有π键的是N2、O2(填化学式).
②已知D、F、G三种元素的离子具有跟E相同的电子层结构,则B、C、D三种元素的第一电离能由大到小的顺序为(用相关元素符号表示)F>N>O.
③已知H的电负性为1.5,而氯元素的电负性为3.0,二者形成的化合物极易水解,且易升华.据此推测该化合物的化学键类型为极性共价键.
④原子序数比A小1的元素与D元素形成的化合物的空间构型为平面三角形,中心原子的杂化方式为sp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填空题

8.已知反应N2(g)+O2(g)?2NO(g),在2216K时的K=1.6×10-3.反应NO(g)?$\frac{1}{2}$N2(g)+$\frac{1}{2}$O2(g)在2216K下的平衡常数为250.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选择题

7.已知:SO2(g)+$\frac{1}{2}$O2(g)?SO3(g)△H=-98kJ/mol.某温度下,向一体积为2L的密闭容器中充入0.2mol SO2和0.1mol O2,1min后达到平衡,压强变为原来的80%,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1min内用O2表示的反应速率为0.03 mol•L-1•min-1
B.该反应的平衡常数数值为7.5
C.SO2的平衡转化率为60%
D.降低温度,SO2平衡浓度减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多选题

6.对于反应3Fe(s)+4H2O(g)?Fe3O4(s)+4H2(g)的平衡常数K1,下列表述一定正确的是(  )
A.K1=$\frac{[{H}_{2}]^{4}}{[{H}_{2}O]^{4}}$
B.增大c(H2O)或减小c(H2),会使平衡常数K1减小
C.改变反应的温度,平衡常数K1不一定变化
D.Fe3O4(s)+4H2(g)?3Fe(s)+4H2O(g)的平衡常数为K2,K1×K2=1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