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习题
 0  159717  159725  159731  159735  159741  159743  159747  159753  159755  159761  159767  159771  159773  159777  159783  159785  159791  159795  159797  159801  159803  159807  159809  159811  159812  159813  159815  159816  159817  159819  159821  159825  159827  159831  159833  159837  159843  159845  159851  159855  159857  159861  159867  159873  159875  159881  159885  159887  159893  159897  159903  159911  203614 

科目: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1.下述反应在密闭容器中已建立平衡:SO2(气)+NO2(气)?NO(气)+SO3(气)若向容器中通入一定量的氧气,此时会发生的变化是(  )
A.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
B.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
C.平衡不移动,但容器内的压强将增大
D.平衡不移动,且容器内的压强不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0.有一化学平衡mA(g)+nB(g)═PC(g)+qD(g),如图表示的转化率与压强、温度的关系.由此得出的正确结论是(  )
A.正反应是吸热反应,(m+n)>(p+q)B.正反应是吸热反应,(m+n)<(p+q)
C.正反应是放热反应,(m+n)>(p+q)D.正反应是放热反应,(m+n)<(p+q)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选择题

9.可逆反应aA(g)+bB(g)?cC(g)+dD(g)△H=Q,同时符合下列两图中各曲线的规律是(  )
A.a+b>c+d T1>T2△H>0B.a+b>c+d T1<T2 △H<0
C.a+b<c+d T1>T2△H>0D.a+b>c+d T1>T2△H<0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实验题

8.醇脱水是合成烯烃的常用方法,实验室合成环己烯的反应和实验装置如图:
可能用到的有关数据如下:
相对分子质量密度/(g•cm3沸点/℃溶解性
环己醇1000.9618161微溶于水
环己烯820.810283难溶于水
合成反应:在a中加入20g环己醇和2小片碎瓷片,冷却搅动下慢慢加入1mL浓硫酸.b中通入冷却水后,开始缓慢加热a,控制馏出物的温度不超过90℃.
分离提纯:反应粗产物倒入分液漏斗中分别用少量5%碳酸钠溶液和水洗涤,分离后加入无水氯化钙颗粒,静置一段时间后弃去氯化钙.最终通过蒸馏得到纯净环己烯10g.
回答下列问题:
(1)装置a的名称是蒸馏烧瓶.
(2)加入碎瓷片的作用是;如果加热一段时间后发现忘记加瓷片,应该采取的正确操作是B(填正确答案标号).
A.立即补加B.冷却后补加C.不需补加D.重新配料
(3)分液漏斗在使用前须清洗干净并;在本实验分离过程中,产物应该从分液漏斗的上口倒出(填“上口倒出”或“下口放出”).
(4)分离提纯过程中加入无水氯化钙的目的是吸收水.
(5)在环己烯粗产物蒸馏过程中,可能用到的仪器有BE(填正确答案标号).
A圆底烧瓶    B温度计    C漏斗    D玻璃棒    E接收器
(6)本实验所得到的环己烯产率是61%.(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注:产率=实际产量/理论产量×100%)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推断题

7.自然界地表层存在大量铁、铜的硫化物.现制得含氯化亚铁杂质的氯化铜水溶液,为制取纯净的CuCl2•2H2O,首先将其制成水溶液,然后按如图步骤进行提纯.

已知Cu2+、Fe3+和Fe2+的氢氧化物开始和完全沉淀时的pH,见表.请回答:
Fe3+Fe2+Cu2+
氢氧化物开始沉淀时的pH1.974.7
氢氧化物完全沉淀时的pH3.296.7
(1)加入氧化剂的目的是将Fe2+氧化为Fe3+,便于生成沉淀而与Cu2+分离.
(2)最适合作氧化剂X的是C(填序号).
A.K2Cr2O7   B.NaClO
C.H2O2     D.KMnO4
在酸性条件下,氧化剂X与Fe2+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2Fe2++H2O2+2H+=2Fe3++2 H2O.
(3)加入的物质Y以调节溶液pH,Y的化学式是CuO或Cu(OH)2或CuCO3或Cu2(OH)2CO3,pH的范围是调节溶液的pH至3.2~4.7.
(4)只能在HCl气流中加热浓缩才能得到CuCl2•2H2O晶体,HCl气流起的作用是:防止加热过程中CuCl2发生水解生成Cu (OH)2
(5)已知Ksp(ZnS)>Ksp(CuS).地表层原生铜的硫化物经氧化、水浸作用后变成CuSO4溶液,再向地下深层渗透,遇到难溶的ZnS慢慢转变为铜蓝(CuS).用离子方程式解释ZnS能转变为CuS的原因Cu2+(aq)+ZnS(s)═Zn2+(aq)+CuS(s).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实验题

6.【化学实验】
1,2-二溴乙烷可作汽油抗爆剂的添加剂,常温下它是无色液体,密度是2.18g/cm3
沸点131.4℃,熔点9.79℃,不溶于水,易溶于醇、醚、丙酮等有机溶剂.在实验中可以用如图所示装置制备1,2-二溴乙烷.其中分液漏斗和烧瓶a中装有乙醇和浓硫酸的混合液.试管d中装有浓溴水(表面覆盖少量水).

请填写下列空白:
(1)烧瓶a中发生的是乙醇的脱水反应,即消去反应,反应温度是170℃,并且该反应要求温度迅速升高到170℃,否则容易发生副反应.请写出乙醇发生消去反应的方程式CH3CH2OH$→_{170℃}^{浓硫酸}$CH2=CH2↑+H2O.
(2)写出制备1,2-二溴乙烷的化学方程式:CH2=CH2+Br2→CH2BrCH2Br.
(3)安全瓶b可以防止倒吸,并可以检查实验进行时试管d是否发生堵塞.请回答发生堵塞时瓶b中的现象:b中水面会下降,玻璃管中的水面会上升,甚至溢出.
(4)容器c中NaOH溶液的作用是:除去乙烯中带出的酸性气体或答二氧化碳、二氧化硫.
(5)判断该制备反应已经结束的最简单方法是溴水颜色基本褪去;
(6)若产物中有少量副产物乙醚,可用蒸馏的方法除去;
(7)反应过程中应用冷水冷却装置d,其主要目的是冷却可避免溴挥发.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推断题

5.短周期的五种元素A、B、C、D、E,原子序数依次增大,A、B、C原子核外电子层数之和是5. A元素原子核内质子数是元素周期表中最少的;B和E元素原子最外电子层上的电子数是它们的电子层数的2倍,A和B的最外层电子数之和与C的最外层电子数相等.A和C可以形成CA3的化合物.A和D同族,D和.E同周期,请完成下列问题:
(1)B元素的名称是碳;C2的电子式是;BA4的结构式
(2)用电子式表示D2E 的形成过程
(3)B在周期表中的位置第二周期第ⅣA族.
(4)A2、CA3、BA4、D2E中属于共价化合物的是NH3、CH4.(用化学式表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解答题

4.某学习小组探究溴乙烷的消去反应并验证产物.
实验过程:组装如图1所示装置,检查装置气密性,向烧瓶中注入10mL溴乙烷和15mL饱和氢氧化钠乙醇溶液,微热,观察实验现象.一段时间后,观察到酸性KMnO4溶液颜色褪去.
(1)请写出溴乙烷的消去反应的化学方程式:CH3CH2Br+NaOH $→_{△}^{醇}$CH2=CH2↑+NaBr+H2O
(2)甲同学认为酸性KMnO4溶液颜色褪去说明溴乙烷发生了消去反应,生成了乙烯;而乙同学却认为甲同学的说法不严谨,请说明原因:乙醇易挥发,挥发出来的乙醇也可以使酸性KMnO4溶液褪色.
(3)丙同学认为只要对实验装置进行适当改进,即可避免对乙烯气体检验的干扰,改进方法:在小试管之前增加一个盛有冷水的洗气瓶.
改进实验装置后,再次进行实验,却又发现小试管中溶液颜色褪色不明显.该小组再次查阅资料,对实验进行进一步的改进.
资料一:溴乙烷于55℃时,在饱和氢氧化钠的乙醇溶液中发生取代反应的产物的百分比为99%,而消去反应产物仅为1%.
资料二:溴乙烷发生消去反应比较适宜的反应温度为90℃~110℃,在该范围,温度越高,产生乙烯的速率越快.
资料三:溴乙烷的沸点:38.2℃.
(4)结合资料一、二可知,丙同学改进实验装置后,溶液颜色褪色不明显的原因可能是反应温度较低,此时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H3CH2Br+NaOH $\stackrel{55℃}{→}$CH3CH2OH+NaBr.
(5)结合资料二、三,你认为还应该在实验装置中增加的两种仪器是
①冷凝管
②量程为200℃温度计.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解答题

3.一氯甲烷(CH3C1)是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常温下它是无色有毒气体,微溶于水,易溶于乙醇、CCl4等.(1)甲组同学在实验室用图1所示装置模拟催化法制备和收集一氯甲烷.

①无水ZnCl2为催化剂,a瓶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H3OH+HCl$→_{△}^{ZnCl_{2}}$CH3Cl+H2O.
②装置B的主要作用是除去氯化氢气体.
③收集到的CH3Cl气体在氧气中充分燃烧,产物用过量的V1mL、c1mol•L-1NaOH溶液充分吸收,以甲基橙作指示剂,用c2 mol•L-1盐酸标准液对吸收液进行返滴定(发生的反应为:
NaOH+HCl=NaCl+H2O,Na2CO3+2HCl=2NaCl+2CO2↑+2H2O),最终消耗V2mL盐酸.则所收集CH3Cl的物质的量为(c1V1-c2V2)×10-3          _  mol.(已知:2CH3Cl+3O2$\stackrel{点燃}{→}$2CO2+2H2O+2HCl)
(2)乙组同学选用甲组A、B装置和图2所示的部分装置检验CH3Cl中的氯元素.
(已知:一卤代烷一般要在加热条件下才能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
①乙组同学的实验装置中,依次连接的合理顺序为A→B→F→D→G.
②通入一段时间的CH3Cl气体,打开装置D中分液漏斗的活塞,观察实验现象.分液漏斗中盛放的试剂是硝酸和硝酸银溶液.
③能证明CH3Cl中含有氯元素的实验现象是F中无白色沉淀生成,D中有白色沉淀生成.
(3)查阅资料可知:AgNO3的乙醇溶液可以检验CH3X中的卤素原子.相关数据如表:
化学键C-ClC-Br
键能(kJ•mol-1330276
化合物AgClAgBr
Ksp近似值1.8×10-105×10-13
①CH3X通入AgNO3的乙醇溶液中,除有沉淀生成外,还生成硝酸甲酯,请写出硝酸甲酯的结构简式:CH3ONO2
③将CH3Cl和CH3Br的混合气体通入AgNO3的乙醇溶液中,先出现淡黄色沉淀.请依据表中数据解释原因C-Br键的键能小,更容易断裂,同时溴化银的溶度积常数更小,溴化银更容易形成沉淀.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解答题

2.实验室制备1,2二溴乙烷的反应原理如下:
①CH3-CH2OH$→_{170℃}^{浓H_{2}SO_{4}}$CH2═CH2↑+H2O
②CH2═CH2+Br2→BrCH2CH2Br(1,2-二溴乙烷)
可能存在的主要副反应有:乙醇在浓硫酸的存在下在140℃脱水生成乙醚用少量溴和足量的乙醇制备1,2-二溴乙烷的装置如图所示:有关数据列表如下:
乙醇1,2-二溴乙烷乙醚
状态无色液体无色液体无色液体
密度/g•cm-30.792.20.71
沸点/℃78.513234.6
熔点/℃-1309-116
(1)在此实验中,要迅速地把反应温度提高到170℃左右,其最主要目的是d;
a.引发反应b.加快反应速度    c.防止乙醇挥发d.减少副产物乙醚生成
(2)在装置C中应加入c,其目的是吸收反应中可能生成的酸性气体;
a.水    b.浓硫酸          c.氢氧化钠溶液  d.饱和碳酸氢钠溶液
(3)判断该制备反应已经结束的最简单方法是溴的颜色完全褪去.
(4)将1,2-二溴乙烷粗产品置于分液漏斗中加水,振荡后产物应在下层(填“上”、“下”);
(5)若产物中有少量未反应的Br2,最好用b洗涤除去;
a.水           b.氢氧化钠溶液   c.碘化钠溶液    d.乙醇
(6)若产物中有少量副产物乙醚,可用蒸馏的方法除去;
(7)反应过程中应用冷水冷却装置D,其主要目的是冷却可避免溴的大量挥发;但又不能过度冷却(如用冰水),其原因是产品1,2-二溴乙烷的熔点(凝固点)低,过度冷却会凝固而堵塞导管.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