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习题
 0  159896  159904  159910  159914  159920  159922  159926  159932  159934  159940  159946  159950  159952  159956  159962  159964  159970  159974  159976  159980  159982  159986  159988  159990  159991  159992  159994  159995  159996  159998  160000  160004  160006  160010  160012  160016  160022  160024  160030  160034  160036  160040  160046  160052  160054  160060  160064  160066  160072  160076  160082  160090  203614 

科目: 来源: 题型:解答题

9.某课外兴趣小组欲测定某NaOH溶液的浓度,其操作步骤如下:
①碱式滴定管用蒸馏水洗净后,用待测溶液润洗2~3次后,再注入待测溶液,调节滴定管的尖嘴部分充满溶液,并使液面处于“0“刻度以下的位置,记下读数;将锥形瓶用蒸馏水洗净后,用待测溶液润洗锥形瓶2~3次;从碱式滴定管中放入25.00mL待测溶液到锥形瓶中;
②将酸式滴定管用蒸馏水洗净后,立即向其中注入0.1000mol/L标准盐酸,调节滴定管的尖嘴部分充满溶液,并使液面处于“0“刻度以下的位置,记下读数;
③向锥形瓶中滴入酚酞作指示剂,进行滴定.滴定至指示剂恰好变色,且半分钟不变化,测得所耗盐酸的体积为V1mL;
④重复以上过程,但滴定过程中向锥形瓶加入5mL的蒸馏水,测得所耗盐酸的体积为V2mL.
(1)滴定终点时的现象为锥形瓶中的溶液由粉红色变为无色且在半分钟内不恢复
(2)该小组在步骤①中的错误是_待测溶液润洗锥形瓶,由此造成的测定结果偏高;(填偏高、偏低或无影响);
(3)步骤②缺少的操作是用标准液润洗滴定管2~3次;
(4)根据下列数据:
 滴定次数 待测液体积(mL) 标准盐酸体积(mL)
 滴定前读数(mL) 滴定后读数(mL)
 第一次 25.000.40 20.38
 第二次 25.00 4.00 24.02
计算待测烧碱溶液的浓度为0.0800 mol/L.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解答题

8.氧化还原滴定实验同中和滴定类似(用已知浓度的氧化剂溶液滴定未知浓度的还原剂溶液或反之).
I.现有0.001mol•L-1酸性KMnO4溶液和未知浓度的无色NaHSO3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2MnO4-+5HSO3-+H+═2Mn2++5SO42-+3H2O.请完成下列问题:
(1)本实验不需要(填“需要”或“不需要”)使用指示剂,理由是Mn2+无色,MnO4-为紫色,过量的MnO4-使无色溶液变为紫色.
(2)该滴定实验所需仪器有下列中的A、D、E、F(G、H).
A.酸式滴定管(50mL) B.碱式滴定管(50ml)  C.量筒(10ml) D.锥形瓶  E.铁架台     F.滴定管夹  G.烧杯   H.白纸   I.胶头滴管   J.漏斗
(3)不用碱(填“酸”或“碱”)式滴定管盛放酸性KMnO4溶液,试分析原因酸性KMnO4溶液会腐蚀碱式滴定管下端胶管.
(4)滴定前平视KMnO4溶液液面,刻度为aml,滴定后俯视液面刻度为bml,则(b-a)ml比实际消耗KMnO4溶液体积少(填“多”或“少”),如果滴定后仰视液面刻度为cml,计算得到的待测液浓度比实际浓度大(填“大”或“小”).
II取Ce(OH)4产品0.5000g,加硫酸溶解后,用0.100 0mol•L-1FeSO4标准溶液滴定至终点时(铈被还原为Ce3+),消耗20.00mL标准溶液,该产品中Ce(OH)4的质量分数为_83.20%..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解答题

7.以下是我校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测定厨房食醋中醋酸浓度的实验,请你参与并完成相关实验:
①用NaOH固体配0.10mol•L-1NaOH溶液1L
②取5mL食醋稀释至50mL
③取稀释后的食醋10mL放入锥形瓶中,滴入指示剂
④用NaOH标准液进行滴定
⑤滴定重复进行三次,求出滴定中所用标准液体积的平均值.
根据以上操作,回答下列问题:
(1)从下列选项中选出①、③操作中需要的仪器,用序号回答:bd.
a.250mL容量瓶   b.1000mL容量瓶   c.碱式滴定管     d.酸式滴定管
(2)设⑤中所得标准液平均值为7.50mL,则食醋中醋酸的浓度为0.75mol•L-1,该醋酸与同物质的量浓度的盐酸均稀释至pH=4,加入水的体积:醋酸的<盐酸的(填“>”、“=”或“<”).
(3)若滴定管用水洗净后,未用标准液润洗,则食醋的浓度偏高(填“偏高”、“偏低”或“无影响”,下同);若锥形瓶用水洗净后,再用待测液润洗,则食醋的浓度偏高.
(4)该实验选用的指示剂最合适的是B.
A.甲基橙       B.酚酞       C.石蕊
(5)如图是滴定管、量筒、温度计等玻璃仪器的一 部分,下述读数(虚线刻度)及说法正确的是B.
A.①是量筒,读数为2.5mL
B.②是量筒,读数为2.5mL
C.③是滴定管,读数为2.5mL
D.②是温度计,读数是2.5℃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填空题

6.某课外活动小组为了测定某氯化锶(SrCl2)样品的纯度,设计了如下方案:
称取1.0g样品溶解于适量水中,向其中加入含AgNO3 2.38g的AgNO3溶液(溶液中除Cl-外,不含其他与Ag+反应生成沉淀的离子),Cl-即被全部沉淀.然后用含Fe3+的溶液作指示剂,用0.2mol•L-1的NH4SCN标准溶液滴定剩余的AgNO3,使剩余的Ag+以AgSCN白色沉淀的形式析出,以测定氯化锶样品的纯度.
请回答下列问题:
①判断滴定达到终点的现象是溶液突然变为血红色(或溶液突然由黄色变为红色),且半分钟内不变色.
②考虑Ag+和Fe3+在酸或碱性溶液中的存在形式,在实施滴定的溶液以呈酸性(选填“酸性”“中性”或“碱性”)为宜.
③在终点到达之前的滴定过程中,两种沉淀表面会吸附部分Ag+,需不断剧烈摇动锥形瓶,否则会使n(Cl-)的测定结果偏高(选填“偏高”、“偏低”或“无影响”).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解答题

5.某学习小组用0.80mol/L标准浓度的烧碱溶液测定未知浓度的盐酸.
①用滴定的方法来测定盐酸的浓度,实验数据如表所示:
实验编号待测HCl溶液的体积/mL滴入NaOH溶液的体积/mL
120.0022.00
220.0022.10
320.0021.90
该未知盐酸的浓度为0.88mol•L-1(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②滴定管如图所示,用乙滴定管盛装标准浓度的氢氧化钠溶液 (填“甲”或“乙”).
③下列操作会使所测得的盐酸的浓度偏低的是D.
A.盛装待测液的锥形瓶用水洗后未干燥
B.滴定前,碱式滴定管尖端有气泡,滴定后气泡消失
C.碱式滴定管用蒸馏水洗净后,未用标准氢氧化钠溶液润洗
D.读碱式滴定管的刻度时,滴定前仰视凹液面最低处,滴定后俯视读数.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解答题

4.某课外活动小组欲用0.10mol/L的NaOH溶液滴定0.10mol/L的稀盐酸,其操作步骤如下:
①将酸式滴定管用蒸馏水洗净,用待测稀盐酸润洗后,再注入待测稀盐酸;调整滴定管的尖嘴部分使之充满溶液,并调节液面处于“0”刻度以下的某位置,记下读数;将锥形瓶用蒸馏水洗净后,用待测稀盐酸润洗锥形瓶2次;从酸式滴定管中放出25.00mL待测稀盐酸到锥形瓶中.
②将碱式滴定管用蒸馏水洗净,再用0.10mol/L的NaOH溶液润洗2次后,向其中注入0.10mol/L NaOH溶液,调整滴定管的尖嘴部分使之充满溶液,并调节液面处于“0”刻度以下的某位置,记下读数.
③向锥形瓶中滴入酚酞作指示剂,进行滴定.滴定终点时,测得消耗NaOH溶液的体积为V1 mL.
④重复以上过程,测得消耗NaOH溶液的体积为V2 mL.
试回答下列问题:
(1)实验描述中有一处明显错误,该错误出现在步骤①中,由此测定的稀盐酸浓度偏高(填“偏高”或“偏低”或“无影响”)
(2)图中滴定管中的液面读数是22.60mL
(3)步骤③中判断滴定终点的依据是滴入最后一滴NaOH溶液,锥形瓶中溶液由无色变为浅红色,且半分钟内颜色不再改变
(4)若向锥形瓶中滴入25.00mL NaOH溶液,则NaOH和盐酸恰好中和;若在此基础上多滴1滴NaOH溶液,则锥形瓶中溶液的pH=10(忽略混合时溶液的体积变化;假定1滴溶液的体积为0.05mL),该实验操作下,锥形瓶中会(填“会”或“不会”)出现滴定终点时溶液颜色的突变现象.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解答题

3.某同学用0.10mol/L的HCl溶液测定未知浓度的NaOH溶液,其实验操作如下:
A.用酸式滴定管量取20.00mLHCl溶液注入锥形瓶,同时滴加2-3滴酚酞试液;
B.用0.10mol/L的HCl溶液润洗酸式滴定管;
C.把滴定管用蒸馏水洗净;
D.取下碱式滴定管,用待测NaOH溶液润洗后,将待测NaOH溶液注入碱式滴定管至距离刻度“0”以上2-3cm处,再把碱式滴定管固定好,调节液面;
E.检查滴定管是否漏水;
F.另取锥形瓶,再重复以上操作1-2 次;
G.把锥形瓶放在碱式滴定管下边,瓶下垫一张白纸,边滴边摇动锥形瓶,直到加入最后一滴碱液后溶液颜色突变并在半分钟内不再变色为止,记下滴定管液面所在的刻度.请回答下列问题:
(1)滴定操作的正确顺序是:(填字母)E→C→D→B→A→G→F.
(2)G步操作中在锥形瓶下垫一张白纸的作用是便于观察锥形瓶内指示剂颜色的变化.
(3)D步操作中液面应调节到“0”刻度或“0”刻度以下,尖嘴部分应充满溶液.
(4)滴定终点读数时,如果仰视液面,读出的数值偏大,若滴定前平视读数则由此计算得到的NaOH溶液浓度偏大(填“偏大”、“偏小”、“无影响”).
(5)如图分别是量筒、滴定管、温度计的一部分,则量筒,滴定管,温度计分别是②③①.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解答题

2. 某研究性学习小组的学生用标准浓度的氢氧化钠溶液测定未知浓度的盐酸溶液.
序号选用指示剂选用滴定管
A石蕊(乙)
B甲基橙(甲)
C酚酞(甲)
D酚酞(乙)
(1)该学生指示剂和装标准液的仪器选用正确的一组是D(写编号)
(2)该同学滴定操作的正确顺序是(用序号填写):
e→b→d→c→a→g→f
a.用酸式滴定管取盐酸溶液25.00mL,注入锥形瓶中,加入指示剂
b.用蒸馏水洗干净滴定管
c.用待测定的溶液润洗酸式滴定管
d.取下碱式滴定管用标准的NaOH溶液润洗后,将标准液注入碱式滴定管刻度“0”
以上2~3cm处,再把碱式滴定管固定好,调节液面至刻度“0”或“0”刻度以下
e.检查滴定管是否漏水.
f.另取锥形瓶,再重复操作一次
g.把锥形瓶放在滴定管下面,瓶下垫一张白纸,边滴边摇动锥形瓶直至滴定终点,
记下滴定管液面所在刻度
(3)实验中用左手控制滴定管上橡胶管内的玻璃珠(填仪器及部位),眼睛注视锥形瓶中溶液的颜色变化,直至滴定终点.
判断到达终点的现象是当滴入最后一滴氢氧化钠溶液后,锥形瓶内最后溶液由无色突变为粉红色,且保持半分钟颜色不发生变化
(4)已知滴定管中装有浓度为0.1000mol/L的氢氧化钠.逐滴加入到装有盐酸溶液的锥形瓶中.开始时读数及恰好反应时氢氧化钠溶液的读数见下表.
试验编号待测盐酸溶液体积(mL)滴定开始读数(mL)滴定结束读数(mL)
 ①25.000.0020.00
 ②25.001.1021.30
 ③25.000.2020.00
请计算待测的盐酸的物质的量浓度0.0800mol/L
(5)下面操作会导致待测盐酸的浓度偏大的是ade(写编号)
a.其它操作均正确,滴定终点读数时,仰视滴定管的刻度
b.盛装待测液的锥形瓶用水洗后未用所装待测液润洗
c.盛装待测液的酸式滴定管未用待测液润洗
d.盛装标准液的碱式滴定管未用标准液洗
e.配制标准溶液时,称取的NaOH固体中含少量KOH.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草酸晶体的组成可表示为:H2C2O4•XH2O,为测定X值,进行下列实验:
①称取wg草酸晶体配成100.0mL水溶液;
②取25.0mL所配草酸溶液置于锥形瓶中,加入适量稀H2SO4后,用浓度为c mol•L-1KMnO4
溶液滴定.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实验①中为配制准确浓度的草酸溶液,所需用到的仪器是:天平(含砝码)、烧杯、药匙、玻璃棒、胶头滴管和100mL容量瓶.
(2)实验②中,滴定时,KMnO4溶液应装在酸式滴定管(填“酸式滴定管”、“碱式滴定管”,原因是KMnO4具有强氧化性,会腐蚀碱式滴定管中的橡皮管.
(3)滴定中,目光应注视锥形瓶中溶液颜色的变化,判断滴定结束的标准是待测液刚好出现浅紫色且半分钟内不褪色.
(4)滴定时,所发生的反应为:请配平该化学反应方程式
2KMnO4+5H2C2O4+3H2SO4=1K2SO4+10CO2↑+2MnSO4+8H2O
(5)假设滴定终点时,用去VmL KMnO4溶液,则待测草酸的物质的量浓度为$\frac{Vc}{10}$mol•L-1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选择题

6.如图中曲线为一定压强下NO的平衡转化率与温度的关系,图中a、b、c、d四点表示不同温度、压强下2NO(g)+O2(g)?2NO2(g)达到平衡时NO的转化率,则压强最大的点为(  )
A.aB.bC.cD.d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