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习题
 0  160087  160095  160101  160105  160111  160113  160117  160123  160125  160131  160137  160141  160143  160147  160153  160155  160161  160165  160167  160171  160173  160177  160179  160181  160182  160183  160185  160186  160187  160189  160191  160195  160197  160201  160203  160207  160213  160215  160221  160225  160227  160231  160237  160243  160245  160251  160255  160257  160263  160267  160273  160281  203614 

科目: 来源: 题型:解答题

7.工业制硫酸的核心反应是:2SO2(g)+O2(g)?2SO3(g)△H<0,
(1)此反应的平衡常数表达式为K=$\frac{{c}^{2}(S{O}_{3})}{{c}^{2}(S{O}_{2})•c({O}_{2})}$.
(2)将一定量的SO2(g) 和O2(g) 放入1L密闭容器中,在一定条件下达到平衡,测得SO2为0.12mol,O2为0.05mol,SO3为0.12mol.计算该条件下,反应的平衡常数K=20.SO2的转化率=50%.
(3)体积不变的条件下,下列措施中有利于提高SO2的转化率的是AC(填字母).
A.通入氧气   B.升高温度  C.增大压强   D.减小压强   E.加入催化剂.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解答题

6.一定温度下,将2mol SO2气体和1mol O2气体通过一密闭容器中,发生如下反应:2SO2(g)+O2 (g)═2SO3(g).请填写下列空白:若容器体积固定为2L,反应1min时测得剩余1.2mol SO2,SO3的浓度为0.4mol/L.
①1min内,O2的平均反应速率为0.2 mol•L-1•min-1
②若反应经2min达到平衡,平衡时SO3的小于浓度0.8mol/L(填“大于”、“等于”或“小于”);
③改变起始物质加入的量,欲使反应达到平衡时SO3的物质的量分数与原平衡相等,起始加入的三种物质SO2、O2、SO3的物质的量a、b、c之间应满足的关系式;a+c=2,b+c/2=1.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选择题

5.在密闭容器内,下列已达到平衡的化学反应中,当升高温度并同时减小压强时,平衡一定向右移动的是(  )
A.A(g)+2B(g)?2C(g);△H1>0B.A(g)+B(g)?C(g)+D(g);△H2>0
C.A(s)+2B(g)?C(g);△H3>0D.A(s)?B(g)+C(g);△H4<0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选择题

4.对如下反应:CO(气)+2H2(气)?CH3OH(气)(正反应为放热反应),为提高单位时间内CH3OH的产量,工厂应控制的反应条件是(  )
A.高温、低压B.适宜的温度、高压、催化剂
C.低温、低压D.低温、高压、催化剂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实验题

3.滴定实验是化学学科中重要的定量实验.请回答下列问题:
(1)酸碱中和滴定--用标准盐酸滴定未知浓度的NaOH溶液.
①下列操作造成测定结果偏高的是AC
A.盛装未知液的锥形瓶先用蒸馏水洗过,再用未知液润洗
B.滴定终点读数时,俯视滴定管刻度,其他操作正确.
C.酸式滴定管用蒸馏水洗净后,未用标准盐酸润洗
D.滴定前,酸式滴定管尖嘴无气泡,滴定后有气泡
②该学生的实验操作如下:
A、用碱式滴定管取稀NaOH 25.00mL,注入锥形瓶中,加入酚酞做指示剂.
B、用待测定的溶液润洗碱式滴定管.
C、用蒸馏水洗干净滴定管.
D、取下酸式滴定管用标准的HCl溶液润洗后,将标准液注入滴定管刻度“0”以上2~3cm处,再把滴定管固定好,调节液面至刻度“0”或“0”刻度以下.
E、检查滴定管是否漏水.
F、另取锥形瓶,再重复操作一次.
G、把锥形瓶放在滴定管下面,瓶下垫一张白纸,边滴边摇动锥形瓶直至滴定终点,记下滴定管液面所在刻度.
滴定操作的正确顺序是(用序号填写)E→C→B→A→D→G→F
(2)氧化还原滴定--为了分析某残留物中铁元素的含量,先将残留物预处理,使铁元素还原成Fe2+,再用KMnO4标准溶液在酸性条件下进行滴定,反应的离子方程式5Fe2++MnO${\;}_{4}^{-}$+8H+═5Fe3++Mn2++4H2O
①KMnO4标准溶液应盛装在酸式滴定管中(填“酸式”或“碱式”)
②某同学称取5.000g残留物,经预处理后在容量瓶中配制成100mL溶液,每次移取25.00mL试样溶液,用1.000×10-2 mol•L-1 KMnO4标准溶液滴定.四次实验消耗标准溶液的体积分别为19.90mL、20.00mL、20.10mL、20.60mL.计算该残留物中铁元素的质量分数是4.480%.
(3)沉淀滴定--滴定剂和被滴定物的生成物比滴定剂与指示剂的生成物更难溶.
参考下表中的数据,若用AgNO3滴定NaSCN溶液,可选用的指示剂是C.
银盐
性质
AgClAgBrAgCNAg2CrO4AgSCN
颜色浅黄砖红
溶解度(mol•L-11.34×10-67.1×10-71.1×10-86.5×10-51.0×10-6
A.   NaCl     B. NaBr       C.  Na2CrO4     D.NaCN.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实验题

2.利用甲烷与氯气发生取代反应制取副产品盐酸的设想在工业上已成为现实.某化学兴趣小组拟在实验室中模拟上述过程,其设计的模拟装置如下:

根据要求填空:
(1)进行实验之前必须进行的操作是装置气密性检查.
(2)反应开始进行时不应该(填应该或不应该)将F中的浓盐酸一次性加入烧瓶.写出C装置中发生的化学反应方程式CH4+4Cl2 $\stackrel{光照}{→}$CCl4+4HCl.
(3)B装置有三种功能:①控制气流速度;②使气体混合均匀;③干燥气体.
(4)E装置的作用是CD(填编号)
A.收集气体       B.吸收氯气       C.防止倒吸       D.吸收氯化氢
(5)设$\frac{V(C{l}_{2})}{V(C{H}_{4})}$=x,若理论上欲获得最多的氯化氢,则x的取值范围是≥4.
(6)装置E中除了有盐酸生成外,还含有有机物,从E中分离出盐酸的最佳方法为分液,该装置还有缺陷,原因是没有进行尾气处理,其尾气的主要成分是AB(填编号).
A.CH4         B.CH3Cl         C.CH2Cl2        D.CHCl3         E.CCl4
(7)D装置中的石棉上吸附着KI饱和溶液及KI粉末,其作用是除去过量的氯气.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实验题

1.某学习小组利用如图实验装置制备Cu(NH3xSO4•H2O并测量x值

【•H2O】制备见图1
(1)A中发生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2NH4Cl+Ca(OH)2$\frac{\underline{\;\;△\;\;}}{\;}$2NH3↑+CaCl2+2H2O
B中观察到的现象是由蓝色溶液变为蓝色沉淀,随后沉淀溶解变成深蓝色溶液
(2)C中CCl4的作用是防止倒吸
(3)欲从Cu(NH3xSO4溶液中析出Cu(NH3xSO4•H2O晶体,可加入试剂无水乙醇
【x值的测量】见图2
步骤一:检查装置气密性,称取0.4690g晶体于锥形瓶a中
步骤二:通过分液漏斗向锥形瓶a中滴加l0%NaOH溶液
步骤三:用0.5000mol/L的NaOH标液滴定b中剩余HCI,消耗标液16.00mL
(4)步骤二的反应可理解为Cu(NH3xSO4与NaOH在溶液中反应,其离子方程式为Cu(NH3x2++2OH-=Cu(OH)2↓+xNH3
【x值的计算与论证】
(5)计算:x=3.56
该学习小组针对上述实验步骤,提出测量值(x)比理论值偏小的原因如下:
假设1:步骤一中用于称量的天平砝码腐蚀缺损
假设2:步骤二中加入的NaOH溶液不足,没有加热(或生成的氨气没有完全逸出) (任写一点)
假设3:步骤三中测定结束读数时,体积读数偏小,该假设不成立 (填“成立”或“不成立”)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实验题

20.酯是重要的有机合成中间体,广泛应用于溶剂、增塑剂、香料、黏合剂及印刷、纺织等工业.乙酸乙酯的实验室和工业制法常采用如下反应:CH3COOH+C2H5OH$?_{△}^{浓H_{2}SO_{4}}$CH3COOC2H5+H2O,请根据要求回答下列问题:
(1)欲提高乙酸的转化率,可采取的措施有:增大乙醇浓度、移去生成物等.
(2)若用如图所示的装置来制备少量的乙酸乙酯,产率往往偏低,其原因可能为原料来不及反应就被蒸出、温度过高发生副反应等.
(3)此反应以浓硫酸为催化剂,可能会造成产生大量酸性废液污染环境、部分原料炭化等问题.
(4)目前对该反应的催化剂进行了新的探索,初步表明质子酸离子液体可用作此反应的催化剂,且能重复使用.实验数据如下表所示(乙酸和乙醇以等物质的量混合).
同一反应时间同一反应温度
反应温度/℃转化率(%)选择性(%)*反应时间/h转化率(%)选择性(%)*
4077.8100280.2100
6092.3100387.8100
8092.6100492.3100
12094.598.7693.0100
①根据表中数据,下列C (填字母)为该反应的最佳条件.
A.120℃,4h    B.80℃,2h   C.60℃,4h    D.40℃,3h
②当反应温度达到120℃时,反应选择性降低的原因可能为乙醇脱水生成乙醚.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实验题

19.碳和氮的化合物与人类生产、生活密切相关.
(1)在一恒温、恒容密闭容器中发生反应:Ni (s)+4CO(g)$?_{180~200℃}^{50~80℃}$Ni(CO)4(g),△H<0.利用该反应可以将粗镍转化为纯度达99.9%的高纯镍.下列说法正确的是C(填字母编号).
A.增加Ni的量可提高CO的转化率,Ni的转化率降低
B.缩小容器容积,平衡右移,△H减小
C.反应达到平衡后,充入CO再次达到平衡时,CO的体积分数降低
D.当4v[Ni(CO)4]=v(CO)时或容器中混合气体密度不变时,都可说明反应已达化学平衡状态
(2)CO与镍反应会造成含镍催化剂的中毒.为防止镍催化剂中毒,工业上常用SO2将CO氧化,二氧化硫转化为单质硫.
已知:CO (g)+$\frac{1}{2}$ O2(g)═CO2(g)△H=-Q1 kJ•mol-1
S(s)+O2(g)═SO2(g)△H=-Q2 kJ•mol-1
则SO2(g)+2CO (g)═S(s)+2CO2(g)△H=(Q2-2Q1)kJ•mol-1
(3)对于反应:2NO(g)+O2?2NO2(g),向某容器中充入10mol的NO和10mol的O2,在其他条件相同时,分别测得NO的平衡转化率在不同压强(p1、p2)下随温度变化的曲线(如图1).
①比较p1、p2的大小关系:p2>p1
②700℃时,在压强为p2时,假设容器为1L,则在该条件平衡常数的数值为$\frac{1}{144}$L/mol(最简分数形式).
(4)NO2、O2和熔融NaNO3可制作燃料电池,其原理如图2所示.该电池在使用过程中石墨I电极上生成氧化物Y,其电极反应式为NO2+NO3--e-=N2O5.若该燃料电池使用一段时间后,共收集到20mol Y,则理论上需要消耗标准状况下氧气的体积为224L.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实验题

18.数十年来,化学工作者对碳的氧化物做了广泛深入的研究并取得了一些重要成果.在高温高压下CO具有极高的化学活性,能与多种单质或化合物反应.
(1)工业上常采用水蒸气喷到灼热的炭层上实现煤的气化(制得CO、H2),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C+H2O=CO+H2
(2)上述煤气化过程中需向炭层交替喷入空气和水蒸气,喷入空气的目的是让部分炭燃烧,提供炭与水蒸气反应所需要的热量;反应生成的气体在加热、催化剂作用条件下可合成液体燃料甲醇,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O+2H2$\frac{\underline{\;一定温度\;}}{催化剂}$CH3OH.
(3)一定条件下,CO与H2可合成甲烷,反应方程式为:CO(g)+3H2(g)?CH4(g)+H2O (g)该条件下,该反应能够自发进行的原因是该反应△H<0.
(4)CO-空气燃料电池中使用的电解质是搀杂了Y2O3的ZrO2晶体,它在高温下能传导O2-.该电池正极的电极反应式为O2+4e-=2O2-
(5)工业上可通过甲醇羰基化法制取甲酸甲酯,反应方程式为:
CH3OH(g)+CO(g)$?_{加热}^{催化剂}$HCOOCH3(g)△H=-29.1kJ•mol-1
科研人员对该反应进行了研究,部分研究结果如下:

①根据反应体系的压强对甲醇转化率的影响并综合考虑生产成本因素,工业制取甲酸甲酯应选择的压强为b.
a.3.5×106Pa   b.4.0×106Pa   c.5.0×106Pa
②实际工业生产中采用的温度是80℃,其理由是温度低于80℃,反应速率较小;温度高于80℃,升温对反应速率影响较小,且该反应放热,升高温度平衡逆向移动,转化率降低.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