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习题
 0  160190  160198  160204  160208  160214  160216  160220  160226  160228  160234  160240  160244  160246  160250  160256  160258  160264  160268  160270  160274  160276  160280  160282  160284  160285  160286  160288  160289  160290  160292  160294  160298  160300  160304  160306  160310  160316  160318  160324  160328  160330  160334  160340  160346  160348  160354  160358  160360  160366  160370  160376  160384  203614 

科目: 来源: 题型:多选题

13.常温常压下,用等质量的CH4、CO2、O2、SO2分别吹出四个气球,其中气体为O2的是(  )
A.B.C.D.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2.一定温度下的难溶电解质AmBn在水溶液中达到溶解平衡时,已知数据如表所示:
物质Fe(OH)2Cu(OH)2Fe(OH)3
Ksp/25℃8.0×10-162.2×10-204.0×10-38
完全沉淀时的pH范围≥9.6≥6.43~4
对含等物质的量的CuSO4、FeSO4、Fe2(SO43的溶液的说法,比较合理的(  )
A.向该混合溶液中加入少量铁粉即能观察到红色固体析出
B.向该混合溶液中逐滴加入NaOH溶液,最先看到蓝色沉淀
C.该混合溶液中c(SO42-):{c(Cu2+)+c(Fe2+)+c(Fe3+)}>5:4
D.向该混合溶液中加入适量氯水,并调节pH为3~4,然后过滤,可得到纯净的CuSO4溶液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1.二甲醚(CH3OCH3)在未来可能替代柴油和液化气作为洁净液体燃料使用,工业上以CO和H2为原料生产CH3OCH3.工业制备二甲醚在催化反应室中(压力2.0~10.0Mpa,温度230~280℃)进行下列反应:
①CO(g)+2H2(g)?CH3OH(g)△H1=-90.7kJ•mol-1
②2CH3OH(g)?CH3OCH3(g)+H2O(g)△H2=-23.5kJ•mol-1
(1)在某温度下,若反应①的起始浓度分别为:c(CO)=1mol/L,c(H2)=2.4mol/L,5min后达到平衡,CO的转化率为50%,则5min内CO的平均反应速率为0.1mol/(L•min);
(2)反应②在t℃时的平衡常数为400,此温度下,在0.5L的密闭容器中加入一定量的甲醇,反应到某时刻测得各组分的物质的量浓度如下:
物质CH3OHCH3OCH3H2O
c(mol•L-10.81.241.24
①此时刻v大于v(填“大于”“小于”或“等于”)
②平衡时二甲醚的物质的量浓度是1.6mol/L.
(3)以二甲醚、空气、硫酸溶液为原料,以石墨为电极可直接构成燃料电池,则该电池的负极反应式为CH3OCH3-12e-+3H2O═2CO2+12H+;若以1.12L/min(标准状况)的速率向电池中通入二甲醚,用该电池电解500mL 2mol/LCuSO4溶液,通电0.50min后,计算理论上可析出氧气的体积(标准状况)为1.68L.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0.“C1化学”是指以碳单质或分子中含1个碳原子的物质(如CO、CO2、CH4、CH3OH等)为原料合成工业产品的化学工艺,对开发新能源和控制环境污染有重要意义.
(1)一定温度下,在两个容积均为2L的密闭容器中,分别发生反应:CO2(g)+3H2(g)?CH3OH(g)+H2O(g)△H=-49.0kJ/mol.相关数据如表:
容器
反应物投入量1mol CO2(g)和3mol H2(g)1mol CH3OH(g)和1mol H2O(g)
平衡时c(CH3OH)c1c2
平衡时能量变化放出29.4kJ吸收a kJ
请回答:①c1=c2(填“>”、“<”或“=”);a=19.6.
②若甲中反应10s时达到平衡,则用CO2来表示甲中反应从开始到平衡过程中的平均反应速率是0.03mol/(L•s).
(2)治理汽车尾气的反应是2NO(g)+2CO(g)?2CO2(g)+N2(g)△H<0.在恒温恒容的密闭容器中通入n (NO):n(CO)=1:2的混合气体,发生上述反应.下列图象正确且能说明反应在进行到t1时刻一定达到平衡状态的是cd(选填字母).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解答题

9.t℃时,将3molA和1molB气体通入容积为2L的密闭容器中(容积不变),发生如下反应3A(g)+B(g)?xC(g),2min时反应到达平衡状态(温度不变),此时容器内剩余了0.8molB,并测得C的浓度为0.4mol•L-1.请填写下列空白:
(1)从反应开始到平衡状态,生成C的平均反应速率为0.2mol/(L.min).
(2)x=4.
(3)若向原平衡混合物的容器中再充入amolC,在t℃时达到新的平衡,此时B的物质的量为n(B)=0.8+0.2amol.
(4)保持温度和体积不变,对原平衡混合物中三者的物质的量作如下调整,可使平衡向右移动的是D(填字母).
A.均减半       B.均加倍         C.均增加0.4mol       D.均减小0.4mol
(5)如果上述反应在相同温度和容积的容器中进行,起始加入3molA和3molB,达到平衡时A的体积分数为a%.其它条件不变时,按下列配比作为起始物质,平衡时A的体积分数大于a%的是ACD(填字母).
A.2molC    B.1molA、3molB和4molC    C.1molB和4molC             D.6molA和2molB.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解答题

8.高铁酸钾(K2FeO4)在水中的反应为4FeO42-+10H2O?4Fe(OH)3+8OH-+3O2.图1是25℃时K2FeO4在不同pH溶液中浓度的变化情况,图2是K2FeO4在不同温度时溶液浓度的变化情况.

①pH=4.74时,反应从开始到800min时平均反应速率v(OH-)=0.001375mol•L-1•min-1
②图1在800min后,三种溶液中的c(FeO42-)均不再改变.随着pH的变大,此反应的平衡常数K不变(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③图2在240min后,四种溶液中FeO42-的浓度不再变化,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d
a.上述反应的△H>0            b.升高温度,该反应pH减小
c.温度越高,反应速率越慢      d.加入盐酸,FeO42-的浓度减小
④FeO42-在水溶液中的存在形态如图3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不论溶液酸碱性如何变化,铁元素都有4种存在形态
B.向pH=10的这种溶液中加硫酸至pH=2,HFeO4-的分布分数逐渐变大
C.向pH=6的这种溶液中加KOH溶液,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HFeO4-+OH-=FeO42-+H2O
⑤高铁酸钾(K2FeO4)具有极强的氧化性,是一种优良的水处理剂.
已知:4FeO42-+10H2O=4Fe(OH)3+8OH-+3O2,K2FeO4在处理水的过程中所起的作用是杀菌消毒、吸附悬浮物.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解答题

7.Ⅰ.某温度时,在2L容器中,某一化学反应中A、B的物质的量随时间变化的曲线如图所示,由图中数据分析得:
(1)在4min末时,A、B的物质的量浓度c(A)=c(B),从0~4min内A、B的物质的量浓度变化量△c(A)>△c(B)(以上填“>”“<”或“=”).
(2)从反应开始至4min时,A的平均反应速率为0.05mol/(L•min).
(3)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A?B.
Ⅱ.将等物质的量的A、B混合放于2L的密闭容器中,发生反应3A(g)+B(g)═X C(g)+2D(g).经5min后测得D的浓度为0.5mol•L-1,c(A):c(B)=3:5,v(C)=0.1mol•L-1•min-1
则:(1)X=2.
(2)前5min内B的反应速率v(B)=0.05mol/(L•min).5min时A的转化率为50%.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解答题

6.t℃时,将2molSO2和1molO2通入体积为2L的恒温恒容密闭容器中,发生如下反应:2SO2(g)+O2(g)?2SO3(g),△H=-196.6kJ/mol.2min时反应达到化学平衡,此时测得反应物O2还乘余0.8mol,请填写下列空白:
(1)从反应开始到达化学平衡,生成SO3的平均反应速率为0.1mol•L-1•min-1;平衡时SO2转化率为20%.
(2)下列叙述能证明该反应已达到化学平衡状态的是(填标号,下同)ABE.
A.溶器内压强不再发生变化    
B.SO2的体积分数不再发生变化
C.容器内气体原子总数不再发生变化   
D.相同时间内消耗2nmolSO2的同时消耗nmolO2
E.相同时间内消耗2nmolSO2的同时生成nmolO2
(3)反应达到化学平衡后,以下操作将引起平衡向正反方向移动并能提高SO2转化率的是AD.
A.向容器中通入少量O2     B.向容器中通入少量SO2C.使用催化剂            D.降低温度
E.向容器中通入少量氦气(已知:氦气和SO2、O2、SO3都不发生反应)
(4)t2℃时,若将物质的量之比n(SO2):n(O2)=1:1的混合气体通入一个恒温恒压的密闭容器中,反应达到平衡时,混合气体体积减少了20%,SO2的转化率为80%.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实验题

5.在固定容积的容器中,某化学反应2A(g)?B(g)+D(g)在四种不同条件下进行,B、D起始浓度为0,反应物A的浓度( mol/L )随反应时间( min )的变化情况见表.
实验序号温度0min10min20min30min40min50min60min
1820℃1.00.800.670.570.500.500.50
2820℃c10.600.500.500.500.500.50
3800℃c20.920.750.630.600.600.60
4800℃1.00.200.200.200.200.200.20
根据上述数据,完成下列填空:
(1)在实验1中,反应在10min至20min时间内平均速率v(A)为0.013mol/(L•min);达到平衡时A的转化率是50%,B的浓度是0.25mol/L;800℃时,该反应2A(g)?B(g)+D(g) 的平衡常数数值是0.25;若同温下,另一个恒容密闭的容器中也在发生该反应,某时刻A、B、D的浓度均为2mol/L,则该时刻v(正)<v(逆)(填“>”“=”或“<”).
(2)在实验2中,A的初始浓度c1=1.0mol/L,反应经20min就达到平衡,可推测实验2中还隐含的条件是使用了催化剂.
(3)设实验3的反应速率为v3,实验1的反应速率为v1,则v3<v1(填“>”“=”或“<”),且c2> 1.0mol/L (填“>”“=”或“<”).
(4)比较实验4和实验1,可推测该反应是放热反应(填“吸热”或“放热”).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解答题

4.近年来燃煤脱硫技术受到各界科研人员的重视,某脱硫技术涉及如下反应:
Ⅰ.CaSO4(s)+CO(g)?CaO(s)+SO2(g)+CO2(g)△H1=+218.4kJ•mol-1
Ⅱ.CaO(s)+3CO(g)+SO2(g)?CaS(s)+3CO2(g)△H2=-394.0kJ•mol-1
(1)若用K1、K2分别表示反应Ⅰ、Ⅱ的化学平衡常数,则反应$\frac{1}{2}$CaSO4(s)+2CO(g)?$\frac{1}{2}$CaS(s)+2CO2(g)的平衡常数K=$\sqrt{({K}_{1}×{K}_{2})}$(用含K1、K2的式子表示).
(2)某科研小组研究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改变起始一氧化碳物质的量对反应Ⅱ的影响,实验结果如图1所示(图中T表示温度).

①比较在a、b、c三点所处的平衡状态中,反应物SO2的转化率最高的是c.
②图象中T2高于(填“高于”、“低于”、“等于”或“无法确定”)T1,判断的理由是该反应为放热反应,升高温度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CO2体积分数降低,故T2高于T1
(3)反应3X+Y?2Z在2min达到平衡后的t1~t6内反应速率与反应时间图象如图2,在每一时刻均改变一个影响反应速率的因素,则B
A.在t1时增大了压强
B.在t3时加入了催化剂
C.在t4时降低了温度
D.t2~t3时A的转化率最高.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