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习题
 0  160246  160254  160260  160264  160270  160272  160276  160282  160284  160290  160296  160300  160302  160306  160312  160314  160320  160324  160326  160330  160332  160336  160338  160340  160341  160342  160344  160345  160346  160348  160350  160354  160356  160360  160362  160366  160372  160374  160380  160384  160386  160390  160396  160402  160404  160410  160414  160416  160422  160426  160432  160440  203614 

科目: 来源: 题型:实验题

9.氯化钠是生活必需品,也是重要的化工原料.提纯含少量泥沙的粗盐,一般经过以下操作流程:

(1)操作⑤中除用到铁架台(带铁圈)、酒精灯、玻璃棒、坩埚钳外,还需要用到的仪器是蒸发皿.
(2)实验结束后称量获得的“精盐”,并计算“精盐”的制得率,发现制得率较低,其可能原因是ABD(填序号).
A.粗盐没有全部溶解即过滤
B.蒸发时液滴飞溅剧烈
C.蒸发后所得“精盐”很潮湿
D.蒸发皿上粘有的“精盐”没有全部转移到称量纸上
(3)小明查阅相关资料得知:粗盐中除含泥沙等不溶性杂质外,还含有少量的MgCl2、CaCl2等可溶性杂质.为了得到较纯净的氯化钠,小明将上述流程图中操作⑤得到的“精盐”又作了如下处理(假定杂质只有MgCl2、CaCl2两种).

①提供的试剂:Na2CO3溶液、K2CO3溶液、NaOH溶液、KOH溶液、饱和NaCl溶液.
从提供的试剂中选出a所代表的试剂是NaOH溶液、Na2CO3溶液,写出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Mg2++2OH-=Mg(OH)2↓,CO32-+Ca2+=CaCO3↓.
②在滤液中加盐酸的作用是HCl+NaOH═NaCl+H2O、2HCl+Na2CO3═2NaCl+CO2↑+H2O(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填空题

8.利用“化学计量在实验中的应用”相关知识填空.
(1)147g H2SO4的物质的量是1.5 mol,其中含氢原子数为1.806×1024个.
(2)12.4g Na2R含Na+ 0.4mol,则Na2R的摩尔质量为62g/mol,含R的质量为1.6g的Na2R,其物质的量为0.1mol.
(3)在标准状况下,CO和CO2的混合气体共39.2L,质量为61g.则两种气体的物质的量之和1.75mol.其中CO占总体积的57.1%.
(4)448mL某气体在标准状况下的质量为1.28g,则该气体的相对分子质量为64.
(5)某混合物由NaCl、MgCl、AlCl3组成,已知Na、Mg、Al三元素的质量之比为23:16:9,则NaCl、MgCl2和AlCl3物质的量之比为3:2:1,含1.00mol Cl-的该混合物的质量为49.9 g.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选择题

7.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硫酸的摩尔质量与6.02×1023个硫酸分子的质量在数值上相等
B.6.02×1023个N2和6.02×1023个H2的质量比等于14:1
C.1 mol臭氧和1.5 mol氧气含有相同数目的氧原子
D.常温、常压下,0.5×6.02×1023个一氧化碳分子质量是28 g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实验题

6.碳、氮及其化合物在生产中有重要应用.
(1)设反应 ①Fe(s)+CO2(g)?FeO(s)+CO(g)△H=Q1的平衡常数为K1,反应②Fe(s)+H2O(g)?FeO(s)+H2(g)△H=Q2的平衡常数为K2,在不同温度下,K1、K2的值如表:
T/KK1K2
9731.472.38
11732.151.67
现有反应 ③H2(g)+CO2(g)?CO(g)+H2O(g)△H=Q3
结合表数据,根据反应①、②推导出推导出Q1、Q2、Q3的关系式Q3=Q1-Q2,反应③是吸热(填“放”或“吸”)热反应.
(2)使用稀土催化剂有效消除汽车尾气中的NOx、碳氢化合物也已逐渐成为成熟技术.压缩天然气汽车利用这一技术将NOx、CH4转化成无毒物质,其中两个反应为:
Ⅰ.CH4(g)+4NO(g)$\frac{\underline{\;催化剂\;}}{\;}$2N2(g)+CO2(g)+2H2O(g)
Ⅱ.CH4(g)+2NO2(g) $\frac{\underline{\;催化剂\;}}{\;}$N2(g)+CO2(g)+2H2O(g)
实验室在恒压下,将CH4(g)和NO2(g)置于密闭容器中发生反应Ⅱ,测得在不同温度、不同投料比时,NO2的平衡转化率如表:
投料比[n(NO2)/n(CH4)]400 K500 K600 K
160%43%28%
245%33%20%
①写出该反应平衡常数的表达式K=$\frac{c({N}_{2})•c(C{O}_{2})•{c}^{2}({H}_{2}O)}{c(C{H}_{4})•{c}^{2}(N{O}_{2})}$,若降低温度,提高[n(NO2)/n(CH4)]
投料比,则K将增大.(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②400K时,将投料比为1的NO2和CH4的混合气体共0.04mol,充入一装有催化剂的容器中,充分反应后,平衡时NO2的体积分数17.4%.
③收集某汽车尾气经测量NOx的含量为1.12%(体积分数),若用甲烷将其完全转化为无害气体,处理1×104L(标准状况下)该尾气需要甲烷30g,则尾气中V(NO):V(NO2)=1:1.
④在密闭容器内先通入一定量的CH4,然后再充入一定量的NO2.在不同温度下,同时发生反应Ⅱ:并在 t秒时测定其中NO2转化率,绘得图象如图所示:

产生这一现象的原因是在250℃-450℃时,NOx转化率随温度升高而增大:反应未建立平衡,温度升高反应正向进行.450℃-600℃(温度较高)时,反应已达平衡,所以,温度升高平衡逆向移动,NOx转化率随温度升高反而减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解答题

5.为了节约煤炭和石油资源,用较少的碳原料生成较多的燃料提供给人类,一碳化学应运而生.合成气(CO、H2)、甲烷和甲醇是一碳化学的基础原料,表所列为25℃、101kPa时四种物质的燃烧热:
化学式△H/(kJ?mol-1化学式△H/(kJ?mol-1
CO(g)-283.0CH4(g)-890.3
H2(g)-285.8CH3OH(l)-726.5
回答下列问题:
(1)25℃时,用合成气制备甲醇的热化学方程式CO(g)+2H2(g)?CH3OH(l)△H=-128.1kJ?mol-1
(2)工业上可利用甲烷制造合成气,发生的反应为CH4(g)+CO2(g)?2CO(g)+2H2(g);某温度下,向容积为4L的恒容密闭容器中通入6mol CO2和6mol CH4发生上述反应,5min后在该温度下达到平衡,这时测得反应体系中各组分的体积分数相等,则该反应在0~5min内的平均反应速率v(CO)=0.2mol?L-1?min-1;在相同温度下,将上述反应改在起始容积为4L的恒压密闭容器内进行,则到达平衡的时间大于(填“大于”或“小于”或“等于”)5min.
(3)反应CH3OH(g)+CO(g)?HCOOCH3(g)△H=-29.1kJ?mol-1为一碳化学在有机合成方面的重要应用.温度和压强对该反应的影响如图所示:

①根据反应体系的压强对甲醇转化率的影响并综合考虑生产成本因素,在下列各压强数据中,工业上制取甲酸(HCOOCH3)甲酯应选择的压强是b(填下列序号字母);
a.3.5×106Pa      b.4.0×106 Pa         c.5.0×106 Pa
②用上述方法制取甲酸甲酯的实际工业生产中,采用的温度是80℃,其理由是高于80℃时,温度对反应速率影响较小,又因反应放热,升高温度时平衡逆向移动,转化率降低.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选择题

4.下列转化必须加入还原剂才能实现的是(  )
A.Fe3+→Fe2+B.Zn→Zn2+C.H2→H2OD.Cl2→Cl-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选择题

3.下列关于杂化轨道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杂化轨道的数目、形状和参与杂化的原子轨道数目、形状均相同
B.等性杂化轨道的形状、能量相等; NH3中N是等性杂化
C.各杂化轨道在空间应满足电子对互斥理论,以使排斥力最小
D.sp3杂化轨道应由同原子里能量相同的s和p轨道杂化而得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填空题

2.在1--18号元素中,原子半径最小的是H,能形成的最稳定的氢化物是F,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碱性最强的碱是Na,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酸性最强的酸是Cl,第三周期中原子半径最小的非金属与金属性最强的金属形成的化合物的电子式为.(以上均用元素符号表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将少量铝铁合金投入盐酸溶液中,完全溶解后,再加入过量的氢氧化钠溶液,最终生成的沉淀是(  )
A.Fe(OH)2B.A l(OH)3C.Fe(OH)3D.Al(OH)3 和Fe(OH)3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选择题

20.常温下,下列金属能溶解在浓硫酸中的是(  )
A.CuB.FeC.AlD.Mg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