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习题
 0  160293  160301  160307  160311  160317  160319  160323  160329  160331  160337  160343  160347  160349  160353  160359  160361  160367  160371  160373  160377  160379  160383  160385  160387  160388  160389  160391  160392  160393  160395  160397  160401  160403  160407  160409  160413  160419  160421  160427  160431  160433  160437  160443  160449  160451  160457  160461  160463  160469  160473  160479  160487  203614 

科目: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2.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电解质不一定能导电
B.氨溶于水得到的氨水能导电,所以氨水是电解质
C.将硫酸钡放入水中不能导电,所以硫酸钡是非电解质
D.在水溶液或熔融状态下能导电的物质叫做电解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1.下列除杂方法不正确的是(  )
A.除去NH4Cl溶液中的FeCl3,可向溶液中加入氨水调节pH
B.除去金属离子Cu2+、Hg2+,可向溶液中加入H2S、Na2S等沉淀剂
C.除去某溶液中的SO42-可向溶液中加入镁盐
D.除去ZnCl2溶液中的Fe3+可向溶液中加入ZnO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实验题

10.某化学实验小组设计了如图1装置证明和比较SO2和氯水的漂白性,其中A装置分液漏斗中为70%的硫酸,烧瓶中为亚硫酸钠固体,B、D中为品红溶液,C中为NaOH溶液.
(1)实验时用装置A制备SO2气体,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Na2SO3+H2SO4=Na2SO4+SO2↑+H2O
(2)反应开始后,发现B、D两个装置中的品红溶液都褪色,停止通气后,取B、D溶液于试管中分别加热,两个试管中的现象分别为:B溶液恢复红色   D溶液仍无色.解释B中对应现象的原因二氧化硫与品红生成不稳定的无色物质,加热时无色物质分解又生红色的品红.
(3)装置C的作用是吸收多余的SO2和Cl2,防止污染环境
(4)该实验小组的甲、乙两位同学利用上述两发生装置按如图装置继续进行实验:
通气一段时间后,甲同学实验过程中品红溶液几乎不褪色,而乙同学的实验现象是品红溶液随时间的推移变得越来越浅.试根据该实验装置和两名同学的实验结果回答问题.
①两同学在气体进入品红溶液之前,先将气体通过F装置,F中可盛装浓硫酸.其目的是使SO2和Cl2混合均匀并且通过观察气泡控制气体的流速.
②试分析甲同学实验过程中,品红溶液不褪色的原因是:SO2+Cl2+2H2O=4H++SO42-+2Cl-(用离子方程式说明)
③你认为乙同学是怎样做到让品红溶液变得越来越浅的?控制两种气体通入的量,使其物质的量不相等(或使其比例不等于1:1).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选择题

9.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强电解质的水溶液一定比弱电解质溶液的导电能力强
B.强电解质都是离子化合物,弱电解质都是共价化合物
C.强电解质的水溶液中不存在溶质分子
D.不溶性盐都是弱电解质,可溶性盐都是强电解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选择题

8.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物质燃烧都是吸热反应B.化学反应总是伴随着能量的变化
C.需要加热的反应一定是吸热反应D.化学反应中放出的热量就是反应热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填空题

7.用14.2g无水硫酸钠配制成500mL溶液,其物质的量浓度为0.2mol•L-1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填空题

6.某100mL溶液中含有的部分离子浓度大小如图所示,该溶液可能还含有Fe3+、Ba2+、K+、OH-、NO3-、CO32-、SO42-.为了进一步确认,对该溶液进行实验检测:
①仔细观察,该溶液呈无色、透明、均一状态.
②向100mL溶液中滴入稀硫酸,有23.3g白色沉淀产生,再加稀硝酸,白色沉淀不消失.回答下列问题:由此可知,除了含有Na+、Mg2+、Cl-外,该溶液中肯定还含有的离子及其物质的量浓度为Ba2+(浓度为1mol/L)、NO3-(浓度≥1mol/L),肯定没有的离子是Fe3+、OH-、CO32-、SO42-,可能含有的离子是K+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选择题

5.下列分子的立体构型可用sp2杂化轨道来解释的是(  )
①BF3 ②CH3═CH2 ③苯 ④CH≡CH ⑤NH3   ⑥CH4    ⑦HCHO.
A.①②③⑦B.①⑤⑥C.②③④⑦D.③⑤⑥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实验题

4.掌握仪器名称、组装及使用方法是中学化学实验的基础,图为蒸馏实验装置.
(1)写出下列仪器的名称:a.蒸馏烧瓶  b.冷凝管;
(2)若利用该装置分离四氯化碳和酒精的混合物,还缺少的仪器是温度计.
(3)某粗盐除含氯化钠外,还混有可溶性CaCl2、MgCl2、硫酸盐、泥砂等不溶性杂质,为提纯粗盐,可选用以下试剂及操作先后顺序可以是BD(填选项字母)
①Na2CO3②NaOH   ③BaCl2④HCl ⑤过滤  ⑥蒸发结晶,
A.②③①④⑤⑥B.②③①⑤④⑥C.②①③⑤④⑥D.③②①⑤④⑥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解答题

3.向一容积不变的密闭容器中充入一定量A和B,发生如下反应:xA(g)+2B(s)?yC(g)△H<0在一定条件下,容器中A、C的物质的量浓度随时间变化的曲线如图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
(1)根据图示可确定x:y=1:2.
(2)用A的浓度变化表示该反应在0~10min内的平均反应速率v(A)=0.02mol•(L•min)-1
(3)0~10min容器内压强变大(填“变大”、“不变”或“变小”).
(4)推测第10min引起曲线变化的反应条件可能是④⑥;第16min引起曲线变化的反应条件可能是④.
①减压 ②增大A的浓度 ③增大C的量 ④升温 ⑤降温 ⑥加催化剂
(5)若平衡Ⅰ的平衡常数为K1,平衡Ⅱ平衡常数为K2,则K1>K2(填“>”、“=”或“<”).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