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习题
 0  160317  160325  160331  160335  160341  160343  160347  160353  160355  160361  160367  160371  160373  160377  160383  160385  160391  160395  160397  160401  160403  160407  160409  160411  160412  160413  160415  160416  160417  160419  160421  160425  160427  160431  160433  160437  160443  160445  160451  160455  160457  160461  160467  160473  160475  160481  160485  160487  160493  160497  160503  160511  203614 

科目: 来源: 题型:解答题

20.已知几种元素的性质或原子结构的相关叙述如表所示,回答下列问题.
元素编号元素性质或原子结构的相关叙述
T失去一个电子后,形成与Ne相同的核外电子排布
X最外层电子数是次外层电子数的2倍
Y其某种单质是空气的主要成分,也是最常见的助燃剂
Z原子核外有3个电子层,最外层比次外层少1个电子
(1)元素X的一种同位素用作相对原子质量的标准,这种同位素的原子符号是612C.X的另一种同位素可用来测定文物所属年代,这种同位素的原子符号是614C.
(2)Y形成的另一种单质,主要存在于地球的平流层中,被称作地球生物的保护伞,该单质的化学式是O3
(3)元素Z在海水中含量非常高,海水中含Z元素的化合物主要是NaCl(写化学式).
(4)画出T的原子结构示意图:
(5)由X元素组成的单质在Y元素组成的常见单质中燃烧,生成的产物是CO2或CO.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9.某些简单原子的原子结构可用下列图象形象地表示:

其中“•”表示质子或电子,“”表示中子.
(1)下列有关①②③的叙述正确的是B(填序号,下同).
A.①②③是不同元素的原子            
B.①②③互为同位素
C.①②③是三种化学性质不同的粒子    
D.①②③具有相同的质量数
(2)科学家发现一种新型氢分子,其化学式为H3,在相同条件下,等质量的H3和H2具有相同的AD.
A.原子数  B.分子数     C.体积    D.电子数
(3)核内中子数为N的R3+,质量数为A,则m g该离子的核外电子总数为$\frac{m(A-N+3){N}_{A}}{A}$(设N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
(4)在标准状况下:①6.72L CH4气体;②3.01×1023个HCl气体分子;③13.6g H2S气体;④0.2mol NH3,下列对这四种气体的关系从大到小的排列是(用上述数字序号表示)
①标准状况下四种气体的体积由大到小②>③>①>④.
②四种气体的质量由大到小②>③>①>④.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实验题

18.如图所示的是某研究性学习小组探究金属腐蚀条件的实验装置图,试分析实验并回答下列问题:

(1)若起始时甲、乙、丙三套装置的导管中液面高度相同,过一段时间后液面最高的是乙.
(2)通过甲、乙装置的对比说明钢铁中碳的含量越高(填“高”或“低”)越易腐蚀.
(3)乙装置中发生电化学腐蚀时正极的电极反应式为O2+4e-+2H2O═4OH-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7.下列符号中表示电子云伸展方向的是(  )
A.K、L、M、NB.s、p、d、fC.px、py、pzD.↑、↓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6.下列物质的分离提纯中除杂剂及相应的化学方程式分别为
    混合物成分 除杂试剂            化学方程式
(1)铜粉中混有铁粉
(2)铁粉中混有铝粉
(3)Al2O3中混有Al(OH)3
(4)FeCl3溶液中混有FeCl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填空题

15.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是铝,它处于元素周期表的位置是第三周期,第ⅢA族.将其单质除出表面保护膜后,放入硝酸汞溶液反应一会儿取出,吸干表面溶液静置会观察到的现象是表面生出白色毛状物,该现象可用化学反应方程式可表示为4Al+3O2=2Al2O3,写出该反应产物分别与盐酸、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Al2O3+6HCl=2AlCl3+3H2O,Al2O3+2NaOH=2NaAlO2+H2O.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4.A、B、C是短周期三种元素,它们的离子A+、B2-、C3+具有相同的核外电子层结构,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原子序数B>A>CB.原子最外层电子数C>A>B
C.原子半径A>C>BD.离子半径A+>B2->C3+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填空题

13.请根据物质在生产中的应用填空:
(1)自来水厂对水消毒,常使用的物质是液氯(填“液氯”或“明矾”)
(2)Al2O3能溶于酸或强碱溶液生成盐和水,则是一种两性(填“酸性”、“碱性”或“两性”)氧化物;
(3)在空气质量报告的各项指标中,有SO2和NO2的指数,SO2是一种无色有毒气体,NO2是一种红棕色(填“无色”或“红棕色”)有毒气体;
(4)氨气极易溶于水,其水溶液显碱(填“酸”、“碱”或“中”)性;
(5)加热时,浓硫酸可与碳发生反应:C+2H2SO4(浓)=CO2↑+2SO2↑+2H2O.在该反应中,浓H2SO4表现出氧化(填“吸水”、“脱水”或“氧化”)性.
(6)乙醇的结构简式为CH3CH2OH,乙醇分子含有的官能团为羟基;
(7)生活中常用食醋除去暖瓶内的水垢(主要成分是CaCO3),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CH3COOH+CaCO3=(CH3COO)2Ca+CO2↑+H2O.通过这个事实,你得出醋酸与碳酸的酸性强弱关系是:醋酸>碳酸(填“>”或“<”);
(8)在浓硫酸的催化作用下,加热乙酸和乙醇的混合溶液,可发生酯化反应.
请完成化学方程式:CH3COOH+CH3CH2OH$?_{△}^{浓硫酸}$CH3COOCH2CH3+H2O.
(9)苯滴入酸性高锰酸钾溶液中,酸性高锰酸钾溶液不褪色(填“褪色”或“不褪色”).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实验题

12.用中和滴定法确定某烧碱样品的浓度,试根据实验回答下列问题:
(1)准确称取一定量的样品,配成500mL待测溶液.称量时,样品应放在A上称量.
A.小烧杯     B.洁净纸片  C.天平的托盘
(2)试验时用0.2000mol•L-1的盐酸来滴定待测样品溶液,通常不会选用B作指示剂.
A.甲基橙      B.石蕊       C.酚酞
(3)若选用酚酞作指示剂,到达滴定终点的实验现象是当加入最后一滴盐酸时,锥形瓶内溶液刚好由淡红色变为无色且半分钟无颜色变化,这样操作所得实验数据偏小(填“偏大”、“偏小”或“无影响”,下同);若观察酸式滴定管液面时,开始俯视,滴定终点平视,则实验数据偏大.
(4)根据如表数据,计算被测烧碱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是0.4000mol•L-1
滴定次数待测溶液体积(mL)标准酸体积
滴定前的刻度(mL)滴定后的刻度(mL)
第一次10.000.4020.50
第二次10.004.1024.00
第三次10.000.4021.50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1.我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的黑火药是由硫磺粉、硝酸钾和木炭粉按一定比例混合而成的,爆炸的反应为:S+2KNO3+3C═K2S+N2↑+3CO2↑,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该反应中的还原剂为KNO3
B.该反应中C被还原
C.若消耗32gS,转移电子数为10mol
D.若生成标准状况下气体22.4L,则有0.75 mol物质被还原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