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习题
 0  160450  160458  160464  160468  160474  160476  160480  160486  160488  160494  160500  160504  160506  160510  160516  160518  160524  160528  160530  160534  160536  160540  160542  160544  160545  160546  160548  160549  160550  160552  160554  160558  160560  160564  160566  160570  160576  160578  160584  160588  160590  160594  160600  160606  160608  160614  160618  160620  160626  160630  160636  160644  203614 

科目: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1.用高铁酸钠(Na2FeO4)对河湖水消毒是城市饮水处理的新技术,制取Na2FeO4的反应为:Fe2O3+3Na2O2=2Na2FeO4+Na2O,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Fe2O3是反应的还原剂
B.Na2O2既是氧化剂又是还原剂
C.Na2FeO4是反应的氧化产物
D.氧化剂与还原剂的物质的量的比是3:1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0.下列离子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
A.NH4HCO3溶液与过量NaOH溶液反应  NH4++OH-=NH3↑+H2O
B.过量CO2通入Ca(ClO)2溶液中        ClO-+CO2+H2O=HCO3-+HClO
C.向Na2CO3溶液中加入过量CH3COOH溶液   CO32-+2H+=CO2↑+H2O
D.向Ba(OH)2溶液中加入少量NaHSO3溶液   2HSO3-+Ba2++2OH-=BaSO3↓+SO32-+2H2O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选择题

9.设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36g镁在足量的氮气中完全燃烧共转移的电子数为3NA
B.室温下,21.0g乙烯和丁烯的混合气体中含有的C-H共价键数目为3NA
C.标准状况下,44.8 L NO与22.4 LO2混合后气体中分子总数为3NA
D.1 molNa2O和Na2O2混合物中含有的阴、阳离子总数是3NA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选择题

8.下列各项化学用语表达正确的是(  )
A.NaCl的电子式:B.次氯酸的结构式:H-Cl-O
C.CO2的分子模型示意图:D.O2-的离子结构示意图: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选择题

7.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0.1 mol•L-1的硫酸铵溶液中:c(NH4+)>c(SO42-)>c(H+)=c(OH-
B.常温下等体积pH相同的CH3COOH和HCl溶液,消耗NaOH的量一样多
C.常温下,醋酸钠与醋酸的混合溶液pH=7:则c(Na+)>c(CH3COO-
D.0.1mol•L-1NaHCO3溶液中:c(Na+)+c(H+)=c(HCO3-)+2 c(CO32-)+c(OH-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选择题

6.有关下列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浓硫酸具有脱水性,因此实验室可用浓硫酸与浓盐酸制取少量HCl气体
B.钠是活泼金属,可用电解NaCl溶液的方法获得金属钠
C.碳酸钠溶液显碱性,用热的碳酸钠溶液可去除金属表面的油污
D.在电热水器的钢铁内胆中装入铜棒可以防止内胆被腐蚀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解答题

5.图1是Na、Cu、Si、H、C、N等元素单质的熔点高低的顺序,其中c、d均是热和电的良导体. (1)图中d的单质对应元素原子的电子排布式是1s22s22p63s23p63d104s1
(2)单质a、b、f对应的元素以原子个数比1:1:1形成的分子中含2个 键,2个 键.
(3)a与b的元素形成的10个电子中性分子X的空间构型为三角锥型;将X溶于水后的溶液滴入到含d元素高价离子的溶液中至过量,生成d元素的离子化学式为[Cu(NH34]2+,其中X与d 高价离子之间以配位键相结合.
(4)图2是上述六种元素中的一种元素形成的含氧酸的结构,请简要说明该物质易溶于水的原因:
HNO3是极性分子,易溶于极性的水中;HNO3分子中的-OH易与水分子之间形成氢键.
(5)图中C单质的晶体堆积方式类型是体心立方堆积,这种堆积方式晶胞中原子的配位数为8.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选择题

4.一种碳纳米管能够吸附氢气,用这种材料制备的二次电池原理如图所示,该电池的电解质为6mol•L-1KOH溶液,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放电时K+移向负极
B.放电时电池负极的电极反应为H2-2e-═2H+
C.放电时电池正极的电极反应为NiO(OH)+H2O+e-═Ni(OH)2+OH-
D.该电池充电时将碳电极与电源的正极相连,发生氧化反应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解答题

3.铁触媒是重要的催化剂,CO易与铁触媒作用导致其失去催化活性:Fe+5CO=Fe(CO)5;除去CO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
[Cu(NH32]OOCCH3+CO+NH3=[Cu(NH33(CO)]OOCCH3
请回答下列问题:
(1)C、N、O的电负性由大到小的顺序为O>N>C,基态Fe原子的价电子排布图为
(2)Fe(CO)5又名羰基铁,常温下为黄色油状液体,则Fe(CO)5的晶体类型是分子晶体,与CO互为等电子体的分子的电子式为
(3)配合物[Cu(NH32]OOCCH3中碳原子的杂化类型是sp3、sp2,配体中提供孤对电子的原子是N.
(4)用[Cu(NH32]OOCCH3除去CO的反应中,肯定有bd形成.
a.离子键       b.配位键       c.非极性键       d.δ键
(5)NaAlH4晶体的晶胞如图,
与Na+紧邻且等距的AlH4-有8个;NaAlH4晶体的密度为$\frac{108×1{0}^{21}}{{a}^{3}{N}_{A}}$g•cm-3(用含a的代数式表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实验题

2.甲同学进行了FeCl2溶液的配制、浓度的测定以及Fe2+还原性的实验,并针对异常现象进行探究.
步骤一:制取FeCl2    甲同学准备用两种方案制取.
方案1:按如图装置用H2还原无水FeCl3制取.

E中盛放的试剂是碱石灰;D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H2+2FeCl3=2FeCl2+2HCl.此方案有个明显的缺陷是没有处理尾气H2
方案2:由0.1mol•L-1 FeCl3溶液制取FeCl2溶液,你认为其操作应该是向0.1mol•L-1FeCl3溶液中加足量铁粉振荡,静置后取上层清液.
步骤二:测定方案2所配FeCl2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用重铬酸钾法(一种氧化还原滴定法)可达到目的.若需配制浓度为0.01000mol•L-1的K2Cr2O7标准溶液480mL,实验中用到的玻璃仪器有量筒、玻璃棒、烧杯,还缺少500mL容量瓶、胶头滴管,
本实验滴定过程中操作滴定管的图示正确的是A(填编号).

下列错误的操作使测定的FeCl2溶液浓度偏小的是A
A.若在配制K2Cr2O7标准溶液定容时采取俯视姿势
B.若滴定操作中,如果滴定前装有K2Cr2O7标准溶液的滴定管尖嘴部分有气泡,而滴定结束后气泡消失.
C.锥形瓶洗净后未干燥
步骤三:向2mL FeCl2溶液中滴加2滴0.1mol•L-1KSCN溶液,无现象;再滴加5滴5% H2O2溶液(物质的量浓度约为1.5mol•L-1、pH约为5),观察到溶液变红,大约10秒左右红色褪去,有气体生成(经检验为O2).
甲同学探究“步骤三”中溶液褪色的原因:
实验I.取褪色后溶液两份,一份滴加FeCl3溶液无现象;另一份滴加KSCN溶液出现红色;
实验II.取褪色后溶液,滴加盐酸和BaCl2溶液,产生白色沉淀,并测得生成了两种可直接排放到空气中的气体.
实验III.向2mL 0.1mol•L-1 FeCl3溶液中滴加2滴0.1mol•L-1KSCN溶液,变红,通入O2,无明显变化.
①实验I说明溶液红色褪去是因为SCN-发生了反应而不是Fe3+发生反应.
②实验III的目的是排除H2O2分解产生的O2氧化SCN-的可能.
得出结论:溶液褪色的原因是酸性条件下H2O2将SCN-氧化成SO42-和相关气体.写出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2SCN-+11H2O2═2SO42-+2H++2CO2↑+N2↑+10H2O.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