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习题
 0  160499  160507  160513  160517  160523  160525  160529  160535  160537  160543  160549  160553  160555  160559  160565  160567  160573  160577  160579  160583  160585  160589  160591  160593  160594  160595  160597  160598  160599  160601  160603  160607  160609  160613  160615  160619  160625  160627  160633  160637  160639  160643  160649  160655  160657  160663  160667  160669  160675  160679  160685  160693  203614 

科目: 来源: 题型:选择题

8.关于氡的稳定同位素222Rn,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核内质子数与中子数之差为136
B.氡元素位于元素周期表中第六周期Ⅷ族
C.氡气的分子式为Rn2
D.氡元素性质稳定,很难与其他元素化合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选择题

7.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合金的硬度一般比各组分金属的低B.合金中可能含有非金属元素
C.合金中肯定含有金属元素D.合金的熔点一般比各组分金属的低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选择题

6.下列叙述从化学角度分析,其中不正确的是(  )
A.氟利昂或NO2都可破坏臭氧层而导致“温室效应”
B.蜂蚁蜇咬人的皮肤时,会将分泌物甲酸注入人体,使人感到疼痛难忍,涂抹稀氨水或者碳酸氢钠溶液可以减轻疼痛
C.向燃料煤中加入生石灰,可减少对大气的污染
D.热水瓶中的水垢的主要成分是CaCO3和Mg(OH)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实验题

5.氨在生活、生产、科研中有广泛用途.
(1)已知反应Ⅰ:2NH3(g)+CO2(g)═NH2CO2NH4(s)△H=-159.5kJ/mol
反应Ⅱ:NH2CO2NH4(s)═CO(NH22 (s)+H2O(g)△H=+116.5kJ/mol
反应Ⅲ:H2O(l)═H2O(g)△H=+44.0kJ/mol则工业上以CO2、NH3为原料合成尿素和液态水的热化学方程式为2NH3(g)+CO2(g)=CO(NH22(s)+H2O(l)H=-87kJ/mol,该反应在低温条件下可以自发进行(填“高温”、“低温”或“任何温度下”);
(2)用NH3催化还原NxOy可以消除氮氧化物的污染.如有反应4NH3(g)+6NO(g)?5N2(g)+6H2O(l)△H<0,相同条件下在2L密闭容器内,选用不同的催化剂,反应产生N2的量随时间变化如图所示.
①0~4分钟在A催化剂作用下,反应速率υ(N2)=0.3125mol•L-1•min-1
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CD;
A.该反应的活化能大小顺序是:Ea(A)>Ea(B)>Ea(C)
B.使用催化剂A达平衡时,N2最终产率更大
C.单位时间内氢氧键与氮氢键断裂的数目相等时,说明反应已经达到平衡
D.若在恒容绝热的密闭容器中发生反应,当平衡常数不变时,说明反应已经达到平衡
(3)查阅资料可知:常温下,K[Ag(NH32+]=1.00×107,Ksp[AgCl]=2.50×10-10
①银氨溶液中存在平衡:Ag+(aq)+2NH3(aq)?Ag(NH32+ (aq),该反应平衡常数的表达式为
K=$\frac{c[Ag(N{H}_{3}{)_{2}}^{+}]}{c(A{g}^{+}){c}^{2}(N{H}_{3})}$;
②计算得到可逆反应AgCl (s)+2NH3(aq)?Ag(NH32+ (aq)+Cl-(aq)的化学平衡常数K=2.5×10-3,1L 1mol/L氨水中最多可以溶解AgCl0.045mol(保留2位有效数字);
(4)工业上以氨、丙烯和空气为原料,一定条件下合成丙烯腈(CH2═CH-CN),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CH2=CH-CH3+2NH3+3O2→CH2=CH-CN+6H2O.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解答题

4.甲醇是重要的化工原料,又是一种可再生能源,具有广泛的开发和应用前景.
(1)已知反应CO(g)+2H2(g)?CH3OH(g)△H=-99kJ.mol-1中的相关化学键键能如下:
化学键H-HC-OC≡OH-OC-H
E/(KJ•mol-1436343x465413
则x=1076.
(2)在一容积可变的密闭容器中,1molCO与2molH2发生反应:CO(g)+2H2(g)$\stackrel{催化剂}{?}$ CH3OH(g)△H1<0,CO在不同温度下的平衡转化率(α)与压强的关系如图1所示.

①a、b两点的反应速率:v(a)<v(b)(填“>”“<”或“=”).
②T1<T2(填“>”“<”或“=”),原因是该反应是放热反应,温度升高,平衡逆向移动,CO的平衡转化率减小,故Tl<T2.该反应是放热反应,温度升高,平衡逆向移动,CO的平衡转化率减小,故Tl<T2
③在c点条件下,下列叙述能说明上述反应能达到化学平衡状态的是bc(填代号)
a.H2的消耗速率是CH3OH生成速率的2倍     
b.CH3OH的体积分数不再改变
c.混合气体的密度不再改变                
d.CO和CH3OH的物质的量之和保持不变
 ④图中a点的平衡常数KP=1.6×10-7(用平衡分压代替平衡浓度计算,分压=总压×物质的量分数).
(3)利用合成气(主要成分为CO和H2)合成甲醇,发生主要反应如下:
Ⅰ:CO(g)+2H2(g)$\stackrel{催化剂}{?}$CH3OH(g)△H1
Ⅱ:CO2(g)+H2(g)$\stackrel{催化剂}{?}$CO(g)+H2O(g)△H2
Ⅲ:CO2(g)+3H2(g)$\stackrel{催化剂}{?}$CH3OH(g)+H2O(g)△H3
上述反应对应的平衡常数分别为K1、K2、K3,它们随温度变化曲线如图2所示.
则△H1<△H3(填“>”、“<”、“=”),理由是由图可知,随着温度升高,K2减小,则△H2>0,根据盖斯定律又得△H3=△H1+
△H2,所以△H1<△H3..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实验题

3.如图1,科学研究表明,当前应用最广泛的化石燃料到本世纪中叶将枯竭,解决此危机的唯一途径是实现燃料和燃烧产物之间的良性循环:

(1)一种常用的方法是在230℃、有催化剂条件下将CO2和H2转化为甲醇蒸汽和水蒸气.图2是生成1molCH3OH时的能量变化示意图.
已知破坏1mol不同共价键的能量(kJ)分别是:
C-HC-OC=OH-HH-O
413.4351745436462.8
已知E1=8.2kJ•mol-1,则E2=198.8kJ•mol-1
(2)将不同量的CO(g)和H2O(g)分别通入到体积为2L的恒容密闭容器中进行如下反应:CO(g)+H2O(g)?CO2(g)+H2(g),得到如下三组数据:
实验温度/℃起始量]达到平衡
CO/molH2O/molH2/molCO转化率所需时间/min
1650421.66
29002125%3
3900abct
①该反应的△H<0(填“<”或“>”).
②实验2条件下的平衡常数K=$\frac{1}{3}$.
③实验3中,若平衡时H2O的转化率为25%,则$\frac{a}{b}$=0.5.
④实验4,若900℃时,在容器中加入CO、H2O、CO2、H2各1mol,则此时V<V(填“<”或“>”或“=”).
(3)捕捉CO2可以利用Na2CO3溶液.先用Na2CO3溶液吸收CO2生成NaHCO3,然后使NaHCO3分解,Na2CO3可以进行循环使用.将100mL 0.1mol/LNa2CO3的溶液中通入112mL(已换算为标准状况)的CO2,溶液中没有晶体析出,则:
①反应后溶液中的各离子浓度由大到小的顺序是c(Na+)>c(HCO3-)>c(CO32-)>c(OH-)>c(H+).
②反应后的溶液可以作“缓冲液”(当往溶液中加入一定量的酸和碱时,有阻碍溶液pH变化的作用),请解释其原理反应后的溶液存在HCO3-?CO32-+H+,加入少量的酸,平衡逆向移动,溶液pH变化不大;加入少量的碱平衡正向移动,溶液pH变化也不大,故该溶液可以作“缓冲液”.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解答题

2.氨在国防、工农业生产领域发挥着重要作用.
(1)工业以甲烷为原料生产氨气的过程如下:甲烷$\stackrel{Ⅰ}{→}$氢气 $\stackrel{Ⅱ}{→}$氨气
 ①过程Ⅰ中,有关化学反应的能量变化如图所示

反应①为吸热反应(填“吸热”或“放热”),CH4(g)与H2O(g)反应生成CO(g)和H2(g)的热化学方程式是CH4(g)+H2O(g)=CO(g)+3H2(g)△H=+118.1kJ/mol.
(2)CO可降低过程Ⅱ所用催化剂的催化效率,常用乙酸二氨合铜(Ⅰ)溶液吸收,其反应原理为:[Cu(NH32CH3COO](aq)+CO(g)+NH3(g)[Cu(NH32]CH2COO•CO(1),
①N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为第二周期第ⅤA族,NH3的电子式为
②所得溶液经处理的又可再生,恢复其吸收CO能力,再生的适宜条件是b(选填字母).
a.高温、高压      b.高温、低压      c.低温、低压      d.低温、高压
(3)合成NH3的反应为放热反应,如果该反应平衡时,只改变一个条件,再次达到新平衡时,平衡常数K值变大.关于该反应的说法正确的是AD(填字母序号).
A.一定向正反应方向移动    B.在平衡移动时正反应速率先增大再减小
C.一定向逆反应方向移动    D.在平衡移动时逆反应速率先减小再增大
(4)400℃,28MPa时,将1molN2和3mol H2混合充入体积可变的密闭容器中,加入催化剂,10分钟后反应达到平衡平衡时N2转化率为60%.
①下列图象能正确表示该过程中相关量的变化的是a(填字母序号).

②平衡常数Kp=0.021(MPa)-2(用平衡分压代替平衡浓度计算,分压=总压×物质的量分数).
(5)恒温恒容时,若原料气投料比n(H2):n(N2)=1:1,平衡时、H2的体积分数为30%.容器内的压强与起始压强之比为5:6.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蛇纹石因其花纹似蛇皮而得名,某地蛇纹石大约含MgO38%,另外除了含SiO2外,还含有CaO、Fe2O3、Al2O3等氧化物,由蛇纹石矿制备MgO的工艺流程如图所示.

(1)写出酸浸过程中的一个离子方程式MgO+2H+=Mg2++H2O;或CaO+2H+=Ca2++H2O;或Fe2O3+6H+=2Fe3++3H2O;或Al2O3+6H+=2Al3++3H2O.若在实验室进行酸浸过程,需要的仪器有烧杯、玻璃棒
(2)沉淀Ⅰ的成分是SiO2(写化学式).写出它的一个用途制取(水)玻璃、光纤等.
(3)沉淀Ⅱ的成分是CaCO3、Fe(OH)3、Al(OH)3
(4)从滤液中能回收的物质有NaCl、Na2CO3、NaHCO3
(5)写出碱式碳酸镁700℃煅烧产生氧化镁的化学方程式Mg2(OH)2CO$\frac{\underline{\;700℃\;}}{\;}$2MgO+CO2↑+H2O↑.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解答题

4.已知2A2(g)+B2(g)?2C3(g);△H=-Q1 kJ/mol(Q1>0),在一个有催化剂的容积不变的密闭容器中加入2molA2和1molB2,在500℃时充分反应,达平衡后C3的浓度为w mol•L-1,放出热量为Q2 kJ.
(1)达到平衡时,A2的转化率为$\frac{{Q}_{2}}{{Q}_{1}}$.
(2)达到平衡后,若向原容器中通入少量的氩气,A2的转化率将不变(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3)若在原来的容器中,只加入2mol C3,500℃时充分反应达平衡后,吸收热量Q3 kJ,C3浓度=(填>、=、<)w mol•L-1,Q1、Q2、Q3 之间满足何种关系:Q3=Q1-Q2
(4)改变某一条件,得到如图的变化规律(图中T表示温度,n表示物质的量),可得出的结论正确的是ad;
a.反应速率c>b>a
b.达到平衡时A2的转化率大小为:b>a>c
c.T2>T1
d.b点A2和B2的物质的量之比为2:1
(5)若将上述容器改为恒压容容器,起始时加入4molA2和2molB2,500℃时充分反应达平衡后,放出热量Q4kJ,则Q2<Q4 (填“>”、“<”或“=”).
(6)下列措施可以同时提高反应速率和B2的转化率是d(填选项序号).
a.选择适当的催化剂       b.增大压强   c.及时分离生成的C3 d.升高温度.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解答题

3.在容积为1L的密闭容器中,加入1.0mol A和2.2mol B进行如下反应:A(g)+2B(g)?C(g)+D(g),在800℃时,D的物质的量n(D)和时间t的关系如图.
(1)800℃时,0~5min内,以B表示的平均反应速率为0.24mol/(L.min).
(2)利用图中数据计算在800℃时的平衡常数的数值为0.9.
(3)若700℃,反应达平衡时,A的浓度为0.55mol/L,则该反应为吸热反应(填“吸热”或“放热”).
(4)800℃时,某时刻测得体系中物质的量浓度如下:c(A)=0.06mol•L-1,c(B)=0.50mol•L-1,c(C)=0.20mol•L-1,c(D)=0.018mol•L-1,则此时该反应向正方向进行(填“向正方向进行”、“向逆方向进行”或“处于平衡状态”).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