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习题
 0  160735  160743  160749  160753  160759  160761  160765  160771  160773  160779  160785  160789  160791  160795  160801  160803  160809  160813  160815  160819  160821  160825  160827  160829  160830  160831  160833  160834  160835  160837  160839  160843  160845  160849  160851  160855  160861  160863  160869  160873  160875  160879  160885  160891  160893  160899  160903  160905  160911  160915  160921  160929  203614 

科目: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1.氮的固定对工农业及人类生存具有重大意义.
Ⅰ.合成氨是最重要的人工固氮:N2(g)+3H2(g) $?_{高温高压}^{催化剂}$2NH3(g).
(1)下列关于该反应的说法中,正确的是D.
A.△H>0,△S>0         B.△H>0,△S<0
C.△H<0,△S>0         D.△H<0,△S<0
(2)一定温度下,在容积为1L的密闭容器中,加入ImolN2和3molH2,反应达到平衡时H2的转化率为60%,则此条件下反应的平衡常数K=2.08(此处不要求写单位);保持容器体积不变,再向容器中加入lmolN2,3molH2反应达到平衡时,氢气的转化率将增大(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3)标准状况下,若将22.4mL的氨气通入100mLpH为2的盐酸中.则溶液中各离子浓度的顺序由大到小为c(Cl-)>c(NH4+)>c(H+)>c(OH-).
(4)将氨气通入盛有CaSO4悬浊液的沉淀池中,再通入适量的CO2气体,充分反应后,过滤所得滤液为(NH42SO4溶液,该过程的化学方程式为CaSO4+CO2+2NH3+H2O=CaCO3↓+(NH42SO4
II.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科学家发明了越來越多有关氮的固定方法.
(5)20世纪末,科学家采用高质子导电性的SCY陶瓷(能传递H+)为介质,用吸附在它内外表面上的金属钯多晶薄膜做电极,实现常压、570℃高温的电解法合成氨,提高了反应物的转化率,其实验简图如图,阴极的电极反应式为N2+6e-+6H+=2NH3
(6)近年,又有科学家提出在常温、常压、催化剂等条件下合成氨气的新思路,反应原理为:
2N2(g)+6H2O(I)?4NH3(g)+3O2(g),则其反应热△H=+1530 kJ•mol-1.(已知:N2(g)+3H2(g)?
2NH3(g)△H=-92.4kJ•mol-1;2H2(g)+O2(g)?2H2O(I)△H=-571.6kJ•mol-1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0.环境问题已经成为世界上越来越重要的议题,其中大气污染主要有硫的氧化物和氮的氧化物,工业生产是其原因之一,同时工业上通常也用下列方法来治理污染.
(1)烟气中含有SO2等大量有害的物质,烟气除硫的方法有多种,其中石灰石法烟气除硫工艺的主要反应如下:
Ⅰ.CaCO3(s)?CO2(g)+CaO(s)△H=+178.2kJ/mol
Ⅱ.SO2(g)+CaO(s)?CaSO3(s)△H=-402kJ/mol
Ⅲ.2CaSO3(s)+O2(g)+4H2O(l)?2(s)△H=-234.2kJ/mol
试写出由石灰石、二氧化硫、氧气和水反应生成生石膏的热化学方程式2CaCO3(s)+O2(g)+2SO2(g)+4H2O(l)?2[CaSO4.2H2O](s)+2CO2(g)△H=-681.8kJ/mol.

(2)用NH3还原NOx生成N2和H2O.现有NO、NO2的混合气体3L,可用同温同压下3.5L的NH3恰好使其完全转化为N2,则原混合气体中NO和NO2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3.
(3)氨催化氧化是硝酸工业的基础,反应原理为:4NH3(g)+5O2(g)?4NO(g)+6H2O(g)实际生产中,还会发生此反应:4NH3+3O2?N2+6H2O,在1L的密闭容器中加入l mol NH3和1.5mol O2的反应过程中,有关温度与各物质的量关系如图1所示:
①已知400℃时,混合气体中NH3、N2、NO的物质的量比为5:6:3,则图象中x=0.3.
②NH3生成N2的反应属于放热反应(填“吸热反应”或“放热反应”),温度高于840℃后,各物质的物质的量发生如图所示变化的原因可能是可能是氨气高温分解生成氮气和氢气,使氨气氧化生成NO平衡向左移动;NO高温分解生成氮气和氧气;氨气和NO反应生成氮气和水.
(4)电化学降解治理水中硝酸盐污染.在酸性条件下,电化学降解NO3-的原理如图2所示,阴极反应式为2NO3-+12 H++10e-=N2↑+6H2O.假设降解前两极溶液质量相等,当电路中有2mol电子通过时,此时两极溶液质量的差值为14.4g.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选择题

9.乙苯(  )的二氯代物共有(  )
A.15种B.12种C.9种D.6种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计算题

8.Na2O2中常含有Na2O杂质,某次实验时,称取29.6g含有Na2O杂质的Na2O2与水充分反应,共收集到O2(标准状况)3.36L.
(1)列式计算29.6g反应物中含Na2O2的物质的量;
(2)该反应中,转移电子的物质的量为0.3mol;
(3)若反应后溶液的体积为400mL,则所得NaOH溶液的浓度c(NaOH)=2mol/L.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选择题

7.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检验NH4+时,往试样中加入NaOH溶液,微热,用湿润的蓝色石蕊试纸检验逸出的气体
B.碘易升华,可用加热升华法除去NH4Cl混有的I2
C.铁在硫蒸气中燃烧生成Fe2S3
D.在过氧化钠与水的反应,毎生成0.1mol氧气,转移电子的数目为0.2NA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解答题

6.如图是一个化学过程的示意图.

(1)通入O2的电极名称正极、C(Pt)电极的名称是阳极.
(2)写出通入O2的电极上的电极反应式是O2+2H2O+4e-=4OH-
(3)写出通入CH3OH的电极上的电极反应式是CH3OH+8OH--6e-=CO32-+6H2O.
(4)若丙池是电解饱和食盐水溶液,则阳极的电极反应为2Cl--2e-=Cl2↑,阴极的电极反应为2H++2e-=H2↑.在阴极(阳极或阴极)附近滴入酚酞溶液变红.
(5)乙池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H2O+4AgNO3$\frac{\underline{\;电解\;}}{\;}$4Ag+O2↑+4HNO3
(6)当乙池中B(Ag)极的质里增加5.40g时,甲池中理论上消耗O2280mL(标准状况下);若丙池中饱和食盐水溶液的体枳为500mL,电解后,溶液的pH=13.
(25℃,假设电解前后溶液的体积无变化).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解答题

5.物质的量是高中化学常用的物理量,请完成以下有关计算.
(1)0.6g H2中含有氢原子的物质的量为0.3mol.
(2)标准状况下,含有相同氧原子数的CO与CO2的体积之比为2:1.
(3)100mL硫酸钠溶液中,n(Na+)=0.2mol,则其中c(SO42-)=1mol/L.
(4)在9.5g某二价金属的氯化物中含0.2mol 氯原子,此氯化物的摩尔质量为95g/mol,该金属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24.
(5)6.72L(标准状况)CO与一定量的Fe2O3恰好完全反应,生成Fe的质量为11.2g.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实验题

4.用乙烯与甲苯为主要原料,按下列路线合成一种香料W:

(1)乙烯的电子式为
(2)乙炔到氯乙烯的反应类型为加成反应,氯乙烯到聚氯乙烯的反应化学方程式为nCH2=CHCl$\stackrel{催化剂}{→}$
(3)芳香烃     的名称是2-甲基乙苯.
(4)实现反应①的试剂及条件氯气、光照;C中官能团名称是羟基.
(5)反应④的化学方程式为+CH3COOH$?_{△}^{浓H_{2}SO_{4}}$+H2O.
(6)验证反应③已发生的操作及现象是取样,滴加新制的氢氧化铜溶液,加热,如果看到有砖红色沉淀生成,则说明反应③已发生.
(7)写出满足下列条件的   的一种同分异构体的结构简式任一种.

a.苯环上只有两个取代基b.能发生银镜反应
c.苯环上的一溴代物有两种d.能发生酯化反应.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解答题

3.有机高分子P的合成路线如图:

(1)试剂A是甲苯,写出A的结构简式
(2)反应③的化学方程式:+NaOH$→_{△}^{H_{2}O}$+NaCl.
(3)反应②的反应类型是取代反应,反应④的反应类型是加聚反应.
(4)E的分子式是C6H10O2.E中含有的官能团名称为碳碳双键、酯基,G的结构简式为
(5)已知:  
以乙醛为起始原料,选用必要的无机试剂合成E,写出合成路线(合成路线常用表示方法为:X $→_{反应条件}^{反应试剂}$ Y$→_{反应条件}^{反应试剂}$ …目标产物)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解答题

2.表为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
Y
XZ
回答下列问题
(1)表中元素原子半径最大的是(写元素符号)Si,Z原子核外电子能量最高的电子亚层是3p.
(2)下列事实能说明Y元素的非金属性比S元素的非金属性强的是ac
a.Y单质与H2S溶液反应,溶液变浑浊
b.在氧化还原反应中,1molY单质比1molS得电子多
c.Y和S两元素的简单氢化物受热分解,前者的分解温度高
(3)碳酸钠溶液中滴入酚酞,溶液显红色,请用离子方程式解释产生该现象的原因:CO32-+H2O?HCO3-+OH-;在上述红色的溶液中加入少许氯化钙固体,溶液颜色变浅,请用平衡理论解释产生该现象的原因Ca2++CO32-=CaCO3↓,导致溶液中碳酸根离子浓度减少,水解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氢氧根离子浓度减少,碱性减弱.
(4)硫酸工业生产中接触室内发生的反应方程式为2SO2+O2$?_{△}^{催化剂}$2SO3;在实际生产中,操作温度选定400-500℃、压强通常采用常压的原因分别是催化剂在400~500℃时,活性最大,在常压下及400~500℃时,二氧化硫的转化率已经很高,若加压会增加设备、投资和能量消耗.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