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习题
 0  160740  160748  160754  160758  160764  160766  160770  160776  160778  160784  160790  160794  160796  160800  160806  160808  160814  160818  160820  160824  160826  160830  160832  160834  160835  160836  160838  160839  160840  160842  160844  160848  160850  160854  160856  160860  160866  160868  160874  160878  160880  160884  160890  160896  160898  160904  160908  160910  160916  160920  160926  160934  203614 

科目: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关于化学式为[TiCl(H2O)5]Cl2•H2O的配合物的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配位体是Cl-和H2O,配位数是9
B.中心离子是Ti3+,形成配位键时提供电子对
C.配离子是[TiCl(H2O)5]2+,内界和外界中的Cl-的数目比是1:2
D.向含1 mol该配合物的水溶液中加入足量AgNO3溶液,生成AgCl沉淀3 mol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选择题

20.下列分子或离子中,中心原子不是sp3杂化的是(  )
A.SO42-B.NO3-C.CH4D.H2S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9.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π键是由两个p轨道“头碰头”重叠形成的
B.σ键就是单键,π键就是双键
C.乙烷分子中的键全为σ键,而乙烯分子中含σ键和π键
D.H2分子中含σ键,而Cl2分子中含π键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8.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俄国化学家门捷列夫于1869年发表了第一张元素周期表
B.现代化学常利用原子光谱的特征谱线来测定分子的结构
C.DNA双螺旋的两个螺旋链是用氢键相结合的
D.区分晶体和非晶体最可靠的科学方法是X-射线衍射实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7.元素X位于第四周期,其基态原子的内层轨道全部排满电子,且最外层电子数为1;元素Y基态原子的3p轨道上有5个电子;元素Z的原子最外层电子数是其内层电子数的3倍;元素W基态原子的核外电子共有16种运动状态.
(1)①在元素周期表中,元素X位于ds区,元素Y在周期表中的位置是第三周期ⅦA族.
②Z所在周期中,第一电离能最大的元素是氖(填元素名称).
③X+的核外电子排布式为1s22s22p63s23p63d10
④Y和W两元素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酸性较强的是HClO4(填化学式).
(2)X与Y所形成化合物晶体的晶胞如右图所示.在1个晶胞中,X离子的数目为4;该化合物的化学式为CuCl.
(3)①在乙醇中的溶解度:Z的氢化物(H2Z)大于H2W,其主要原因是水分子与乙醇分子间能形成氢键;且水分子和乙醇分子中均有羟基.
②稳定性:H2Z>H2W(填“>”、“<”或“=”),其主要原因是H2O分子内H-O的键能大于H2S分子内H-S的键能(或氧元素非金属性大于硫元素的非金属性;或H-O键的键长小于H-S键的键长).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填空题

16.(1)请将下列变化过程中破坏的微粒间作用力名称的编号填在横线上:
A.共价键     B.离子键      C.金属键 D.分子间作用力
①氢氧化钠熔化B;②干冰升华D;
③二氧化硅熔化A; ④钠熔化C.
(2)单质硼有无定形和晶体两种,参考表数据.
金刚石晶体硅晶体硼
熔点(K)>382316832573
沸点(K)510026282823
硬度(Moh)107.09.5
①根据表中数据判断晶体硼的晶体类型属于原子晶体;
②请解释金刚石的熔沸点高于晶体硅的原因是C-C键长比Si-Si键长短,所以C-C键能比Si-Si键能大,熔化或汽化所需要的能量多,所以金刚石的熔、沸点比晶体硅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5.在恒温、恒容条件下,能使A(g)+B(g)?C(g)+D(s) 正反应速率增大的措施是(  )
A.减小C或D的浓度B.再加入一定量DC.减小B的浓度D.增大A或B的浓度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实验题

14.实验室用如图所示装置制备氯气并进行性质实验(必要时可加热,省略夹持装置).

(1)仪器a的名称是:分液漏斗;装置B中长颈漏斗的作用是:平衡装置中压强,防止玻璃仪器破裂.蒸馏烧瓶b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MnO2+4HCl(浓)$\frac{\underline{\;\;△\;\;}}{\;}$MnCl2+Cl2↑+2H2O.
(2)洗气装置B试剂是饱和食盐水,其作用是除去氯气中的氯化氢气体,分液漏斗D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l2+2NaBr=Br2+2NaCl.
(3)装置C中I、II、III依次放入湿润的有色布条、无水氯化钙、干燥的有色布条,设计C装置的目的是验证氯气还是次氯酸具有漂白性.
(4)F处为尾气吸收装置,写出实验室利用烧碱溶液吸收Cl2的离子方程式Cl2+2OH-=Cl-+ClO-+H2O.
(5)实验结束后将产生的氯气通入含紫色石蕊溶液的试管里,请填写表中的空白:
实验现象原因
溶液最初从紫色逐渐变为红色氯气与水反应生成的H+使石蕊变色
随后溶液逐渐变为无色氯气与水反应生成HClO具有漂白性
然后溶液从无色逐渐变为浅黄绿色过量氯气溶解于水中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3.设NA 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标准状况下,11.2 L的甲醇所含的氢原子数等于2NA
B.常温下,Na2O2与H2O反应生成1mol O2时,转移电子数是2NA
C.标准状况下,2.24 LCl2溶于水中达到饱和,可得到HClO分子的数目是0.1NA
D.1L 1 mol/L CuCl2溶液中含有的铜离子数为NA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2.某烃类化合物A的质谱图表明其相对分子质量为84,红外光谱表明分子中含有碳碳双键,核磁共振谱表明分子中只有一种类型的氢.
(1)A的结构简式为
(2)A中的碳原子是否都处于同一平面?是(填“是”或“不是”).
(3)在图中,D1、D2互为同分异构体,E1、E2互为同分异构体.

B中官能团的名称为氯原子,反应②的化学方程式为,C的化学名称为2,3-二甲基-1,3-丁二烯,E2的结构简式是,②的反应类型是消去反应.
反应⑤的化学方程式为+2NaOH$→_{△}^{H_{2}O}$+2NaBr.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