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目: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硫元素既被氧化,又被还原 | |
B. | 氧化剂与还原剂的物质的量之比为2:1 | |
C. | 相同条件下,每吸收10m3SO2就会放出2.5m3CO2 | |
D. | 若生成2.24 L CO2,则转移0.8 mol电子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通过浓硫酸除去SO2中的H2O | B. | 通过灼热的CuO除去H2中的CO | ||
C. | 通过灼热的镁粉除去N2中的O2 | D. | 通过碱石灰除去O2中的NH3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选择题
实验目的 | 实验操作 | |
A | 证明溶液中一定含有SO32- | 将该溶液与稀盐酸反应产生的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有白色沉淀生成 |
B | 证明氯气中混有氯化氢气体 | 将该混合气体通入AgNO3溶液中,有白色沉淀生成 |
C | 证明某固体中有Na+,无K+ | 灼烧该固体,火焰呈黄色 |
D | 证明Br-还原性强于Cl- | 向NaBr溶液中滴入少量氯水和苯,振荡、静置,溶液上层呈橙红色 |
A. | A | B. | B | C. | C | D. | D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钠投入足量水中:2Na+2H2O═2Na++2OH-+H2↑ | |
B. | 氯气溶于水:Cl2+H2O=2H++Cl-+ClO- | |
C. | 向明矾溶液中滴加过量Ba(OH)2溶液:2Al3++3SO42-+3Ba2++6OH-═2Al(OH)3↓+3BaSO4↓ | |
D. | 向稀HNO3中滴加Na2SO3溶液:SO32-+2H+═SO2↑+H2O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NaHSO4溶液与Ba(OH)2溶液混合 | B. | 氢氧化镁溶于盐酸 | ||
C. | 澄清石灰水与硝酸混合 | D. | 醋酸除去水垢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同温、同压、同体积的CO和NO含有的质子数 | |
B. | 等物质的量的铁和铝分别与足量氯气完全反应时转移的电子数 | |
C. | 等质量的二氧化氮和四氧化二氮中含有的分子数 | |
D. | 等物质的量浓度的硫酸和氢氧化钡溶液含有的氢原子数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过量的氧气与二氧化硫 | B. | 过量的氢氧化钠与二氧化硅 | ||
C. | 过量的二氧化锰与浓盐酸 | D. | 过量的铜与浓硫酸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2.2g CO2中含有的分子数为0.1NA | |
B. | 0.5mol Na2CO3固体中含有的Na+数为0.5NA | |
C. | Na2O2与足量水反应时,生成1molO2转移的电子数为2NA | |
D. | 标准状况下,2.24L CCl4含有的碳原子数为0.2NA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SiO2、SO2、SO3均属于酸性氧化物 | |
B. | H2SiO3、H2SO3、H2SO4均属于强酸 | |
C. | 根据是否具有丁达尔效应,将分散系分为溶液、胶体和浊液 | |
D. | 根据是否能导电,将物质分为电解质和非电解质 |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