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习题
 0  161789  161797  161803  161807  161813  161815  161819  161825  161827  161833  161839  161843  161845  161849  161855  161857  161863  161867  161869  161873  161875  161879  161881  161883  161884  161885  161887  161888  161889  161891  161893  161897  161899  161903  161905  161909  161915  161917  161923  161927  161929  161933  161939  161945  161947  161953  161957  161959  161965  161969  161975  161983  203614 

科目: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1.下列实验操作不能达到实验目的是(  )
 实验目的 实验操作
除去蛋白质中混有的(NH42SO4 将混合物装入半透明袋,并放入流动的蒸馏水中 
 B 除去Mg粉中混有Al粉加入足量NaOH溶液,过滤、洗涤、干燥 
 用苯萃取溴水中的Br2先从分液漏斗下口放出水层,再从上口倒出有机层 
测定NaClO溶液中的pH 用玻璃棒蘸取溶液点滴在pH试纸上,与标准比色卡对照
A.AB.BC.CD.D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0.短周期主族元素 X、Y、Z、R、T 的原子半径与原子序数关系如图 所示.R 原子最外层电子数是电子层数的 2 倍,Y 与 Z 能形成 Z2Y、Z2Y2型离子化合物,Z 与 T 形成的化合物 Z2T 能破坏水的电离平衡.下列推断正确的是(  )
A.原子半径和离子半径均满足:Y<Z
B.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性:T<R
C.氢化物的沸点不一定是:Y>R
D.由 X、R、Y、Z 四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水溶液一定显碱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解答题

9.某工业含铜废料含有Cu、CuO、CuS、CuSO4等成分,利用该含铜废料可生产硝酸铜晶体[Cu(NO32•3H2O],其生产工艺流程如图所示:

回答下列问题:
(1)“焙烧”过程中生成SO2的化学方程式为2CuS+3O2$\frac{\underline{\;高温\;}}{\;}$2SO2+2CuO.
(2)“酸化”过程的离子方程式为CuO+2H+═Cu2++H2O.
(3)试剂a可以是铁粉.
(4)“淘洗”的目的是除去过量的铁粉,图中的淘洗液与滤液溶质的阴离子相同,則试剂b是稀硫酸,淘洗液的溶质是H2SO4和FeSO4
(5)“反应”中使用20%硝酸和10% H2O2溶液,硝酸起酸的作用,则“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u+H2O2+2HNO3═Cu(NO32+2H2O.若该步骤只使用20%硝酸,随着反应的进行,温度升高,出现大量红棕色气体,则生成红棕色气体时反应中还原剂与氧化剂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2.
(6)“一系列操作”是指化学实验操作,这些操作需要用到的玻璃仪器有酒精灯、玻璃棒、烧杯、漏斗.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实验题

8.无水MgBr2可用作催化剂.实验室采用镁屑与液溴为原料制备无水MgBr2,装置如图所示(夹持仪器略去).主要步骤如下:
步骤l:三颈瓶中装入10g铁屑和150ml无水乙醚,装置B中加入适量的液溴.
步骤2:缓慢通入干燥的氮气,直至溴完全导入三颈瓶中.
步骤3:反应完毕后恢复至室温,过滤,将滤液转移至另一干燥的烧瓶中,冷却至0℃,析出晶体,再过滤得三乙醚合溴化镁粗品.
步骤4:常温下用苯溶解粗品,冷却至0℃,析出晶体,过滤,洗涤得三乙醚合溴化镁,加热至160℃分解得无水MgBr2产品.
已知:
①Mg和Br2反应剧烈放热;MgBr2具有强吸水性.
②MgBr2+3C2H5OC2H5═MgBr2•3C2H5OC2H5
请回答:
(1)仪器A的名称是球形冷凝管,它在实验中的作用是使挥发出的乙醚和溴蒸气冷却并回流至反应装置.
(2)步骡2中,可以将B装置中的溴完全导入三颈瓶中的原因是氮气的气流促进了液溴的挥发;该实验如果将所用液溴一次性全部加入三颈瓶中,其后果是反应过于剧烈,使反应过程难以控制.
(3)步骡3中,第一次过滤得到的固体物质是镁屑;根据步骤3、4,请总结出三乙醚合溴化镁所具有的物理性质:可溶于苯等有机溶剂,在0℃时的溶解度较小.
(4)请根据Mg的性质设计实验证明O2的氧化性比N2的强:将燃着的镁带分别插入O2和N2中,前者燃烧剧烈.
(5)将步骤得到的产品在干燥器中冷却到室温后,称量,其质量为61.4g.则该实验制取MgBr2的产率是80.1%.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实验题

7.碳酸钠(Na2CO3)和碳酸氢钠(NaHCO3)都可作为食用碱.
(1)用如图装置分别加热上述两种固体,当观察到澄清石灰水变浑浊时,则试管中受热的固体是NaHCO3.通过本实验证明,这两种固体对热的稳定性是Na2CO3强于(选填“强”或“弱”)NaHCO3
(2)若分别向碳酸钠溶液和碳酸氢钠溶液中滴加足量稀盐酸,都能观察到的现象是有气泡冒出,其中碳酸氢钠和稀盐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NaHCO3+HCl=NaCl+H2O+CO2↑.
(3)钠的化合物中,除了碳酸钠和碳酸氢钠外,还有氧化钠、氯化钠 等.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选择题

6.下列关于胶体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胶体区别于其它分散系的本质特征是分散质的微粒直径在1nm~100nm
B.Fe(OH)3胶体带正电
C.往Fe(OH)3胶体中逐滴滴入硫酸溶液,现象是:先有红褐色沉淀后沉淀溶解
D.Fe(OH)3胶体能够吸附水中悬浮的固体颗粒沉降,达到净水目的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选择题

5.用激光笔分别照射下列各烧杯中的液体,能在与光束垂直的方向上观察到一条光亮“通路”的是(  )
A.泥水B.蒸馏水C.硫酸铜溶液D.氢氧化铁胶体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选择题

4.如图是对盐溶液甲的鉴别流程,相关判断正确的是(  )
A.若乙为白色沉淀,则甲中可能含有SiO32-
B.若乙为淡黄色沉淀,则甲中可能含有FeBr3
C.若乙为淡黄色沉淀,则甲中可能含有S2-
D.若乙为白色沉淀,则甲中一定含有FeCl3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选择题

3.已知甲、乙、丙、丁四种可溶于水的化合物所含的离子如下表所示.用pH试纸检测得知甲、乙两种水溶液呈酸性,丙的水溶液呈中性,丁的水溶液呈碱性,下列有关说法中正确的是(  )
阳离子Al3+、Ba2+
阴离子OHˉ、SO42ˉ、Clˉ
A.往甲和乙的混合溶液中加入过量的丁溶液一定会生成白色沉淀
B.丙和丁的水溶液混合后会生成白色沉淀
C.一定温度下,丙溶于水会使水的电离程度增大
D.一定温度下,甲溶于水会使水的电离程度减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选择题

2.X、Y、Z三种主族元素,已知X+和Y-具有相同的电子层结构,Z元素原子核电荷数比Y元素原子核电荷数少9,Y-在一定条件下可被氧化成YZ3-,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X、Y、Z均属于短周期元素
B.离子半径X+>Y-
C.X、Y、Z三种元素只能形成化合物XYZ3
D.Y的气态氢化物的热稳定性可能较强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