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习题
 0  162141  162149  162155  162159  162165  162167  162171  162177  162179  162185  162191  162195  162197  162201  162207  162209  162215  162219  162221  162225  162227  162231  162233  162235  162236  162237  162239  162240  162241  162243  162245  162249  162251  162255  162257  162261  162267  162269  162275  162279  162281  162285  162291  162297  162299  162305  162309  162311  162317  162321  162327  162335  203614 

科目: 来源: 题型:解答题

7.某化学小组为了证明SO2和Cl2的漂白性,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

它们制备SO2和Cl2所依据的原理分别是:
Na2SO3+H2SO4═Na2SO4+H2O+SO2↑;MnO2+4HCl(浓)$\frac{\underline{\;\;△\;\;}}{\;}$MnCl2+Cl2↑+2H2O
(1)用来制取Cl2的装置是E(填序号),反应中浓盐酸所表现出的化学性质是还原性和酸性.
(2)反应开始一段时间后,B、D试管中的品红溶液均褪色.停止通气后,再给B、D两个试管分别加热,D(填“B”或“D”)试管中无明显现象.
(3)装置C的作用是吸收多余的SO2和Cl2
(4)若装置D中的品红溶液换成紫色的石蕊溶液,则出现的现象是先变红,后褪色.
(5)该小组同学将两种气体混合后通入品红溶液,一段时间后,品红溶液几乎不褪色.查阅资料得知:两种气体按体积比1:1混合,再与水反应可生成两种常见的酸,因而失去漂白作用,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SO2+Cl2+2H2O=H2SO4+2HCl.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填空题

6.用下图装置进行实验.

回答有关问题:
(1)玻璃管E内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2SO2+O2$\frac{\underline{催化剂}}{△}$2SO3
(2 )小试管C的作用是防止倒吸.
(3)广口瓶D内盛的试剂是浓硫酸,装置D的3个作用是①干燥SO2,②使SO2和O2两种气体混合均匀,③通过观察气泡控制气体比例和气流速度.
(4)从管E导出的气体成分是SO3、SO2、O2
(5)装置F中U形管观察到所收集物质的颜色状态是无色固体.
(6)若U形管内收集到的物质很少,分析其原因不可能是b(填标号).
a.装置气密性不好; b.制得的SO2中混有少量H2S杂质使催化剂中毒;c.气流速度过快
(7)从U形管导出的尾气的处理方法是用NaOH溶液吸收.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解答题

5.(1)自来水厂可以用氯气来杀菌、消毒,则氯气与水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Cl2+H2O=H++Cl-+HClO,此反应中氧化产物是HClO.
(2)老师在课堂上演示了一个趣味实验:把一块湿润的有色布条放到盛有干燥氯气的集气
瓶中.有色布条很快变成“白色”布条.学生对此进行了猜测.
猜测一:氯气具有漂白性,能使有色布条褪色
猜测二:氯气与湿润有色布条上的水分作用,产生的次氯酸使有色布条褪色.
某同学设计如下实验装置,验证猜想是否正确:

I.将预期的实验现象和结论填在下表中.
步骤实验操作预期现象和结论
松开a处弹簧夹,夹上b处弹簧夹装置左边集气瓶中的有色布条不褪色
删去,证明猜想一不正确.
松开b处弹簧夹,夹上a处弹簧夹装置右边集气瓶中的有色布条褪色,
说明猜想二正确.
Ⅱ.该装置左右两边均设计了盛有氢氧化钠溶液的吸收装置,作用是吸收多余的尾气,以免氯气污染空气.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解答题

4.为了探究HClO的漂白性,某同学设计了如下的实验:

(1)通入Cl2后,集气瓶B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Cl2+H2O=HCl+HClO,通过实验现象得出的结论为干燥的氯气没有漂白性,湿润的氯气具有漂白性.
(2)为了确证是HClO起漂白作用,你认为还应增加的实验是稀盐酸是否能使有色布条褪色.
(3)烧杯C中盛有NaOH溶液,其作用是吸收多余的氯气(尾气),防止氯气污染空气.
(4)为保证实验安全,当氯气以平均每分钟1.12L(标准状况)的流速通入时,若实验需耗时4分钟,则小烧杯中至少需盛有2mol•L-1NaOH溶液的体积是多少?(写出计算过程)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填空题

3.为了探究铁与氯气的反应,某同学甲设计了如下的实验方案.其实验装置为:

其实验步骤为:
(1)用注射器吸取20mL左右的氯气.
(2)在硬质玻璃管内加入一定量的细铁丝,一支试管内加入硫氰化钾溶液,另一支试管中加入氢氧化钠溶液.按图所示连接实验装置,并固定在铁架台上.经检验装置不漏气.
(3)加热硬质玻璃管内铁丝约1min,然后把注射器中的氯气注入到硬质玻璃管内,观察实验现象.可观察到的主要现象是铁丝剧烈燃烧、保持红热,产生棕褐色的烟,盛硫氰化钾溶液的试管内显红色.
(4)氢氧化钠溶液的作用是吸收尾气Cl2
(5)某同学乙猜测铁与氯气反应可能还会生成氯化亚铁,其为了探究生成物中是否含有氯化亚铁(假设铁已完全反应),设计了实验步骤如下的实验方案,但其只写出了实验的第1步.现只有酸性KMnO4溶液和KSCN溶液,请你选用合适的试剂,补充同学乙的实验步骤、完善其实验方案:
第1步:取出甲实验后的玻璃管中的固体少量,放入小烧杯中加适量蒸馏水,搅拌、溶解.滴加少量酸性高锰酸钾溶液并振荡,如果溶液的紫色褪去,则证明原生成物中含有氯化亚铁,否则原生成物中不含氯化亚铁.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填空题

2.如图是某次实验探究铁及其化合物性质的流程图:
根据图示及下面的提示回答下列问题:
(1)实验时某同学欲使集气瓶中生成高价铁盐,则集气瓶中应预先收集一种黄绿色气体,所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2Fe+3Cl2=2FeCl3
(2)请设计简单实验来确认上述反应中生成了高价铁取少量固体,加水配制成溶液,向其中加几滴KSCN溶液,若溶液变血红色,说明有高价铁盐生成,否则无高价铁盐生成;
(3)将集气瓶中的所得溶液倒人试管I中,然后加入过量的单质A,静置,溶液呈现蓝色,该实验证明氧化性弱的金属阳离子是Cu2+(填写离子符号);
(4)将试管I中的液体倒人试管Ⅱ中,再加入过量铁粉,振荡并过滤,该实验操作中使用到的玻璃仪器除烧杯和漏斗外,还有玻璃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钢铁容易腐蚀,工业生产中常需对钢铁进行“发蓝处理,以有效避免或减缓钢铁的腐蚀.所谓“发蓝”,就是在钢铁零件等进行氧化处理,使其表面形成一层致密的蓝黑色氧化膜.发蓝处理过程可表示如下:

(1)步骤Ш用除锈液(15%的硫酸溶液)浸泡铁件的目的在于除去铁表面的铁锈,该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Fe2O3+3H2SO4═Fe2(SO43+3H2O.
(2)为检验经过步骤Ⅳ处理的铁件是否合格,常往成品表面滴上5%的硫酸铜溶液一段时间.如果成品不合格(即铁件表面有微小松孔,未形成致密的氧化膜),将观察到铁制品表面有红色固体析出.
(3)工业生产中常常安排步骤V进一步处理经步骤Ⅳ处理后的铁件,以确保铁件表面微小的松孔发生钝化作用.该过程利用了重铬酸钾(KCr2O7)的氧化(填化学性质).
(4)除锈后的铁片在发蓝液(NaNO2、NaNO3及NaOH组成的混合液)中浸泡(步骤IV),发生了复杂的化学反应:
反应一:3Fe+1NaNO2+5NaOH-3Na2FeO2+1H2O+1NH3
反应二:8Fe+3NaNO3+5NaOH+2H2O=4Na2Fe2O4+3NH3
反应三:Na2FeO2+Na2Fe2O4+2H2O=Fe3O4+4NaOH
①配平“反应一”的化学方程式(将系数直接填在横线上).
②若要循环使用发蓝液,从理论角度分析,需要往使用过的发蓝液中加入B
A.只需加入NaNO2B.只需加入NaNO2和NaNO3
C.需要加入NaNO2、NaNO3和NaOHD.不需加入任何物质而直接使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选择题

8.“分子马达”的关键组件三蝶烯的结构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三蝶烯是苯的同系物
B.三蝶烯能发生取代反应
C.三蝶烯的一氯代物有6种
D.三蝶烯分子中所有原子可能在同一平面上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选择题

7.某有机物含C、H、O、N四种元素,其3D模型如图所示.下列有关该有机物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常温常压下呈气态
B.分子式为C3H8O2N
C.与H2NCH2COOH互为同系物
D.分子中所有C、N原子均处于同一平面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选择题

6.设NA为阿伏伽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1L0.1mol•L-1NaClO溶液中,ClO-的数目为0.1NA
B.常温常压下,11.2LCH4含有的共用电子对数目为2NA
C.16gO2与O3混合气体中,氧原子的数目为1.5NA
D.1molFe与足量Cl2完全反应后,转移的电子数目为3NA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