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习题
 0  162214  162222  162228  162232  162238  162240  162244  162250  162252  162258  162264  162268  162270  162274  162280  162282  162288  162292  162294  162298  162300  162304  162306  162308  162309  162310  162312  162313  162314  162316  162318  162322  162324  162328  162330  162334  162340  162342  162348  162352  162354  162358  162364  162370  162372  162378  162382  162384  162390  162394  162400  162408  203614 

科目: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4.两种碱的混合物共8g与100mL2mol/L的盐酸恰好完全反应,则混合物组成可能是(  )
A.NaOH、KOHB.NaOH、Cu(OH)2C.Fe(OH)2、Cu(OH)2D.Fe(OH)2、Fe(OH)3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3.下列各组气体制备的发生装置相同的是(  )
A.O2、H2B.Cl2、HClC.H2、Cl2D.O2、HCl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2.设NA为阿伏伽德罗常数的值.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标况下,11.2L 氟化氢中含有的分子数目为0.5NA
B.室温下,21.0g乙烯和丁烯的混合气体中所含的碳原子数目是NA
C.室温下,2L0.05mol/L 的NH4NO3溶液中所含有的氮原子数目是0.2NA
D.22.4L Cl2 与足量NaOH溶液反应时转移的电子数为NA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1.下列有关实验装置进行的相应实验,能达到实验目的是(  )
A.
用图 1所示装置除去乙烯中少量 SO2 气体
B.
用图  装置量取 20.00 mL 0.10 mol•L-1硫酸
C.
用图  装置能验证 HCl 气体在水中的溶解性
D.
用图 装置从碘的 CCl4溶液中分离出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实验题

10.某课外活动小组欲利用CuO与NH3的反应研究NH3的性质与分子组成,设计了如图实验装置(夹持装置未画出)进行实验.请回答下列问题:
(1)仪器a的名称为分液漏斗;仪器b中的试剂不能为下列中的C(填字母)
A.氧化钙     B.碱石灰     C.石灰石     D.熟石灰
(2)装置B的作用是干燥氨气
(3)实验中观察到装置C中黑色CuO粉末变为红色固体,量气管收集到无色无味的气体,写出装置C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3CuO+2NH3$\frac{\underline{\;\;△\;\;}}{\;}$3Cu+3H2O+N2
(4)实验完毕,若测得干燥管D增重mg,装置F测得气体的体积为nL(已折算成标准状况),则氨分子中氮、氢的原子个数比为$\frac{9n}{11.2m}$(用含m、n字母的代数式表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解答题

9.已知两种常见金属A(地壳中含量第二的金属)、B(红色金属)分别与两种酸X、Y发生反应,其转化关系如图1所示,其中D为红棕色气体.
回答以下问题:

(1)D为大气污染物,产生的环境污染有化学烟雾、酸雨(列举两个).
(2)G溶液蒸发、冷却结晶所得产物的俗名是胆矾或蓝矾.
(3)反应②的化学方程式为Cu+2H2SO4(浓)$\frac{\underline{\;\;△\;\;}}{\;}$CuSO4+SO2↑+2H2O:
(4)反应③的离子反应方程式为SO2+NO2+H2O=2H++SO42-+NO;
(5)6.4gB与过量X溶液(8mol/L、60mL)充分反应后,生成的还原产物有C、D,反应后溶液中所含X为n mol,此时溶液中所含X的阴离子的物质的量为n+0.2mol.
(6)常温下A与Y的稀溶液能发生反应生成盐W,关于固体W的转化关系如图2所示(无关物质已略去).其中N是红棕色的化合物.
①M由两种化合物组成,其中含有F;将M通入BaCl2溶液,实验现象是产生白色沉淀.
②若经反应I得到16g固体N,产生的气体M恰好被0.3L 1mol•L-1NaOH溶液完全吸收得溶液1,则反应IV中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2Fe3++HSO3-+H2O=2Fe2++SO42-+3H+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选择题

8.已知:C(s)+$\frac{1}{2}$O2(g)═CO(g)△H1=-110.35kJ/mol
CO(g)+$\frac{1}{2}$O2(g)═CO2(g)△H2=-282.57kJ/mol
则C(s)+O2(g)═CO2(g)△H3为(  )
A.+172.22kJ/molB.-172.22kJ/molC.-392.92kJ/molD.+392.92kJ/mol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填空题

7.当10g丁烷气体完全燃烧并且生成二氧化碳气体和液态水时,放出热量500kJ.则1mol丁烷完全燃烧并生成液态水时放出的热量为2900KJ.试写出丁烷燃烧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2C4H10(g)+13O2(g)=8CO2(g)+10H2O(l)△H=-5800kJ/mol.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解答题

6.含氮、磷元素的废水进入水体而造 成的水体富营养化污染越来越严重,但人们也一直在寻找保护措施.环境专家认为可以用金属铝将水体中的$NO_3^-$,还原为N2,从而消除污染.其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6$NO_3^-$+10Al+18H2O→3N2↑+10Al(OH)3+6OH-
(1)请配平上述离子方程式6NO3-+10Al+18H2O═3N2↑+10Al(OH)3+6OH-
(2)现运用该法要除去1m3含氮元素0.3mol的废水中的$NO_3^-$(设氮元素都以$NO_3^-$的形式存在,下同),则至少需要消耗金属铝13.5g.
(3)工业废水中的NaNO2可采用加入适量NH4Cl的方法除去,能使NaNO2转化为不引起二次污染的N2,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NH4Cl+NaNO2=NaCl+N2↑+2H2O.
(4)有人认为金属镁与铝能更快消除氮的污染,其反应原理和金属铝相同.
①写出镁和含氮废水反应的离子方程式2NO3-+5Mg+6H2O═N2↑+5Mg(OH)2+2OH-
②已知金属镁可以从海水中提取的MgCl2通过电解制得,电解熔融氯氧化镁的化学方程式为MgCl2$\frac{\underline{\;通电\;}}{\;}$Mg+Cl2↑.
若要除去1m3含氮元素0.3mol的废水中的$NO_3^-$,则至少需要含0.5%(质量分数)MgCl2的海水14.25kg.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解答题

5.已知A、B、C、D、E是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五种短周期元素,A与C同主族,A与B、A与E形成共价化合物,A与B形成的最简单化合物的水溶液呈碱性,E的最高正化合价与最低负化合价的代数和为6,D是同周期中简单离子半径最小的元素.
(1)五种元素中,E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是第3周期ⅦA族.
(2)B的气态氢化物与其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反应生成的化合物中存在的化学键类型为离子键和共价键.
(3)C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与D的最高价氧化物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Al2O3+2NaOH═2NaAlO2+H2O.
(4)写出由A、B元素形成的六核分子的电子式
(5)已知X、Y、Z三种物质中均含有上述元素中的某一种元素,它们之间存在如图所示的转化关系:X$\stackrel{W}{→}$Y$?_{X}^{W}$Z
①X、Y、Z均含有同一种金属元素,若W固体俗称干冰,则反应Y→Z的离子方程式为CO32-+CO2+H2O═2HCO3-;若W是强碱,且Y是白色难溶固体,则反应Y→Z的离子方程式为Al(OH)3+OH-═AlO2-+2H2O.
②X、Y、Z是均含有同一种非金属元素的化合物,W是一种常见金属单质,且上述转化均在常温条件下完成,则反应Z→Y的离子方程式为3Fe2++NO3-+4H+═3Fe3++NO↑+2H2O.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