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习题
 0  162252  162260  162266  162270  162276  162278  162282  162288  162290  162296  162302  162306  162308  162312  162318  162320  162326  162330  162332  162336  162338  162342  162344  162346  162347  162348  162350  162351  162352  162354  162356  162360  162362  162366  162368  162372  162378  162380  162386  162390  162392  162396  162402  162408  162410  162416  162420  162422  162428  162432  162438  162446  203614 

科目: 来源: 题型:解答题

9.综合利用CO2、CO对构建低碳社会有重要意义.
(1)利用H2和CO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如下反应:CO(g)+2H2(g)?CH3OH(g)(放热反应).对此反应进行如下研究:在恒温,体积为2L的密闭容器中分别充入1.2mol CO和1mol H2,10min后达到平衡,测得含有0.4mol CH3OH(g).
①10min后达到平衡时CO的浓度为0.4mol/L;
②10min内用H2表示的平均反应速率为0.04mol/(L.min);
③若要加快CH3OH的生成速率,可采取的措施有增大压强(填一种合理的措施)
(2)利用H2和CO2在一定条件下可以合成乙烯:6H2+2CO2$\stackrel{催化剂}{?}$  CH2═CH2+4H2O
①已知:4.4gCO2与H2完全转化为CH2═CH2和水(气态)共放出6.39kJ的热量,写出该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6H2(g)+2CO2(g) CH2=CH2(g)+4H2O(g)△H=-127.8 kJ/mol.
②不同温度对CO2的转化率及催化剂的催化效率的影响如图甲所示.

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a(填序号).
a.不同条件下反应,N点的速率最大
b.温度在约250℃时,催化剂的催化效率最高
c.相同条件下,乙烯的产量M点比N高
③若在密闭容器中充入体积比为 3:1的 H2和CO2,则图甲中M点时,产物CH2═CH2的体积分数为7.7%.(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3)利用一种钾盐水溶液作电解质,CO2电催化还原为乙烯,如图乙所示.在阴极上产生乙烯的电极反应方程式为2CO2+12H++12e-═CH2=CH2+4H2O.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填空题

8.蕴藏在海底的“可燃冰”是高压下形成的外观像冰的甲烷水合物固体.根据你所学的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碳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是第二周期ⅣA族,甲烷是其简单气态氢化物,与水比较不稳定的是甲烷(或CH4);已知1g甲烷完全燃烧生成液态水时放热55.6kJ•mol-1,写出该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CH4(g)+2O2(g)=CO2(g)+2H2O(l)△H=-889.6kJ•mol-1
(2)碳有多种同素异形体,C60所属的晶体类型为分子晶体;金刚石熔化时破坏的作用力是共价键;
金刚石、石墨的能量关系如图所示,则等质量的金刚石和石墨完全燃烧金刚石(填“金刚石”或“石墨”)放出热量更多,写出石墨转化为金刚石的热化学方程式C(s,石墨)=C(s,金刚石)△H=+1.9kJ•mol-1
(3)工业上常利用甲烷制氢气,反应方程式为:CH4(g)+H2O(g)?CO(g)+3H2(g)△H=+160kJ•mol-1;现向容积为2L的密闭容器中分别通入2mol的甲烷和水蒸气,4s时测得氢气的反应速率为0.3mol•L-1.s-1,则4s时剩余的甲烷的浓度为0.6mol/L,反应吸收(填“放出”或“吸收”)热量;上述反应可以通过电解池来实现,电解液为硫酸钠溶液,电解过程能量的转化形式为电能转化为化学能.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解答题

7.研究氧化物与悬浮在大气中的海盐粒子的相互作用时,设计如下反应:
I. 2NO2(g)+NaCl(g)?NaNO3(g)+ClNO(g)△H<0,化学平衡常数为k1
II.2NO(g)+Cl2(g)?2ClNO(g)△H<0化学平衡常数为k2
请回答下列问题:
(1)4NO2(g)+2NaCl(g)?2NaNO3(g)+2NO(g)+Cl2(g)的反应热△H=2△H1-△H2 (用△H1、△H2表示),化学平衡常数K=K=$\frac{{{k}_{1}}^{2}}{{k}_{2}}$(用k1、k2表示)
(2)若反应I在绝热密闭容器中进行,实验测得NO2(g)的转化率(NO2%)随时间变化如图所示,t3-t1时刻NO2(g)的转化率(NO2%)降低的原因是因反应为放热反应且反应容器为绝热容器,随着反应的进行,体系的温度会升高,故再次达平衡时的转化率会降低.
(3)若反应II在恒温、恒容条件下进行,下列能判断该反应一定达到平衡状态的是AD
A.容器内压强不再变化
B.n(ClNO)=n(NO)
C.混合气体密度不变
D.V(NO)=V(ClNO)
(4)在一定温度和压强下,反应II达到平衡,当NO哈CL2的比例不同时,对Cl2的比例不同时,对Cl2的转化率及平衡混合物中ClNO的体积分数都有影响.设NO和Cl2起始物质的量之比为x,平衡时Cl2的转化率为a,平衡混合物中ClNO的体积分数为y,y=$\frac{2a}{x+1-a}$.(用a和x的代数式表示y)
(5)实验室用NaOH溶液吸收NO2,反应为:2NO2+2NaOH=NaNO3+NaNO2+H2O.含0.2mol NaOH的水溶液与0.2mol NO2恰好完全反应得1L溶液A,溶液B为0.1mol•L1的CH3COONa溶液,则两溶液中c(NO3)、c(NO2)和c(CH3COOH)由大到小的顺序为c(NO3-)>c(NO2-)>c(CH3COO-).(已知HNO2的电离常数Ka=7.1×10-4mol•L1,CH3COOH的电离常数K a=1.7×10-5mol•L1).常温下,向溶液B中加水稀释过程中,下列比值变化大的是abc.
a.$\frac{c(H)}{cOH}$        b.$\frac{c(OH)}{c(C{H}_{3}COO)}$  c.$\frac{c(Na)}{c(C{H}_{3}OO)}$    d.$\frac{c(C{H}_{3}OO)•c(H)}{c(C{H}_{3}COOH)}$.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解答题

6.在100℃时,将0.200mol的四氧化二氮气体充入2L真空的密闭容器中,每隔一定的时间对该容器内的物质进行分析,得到如下表格:
020406080100
c(N2O40.100c10.050c3ab
c(NO20.0000.060c20.1200.1200.120
试填空:
(1)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N2O4?2 NO2
达到平衡时,四氧化二氮的转化率为60%,表中c2>c3、a=b(填“>”、“<”或“=”).
(2)20s时四氧化二氮的浓度c1=0.07mol/L,40s时二氧化氮的浓度c2=0.1mol/L,在0s~20s时间段内,二氧化氮的平均反应速率为v(NO2)=0.003mol/(L•s),四氧化二氮的平均反应速率为v(N2O4)=0.0015mol/(L•s)
(3)若在相同情况下最初向该容器充入的是二氧化氮气体,要达到上述同样的平衡状态,二氧化氮的起始浓度是0.2mol/L.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解答题

5.煤的气化过程中发生反应:CO(g)+H2O(g)?CO2(g)+H2(g),若在恒温压容器中充入1mol CO和3mol 水蒸气发生上述反应,达到平衡时测得反应物
与生成物的物质的量之比为5:3,且吸收热量180kJ,请回答下列问题:
(1)该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可写为CO(g)+H2O=CO2(g)+H2(g)△=+240kJ/mol.
(2)两种反应物的转化率之和为1.
(3)该条件下此反应的平衡常数为1.
(4)若要在相同的温度下和相同的容器中,按下列物料配比充入,建立平衡后CO的体积百分含量与题干平衡相同,下列选项中可行的是ABC.
物质
选项

n(CO)

n(H2O)

n(CO2

n(H2
A0mol4mol2mol2mol
B0.5mol2.5mol0.5mol0.5mol
C1mol4mol0.5mol0.5mol
D0mol0mol1mol3mol
(5)若要在相同的温度下和相同的容器中,充入下列物料建立平衡,平衡后CO2的体积分数与题干平衡的CO2的体积分数相同,但CO的体积分数与题干平衡中CO的体积分数不同的是BC.
物质
选项

n(CO)

n(H2O)

n(CO2

n(H2
A0mol0mol1mol3mol
B2.5mol0.5mol0.5mol0.5mol
C3mol1mol0mol0mol
D0mol0mol3mol1mol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解答题

4.工业合成氨反应为:N2(g)+3H2(g) $?_{高温高压}^{催化剂}$ 2NH3(g),对其研究如下:
(1)已知H-H键能为436kJ•mol-1,N-H键能为391kJ•mol-1,N≡N键的键能是945.6kJ•mol-1,则上述反应的△H=-92.46kJ•mol-1
(2)上述反应的平衡常数K的表达式为:$\frac{{c}^{2}(N{H}_{3})}{c({N}_{2}){c}^{3}({H}_{2})}$.若反应方程式改写为:$\frac{1}{2}$N2(g)+$\frac{3}{2}$H2(g)?NH3(g),在该温度下的平衡常数:K1=$\sqrt{K}$(用K表示).
(3)在773K时,分别将2molN2和6molH2充入一个固定容积为1L的密闭容器中,随着反应的进行,气体混合物中n(H2)、n(NH3)与反应时间t的关系如下表:
t/min051015202530
n(H2)/mol6.004.503.603.303.033.003.00
n(NH3)/mol01.001.601.801.982.002.00
①该温度下,若向同容积的另一容器中投入的N2、H2、NH3浓度分别为3mol/L,3mol/L、3mol/L,此时v大于v(填“大于”、“小于”或“等于”)
②由上述表中的实验数据计算得到“浓度~时间”的关系可用如图的曲线表示,表示    c(N2)~t的曲线是乙.在此温度下,若起始充入4molN2和12molH2,反应刚达到平衡时,表示c(H2)的曲线上相应的点为B.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解答题

3.某学习小组利用如图实验装置制备Cu(NH3xSO4•H2O.并测量x值.
【Cu(NH3xSO4•H2O制备】见图1
(l)A中发生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Ca(OH)2+2NH4Cl 2NH3↑+CaCl2+2H2O.
(2)C中CCl4的作用是防止倒吸.
(3)B中先产生蓝色沉淀,随后沉淀溶解变成深蓝色溶液,此溶液中含有Cu(NH3xSO4,若要从溶液中析出Cu(NH3xSO4•H2O晶体,可加入试剂无水乙醇.
【x值的测量】见图2
步骤一:检查装置气密性,称取0.4690g晶体[M=(178+17x)g/mol]于锥形瓶a中
步骤二:通过分液漏斗向锥形瓶a中滴加l0%NaOH溶液至无气体产生为止
步骤三:用0.5000mol/L的NaOH标准溶液液滴定b中剩余HCI,消耗标准溶液液16.00mL
(4)步骤二的反应可理解为Cu(NH3xSO4与NaOH在溶液中反应,其离子方程式为:Cu(NH3x2++2OH-=Cu(OH)2↓+xNH3↑.
【x值的计算与论证】
(5)计算:x=3.56.
该学习小组针对上述实验步骤,提出测量值(x)比理论值偏小的原因如下:
假设1:步骤一中用于称量的天平砝码腐蚀缺损;
假设2:步骤二中加入的NaOH溶液不足、没有加热、生成的氨气未完全逸出、NaOH溶液浓度过低等(任写两点);
假设3:步骤三中测定结束读数时,体积读数偏小.该假设不成立(填“成立”或“不成立”).
(6)针对假设l,你对实验的处理意见是更换砝码完好的托盘天平后,重新进行步骤一到步骤三的全部实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解答题

2.以工业废铁和硫酸铵为原料可以制取FeSO4•7H2O和硫酸铁铵,其制备;流程图如下:
请根据题意完成下列填空:
(1)碳酸钠溶液能除去酯类油污,其原因是(用离子方程式表示)CO32-+H2O?HCO3-+OH-;反应Ⅰ需要加热数分钟,其原因是升温,促进水解,溶液碱性增强,使反应充分进行.
(2)废铁销中含氧化铁,无需在制备前除去,其理由是(用离子方程式回答)Fe2O3+6H+═2Fe3++3H2O,2Fe3++Fe═3Fe2+;判断反应Ⅱ完全反应的现象是铁屑不再溶解,铁屑表面不再有气泡产生.
(3)下列物质中最适合的氧化剂X是b.
      a.NaClO        b.H2O2          c.KMnO4          d.K2Cr2O7
(4)加热蒸发溶液Y之前,需取少量的溶液来检验Fe2+是否已全部被氧化,则所加试剂为铁氰化钾溶液;判断能否用酸性KMnO4溶液来代替,并说明其理由不能,因为H2O2和Fe2+均能使酸性的KMnO4溶液褪色.
(5)操作①的名称是冷却结晶;检验硫酸铁铵中NH4+的方法是试管中加入少量样品和NaOH固体加热,在试管口用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检验,看到试纸变成蓝色.
(6)称取14.00g制得的硫酸铁铵晶体,将其溶于水配制成100mL溶液,分成两等份,向其中一份溶液中加入足量NaOH溶液,过滤、洗涤、干燥后得到2.14g沉淀;向另一份溶液中加入0.05mLBa(NO32溶液,恰好完全反应.则该硫酸铁铵晶体的化学式为Fe2(SO43•2(NH42SO4•2H2O或(NH44Fe2(SO45•2H2O.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在元素周期表中,铝在硼的正下方,它们有很多相似的化学性质,可以形成许多组成和性质类似的化合物.单质硼可以通过硼镁矿Mg2B2O5•H2O来制取.(如图甲)

(1)写出步骤①的化学方程式Mg2B2O5•H2O+2NaOH═2NaBO2+2Mg(OH)2
(2)写出步骤②的离子方程式2Na++4BO2-+2CO2+11H2O═Na2B4O7•10H2O↓+2HCO3-
(3)写出表示溶液a物料守恒的关系c(Na+)=c(CO32-)+c(HCO3-)+c(H2CO3);
(4)步骤③中加入稀H2SO4的作用是利用强酸制备弱酸H3BO3
(5)将制得的粗硼在一定条件下反应全部生成BI3,BI3热分解可以得到纯净的单质硼.0.25g粗硼制成的BI3分解得到的I2全部被收集后,用2.00mol/L Na2S2O3溶液滴定,达到滴定终点时消耗27.00mL Na2S2O3溶液.(已知:I2+2S2O32-═2I-+S4O62-
①滴定过程中所用的指示剂为淀粉溶液,滴定终点的现象是溶液由蓝色恰好变为无色;②粗硼中硼的含量为79.2%;
(6)利用硼砂晶体(Na2B4O7•10H2O)可制备过硼酸钠,它是一种优良的漂白剂,被广泛应用于洗衣粉、漂白粉、洗涤剂中.已知纯净的过硼酸钠晶体中各元素的物质的量之比为以n(Na):n(B):n(H):n(O)=1:1:n:7.取过硼酸钠晶体在70℃以上加热将逐步失去结晶水,测固体质量随温度的变化如图乙所示,则乃时所得晶体的化学式为NaBO3•H2O,请写出简要的解题过程T3时n(Na)=$\frac{20.0g×23%}{23g/mol}$=0.2mol,
则30.80g样品中,依n(Na):n(B):n(H):n(O)=l:1:n:7=0.2:0.2:0.2n:1.4,
样品的质量为:0.2×23+0.2×11+0.2n+1.4×16=30.8
解得:n=8,则原晶体为:NaBO3•4H2O.
T3时所得晶体中钠元素的质量分数,求出结晶水数目:$\frac{23}{23+11+48+18n}$=0.23,解得n=1,
所以T3时所得晶体的化学式为NaBO3•H2O.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6-2017学年陕西西藏民族学院附中高二上月考二化学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关于吸热反应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凡需加热的反应一定是吸热反应 B. 只有分解反应才是吸热反应

C. 使用催化剂的反应是吸热反应 D. 酸碱中和反应的逆反应是吸热反应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