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目: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该电池的总反应为C+O2═CO2 | |
B. | 煤直接燃烧发电比直接煤燃料电池发电的能量利用率高 | |
C. | 进入反应室的煤块粉碎成粉末状对反应速率和限度均无影响 | |
D. | 电子由电极b沿导线流向电极a,入口A加入的物质为煤粉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 收集NO2并防止其污染环境 | |
B. | ![]() 称取一定量的NaOH | |
C. | ![]() 检验浓硫酸与铜反应后的产物中,是否含有铜离子 | |
D. | ![]() 制取NaHCO3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42gC3H6中含有的共用电子对数目为8NA | |
B. | 由6gCaCO3和5gKHCO3组成的混合物中含有的碳原子数为0.11NA | |
C. | 标准状况下,22.4L氯气和56g铁充分反应,转移的电子数为3NA | |
D. | 1L0.01mol•L-1Kal(SO4)2溶液中含有的阳离子数为0.02NA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解答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在离子化合物中不可能含有共价键 | |
B. | 在共价化合物中也可能含有离子键 | |
C. | 凡含有离子键的化合物一定是离子化合物 | |
D. | 完全由非金属元素组成的化合物一定是离子化合物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选择题
选项 | 实验操作 | 现象或结论 |
A | 将铁屑、溴水、苯混合加热 | 制取溴苯 |
B | 先加入浓硫酸,再加入苯,最后滴入浓硝酸 | 制取硝基苯 |
C | 向C6H5ONa溶液巾通入CO2气体 | 溶液出现浑浊,证明酸性:C6H5OH<H2CO3 |
D | 乙醇和浓硫酸混合加热,将产生的气体通人酸性高锰酸钾溶液中 | 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证明乙醇发生消去反应生成乙烯 |
A. | A | B. | B | C. | C | D. | D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该物质的分子式为C11H10O3 | |
B. | 该有机物含有4种官能团 | |
C. | 1 mol该有机物最多可以消耗2 mol NaOH | |
D. | 该有机物不能发生消去反应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选择题
选项 | 实验操作 | 实验现象 | 结论 |
A | 等体积等浓度的HA和HB两种酸分别与足量的锌反应,用排水法收集气体 | HA放出氢气的反应速率更快 | 酸性:HB<HA |
B | 以铜、铁、浓硝酸构成原电池 | 铁表面有红棕色气泡产生 | 铜作原电池的负极 |
C | 向25mL冷水和沸水中分别滴入5滴FeCls饱和溶液 | 前者为黄色,后者为红褐色 | 升高温度,Fe3+的水解程度增大 |
D | 将固体CaSO4加入Na2CO3饱和溶液中 | 一段时间后,检验固体主要成分为CaCO3 | Ksp ( CaSO4)<Ksp ( CaCO3 ) |
A. | A | B. | B | C. | C | D. | D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0.5mol C4H10中含有的共价键数为6.5NA | |
B. | 3.4 g羟基和3.4 g氢氧根均含有2NA个电子 | |
C. | 1L0.1 mol•L-1CH3COOH溶液中含有的氧原子数为0.2NA | |
D. | 标准状况下,22.4L由CHCl3和CH2Cl2组成的混合物中含有的分子数目为NA |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