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习题
 0  162637  162645  162651  162655  162661  162663  162667  162673  162675  162681  162687  162691  162693  162697  162703  162705  162711  162715  162717  162721  162723  162727  162729  162731  162732  162733  162735  162736  162737  162739  162741  162745  162747  162751  162753  162757  162763  162765  162771  162775  162777  162781  162787  162793  162795  162801  162805  162807  162813  162817  162823  162831  203614 

科目: 来源: 题型:填空题

7.(4)已知有机分子中同一碳原子上连接两个羟基是不稳定的,会自动脱水:
$\stackrel{H_{2}O}{→}$
有人提出了醇氧化的两种可能过程:

①去氢氧化 $\stackrel{2H}{→}$,失去的氢原子再和氧原子结合成水分子
②加氧氧化,+$\stackrel{O_{2}}{→}$$\stackrel{-H_{2}O}{→}$反应过程中为先加氧后脱水
请回答下列问题:
①请在方框中填写加氧氧化的中间产物的结构简式.
②要证明这两种过程哪一种是正确的,我们准备用同位素原子示踪法.用18O2和铜催化剂在一定的温度下氧化乙醇,下列有关说法中正确的是A、C.
A.若18O只存在于产物H2O分子中,则说明醇的氧化是按①的过程进行
B.若在产物H2O分子中含有18O,则说明醇的氧化是按①的过程进行
C.若在产物乙醛分子中含有18O,则说明醇的氧化是按②的过程进行
D.若醇的氧化按②的过程进行,则18O只能存在于产物醛分子中.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填空题

6.运动员服用兴奋剂的现象在世界大赛中时有发生,某种兴奋剂的结构如图.
回答下列问题:
①它的化学式为C20H24O3
②它的非含氧官能团的名称是碳碳双键.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填空题

5.根据教材中的“中和热的测定实验”,所用玻璃仪器除了烧杯、量筒、胶头滴管以外,还需要温度计和搅拌器.已知:含有10.0g氢氧化钠的稀溶液与足量的稀盐酸反应,放出14.3kJ的热量,则该中和反应的中和热为57.2KJ.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多选题

4.某同学在研究前18号元素时发现,可以将它们排成如图所示的“蜗牛”形状,图中每个“•”代表一种元素,其中O点代表氢元素.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A、B组成的化合物中不可能含有共价键
B.虚线相连的元素处于同一族
C.B元素是图中金属性最强的元素
D.离O点越远的元素原子半径越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解答题

3.如图为元素周期表中的一部分,表中列出了11种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按要求完成下列各小题.

(1)化学性质最不活泼的元素是Ar(填元素符号,下同),非金属性最强的元素是F.金属性最强的单质与水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2K+2H2O=2K++2OH-+H2↑.
(2)①③⑤三种元素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中,碱性最强的化合物的化学式是NaOH.
(3)①②③三种元素的原子半径由大到小的顺序是K>Na>Mg.
(4)某元素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既能与酸反应生成盐和水,又能和碱反应生成盐和水,该元素为Al.在这两种盐中该元素的化合价为+3,该元素的最高价氧化物和盐酸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Al2O3+6H+=2Al3++3H2O.向该元素和⑧号元素形成的化合物的溶液中,缓慢滴加氢氧化钠溶液至过量,产生的实验现象是先出现白色沉淀,并逐渐增多,后逐渐减少,最后消失,有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AlCl3+3NaOH=Al(OH)3↓+3NaCl,Al(OH)3+NaOH=NaAlO2+2H2O.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选择题

2.短周期元素W、X、Y、Z原子序数依次减小,它们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之和为14.X与Z同主族,Y与W同主族,且Y的原子半径大于Z.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原子半径:W>X>Y
B.X的单质不能与Z的氧化物反应
C.W的单质在Y的单质中燃烧产生淡蓝色火焰
D.X、Y可形成既有离子键又有共价键的离子化合物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A、B、C均为短周期的元素,它们在周期表的位置如图.已知:B、C元素的原子序数之和是A 元素的原子序数的4倍,则A、B、C分别是(  )
A.Be、Na、AlB.O、P、ClC.P、O、ClD.C、Al、P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解答题

20.某小组的同学们利用如图装置,探究不同条件对铁与酸反应速率的影响.
请回答下列问题.
(1)铁与稀硫酸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Fe+2H+=Fe2++H2↑.
(2)适当升高烧瓶内液体的温度,产生气泡的速率将加快(填“加快、”“减慢”或“不变”),由此得出的结论是升温可使铁与酸的反应速率加快.
(3)将稀硫酸换为浓硫酸,可观察到铁的表面没有气泡,原因是浓硫酸将铁钝化.
(4)向烧瓶中滴入几滴CuSO4溶液,产生气泡的速率明显加快.这是什么原因?
甲同学:CuSO4溶液中的Cu2+对铁与稀硫酸的反应起了催化作用.
乙同学:CuSO4与Fe反应生成了Cu,从而Fe、Cu、稀硫酸构成了原电池,使反应速率加快.
你同意乙的观点,欲证明此观点,可另取一套上图装置,向烧瓶中直接加入少量铜粉,观察现象.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9.金属铝质轻且有良好的防腐蚀性,在国防工业、生产、生活中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图是从铝土矿中制备铝的工艺流程:

已知:铝土矿的主要成分是Al2O3,此外还含有少量SiO2、Fe2O3、MgO杂质;回答下列问题:
I、(1)铝土矿加入盐酸过滤后所得滤渣A的主要成分为SiO2
(2)在工艺流程中,加入足量氢氧化钠溶液发生的离子反应共有5个,其中发生沉淀
溶解的离子反应方程式为OH-+Al(OH)3=AlO2-+2H2O.
(3)邋入过量的二氧化碳时,生成沉淀的离子方程式为AlO2-+2H2O+CO2═HCO3-+Al(OH)3↓.
(4)电解氧化铝,每生成1molA1时,生成24g氧气.
Ⅱ、测铝土矿组分的质量分数.
(1)若铝土矿样品质量为m,对滤渣A洗涤、干燥后称重为m1;对滤渣B洗涤、干燥、灼烧后称重为m2,该方案能测得质量分数的成份且相应的质量分数是SiO2:$\frac{{m}_{1}}{m}$×100%、Al2O3:$\frac{m{-m}_{1}-{m}_{2}}{m}$×100%;
(2)洗涤滤渣A后的洗涤液是否需加入到第一次过滤后的滤液中是(“是”或“否”);检
测滤渣A是否洗涤干净的方法是取最后一次洗涤液与少许试管中,滴入几滴KSCN溶液,溶液不变红,说明洗涤干净.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8.X、Y、Z为短周期元素,原子序数依次增大.X原子最外层电子数是Y原子最外层电子数的2倍,质子数比Y少5,X和Z在同一主族.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原子半径:Y>Z
B.X元素的一种单质可用于消毒杀菌
C.Y的单质在空气中放置表面易生成一层致密的氧化膜
D.Z的单质在氧气中点燃可生成两种酸性氧化物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