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习题
 0  162706  162714  162720  162724  162730  162732  162736  162742  162744  162750  162756  162760  162762  162766  162772  162774  162780  162784  162786  162790  162792  162796  162798  162800  162801  162802  162804  162805  162806  162808  162810  162814  162816  162820  162822  162826  162832  162834  162840  162844  162846  162850  162856  162862  162864  162870  162874  162876  162882  162886  162892  162900  203614 

科目: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3.化学与社会、生产、生活、环境等密切相关,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东晋葛洪《肘后备急方》中记载了“青蒿一握,以水二升渍,绞取汁,…”,此过程属于物理变化
B.日本福岛核电站事故中,核原料裂变产生的2种放射性同位素碘-131和铯-137的中子数不同
C.乙烯与氧气在银催化作用下生成环氧乙烷符合绿色化学的原子经济性要求
D.PM2.5是指天气中直径接近2.5×10-6m的颗粒物,其分散在空气中形成胶体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多选题

12.下列实验操作能达到目的是(  )
实验目的实验操作
A区分苯和四氯化碳在两支分别盛有少量苯和四氯化碳的试管中加碘水后振荡
B证明溴乙烷中有溴原子溴乙烷与NaOH水溶液共热,充分反应,冷却后加入硝酸银溶液
C制取溴苯在苯中加铁粉后再加溴水并振荡
D除去苯中的甲苯向混合物中加入酸性高锰酸钾溶液,然后分液
A.AB.BC.CD.D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1.除去下列物质中所含少量杂质(括号内为杂质),所选用的试剂和分离方法能达到实验目的是(  )
A.硝基苯(硝酸)     NaOH溶液        分液
B.乙烯(二氧化硫)  酸性高锰酸钾      洗气
C.乙酸乙酯(乙酸)  NaOH溶液        蒸馏
D.苯(苯酚)        溴水              过滤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0.下列实验处理可行的是(  )
①将  与NaOH的醇溶液共热制备CH3-CH═CH2
②向甲酸和甲醛的混合物中加入氢氧化钠溶液,中和甲酸后,加入新制的氢氧化铜加热--检验混合物中是否含有甲醛
③向丙烯醛(CH2=CH-CHO)中滴入KMnO4(H+)溶液,观察紫色褪去,能证明结构中存在碳碳双键
④实验时手指不小心沾上苯酚,立即用70o以上的热水清洗
⑤用溴水除去混在苯中的己烯,分液得到纯净的苯
⑥将电石与水反应产生的乙炔通入溴水中,溴水褪色,证明乙炔和溴水发生了加成反应.
A.只有①B.只有①④C.只有①③④⑥D.都不能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计算题

9.在一密闭的2L的容器里装有4mol SO2和2mol O2,在一定条件下开始反应.2min末测得容器中共有5.2mol 气体,试计算:
(1)2min末SO3气体的物质的量浓度;
(2)2min内O2的平均反应速率v(O2);
(3)2min末SO2的转化率.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选择题

8.下列关于卤族元素的说法正确的是(  )
A.F、Cl、Br、I最高正化合价都为+7
B.卤族元素的单质只有氧化性
C.从F到I,原子的得电子能力依次加强
D.卤素单质与H2化合的难易程度按F2、Cl2、Br2、I2的顺序由易变难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选择题

7.已知aXm+bYn-两种离子的电子层结构相同,则b等于(  )
A.a+m+nB.a+m-nC.a-m+nD.a-m-n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解答题

6.I.一定量的CO(g)和H2O(g)分别通入容积为1L的恒容密闭容器中,发生反应CO(g)+H2O?CO2(g)+H2(g)得到如下三组数据:
实验组温度℃起始量/mol平衡量/mol达到平衝所需时间/min
COH2OCO2 
1500843.2 4
2700420.8 3
3700420.8 1
(1)下列情况表明反应达到平衡状态的是C (填序号)
A.CO2和H2生成速率相等
B.温度不变时,压强不变
C.生成CO2的速率和生成CO的速率相等
(2)实验2中,反应达到平衡状态时,CO的转化率为20%.
(3)实验3和实验2相比,改变的条件是加催化剂.
II.(1)硫化钠溶液具有较强碱性,其原因是S2-+H2O?HS-+OH-,HS-+H2O?H2S+OH-(用离子方程式表示).
(2)欲使0.1mol的Na2S溶液中,$\frac{c(H{S}^{-})}{c({S}^{2-})}$的值增大,可采取的措施是BC(填序号)
A.加适量等浓度的NaOH溶液
B.加适量的水
C.通入适量的H2S气体.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选择题

5.下列实验装置图合理的是(  )
A.
装置可实现:Cu+2H2O$\frac{\underline{\;通电\;}}{\;}$Cu(OH)2+H2
B.
装置能构成锌铜原电池
C.
装置可用于粗铜的电解精炼
D.
装置可用于浓硫酸干燥氯气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选择题

4.为倡导“低碳”,减小CO2对环境的影响,需对CO2进行创新利用研究.T1℃使,将将9mol CO2和12mol H2充入3L密闭容器中,发生反应CO2(g)+3H2(g)?CH3OH(g)+H2O(g)△H<0,容器中CH3OH的物质的量随时间变化如曲线Ⅰ所示,平衡时容器内压强为p0.改变某一条件重新进行上述反应,CH3OH的物质的量随时间变化如曲线Ⅱ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曲线Ⅱ对应的条件改变是增大压强
B.T2℃时,上述反应平衡常数为0.52,则T2>T1
C.在T1℃,若起始时向容器充入4.5 mol CO2、6 mol H2,平衡时容器内压强P1>$\frac{{P}_{0}}{2}$
D.在T1℃,若起始时向容器中充入4.5 mol CO2、5 mol H2、5 mol CH3OH(g)和5 mol H2O(g),则达平衡前v(正)>v(逆)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