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习题
 0  163051  163059  163065  163069  163075  163077  163081  163087  163089  163095  163101  163105  163107  163111  163117  163119  163125  163129  163131  163135  163137  163141  163143  163145  163146  163147  163149  163150  163151  163153  163155  163159  163161  163165  163167  163171  163177  163179  163185  163189  163191  163195  163201  163207  163209  163215  163219  163221  163227  163231  163237  163245  203614 

科目: 来源: 题型:填空题

5.(1)某兴趣小组同学汲取热电厂附近的雨水进行实验.雨水样品在空气中放置2小时后,通过测定发现雨水样品的酸性会增强,你认为会形成溶液酸性这一变化的原因是(用离子方程式表示)2H2SO3+O2=4H++2SO42-
(2)正常雨水的溶液也是偏酸性,这是因为大气中的CO2溶于雨水
(3)该兴趣小组同学为测定空气中二氧化硫的体积分数,做了如下实验:取标准状况下的空气1.000L(内含氮气、氧气、二氧化硫、二氧化碳等),慢慢通过足量氯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SO2+Cl2+H2O=2HCl+H2SO4),在所得溶液中加入过量的氯化钡溶液,产生白色沉淀,将沉淀洗涤、干燥,称得其质量为0.233g.计算该空气样品中二氧化硫的体积分数2.24%.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解答题

4.2Zn(OH)2•ZnCO3是制备活性ZnO的中间体,以锌焙砂(主要成分为ZnO,含少量Cu2+、Mn2+等离子)为原料制备2Zn(OH)2•ZnCO3的工艺流程如图:

请回答下列问题:
(1)(NH42SO4与NH3•H2O组成的混合溶液工业上称为缓冲溶液,向该溶液中加入少量强酸或强碱,溶液的PH都不会有明显变化,请分别用离子方程式说明原因NH3•H2O+H+=NH4++H2O,NH4++OH-=NH3•H2O.
(2)“浸取”时为了加快锌的浸出速率,可采取的措施有将锌焙砂粉碎;搅拌;适当加热提高浸取温度等(任写两种);
(3)“浸取”时加入的NH3•H2O过量,写出生成MnO2的离子方程式Mn2++H2O2+2NH3•H2O=MnO2↓+2NH4++2H2O;
(4)适量S2-能将Cu2+转化为硫化物沉淀而除去,若选择ZnS进行除杂,是否可行?可行;用计算说明原因:ZnS+Cu2+=CuS+Zn2+K=$\frac{Ksp(ZnS)}{Ksp(CuS)}$=1.2×1012>1×105反应趋于完全;[已知:Ksp(ZnS)=1.6×l0-24,Ksp(CuS)=1.3×l0-36
(5)“沉锌”的离子方程式是3Zn2++6HCO3-=2Zn(OH)2•ZnCO3↓+5CO2↑+H2O;
(6)该过程中,蒸氨所得氨气可循环利用,“过滤 III”所得滤液也可循环使用,其主要成分的化学式是(NH42SO4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实验题

3.化学实验是进行科学探究、探求新知识的重要途径.某学习小组的同学设计如图装置探究铜片与浓硫酸的反应(加热、夹持装置略去).

探究I  SO2的性质:
(1)A中铜片与浓硫酸的反应方程式为:Cu+2H2SO4$\frac{\underline{\;加热\;}}{\;}$ CuSO4+SO2↑+2H2O.
(2)实验进行一段时间后,发现C中产生白色沉淀,经检验该沉淀为BaSO4.同学甲分析:A中温度过高,产生副产物SO3,SO3进入C中与BaCl2反应生成BaSO4.你认为甲的分析合理吗?请说明理由.不合理,因为铜与浓硫酸反应生成的二氧化硫与空气中的氧气一起与BaCl2溶液反应生成BaSO4
(3)若用装置D检验SO2的漂白性,则D中溶液是品红试液;处理尾气可用氢氧化钠.(填试剂名称)
探究II  关于浓硫酸:
(4)为测定浓硫酸的浓度,同学乙设计如下方案:
取适量该浓硫酸,稀释10倍后取出20mL置于锥形瓶中,滴入2滴酚酞作指示剂,用标准NaOH溶液进行滴定.如果装标准液的滴定管未用标准液润洗,会导致测定结果偏高;如果锥形瓶用待测液润洗,会导致测定结果偏高.(填“偏高”、“偏低”或“不受影响”)
(5)为测定A中参加反应的硫酸的物质的量,同学丙设计如下方案:
待A中铜片完全溶解,冷却后将溶液稀释至500mL,再加入过量铁粉,使之充分反应,生成的气体在标况下的体积为16.8L;过滤得到残留固体,经洗涤、干燥、称量,比原铁粉质量减轻了35.6g.则A中参加反应的硫酸为2.35mol.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选择题

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常温下,在0.1mol•L-1的HNO3溶液中,由水电离出的c(H+)>$\sqrt{{K}_{w}}$
B.常温下,向10mL pH=3的CH3COOH溶液中加水稀释后,溶液中$\frac{c(C{H}_{3}CO{O}^{-})}{c(C{H}_{3}COOH)•c(O{H}^{-})}$的值不变
C.Ksp不仅与难容电解质的性质和温度有关,还与溶液中相关离子的浓度有关
D.常温下,浓度相同的①CH3COONa溶液、②NaClO溶液、③NaCl溶液中的c(H+):②>①>③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实验题

1.某小组同学利用图所示装置进行铁的电化学腐蚀原理的探究实验:
装置分别进行的实验现象
i.连好装置 一段时间后,向烧杯中滴加酚酞碳棒附近溶液变红
ii.连好装置 一段时间后,向烧杯中滴加[K3[Fe(CN)6]铁片表面产生蓝色沉淀
(l)小组同学认为以上两种检验方法,均能证明铁发生了电化学腐蚀.
①实验i中的现象是碳棒附近溶液变红.
②用化学用语解释实验i中的现象:O2+2H2O+4e-═4OH-
(2)查阅资料:K3[Fe(CN)6]具有氧化性.
①据此有同学认为仪通过ii中现象不能证明铁发生了电化学腐蚀,理由是铁电极能直接和K3[Fe(CN)6]溶液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生成Fe2+,会干扰由于电化学腐蚀负极生成Fe2+的检验
②进行下列实验,在实验几分钟后的记录如表:
实验滴加试管现象
0.5mol.LK3[Fe(CN)6]溶液iii.蒸馏水无明显变化
iv.1.0mol•L-1NaCl溶液铁片表面产生大量蓝色沉淀
v.0.5mol•L-1Na2SO4溶液无明显变化
a.以上实验表明:在Cl-存在条件下,K3[Fe(CN)6]溶液可以与铁片发生反应.
b.为探究Cl-的存在对反应的影响,小组同学将铁片酸洗(用稀硫酸浸泡后洗净)后再进行实验III,发现铁片表面产生蓝色沉淀.此补充实验表明Cl-的作用是Cl-破坏了铁表面的氧化膜.
(3)有同学认为上述实验仍不严谨.为进一步探究K3[Fe(CN)6]的氧化性对实验ii结果的影响,又利用(2)中装置继续实验.其中能证实以上影响确实存在的是AC(填字母序号).
实验试剂现象
A酸洗后的铁片K3[Fe(CN)6]溶液(已除O2产生蓝色沉淀
B酸洗后的铁片K3[Fe(CN)6]和NaCl混合溶液(未除O2产生蓝色沉淀
C铁片K3[Fe(CN)6]和NaCl混合溶液(已除O2产生蓝色沉淀
D铁片K3[Fe(CN)6]和盐酸混合溶液(已除O2产生蓝色沉淀
(4)综合以上实验分析,利用实验ii中试剂能证实铁发生了电化学腐蚀的实验方案是取出少许铁片(负极)附近的溶液于试管中,滴加K3[Fe(CN)6]溶液,若出现蓝色沉淀,则说明负极附近溶液中产生了Fe2+,即发生了电化学腐蚀.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选择题

20.现有三组混合液:①乙酸乙酯和乙酸钠溶液  ②乙醇和丁醇  ⑧溴化钠和单质溴的水溶液,分离以上各混合液的正确方法依次是(  )
A.分液、萃取、蒸馏B.萃取、蒸馏、分液C.分液、蒸馏、萃取D.蒸馏、萃取、分液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9.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乙烷中混有乙烯可用酸性高锰酸钾溶液来除去
B.在海轮外壳连接锌块保护外壳不受腐蚀是采用了牺牲阳极的阴极保护法
C.已知2SO2(g)+O2(g)?2SO3(g)△H<0,该反应在任何温度下均可自发进行
D.室温下,Ksp(AgCl)=1.8×10-10,Ksp(Ag2CrO4)=9.0×10-12,向浓度相等的Na2CrO4和NaCl的混合稀溶液中滴加0.01 mol•L-1 AgNO3溶液,先生成Ag2CrO4沉淀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8.纽扣式银锌电池的构造如图所示,电池的总反应为:Zn+Ag2O+H2O=Zn(OH)2+2Ag,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Zn作正极B.电子经外电路流向Ag2O极
C.OH-向Zn极移动D.正极反应:Ag2O+H2O+2e-=2Ag+2OH-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7.已知X为ⅠA族金属元素,Y为ⅦA族元素,则X与Y形成的化合物中相邻原子间存在的相互作用是(  )
A.离子键B.极性共价键C.非极性共价键D.范德华力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推断题

16.芳香烃A的分子式为C7H8,已知它存在如下转化关系,其中C是一种一元醇,D是A的对位一溴取代物,H和E,I和F分别互为同分异构体;

(1)化合物I的结构简式是.反应B→C的化学方程式是
(2)C(C7H8O)的含有苯环的同分异构体还有4种.
(3)为验证E→F的反应类型与E→G不同,下列实验方法切实可行的是C.
A.向E→F反应后的混合液中加入硝酸酸化,再加入AgNO3溶液得到淡黄色沉淀
B.向E→F反应后的混合液中加入溴水,发现溴水褪色
C.向E→F反应后的混合液中加入盐酸酸化后,滴入溴的CCl4溶液,发现溶液褪色
D.E→F反应后的混合液中加入酸性KMnO4溶液,混合液紫红色变浅.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