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习题
 0  163282  163290  163296  163300  163306  163308  163312  163318  163320  163326  163332  163336  163338  163342  163348  163350  163356  163360  163362  163366  163368  163372  163374  163376  163377  163378  163380  163381  163382  163384  163386  163390  163392  163396  163398  163402  163408  163410  163416  163420  163422  163426  163432  163438  163440  163446  163450  163452  163458  163462  163468  163476  203614 

科目: 来源: 题型:实验题

7.KAl(SO42•12H2O(明矾)是一种复盐,在造纸等方面应用广泛.实验室中,采用废易拉罐(主要成分为Al,含有少量的Fe、Mg杂质)制备明矾的过程如图所示.回答下列问题:
易拉罐$→_{微热、过滤}^{试剂①}$滤液A$\stackrel{NH_{4}HCO_{3}}{→}$沉淀B$→_{K_{2}SO_{4}}^{稀H_{2}SO_{4}}$→产物
(1)为尽量少引入杂质,试剂①应选用D(填标号).
A.HCl溶液    B.H2SO4溶液      C.氨水    D.NaOH溶液
(2)易拉罐溶解过程中主要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Al+2NaOH+2H2O=2NaAlO2+3H2↑.
(3)沉淀B的化学式为Al(OH)3;将少量明矾溶于水,溶液呈弱酸性,其原因是Al3+水解,使溶液中H+浓度增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解答题

6.利用天然气可制得以H2、CO等为主要组成的工业原料合成气,反应为CH4(g)+H2O(g)?CO(g)+3H2(g).
(1)甲烷与水蒸气反应,被氧化的元素是C,当生成标准状况下35.84L合成气时转移电子的物质的量是2.4mol.
(2)将2mol CH4和5mol H2O(g)通入容积为100L的反应室,CH4的平衡转化率与温度、压强的关系如图所示.
①若达到A点所需的时间为5min,则v(H2)=0.006mol•L-1•min-1,100℃时平衡常数K=6.75×10-4 mol2•L-2
②图中的p1<p2(填“<”、“>”或“=”),A、B、C三点的平衡常数KA、KB、KC的大小关系是KC>KB>KA
(3)合成气用于合成氨气时需除去CO,发生反应CO(g)+H2O(g)?CO2(g)+H2(g)△H<0.
下列措施中能使$\frac{n(C{O}_{2})}{n({H}_{2}O)}$增大的是AC(填编号).
A.降低温度
B.恒温恒容下充入He(g)
C.将H2从体系中分离
D.再通入一定量的水蒸气.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实验题

5.氯化铜、氯化亚铜是重要的化工原料,广泛用作有机合成的催化剂.已知氯化铜容易潮解.实验室使用如图所示装置,利用还原铜粉和氯气来制备氯化铜.请回答下列问题:

(1)石棉绒的作用是增大铜粉与氯气的接触面积;装置B、C中的试剂分别是饱和NaCl溶液、浓硫酸,装置E和装置F及试剂可用装有碱石灰(或生石灰)的干燥管替换(填装置及所装试剂的名称).
(2)当Cl2排尽空气后,加热装置D.则装置D中产生的现象是棕色的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u+Cl2$\frac{\underline{\;\;△\;\;}}{\;}$CuCl2
(3)若实验测得CuCl2质量分数为90.0%,则其中可能含有的杂质是石棉绒(Cu或CuCl)(任写一种).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解答题

4.在1L的容器中含有H2、N2和NH3的平衡混合物,其中含N20.30mol,H20.40mol和NH30.10mol.如果温度保待不变,需要向容器中加入多少摩尔H2才能使NH3的平衡浓度增大一倍?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解答题

3.在一定体积的密闭容器中,进行化学反应:CO2(g)+H2(g)?CO(g)+H2O(g)达到平衡状态,其化学平衡常数K和温度t的关系如表:
t℃70080083010001200
K0.60.91.01.72.6
回答下列问题:
(1)该反应的化学平衡常数表达式为K=$\frac{c(CO)•c({H}_{2}O)}{c(C{O}_{2})•c({H}_{2})}$;再充入CO2气体,则平衡正向移动(选“正向移动”、“逆向移动”或“不移动”),平衡常数K不变(选“增大”、“减小”或“不变”).
(2)该反应的逆反应方向为放热反应方向(选填吸热、放热).
(3)能判断该反应是否达到化学平衡状态的依据是bc(多选扣分).
a.容器中压强不变      b.混合气体中c(CO)不变
c.v(H2)=v(H2O)         d.c(CO2)=c(CO)
(4)某温度下的各物质平衡浓度符合:c(CO2)=c(CO),c(H2)=c(H2O),试判断此时的温度为830℃.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解答题

2.在一定温度下,4L密闭容器内某一反应中气体M、气体N的物质的量随时间变化的曲线如图:
(1)比较t2时刻,正逆反应速率大小V>V.(填“>”、“=”、“<”)
(2)若t2=2min,计算反应开始至t2时刻用M的浓度变化表示的平均反应速率为:0.25mol/(L•min)
(3)t3时刻化学反应达到平衡,反应物的转化率为75%.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实验题

1.有一含NaCl、Na2CO3•10H2O和NaHCO3的混合物,某同学设计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通过测量反应产生的CO2和H2O的质量,来确定该混合物中各组分的质量分数.

(1)实验步骤:
①按图(夹持仪器未画出)组装好实验装置后,首先进行的操作是检查装置气密性.
②称取样品,并将其放入硬质玻璃管中;称量装浓硫酸的洗气瓶C的质量和装碱石灰的U形管D的质量.
③打开活塞K1、K2,关闭K3,缓缓鼓入空气数分钟,其目的是除去装置中的水蒸气和二氧化碳.
④关闭活塞K1、K2,打开K3,点燃酒精灯加热至不再产生气体.装置B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NaHCO3$\frac{\underline{\;\;△\;\;}}{\;}$Na2CO3+H2O↑+CO2↑、Na2CO3•10H2O$\frac{\underline{\;\;△\;\;}}{\;}$Na2CO3+10H2O↑.
⑤打开活塞K1,缓缓鼓入空气数分钟,然后拆下装置,再次称量洗气瓶C的质量和U形管D的质量.
(2)关于该实验方案,请回答下列问题.
①若加热反应后不鼓入空气,对测定结果的影响是NaCl偏大NaHCO3偏小 Na2CO3•10H2O偏小 (填“偏大”“偏小”或“无影响”)
②E处干燥管中盛放的药品是碱石灰,其作用是防止空气中的CO2和水蒸气进入D中影响测定结果,如果实验中没有该装置,则会导致测量结果NaHCO3的质量分数偏大(填写同①).
③若样品质量为10.0g,反应后C、D装置增加的质量分别为2.7g、2.2g,则混合物中Na2CO3•10H2O的质量分数为28.6%.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解答题

20.二氧化硫和氮的氧化物是常用的化工原料,但也是大气的主要污染物.综合治理其污染是环境化学当前的重要研究内容之一.
硫酸生产中,SO2催化氧化生成SO3:2SO2(g)+O2(g)$?_{△}^{催化剂}$2SO3(g)某温度下,SO2的平衡转化率(a)与体系总压强(p)的关系如图所示.根据图示回答下列问题:
(1)将2.0mol SO2和1.0mol O2置于10L密闭容器中,反应达平衡后,体系总压强为0.10MPa.该反应的平衡常数等于800.
(2)若改在容器中加入1.0mol SO2、0.5mol O2和amol SO3,保持温度不变反应达平衡后,体系总压强也为0.10MPa,则a=1.0mol.SO2的平衡转化率为60%.
(3)平衡状态由A变到B时.平衡常数K(A)=K(B)(填“>”、“<”或“=”).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实验题

19.工业上,向500~600℃的铁屑中通入氯气生产无水氯化铁;向炽热铁屑中通入氯化氢生产无水氯化亚铁.现用如图所示的装置模拟上述过程进行实验.

回答下列问题:
(1)制取无水氯化铁的实验中,A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MnO2+4HCl(浓)$\frac{\underline{\;\;△\;\;}}{\;}$MnCl2+Cl2↑+2H2O,装置B中为浓硫酸溶液.D中的试剂是NaOH溶液.
(2)制取无水氯化亚铁的实验中,装置A用来制取HCl.尾气的成分是HCl、H2
(3)若操作不当,制得的FeCl2会含有少量FeCl3,检验FeCl3常用的试剂是KSCN溶液.欲要除去FeCl2溶液中混有FeCl3,应加入Fe粉,化学方程式为Fe+2FeCl3=3FeCl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实验题

18.某化学课外小组查阅资料得知:苯和液溴在有溴化铁(FeBr3)存在的条件下可发生反应生成溴苯和溴化氢,此反应为放热反应.他们设计了如图装置制取溴苯.先向分液漏斗中加入苯和液溴,再将混合液慢慢滴入反应器A中.如图是制取溴苯的装置.试回答:
(1)装置A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2Fe+3Br2=2FeBr3
(2)装置C中看到的现象是导管口有白雾,试管内有淡黄色的沉淀生成,证明有HBr生成.
(3)装置B是吸收瓶,内盛CCl4液体.如果没有B装置而将A、C直接相连,你认为是否妥当?否(填“是”或“否”),理由是逸出的溴蒸气也能与AgNO3溶液反应.
(4)实验完毕后将A试管中的液体倒在装有冷水的烧杯中,烧杯下(填“上”或“下”)层为溴苯,这说明溴苯不溶于水且密度比水大.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