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习题
 0  168288  168296  168302  168306  168312  168314  168318  168324  168326  168332  168338  168342  168344  168348  168354  168356  168362  168366  168368  168372  168374  168378  168380  168382  168383  168384  168386  168387  168388  168390  168392  168396  168398  168402  168404  168408  168414  168416  168422  168426  168428  168432  168438  168444  168446  168452  168456  168458  168464  168468  168474  168482  203614 

科目: 来源: 题型:解答题

20.为了研究外界条件对过氧化氢分解速率的影响,某同学做了以下实验,请回答下列问题.
编号操作实验现象
分别在试管A、B中加入 5mL 5% H2O2溶液,各滴入1~2 滴1mol/L FeCl3溶液.待试管中均有适量气泡出现时,将试管A放入盛有5℃左右冷水的烧杯中;将试管B放入盛有40℃左右热水的烧杯中试管A中不再产生气泡
试管B中产生的气泡量增大
另取两支试管分别加入 5mL 5%H2O2溶液和 5mL10%H2O2溶液试管A、B中均未见气泡产生
(1)过氧化氢分解的化学方程式为2H2O2$\frac{\underline{\;FeCl_{3}\;}}{\;}$2H2O+O2↑.
(2)实验①的目的是研究温度对H2O2分解速率的影响,实验中滴加FeCl3溶液的目的是加快H2O2分解速率,使实验现象易于观察.
(3)实验②未观察到预期的实验现象,为了帮助该同学达到实验目的,你提出的对上述操作的改进意见是将两支试管同时放入盛有相同温度热水的烧杯中,或向两支试管中同时滴入2滴1mol/L FeCl3溶液,观察产生气泡的速率(用实验中所提供的几种试剂).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9.短周期元素Q、R、T、W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如图:其中T所处的周期序数与主族序数相等,请回答下列问题
(1)T在周期表中位于第三周期,第ⅢA族
(2)元素的非金属性:Q弱于W (填“强于”或“弱于”)
(3)Q的单质与W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浓溶液共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2H2SO4(浓)$\frac{\underline{\;\;△\;\;}}{\;}$2SO2↑+CO2↑+2H2O
(4)原子序数比R多1的元素的1种氢化物能分解为它的另一种氢化物,此分解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H2O2$\frac{\underline{\;MnO_2\;}}{\;}$2H2O+O2
(5)R有多种氧化物,其中甲的相对分子质量最小.在一定条件下,2L的甲气体与1L的氯气相混合,若该气体被足量的NaOH溶液完全吸收后没有气体残留,所生成的R的含氧酸盐的化学式为NaNO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8.如图是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根据①~⑧在周期表中的位置按题目要求回答:

(1)在①至⑨号元素中,非金属性最强的元素是氟(填元素名称).
(2)请画出③号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
(3)④⑤号元素的气态氢化物中最稳定的是HF(用化学式表示).
(4)下图所示的模型表示的分子中,可由①、②形成的是bd(填选项序号).

(5)元素⑥⑦⑧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按碱性从强到弱的顺序排列是NaOH>Mg(OH)2>Al(OH)3(用化学式表示).
(6)元素②和④形成的化合物的电子式是元素①和⑨形成的化合物甲中含有共价键键,请用电子式表示物质甲的形成过程是
(7)为验证VIIA族部分元素非金属性的递变规律,设计了如图装置进行实验,请回答:
ⅰ.仪器A的名称是分液漏斗,A中发生的反应是(请用离子方程式表示)Cl2+2Br-=2Cl-+Br2
ⅱ.棉花浸有的NaOH溶液的作用是(用离子方程式表示):Cl2+2OH-=Cl-+ClO-+H2O.
ⅲ.为验证溴与碘非金属性强弱:通入少量⑨的单质,充分反应后,将A中液体滴入试管内,取下试管,充分振荡,静置,可观察到溶液分层,上层几乎无色,下层呈紫红色
ⅳ.上述VⅡA族元素,非金属性随元素核电荷数增加而逐渐减弱的原因:同主族元素从上到下原子半径逐渐增大,得电子能力逐渐减弱.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7.图为原电池的示意图.请回答:
(1)Zn极为原电池的负(填“正”或“负”)极,该极的电极反应式是Zn-2e-=Zn2+,属于氧化反应(填“氧化反应”或“还原反应”).
(2)电子(填“电子”或“电流”)从锌片通过导线流向铜片,溶液中的H+
铜片(填“锌片”或“铜片”)上获得电子.
(3)原电池工作一段时间后,H2SO4溶液的浓度减小(填“增大”或“减小”)
(4)如Zn棒质量减轻3.25g,则另一极放出气体的体积为1.12L(标准状况).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6.化学反应伴随着能量变化是化学反应的基本特征之一.某同学进行如图1的实验,以检验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实验中发现,反应后①中的温度升高;②中的温度降低.由此判断铝条与盐酸的反应是放热反应,Ba(OH)2•8H2O与NH4Cl的反应是吸热反应.反应过程①(填“①”或“②”)的能量变化可用图2表示.
(2)①中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6H++2Al=2Al3++3H2↑;在该反应中,作为还原剂的物质是Al(填化学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5.下列排列顺序正确的是(  )
A.半径:Al3+>Mg2+>Na+>F-B.稳定性:HI<HBr<HCl<HF
C.酸性:HClO4<H2SO4<H3PO4D.碱性:Al(OH)3>Mg(OH)2>Ca(OH)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4.下列微粒中半径最小的(  )
A.Na+B.Al3+C.K+D.S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3.Cu与一定浓度的硝酸反应时,其方程式可表示为:Cu+HNO3--Cu(NO32+NO↑+NO2↑+H2O
(1)硝酸在反应中的性质是氧化性、酸性.
(2)0.3molCu被完全溶解后,如果得到的NO和NO2物质的量相同,则参加反应的硝酸的物质的量是0.9mol,若用排水法收集这些气体,可得到标准状况下的体积4.48 L.
(3)如果参加反应的Cu和HNO3的物质的量之比为3:10,写出并配平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3Cu+10H++4NO3-=3Cu2++NO↑+3NO2↑+5H2O.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2.原电池是直接把化学能转化为电能的装置.
(1)如图1所示:在Cu-Zn原电池中,Zn极发生氧化反应(填“氧化”或“还原”),写出电极反应式Zn-2e-=Zn2+
Cu极为正极;发生的电极反应为2H++2e-=2H2↑.
(2)航天技术上使用的氢-氧燃料电池具有高能、轻便和不污染环境等优点.其放电时的电池总反应方程式为:2H2+O2=2H2O.
图2是氢-氧燃料电池的装置图.则:
①溶液中OH-移向a电极(填“a”或“b”).
②b电极周围通入的气体为O2,该电极附近PH增大.(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1.下表是稀硫酸与某金属反应的实验数据:
实验
序号
金属
质量/g
金属
状态
c(H2SO4)/mol•L-1v(H2SO4)/mL溶液温度/℃金属消失的时间/S
反应前反应后
10.100.5502034500
20.10粉末0.550203550
30.100.7502036250
40.100.8502035200
50.10粉末0.850203625
60.101.0502035125
70.101.050355050
80.101.1502034100
90.101.150204440
分析上述数据,回答下列问题:
(1)实验4和5表明固体反应物的表面积对反应速率有影响.
(2)在前4次实验中,能表明反应物浓度对反应速率产生影响的实验有1、3、4(填实验序号).
(3)其实验6和其实验7表明温度对反应速率有影响.
(4)实验中,反应前后溶液的温度变化值(约15℃)相近,推测其原因:可能是硫酸过量,等质量的金属完全反应,放出的热量相等,所以使等体积溶液的温度升高值相近.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