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习题
 0  169584  169592  169598  169602  169608  169610  169614  169620  169622  169628  169634  169638  169640  169644  169650  169652  169658  169662  169664  169668  169670  169674  169676  169678  169679  169680  169682  169683  169684  169686  169688  169692  169694  169698  169700  169704  169710  169712  169718  169722  169724  169728  169734  169740  169742  169748  169752  169754  169760  169764  169770  169778  203614 

科目: 来源: 题型:解答题

5.硫化氢(H2S)是一种有毒的可燃性气体,用H2S、空气和KOH溶液可以组成燃料电池,其总反应式为2H2S+3O2+4KOH═2K2SO3+4H2O.
(1)该电池工作时正极应通入空气(或氧气).
(2)该电池的负极电极反应式为:2H2S+16OH--12e-=2SO32-+10H2O或H2S+8OH--6e-=SO32-+5H2O.
(3)该电池工作时负极区溶液的pH降低(填“升高”“不变”“降低”)
(4)有人提出K2SO3可被氧化为K2SO4,因此上述电极反应式中的K2SO3应为K2SO4,某学习小组欲将电池工作一段时间后的电解质溶液取出检验,以确定电池工作时反应的产物.实验室有下列试剂供选用,请帮助该小组完成实验方案设计.
0.01mol•L-1KMnO4酸性溶液,1mol•L-1HNO3,1mol•L-1H2SO4,1mol•L-1HCl,
0.1mol•L-1Ba(OH)2,0.1mol•L-1BaCl2
实验步骤实验现象及相关结论
①取少量电解质溶液于试管中,用pH试纸测其pH.→试纸呈深蓝色,经比对溶液的pH约为14,说明溶液中有残余的KOH.
 
 ②继续加入足量1mol•L-1HCl  溶液,再加入少量0.1mol•L-1BaCl2溶液,振荡.→若有白色沉淀产生,则溶液中含有K2SO4
→若无白色沉淀产生,则溶液中没有K2SO4
③另取少量电解质溶液于试管中,先加1mol•L-1的H2SO4酸化,再滴入2~3滴0.01mol•L-1KMnO4酸性溶液,振荡.→若KMnO4溶液紫红色褪去,则说明溶液中含有K2SO3,若KMnO4溶液紫红色不褪,则说明溶液不含K2SO3
(5)若电池开始工作时每100mL电解质溶液含KOH56g,取电池工作一段时间后的电解质溶液20.00mL,加入BaCl2溶液至沉淀完全,过滤洗涤沉淀,将沉沉在空气中充分加热至恒重,测得固体质量为11.65g,计算电池工作一段时间后溶液中KOH的物质的量浓度5.000mol/L.  (结果保留四位有效数字,假设溶液体积保持不变,已知:M(KOH)=56,M(BaSO4)=233,M(BaSO3)=217)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解答题

4.某同学做元素周期律性质递变规律实验时,自己设计了一套实验方案,并记录了有关实验现象如下表(记录现象时随手记在纸片上,不对应,需整理):
实验方案实验现象
①用砂纸擦后的镁带与沸水反应再向反应液中滴加酚酞A.浮于水面,熔成小球,在水面上无定向移动随之消失,溶液变成红色
②向新制的H2S饱和溶液中滴加新制的氯水B.产生大量气体,可在空气中燃烧,溶液变成浅红色
③钠与滴有酚酞试液的冷水反应C.反应不十分剧烈,产生气体可以在空气中燃烧
④镁带与2mol•L-1的盐酸反应D.剧烈反应,产生的气体可以在空气中燃烧
⑤铝条与2mol•L-1的盐酸反应E.生成白色胶状沉淀,继而沉淀消失
⑥向氯化铝溶液中滴加氢氧化钠F.生成淡黄色沉淀
请帮助该同学整理并完成实验报告.
(1)实验目的:验证Na、Mg、Al、S、Cl元素从左到右金属性依次减弱、非金属性依次增强的规律.
(2)实验用品:试管、酒精灯、砂纸、镊子、小刀、胶头滴管.
(3)实验内容:
实验方案
(填序号)
实验现象
(填序号)
有关化学方程式
(4)实验结论:同周期元素随原子序数增大,元素金属性逐渐减弱,非金属性逐渐增强.
(5)请用物质结构理论简单说明具有上述结论的原因同周期元素,随原子序数增大,原子核对核外电子的吸引能力逐渐增强,原子失去电子的能力逐渐减弱,得电子能力逐渐增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选择题

3.以下四种有机物的分子式皆为C4H10O:
②CH3CH2CH2CH2OH③
其中能氧化成醛的是(  )
A.①②B.只有②C.②和③D.③和④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选择题

2.1973年世界十大科技新闻中报道:中国学者许志福和美国科学家穆尔共同合成了世界上最大的碳氢分子,其中一个分子由1134个碳原子和1146个氢原子构成.关于此物质,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是烃类化合物B.常温下呈固态
C.具有类似金刚石的硬度D.分子中最多可能有281个碳碳叁键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填空题

1.M是一种新型可生物降解的高分子材料,主要制造可降解纤维、塑料和医用材料,其水解最终产物为N.燃烧9.0g的N只产生CO2和H2O,且质量分别为13.2g和5.4g,实验测得N在标准状况下的蒸气密度为4.02g/L;N的核磁共振氢谱显示的峰面积之比为1:1:1:3.
(1)通过计算确定N的分子式
(2)写出由N在催化剂条件下缩聚反应合成M的化学方程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填空题

20.有机合成不断的得到新物质,一种新药物的合成途径如下:

(1)按官能团划分,有机物A的类别为炔烃
(2)有机物E中含氧官能团的名称为羰基;其它官能团的结构式为
(3)A到B的反应类型为加成反应;若加入的化合物X能与新制Cu(OH)2悬浊液反应产生红色沉淀,D到E可以简单地看作由两步反应完成,第二步反应类型为消去反应.
(4)写出G与苯酚按物质的量的比1:1反应生成J的化学方程式CH3COOCOCH3 +C6H5OH$→_{△}^{催化剂}$C6H5OCOCH3+CH3COOH
(5)写出符合下列条件的L的同分异构体
①属于芳香族化合物  ②能发生水解反应  ③不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填空题

19.乙二酸( HOOC-COOH)俗称草酸,易溶于水,电离常数K1=5.4×10-2,K2=5.4×10-5,其盐草酸钙和草酸氢钙均为白色不溶物.无色晶体H2C2O4•2H2O称为草酸晶体,其熔点为101.5℃.草酸晶体失去结晶水得无水草酸,它在157℃升华.
根据上述信息,回答下列问题.
(1)向盛有2mL饱和NaHCO3溶液的试管里加入少量乙二酸浓溶液,观察到有大量气泡产生,写出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2HCO3-+H2C2O4=2H2O+2CO2↑+C2O42-.(碳酸:K1=4.4×10-7
(2)向试管A中加入3mL乙醇,然后边振荡试管边加入2mL浓硫酸和2mL乙二酸溶液,按下图Ⅰ组装好装置,加热3-5min.在装有饱和Na2CO3溶液的试管B中有油状且带有香味的液体产生.B中导管口在液面上而不伸入液面下的原因是防止倒吸.写出乙二酸与少量乙醇反应的化学反应方程式

(3)已知草酸分解的化学方程式为:H2C2O2$\stackrel{187℃}{→}$H2O+CO2↑+CO↑
利用图Ⅱ①和图Ⅱ②加热草酸晶体(夹持仪器忽略),以验证草酸受热是否分解.连续加热一段时间后的现象是:
图Ⅱ①:试管里澄清石灰水先变浑浊,后又变澄清;
图Ⅱ②:试管里澄清石灰水只变浑浊.
能验证草酸受热分解的装置是①(填图Ⅱ中的编号“①”或“②”).
(4)图Ⅱ①中冷凝管的作用是:冷凝回流草酸蒸气,防止生成草酸盐沉淀对CO2的检出造成干扰.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填空题

18.(1)请用下面的A-D字母填空:①由乙醇制乙烯B;②乙醛的银镜反应C:
A.直接加热       B.垫石棉网加热        C.水浴加热         D.不需要加热
(2)既不属于取代反应也不属于消去反应的有机反应是(反应条件未注明)⑤⑥(填序号)
①Fe+2HCl=FeCl2+H2
②CH2=CHCH3+Cl2→CH2=CHCH2Cl+HCl
③2CH3CH2OH→CH3CH2OCH2CH3+H2O
④CH3CH2Br+NaOH→CH2=CH2+NaBr+H2O
⑤2CH3CHO+O2→CH3COOH+H2O
⑥CH3(CH25CH3+H2
(3)按系统命名法:
①CH2=C(C2H5)(CH22CH(CH3)C(CH33的名称为5,6,6-三甲基-2-乙基=1-庚烯
②CH3CH2CH2OH的名称为1-丙醇
(4)仔细观察下列有机物,该系列有机物中第n个分子的分子式为C3nH4n(n≥3);二十八星烷中碳的百分含量为90%.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7.分子式为C9H18O2的有机物A能在酸性条件下进行下列转化,同温同压下,相同质量的B和C的蒸气所占体积相同.则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B、C、D、E均为有机物)
A.符合上述转化关系的有机物A的结构有8种
B.C和E一定为同系物
C.1molB完全转化为D转移2mol电子
D.D到E发生氧化反应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6.用下列实验装置能达到所述的实验目的是(  )
A.利用装置甲既可以进行石油的分馏,也可以进行酒精的浓缩
B.利用装置乙可以完成实验室制备乙烯气体并检验乙烯气体的生成
C.利用装置丙可以完成实验室制备乙炔气体并检验乙炔气体的生成
D.利用装置丁可以完成实验室制备乙酸乙酯并收集较为纯净的乙酸乙酯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