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习题
 0  170016  170024  170030  170034  170040  170042  170046  170052  170054  170060  170066  170070  170072  170076  170082  170084  170090  170094  170096  170100  170102  170106  170108  170110  170111  170112  170114  170115  170116  170118  170120  170124  170126  170130  170132  170136  170142  170144  170150  170154  170156  170160  170166  170172  170174  170180  170184  170186  170192  170196  170202  170210  203614 

科目: 来源: 题型:选择题

20.以下实验能获得成功的是(  )
A.用醋酸钠晶体和碱石灰共热制甲烷
B.将铁屑、溴水、苯混合制溴苯
C.在苯酚溶液中滴人少量稀溴水出现白色沉淀
D.将铜丝在酒精灯上加热后,立即伸入无水乙醇中,铜丝恢复成原来的红色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9.共价化合物含C、H、N三种元素.分子内有四个N原子,成四面体;每两个N原子之间都含有1个C原子.又知分子中无C一C键和C=C键,该化合物的分子式(  )
A.C3H8N4B.C6H12N4C.C6H10N4D.C4H8N4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8.若NA表示阿佛加德罗常数,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1 mol氦气分子中含2NA个氦原子
B.25℃时,l L pH=13的Ba(OH)2 溶液中含有Ba2+的数目为0.1NA
C.在标准状况下,22.4L空气中约有NA个气体分子
D.在0℃,101kPa时,22.4L氢气中含有NA个氢原子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7.下列各化合物的命名中正确的是(  )
A.  2,4-二硝基甲苯B.(CH3CH22CHCH33-甲基戊烷
C. 1,3-二甲基-2-丁烯D.    异戊烷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6.氯及其化合物在合成消毒剂、药物等方面具有广泛用途.二氧化氯(ClO2,黄绿色易溶于水的气体)是高效、低毒的消毒剂,某兴趣小组通过如图装置,对二氧化氯及氯气的性质进行了研究:
(1)打开分液漏斗A的活塞,烧瓶中发生反应:2NaClO3+4HCl$\frac{\underline{\;\;△\;\;}}{\;}$2ClO2↑+Cl2↑+2NaCl+2H2O
为使ClO2在C中被稳定剂充分吸收,滴加稀盐酸的速度宜慢(填“快”或“慢”).
(2)ClO2处理过的饮用水会含有一定量的NaClO2.若要除去超标的NaClO2,下列物质最适宜的是d(填标号).
a.明矾  b.碘化钾   c.盐酸    d.硫酸亚铁
(3)写出D中甲烷的第一步反应化学方程式CH4+Cl2 $\stackrel{光照}{→}$ CH3Cl+HCl
(4)E装置的作用是cd(填编号).
a.收集气体       b.吸收氯气     c.防止倒吸      d.吸收氯化氢
(5)E装置除生成盐酸外,还含有有机物,从E中分离出盐酸的最佳方法为分液.
该装置还有缺陷,原因是没有进行尾气处理,其尾气主要成分为ab(填编号).
a.CH4 b.CH3Cl     c.CH2Cl2d.CHCl3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5.现有反应:A.CaCO3$\frac{\underline{\;高温\;}}{\;}$CaO+CO2
B.Zn+H2SO4═ZnSO4+H2
C.C+CO2$\frac{\underline{\;\;△\;\;}}{\;}$2CO
D.2KOH+H2SO4═K2SO4+2H2O
(1)上述四个反应中属于氧化还原反应且反应过程中能量变化符合如图1的是C(填反应序号).
(2)在常温下,上述四个反应中可用于设计原电池的是B(填反应序号),根据该原电池回答下列问题:
①负极材料是锌,负极发生氧化(填“氧化”或“还原”)反应;正极反应式为2H++2e-=H2↑.
②当导线中有1mol电子通过时,理论上发生的变化是bc填序号).
a.溶液增重32.5g b.溶液增重31.5g c.析出1g H2  d.析出11.2LH2
(3)对于反应B,将足量且等量的形状相同的锌块分别加入到等浓度等体积的两份稀硫酸X、Y中,同时向X中加入少量饱和CuS04溶液,发生反应生成氢气的体积(V)与时间(t)的关系如图2所示.
①m曲线表示锌与稀硫酸X(填“X”或“Y”)反应.
②锌分别与稀硫酸X、Y反应时,反应速率不同
的原因是c(填序号).
a.CuS04作催化剂
b.加入硫酸铜溶液增大了c(SO42-
c.Zn首先与Cu2+反应,生成的Cu与Zn、稀硫酸构成原电池
d.加入硫酸铜溶液增大了溶液体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4.随原子序数的递增,八种短周期元素(x~h)原子半径的相对大小、最高正价或最低负价的变化如柱状图所示.

根据判断出的元素回答问题:
(1)这些元素中,有一种元素的同位素可测定文物年代,这种同位素的符号是14C;该元素在周期表的位置是第二周ⅣA族.
(2)比较d、e、h常见简单离子的半径大小(用离子符号表示)O2->Na+>Al3+
(3)这些元素中,有一种元素的气态氢化物与其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稀溶液反应生成一种盐,该盐的化学式为NH4NO3.还有一种元素形成的单质既可以与强酸溶液反应,又可以与强碱溶液反应(不考虑与溶剂的反应),写出该单质与强碱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2Al+2OH-+2H2O=2AlO2-+3H2↑.
(4)d与x、e均可按原子个数比1:1形成化合物,这两种化合物所含的不同化学键类型
是离子键.
(5)用电子式表示e与g形成化合物的过程:
(6)判断g与h的元素非金属性强弱的实验依据是氯气与Na2S溶液反应产生浑浊(或其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的酸性强弱、单质分别与H2反应的剧烈程度等)(写出一种).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3.哈伯因发明用氮气和氢气合成氨气的方法而获得1918年诺贝尔化学奖.现向一密闭容器中充入1mol N2和3mol H2,在一定条件下使该反应发生N2+3H2?2NH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一定条件下达到化学平衡时,N2、H2和NH3的物质的量浓度之比为1:3:2
B.达到化学平衡时,N2完全转化为NH3
C.达到化学平衡时,正反应和逆反应速率相等,且都为零
D.单位时间内消耗a mol N2同时消耗2amol NH3,说明该反应已达到平衡状态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2.物质的结构决定性质,性质反映其结构特点.
(1)氮族元素包括N、P、As、Sb和Bi五种元素.
①基态N原子的价电子排布图为
②下列关于氮族元素的说法正确的是d.
a.N2可用于填充霓虹灯.其发光原理是电子从能量较低的轨道跃迁到能量较高的轨道,以光的形式释放能量
b.P、N、S三种元素的第一电离能由大到小的顺序是:P>S>N
c.基态As原子中,电子占据的最高能级为4d
d.Bi原子中最外层有5个运动状态不同的电子
(2)金刚石和石墨是碳元素的两种常见单质,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有ac
a.金刚石中碳原子的杂化类型为sp3杂化,石墨中碳原子的杂化类型为sp2
b.晶体中共价键的键长:金刚石中C-C<石墨中C-C;
c.晶体的熔点:金刚石<石墨
d.晶体中共价键的键角:金刚石>石墨
(3)某石蕊的分子结构如图所示.
①石蕊分子所含元素中,基态原子2p轨道有两个成单电子的是碳、氧(填元素名称); 由其中两种元素形成的三角锥构型的一价阳离子是H3O+(填化学式);
②该石蕊易溶解于水,分析可能的原因是石蕊分子中含有-OH和-NH2,均能与H2O形成氢键;由结构知,该分子为极性分子,根据相似相溶原理,易溶于水.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1.已知A、B、C、D均为前四周期元素且原子序数依次增大,元素A的基态原子2p轨道有3个未成对电子,元素B的原子最外层电子数是其内层电子数的3倍,元素C的一种常见单质为淡黄色粉末,D的内层轨道全部排满电子,且最外层电子数为l.
(1)在第2周期中,第一电离能大于A的元素有2种.
(2)CB2分子的空间构型为V形;H2B在乙醇中的溶解度大于H2C,其原因是水分子与乙醇分子之间形成氢键.
(3)AB3-中,A原子轨道的杂化类型是sp2,与AB3-互为等电子体微粒的化学式为SO3、BF3、CO32-、SiO32-等(写出一种即可).
(4)D(OH)2难溶于水,易溶于氨水,写出其溶于氨水的离子方程式:Cu(OH)2+4NH3.H2O=[Cu(NH34]2++2OH-+4H2O.
(5)D2B的晶胞如图所示,已知晶体的密度为ρg/cm3,阿伏加德罗常数为NA,则晶胞边长为$\root{3}{\frac{288}{ρ{N}_{A}}}$cm(用含r、NA的式子表示).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