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习题
 0  170188  170196  170202  170206  170212  170214  170218  170224  170226  170232  170238  170242  170244  170248  170254  170256  170262  170266  170268  170272  170274  170278  170280  170282  170283  170284  170286  170287  170288  170290  170292  170296  170298  170302  170304  170308  170314  170316  170322  170326  170328  170332  170338  170344  170346  170352  170356  170358  170364  170368  170374  170382  203614 

科目: 来源: 题型:选择题

20.实验室用足量锌粉与一定量的某浓度的盐酸反应来制氢气.由于反应速率太快,不易操作.为减慢反应速率,同时又不影响生成H2的总量,可向盐酸中加入的物质是(  )
A.K2SO4固体B.NaOH溶液C.少量CuSO4溶液D.CH3COONa固体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9.某学习小组通过查阅资料发现用KClO3和浓盐酸反应也可以制备氯气.为此该小组利用下图装置在实验室制取Cl2并探究其有关性质:

(1)装置A中存在一处错误,改正这处错误:改长颈漏斗为分液漏斗.
(2)写出装置A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KClO3+6HCl=KCl+3Cl2↑+3H2O.
(3)为了除去氯气中的氯化氢,需要在A、B之间装置中添加装置E,装置E中所盛装的试剂为饱和食盐水.为了探究使有色布条褪色的是氯气还是氯气与水反应的生成物,需要在整套装置中添加装置E,其中加入浓硫酸,装置E在整套装置中的添加位置为b(选填序号).
a.A、B                         b.B、C之间
c.C、D之间                          d.D之后
(4)取下集气瓶B,将铁丝加热至红热状态,伸入到集气瓶B中,可以观察到的现象是集气瓶内和瓶口出现棕黄色烟.
(5)另外一个化学学习小组就环境保护方面指出了上述装置的缺陷?并给出了改进措施,该改进措施是:在装置D后增加一个盛装浓碱液的装置,使碱液吸收逸出的氯气尾气.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8.乙酰水杨酸俗称阿司匹林,是一种历史悠久的解热镇痛药.合成原理是:

(1)水杨酸中含氧官能团的名称是羧基、羟基,有关水杨酸的说法,正确的是AD.
A.遇 FeCl3溶液可能显紫色           B.可发生酯化反应和水解反应
C.能与溴水发生取代反应和加成反应     D.1mol水杨酸最多能与3molH2发生加成反应
(2)水杨酸与乙酸酐反应的反应类型是取代反应.
(3)乙酰水杨酸的分子式为C9H8O4,1mol乙酰水杨酸最多能与3molNaOH反应.
(4)虚框中为提纯,是为了除去该反应的副产物:水杨酸、乙酰水杨酸水杨酯、乙酰水杨酸酐和聚合物等请写出乙酰水杨酸粗品中加入饱和Na2CO3溶液发生的主要化学反应方程式为:
(5)也能与乙酸酐发生类似反应,请写出化学反应方程式,可不写条件: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7.实验室用乙酸和正丁醇制备乙酸正丁酯.有关物质的相关数据如下表.
化合物相对分子质量密度/g/cm3沸点/℃溶解度/100g水
正丁醇740.80118.09
冰醋酸601.045118.1互溶
乙酸正丁酯1160.882126.10.7

操作如下:
①在50mL三颈烧瓶中,加入18.5mL正丁醇和13.4mL冰醋酸,3~4滴浓硫酸,投入沸石.安装分水器(作用:实验过程中不断分离除去反应生成的水)、温度计及回流冷凝管.(如图1)
②将分水器分出的酯层和反应液一起倒入分液漏斗中,水洗,10%Na2CO3洗涤,再水洗,最后转移至锥形瓶,干燥.
③将干燥后的乙酸正丁酯滤入烧瓶中,常压蒸馏,收集馏分,得15.1g乙酸正丁酯.
请回答有关问题:
(1)冷水应该从冷凝管a(填a或b)端管口通入.
(2)仪器A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H3COOH+CH3CH2CH2CH2OHCH3COOCH2CH2CH2CH3+H2O.
(3)步骤①“不断分离除去反应生成的水”该操作的目的是:使用分水器分离出水,使平衡正向移动,提高反应产率.
(4)步骤②中,用10%Na2C03溶液洗涤有机层,该步操作的目的是除去产品中含有的乙酸等杂质.
(5)进行分液操作时,使用的漏斗是C(填选项).(如图2)
(6)步骤③在进行蒸馏操作时,若从118℃开始收集馏分,产率偏高(填“高”或者“低”)原因是会收集到少量未反应的冰醋酸和正丁醇.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填空题

16.某研究小组用HNO2与大理石的反应来研究影响反应速度的因素,所用HNO2浓度为1.00mol•L-1、2.00mol•L-1,大理石有细颗粒与粗颗粒两种规格,实验温度为298K、308K,每次实验HNO2的用量为25.0mL、大理石用量为10.00g.
(1)请完成以下实验,并在实验目的一栏中回答有关问题:
实验编号
T/K
大理石
规格
C(HNO2)/mol.L实验目的
298粗颗粒2.00Ⅰ、实验①和②探究浓度对该反应速率的影响;
Ⅱ、实验①和实验③探究温度对该反应速率的影响;
Ⅲ、实验①和实验④探究大理石规格(粗、细)对该反应速率的影响.

298粗颗粒
1.00
(2)实验①中CO2的体积随时间变化的关系如图所示:OE,EF,FG三段中,EF段化学反应速率最快,EF段收集的二氧化碳最多.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5.下列有机物命名不正确的是(  )
A. 2-甲基-2-氯丙烷B.3-乙基-1-丁烯
C.  1,4-二甲苯D.2-甲基丙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4.如图是实验室制备氯气并进行一系列相关实验的装置(夹持设备已略).

(1)制备氯气选用的药品为:漂粉精固体和浓盐酸,相关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Ca(ClO)2+4HCl(浓)=CaCl2+2Cl2↑+2H2O.
(2)装置B中饱和食盐水的作用是除去Cl2中的HCl;同时装置B亦是安全瓶,监测实验进行时C中是否发生堵塞,请写出发生堵塞时B中的现象B中长颈漏斗中液面上升,形成水柱.
(3)装置C的实验目的是验证氯气是否具有漂白性,为此C中Ⅰ、Ⅱ、Ⅲ处依次放入d.
abcd
干燥的有色布条干燥的有色布条湿润的有色布条湿润的有色布条
碱石灰硅胶浓硫酸无水氯化钙
湿润的有色布条湿润的有色布条干燥的有色布条干燥的有色布条
(4)设计装置D、E的目的是比较氯、溴、碘的非金属性.当向D中缓缓通入一定量氯气时,可以看到无色溶液逐渐变为黄色,说明氯的非金属性大于溴.
(5)打开活塞,将装置D中少量溶液加入装置E中,振荡.观察到的现象是E中溶液分为两层,上层(苯层)为紫红色.
(6)有人提出,装置F中可改用足量的NaHSO3溶液吸收余氯,试写出相应的离子反应方程式:SO32-+Cl2+H2O=SO42-+2Cl-+2H+,判断改用NaHSO3溶液是否可行否(填“是”或“否”).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3.某有机物结构简式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该有机物分子式为:C10H8O6
B.分子中最多有9个碳原子共平面
C.1 mol该有机物分别与足量NaOH溶液、NaHCO3溶液完全反应,消耗NaOH、NaHCO3的物质的量分别为4mol、1 mol
D.该有机物可发生取代反应、还原反应,不能发生银镜反应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2.做化学实验时,发生下列事故,处理方法不正确的是(  )
A.金属钠着火,用泡沫灭火器扑灭
B.实验台上的酒精灯碰翻着火,立即用湿抹布扑灭
C.皮肤溅上浓HNO3,立即用大量水冲洗,再用小苏打水洗涤
D.汞洒落地面,应立即用硫粉覆盖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1.常温下,将一定量的钠铝合金置于水中,合金全部溶解,得到20mL pH=14的溶液,然后用1mol/L的盐酸滴定,沉淀质量与消耗盐酸的体积关系如图所示,则下列选项正确的是(  )
A.原合金质量为0.92gB.产生氢气0.04mol
C.图中m值为1.56gD.图中V2为60 mL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