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习题
 0  170214  170222  170228  170232  170238  170240  170244  170250  170252  170258  170264  170268  170270  170274  170280  170282  170288  170292  170294  170298  170300  170304  170306  170308  170309  170310  170312  170313  170314  170316  170318  170322  170324  170328  170330  170334  170340  170342  170348  170352  170354  170358  170364  170370  170372  170378  170382  170384  170390  170394  170400  170408  203614 

科目: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3.常温下,由水电离出的c(H+)=1×10-14 mol/L的溶液中,下列各组离子一定能大量共存的是(  )
A.K+、Ba2+、NO3-、Cl-B.Ca2+、Al3+、Br-、NO3-
C.Na+、ClO-、SO42-、HCO3-D.Mg2+、Cl-、NH4+、SO4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多选题

12.大气污染物氟里昂-12的化学式是CF2Cl2.下面关于氟里昂-12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只有一种结构B.有两种同分异构体
C.属于四面体的空间结构D.是甲烷的一种同系物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多选题

11.下列物质中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的是(  )
A.乙烷B.乙烯C.乙醇D.乙酸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多选题

10.能说明苯分子苯环的平面正六边形结构中,碳碳键不是单双键交替排布的事实是(  )
A.苯不能使溴水褪色B.苯能与H2发生加成反应
C.苯的邻位二元取代物只有一种D.苯的对位二元取代物只有一种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多选题

9.下列各种液体分别与溴水混合并振荡,静置后混合液分成两层,下层几乎呈无色的是(  )
A.B.己烯C.CCl4D.KI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选择题

8.向氯酸钠的酸性水溶液中通入二氧化硫,反应中氧化过程为:SO2+2H2O-2e-→SO42-+4H+;向亚氯酸钠(NaClO2)固体中通入用空气稀释的氯气,反应中还原过程为:Cl2+2e-→2Cl-.在上述两个反应中均会生成产物X,则X可能是(  )
A.ClO2B.NaClO4C.HClOD.NaClO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多选题

7.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生铁含碳量比钢要高,所以相同条件下钢比生铁容易受到腐蚀
B.灼烧某物质时,用眼直接观察到火焰呈黄色,则可判断该物质不含钾元素
C.向新制的FeSO4溶液中滴入适量的NaOH溶液,放置片刻,整个反应过程的颜色变化是:浅绿色溶液→白色沉淀→灰绿色沉淀→红褐沉淀
D.称取等质量的两份铝粉,分别加入过量的稀HCl和过量的NaOH溶液.则放出氢气的体积(同温同压下)体积相等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选择题

6.下列各组中的金属,还原性依次减弱的是(  )
A.Na,Al,FeB.Zn,Cu,AlC.Ca,Na,KD.Zn、Ca,Al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选择题

5.下列物质的变化,不能通过一步化学反应完成的是(  )
A.Al→NaAlO2B.CO2→Na2CO3C.Na2O2→Na2CO3D.Al→Al(OH)3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解答题

4.如图所示的框图中,A~I都是由短周期元素组成的常见物质.其中A是气体,它的水溶液呈碱性;氧化物D和氧化物F都易与人体血液中的血红蛋白结合而使人中毒;单质E可作半导体材料.
(1)化合物A的化学式是NH3,氧化物G的电子式是
(2)组成单质E的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是第三周期IVA族,H+I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SiO2+2C$\frac{\underline{\;高温\;}}{\;}$Si+2CO↑.
(3)标准状况下,将2.24L氧化物F和1.68L单质B同时通入1L氧化物G中(反应前后溶液体积的变化忽略不计),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4NO+3O2+2H2O=4HNO3,所得溶液的pH=1.此时再向溶液中通入2.24L化合物A,完全反应后所得溶液的pH<7 (填“>7”、“<7”或“=7”),用离子方程式表示其原因:NH4++H2O?NH3•H2O+H+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