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习题
 0  170633  170641  170647  170651  170657  170659  170663  170669  170671  170677  170683  170687  170689  170693  170699  170701  170707  170711  170713  170717  170719  170723  170725  170727  170728  170729  170731  170732  170733  170735  170737  170741  170743  170747  170749  170753  170759  170761  170767  170771  170773  170777  170783  170789  170791  170797  170801  170803  170809  170813  170819  170827  203614 

科目: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3.常温下的下列四种溶液:
①0.10mol•L-1(NH42SO4  ②0.10mol•L-1NH3•H20
③0.10mol•L-1CH3COONH4   ④0.10mol•L-1NH4HSO4
(1)溶液②呈碱性(填“酸性”、“中性”或“碱性”),其原因是(用离子方程式表示):NH3•H2O?NH4++OH-
(2)若将溶液①稀释10倍,则稀释后的溶液中c(H+)大于原来的十分之一(填“大于”、“小于”或“等于”).
(3)溶液中c(NH4+)比较是③<④c(NH4+)(填“>”、“<”或“=”).将溶液③④混合,写出反应的离子方程式CH3COO-+H+=CH3COOH.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填空题

12.汽车尾气里含有的NO气体是由于内燃机燃烧的高温引起氮气和氧气反应所致:N2(g)+O2(g)?2NO(g)△H>0,已知该反应在2 404℃时,平衡常数K=64×10-4
请回答:
(1)某温度下,向2L的密闭容器中充入N2和O2各1mol,5分钟后O2的物质的量为0.5mol,则N2的反应速率0.05mol/(L•min).
(2)假设该反应是在恒容条件下进行,判断该反应达到平衡的标志AD.
A.消耗1mol N2同时生成1mol O2B.混合气体密度不变C.混合气体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不变D.2v(N2=v(NO)
(3)将N2、O2的混合气体充入恒温恒容密闭容器中,下列变化趋势正确的是AC(填字母序号).

(4)向恒温恒容的密闭容器中充入等物质的量的N2和O2,达到平衡状态后再向其中充入一定量NO,重新达到化学平衡状态.与原平衡状态相比,此时平衡混合气中NO的体积分数不变.(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5)该温度下,某时刻测得容器内N2、O2、NO的浓度分别为2.5×10-1 mol/L、4.0×10-2 mol/L和3.0×10-3 mol/L,此时反应向正反应方向进行 (填“处于化学平衡状态”、“向正反应方向进行”或“向逆反应方向进行”),理由是因为浓度商Qc<K.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1.用稀硫酸、氢氧化钠和铝为原料制取氢氧化铝,甲、乙、丙三学生分别用三种不同途径制备.
甲.Al$\stackrel{H_{2}SO_{4}}{→}$Al2(SO42$\stackrel{NaOH}{→}$Al(OH)3 
乙.Al$\stackrel{NaOH}{→}$NaAlO2$\stackrel{H_{2}SO_{4}}{→}$Al(OH)3
丙.→Al(OH)3
若要制备等量的氢氧化铝,则(  )
A.乙消耗原料少B.三者消耗原料相同
C.丙消耗原料最少D.甲、乙消耗原料相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0.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向海带灰浸取液中滴加硫酸、过氧化氢和淀粉后,溶液变蓝,说明海带中含碘
B.向浓缩海水中通入氯气,再吹入空气,可以将溴从海水中提取出来
C.埋入地下的铁制管道用连接镁的方法加以防护
D.石油的分馏和煤的干馏都属于化学变化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选择题

9.下列物质属于同素异形体的是(  )
A.氕和氘B.CH3CH3和CH3CH2CH3
C.D.O2和O3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解答题

8.已知1mol CO气体完全燃烧生成CO2气体,放出283kJ热量,1mol氢气完全燃烧生成液态水放出286kJ热量,1mol CH4气体完全燃烧生成CO2气体和液态水放出890kJ热量
(1)写出H2燃烧热的热化学方程式H2(g)+$\frac{1}{2}$O2(g)=H2O(l)△H=-286kJ•mol-1
(2)若1mol CH4气体完全燃烧生成CO2气体和水蒸汽,放出热量<890kJ(填“=”、“>””<”)
(3)若将a mol CH4,CO,H2混合气体完全燃烧,生成CO2气体和水蒸汽,则放出热量(Q)的取值范围是283akJ<Q<890akJ.
(4)若将a mol CH4,CO,H2混合气体完全燃烧,生成CO2气体和水蒸汽,且CO2和H2O物质的量相等,则放出热量(Q)的取值范围是284.5a kJ<Q<586.5a kJ.
(5)用Cl2生产某些含氯有机物时会产生副产物HC1.利用反应A,可实现氯的循环利用.反应A:4HCl+O2$\frac{\underline{\;CuO/CuCl_{2}\;}}{400℃}$2Cl2+2H2O
已知:Ⅰ反应A中,4mol HCl被氧化,放出115.6kJ的热量.

①H2O的电子式是
②反应A的热化学方程式是4HCl(g)+O2(g)?2Cl2(g)+2H2O(g)△H=-115.6 KJ/mol.
③断开1mol H-O 键与断开 1mol H-Cl 键所需能量相差约为32kJ,H2O中H-O 键比HCl中H-Cl键(填“强”或“弱”)强.
④对于反应A,图1是4种投料比[n(HCl):n(O2),分别为1:1、2:1、4:1、6:1下,反应温度对HCl平衡转化率影响的曲线.

ⅰ曲线b对应的投料比是4:1.
ⅱ投料比为2:1、温度为400℃时,平衡混合气中Cl2的物质的量分数是30.8%.
(6)物质(t-BuNO)2在正庚烷溶剂中发生如下反应:(t-BuNO)2?2(t-BuNO).
实验测得该反应的△H=+50.5kJ•mol-1,活化能Ea=90.4kJ•mol-1.下列能量关系图(图2)合理的是D.该反应的△S>0(填“>”、“<”或“=”).在较高填“较高”或“较低”)温度下有利于该反应自发进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解答题

7.硼(B)、铝(Al)、镓(Ga)均属于硼族元素(第ⅢA族),它们的化合物或单质都有重要用途.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基态镓原子的电子排布式1s22s22p63s23p63d104s24p1或[Ar]3d104s24p1
(2)已知:无水氯化铝在178℃升华,它的蒸气是缔合的双分子(Al2Cl6),更高温度下Al2Cl6则离解生成A1Cl3单分子.
①固体氯化铝的晶体类型是分子晶体;
②写出Al2Cl6分子的结构式
③单分子A1Cl3的立体构型是平面三角形,缔合双分子Al2Cl6中Al原子的轨道杂化类型是sp3
(3)晶体硼的结构单元是正二十面体,每个单元中有12个硼原子(如图),若其中有两个原子为10B,其余为11B,则该结构单元有3种不同的结构类型.
(4)金属铝属立方晶系,其晶胞边长为405pm,密度是2.70g•cm-3,计算确定其晶胞的类型面心立方晶胞(简单、体心或面心立方);晶胞中距离最近的铝原子可看作是接触的,列式计算铝的原子半径r(A1)=143pm.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填空题

6.A、B、C、D、E为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五种短周期元素,其中仅含有一种金属元素,A和D最外层电子数相同;B、C和E在周期表中相邻,且C、E同主族.B、C的最外层电子数之和等于D的原子核外电子数,A和C可形成两种常见的液态化合物.请回答下列问题:
(1)B元素的名称是氮.
(2)C、D、E三种原子对应的离子半径由大到小的顺序是S2->O2->Na+ (填具体离子).
(3)用某废弃的太阳能电池板中的半导体材料与A、C、D组成的化合物溶液反应,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Si+2OH-+H2O=SiO32-+2H2↑.
(4)在100mL 18mol/L的浓的A、C、E组成的酸溶液中加入过量的铜片,加热使之充分反应,铜片部分溶解.产生的气体在标准状况下的体积可能是ab(填序号).
a.7.32L;    b.6.72L         c.20.16L        d.30.24L
欲使上述反应中剩余的铜片继续溶解,可向其中加入B的最高价含氧酸所形成的钠盐,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3Cu+8H++2NO3-+=3Cu2++2NO↑+4H2O.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选择题

5.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或操作不能达到实验目的是(  )
    
A.实验室制取氨气B.配制100Ml0.1ml/L盐酸C.测定中和反应中的反应热D.实验室制备蒸馏水
A.AB.BC.CD.D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选择题

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2014年1月4日,国家首次将雾霾天气纳入自然灾情进行通报.雾霾也是一种分散系,分散剂为空气
B.氯化氢溶于水的过程中虽然有H-Cl键的断裂,但没有新化学键的形成,所以该过程是物理过程
C.2014年12月某市某化工市场发生爆炸,据调查为化工原料“醋酸乙烯”燃烧所致,该化工原料属于烯烃
D.2014年的诺贝尔化学奖授予了超高分辨率荧光显微镜的发展者,该技术突破了光学显微镜的极限,能观察到纳米尺度的微粒,该技术还可以将研究反应速率的时间分辨率达到纳秒级水平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