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习题
 0  170707  170715  170721  170725  170731  170733  170737  170743  170745  170751  170757  170761  170763  170767  170773  170775  170781  170785  170787  170791  170793  170797  170799  170801  170802  170803  170805  170806  170807  170809  170811  170815  170817  170821  170823  170827  170833  170835  170841  170845  170847  170851  170857  170863  170865  170871  170875  170877  170883  170887  170893  170901  203614 

科目: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8.苹果酸对动物的记忆获得、巩固和再现均有明显的改善作用,苹果酸的成分为2-羟基丁二酸,其结构简式为HOOC-CH(OH)-CH2-COOH.
回答下列问题:
(1)苹果酸与乙酸发生酯化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请注明反应条件):CH3COOH+HOOC-CH(OH)-CH2-COOH$→_{△}^{浓硫酸}$+H2O.
下面是利用1,3-丁二烯合成苹果酸的一种方法:

(2)B的结构简式为HOCH2CH=CHCH2OH1,3-丁二烯生成A的化学反应方程式是CH2=CH-CH=CH2+Br2→BrCH2CH=CHCH2Br;
C生成D的化学反应方程式是OHCCH=CHCHO+4Cu(OH)2$\stackrel{△}{→}$HOOCCH=CHCOOH+2Cu2O↓+4H2O.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7.为了探究AgNO3的热稳定性和氧化性,某化学兴趣小组设计了如下实验.
Ⅰ.AgNO3的热稳定性
利用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加热A中的AgNO3固体,试管A中有红棕色气体产生,B中无红棕色气体产生,在装置C中收集到无色气体.当反应结束后,测得试管中残留黑色固体Ag.(夹持及加热仪器均省略)
(1)C中集气瓶收集的气体为氧气,要收集纯净的该气体,正确的操作是等到导气管中气泡均匀放出时再收集.
(2)甲同学认为仅凭试管A中有红棕色的气体产生就判定有NO2产生是错误的,因为无色NO遇到空气也会变成红棕色,所以加热前应当排净装置中的空气,你是否同意他的观点?并说明理由:否;硝酸银分解生成氧气.
Ⅱ.AgNO3的氧化性
将光亮的铁丝伸入盛有AgNO3溶液的大试管中,一段时间后将铁丝取出.为检验溶液中Fe的氧化产物,猜测如下:
假设一:Fe被氧化成Fe2+
假设二:Fe被氧化成Fe3+
假设三:Fe被氧化成Fe2+或Fe3+
已知:溶液中的Ag+能与SCN-反应,干扰实验.选用如下试剂设计一个实验验证假设三.可选用的试剂:KSCN溶液、酸性KMnO4溶液、氯水、盐酸、硝酸、NaCl溶液.完成如表:
操作现象结论或目的
(1)取少量溶液于试管中,向溶液中加入足量NaCl溶液
 
白色沉淀 除尽Ag+
 
(2)取少量上层清液于试管中,加入取少量上述溶液于试管中加入 KSCN溶液,振荡溶液变血红色存在Fe3+
 
(3)取(1)中少量上层清液于试管中,加入加入 酸性KMnO4溶液,振荡紫红色消失存在Fe2+
 
实验结论:Fe的氧化产物为Fe2+和Fe3+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6.已知氨可以与灼热的氧化铜反应得到金属铜,用如图的装置可以实现该反应: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如果A中加入的物质是纯净物,则其可能为碳酸氢铵或碳酸铵,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NH4HCO3═NH3↑+CO2↑+H2O或(NH42CO3═2NH3↑+CO2↑+H2O.
(2)B中加入的物质是碱石灰或生石灰,其作用是除去二氧化碳和水蒸气.
(3)实验时在C中观察到的现象是黑色粉末逐渐变红.
(4)实验时在D中观察到的现象是出现无色液体.
(5)E中收集到的气体经测定在标况下的密度为1.25g/L,则该气体是N2,C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NH3+3CuO$\frac{\underline{\;\;△\;\;}}{\;}$N2+3Cu+3H2O.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5.工业烧碱成分NaOH、Na2CO3和可溶于水但不与酸反应的杂质,工业纯碱成分Na2CO3、NaHCO3和可溶于水但不与酸碱反应的杂质.为测定碱中各成分的百分含量可采用滴定法、气体法等.
完成下列填空:
(1)滴定法测定工业烧碱样品:配制250mL待测液,所用的主要仪器有烧杯、量筒、胶头滴管、玻璃棒、250mL容量瓶、电子天平(药匙).
(2)测定工业烧碱的总碱量n Na2O(或总耗酸量):进行滴定时,先向盛待测液的锥形瓶中加甲基橙 作为指示剂.判断滴定终点的现象是.溶液由黄色变为橙色且半分钟不变色
(3)气体法测定工业烧碱的Na2CO3含量(如图):
装置中B部分盛放的试液.饱和NaHCO3溶液
装置中A部分的分液漏斗与烧瓶之间连接的导管所起的作用是.平衡气体压强便于酸液流下,消除添加酸的体积影响
(4)用中和滴定的氯化钡法测定工业烧碱中NaOH的含量时,可先在混合液中滴加过量的BaCl2溶液,再以酚酞作指示剂,然后用标准盐酸滴定.滴加过量的BaCl2溶液目的.使Na2CO3完全变成BaCO3沉淀
向混有碳酸钡沉淀的氢氧化钠溶液中滴入盐酸,为什么不会使碳酸钡溶解而能测定氢氧化钠的含量.在混合液中滴加盐酸,氢氧化钠与先盐酸反应.滴定终点时溶液呈弱碱性,碳酸钡无法反应
(5)用中和滴定的氯化钡法测定工业纯碱中NaHCO3的含量时,使用与测定烧碱相同的实验操作,过程稍作改变即可.简述该操作过程.混合液中加入过量NaOH标准溶液,然后加过量的BaCl2,以酚酞作指示剂用HCl标准溶液滴定过剩的NaOH.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4.某研究小组用如图装置探究SO2和Fe(NO33溶液的反应:
已知:1.0mol•L-1的Fe(NO33溶液的pH=1,请回答下列问题:

(1)滴加浓硫酸之前,先通氮气的目的是排除空气对实验的干扰,C装置的作用是吸收SO2等尾气.
(2)充分反应后,能说明SO2和Fe(NO33溶液发生反应的实验现象是B中产生了白色沉淀.
(3)为探究SO2和Fe(NO33溶液发生反应的原理,该研究小组提出如下猜想:
猜想1:SO2与Fe3+反应;
猜想2:在酸性条件下SO2与NO3-反应;
猜想3:SO2和Fe3+、酸性条件下NO3-都反应
①若猜想1成立,装置B中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SO2+2Fe3++Ba2++2H2O=BaSO4↓+2Fe2++4H+;若要检验Fe3+是否耗尽,所需试剂的化学式是KSCN溶液.
②若猜想2成立,还必须选用下列试剂中的ac(填字母)与SO2反应来进一步验证.
a.NaNO3与BaCl2的混合溶液
b.FeCl3,NaNO3的混合溶液
c.FeCl3与BaCl2的混合溶液.
(4)SO2为空气污染物,研究小组为测定某工厂区空气中SO2的含量,取10m3(标准状况下)空气,缓慢通过足量溴水中,在所得溶液中加入过量的BaCl2溶液,将产生的白色沉淀洗涤、干燥,称得质量为0.4660g,则此空气中SO2的浓度为12.8mg•m-3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3.硫酰氯(SO2Cl2)常用做氯化剂或氯磺化剂,如芳香族化合物的氯化、羧酸的氯化及其他各种有机和无机化合物的氯化,也用于制造药品、燃料、表面活性剂等.硫酰氯通常条件下为无色液体,熔点为-54.1℃,沸点为69.1℃,在潮湿空气中易“发烟”,100℃以上便开始分解为二氧化硫和氯气,工业上常采用氧化法合成硫酰氯,将干燥的二氧化硫和氯气在一定条件下进行反应,其反应原理和实验装置如下:
SO2(g)+Cl2(g)$\stackrel{活性炭}{?}$SO2Cl2(1)△H=-97.3kJ•mol-1 请回答下列问题:
(1)仪器A的名称是球形冷凝管
(2)干燥管B中盛放的药品是碱石灰,作用是吸收未反应的二氧化硫与氯气以及空气中的水蒸气
(3)实验时从仪器C中放出液体的操作方法是打开分液漏斗上口玻璃塞,再旋转活塞使液体流下
(4)装置乙中盛放的物质为浓硫酸,若缺少装置乙,对实验结果有什么影响?氯气和二氧化硫、水反应生成HCl与硫酸,降低了硫酰氯的产量
(5)氯磺酸(ClSO3H)是一种无色的发烟液体,有刺激性臭味,沸点178℃,受热分解也能制得硫酰氯,同时还有另外一种物质生成,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C1SO3H$\frac{\underline{\;\;△\;\;}}{\;}$SO2Cl2+H2SO4,分离产物的方法是蒸馏
A.重结晶   B.过滤   C.蒸馏   D.萃取
(6)为提高本实验中硫酰氯的产率,在实验操作中需要注意的事项有AC(填序号)
A.控制气流速度,宜慢不宜快  B.水浴加热三劲烧瓶  C.若三劲烧瓶发烫,可适当降温.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2.甲、乙两化学活动小组对中学化学教材中氨的催化进行了实验探究.

(1)甲小组设计了如图1所示的实验装置(固定装置已略去).
①若A中使用的药品是NH4HCO3固体,则A需要的仪器有试管、导管、橡胶塞和b(填序号).
a.锥形瓶  b.酒精灯  c.烧瓶  d.蒸发皿
②装置B的作用是与水和二氧化碳反应,产生C中所需的反应物氧气.
③装置C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4NH3+5O2$\frac{\underline{催化剂}}{△}$4NO+6H2O.
④若A、B中药品足量,则要以观察到E中溶液发生变化,其现象是溶液变为黄色.
⑤某同学从安全与环保的角度考虑,指出该装置有两处明显的缺陷,你认为这两处缺陷应该是:D中液体可能会倒吸;尾气会污染环境.
⑥若A中固体质量减少了7.9g,则通过B(过氧化钠足量)后,气体的体积变为4.48L(标准状况).
(2)如图2,乙小组认为可将甲小组的装置中A、B部分换成如图所示装置(其余部分相同)进行实验,烧瓶中加入的是过氧钠固体,则分液漏斗中加入的最佳试剂是浓氨水;U形管中加入的试剂是碱石灰(或氢氧化钠、氧化钙).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1.某研究性学习小组设想将少量Cl2通入Fe2+和I-的混合溶液,来探究Fe2+和I-的还原性强弱.
(1)【提出假设】假设1:Fe2+还原性比I-强;假设2:I-还原性比Fe2+强;假设3:Fe2+和I-的还原性一样强.
【验证假设】
(2)利用以下装置进行试验

实验必需的装置是:A→C→E(按氯气流向的顺序用序号书写)
(3)实验开始后,控制通入少量氯气,通过观察溶液颜色的变化,不能(能或不能)判断反应的先后顺序.
(4)请在表中填写实验步骤及预期现象与结论.
实验步骤预期现象与结论
取少量反应的溶液置于A、B两支试管中;

向A试管中滴加KSCN;

向B试管中滴加淀粉:
①若A变红色,
B不变色则假设1成立
②若A不变色,
B变蓝色则假设2成立
③若A变红色,
B变蓝色则假设3成立
(5)该实验成功的关键是控制各反应物的用量.该小组称量1.52gFeSO4(M=152g/mol)和1.66gKI(M=166g/mol)固体溶于水中,为了验证上述假设,通入的氯气的体积最多不能超过0.112L.(标准状况)
(6)有同学质疑,上述实验只能验证氯气分别与Fe2+和I-反应的速率的大小.并不能证明Fe2+和I-的还原性强弱.于是提出另一验证方案:往KI溶液中滴加FeCl3溶液,如果能发生反应,就可证明二者的还原性强弱,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2I-+2Fe3+=I2+2Fe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0.为探究一溴环己烷与NaOH的醇溶液共热发生的是水解反应还是消去反应.甲、乙两位同学分别设计如下两个实验方案:
甲:向反应混合物中滴入稀HNO3中和NaOH,然后滴入AgNO3溶液,若有浅黄色沉淀,则可以证明发生了消去反应.
乙:向反应混合物中滴入溴水,若溶液颜色很快褪去,则可证明发生了消去反应.
(1)请评价上述方案是否合理,并说明理由.
甲:甲:不合理,若是水解反应也有同样实验现象;  乙:不合理,Br2与NaOH溶液反应也可发生反应从而使溴水褪色.
(2)在上述两个方案中,可对某个方案稍作改变即可达到实验目的,请指出进行改进的方案和改进方法.
将乙方案改进:先向反应混合液中加入稀硝酸中和至碱至中性,再滴入溴水,若溶液颜色变浅或褪去,即可验证发生了消去反应,.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解答题

9.为探究生活中两种常见的有机物的性质,某同学设计如下实验,请根据题目要求填写下列空格:

( I)如上图1所示,试管中装乙醇,(图示不一定准确)则反应现象为钠沉于无水酒精底部,反应缓慢,表面有气泡;
(Ⅱ)如上图2所示,把加热的铜丝插入到装有乙醇的试管中,闻到有刺激性气味,该反应中产生的有机物为CH3CHO;(填结构简式);
(Ⅲ)为了确认乙酸、碳酸和硅酸的酸性强弱,有人设计用如图3所示装置来进行实验验证.
①A中所盛试剂为乙酸.
②C中实验现象为白色胶状沉淀,由实验可知这三种酸的酸性大小为CH3COOH>H2CO3>H2SiO3
③该装置中存在不妥之处,请提出改正措施在两装置中间加一个盛饱和碳酸氢钠溶液的洗气瓶,除去二氧化碳中乙酸气体.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