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习题
 0  170960  170968  170974  170978  170984  170986  170990  170996  170998  171004  171010  171014  171016  171020  171026  171028  171034  171038  171040  171044  171046  171050  171052  171054  171055  171056  171058  171059  171060  171062  171064  171068  171070  171074  171076  171080  171086  171088  171094  171098  171100  171104  171110  171116  171118  171124  171128  171130  171136  171140  171146  171154  203614 

科目: 来源: 题型:解答题

7.水处理技术在生产、生活中应用广泛,对工业废水和生活污水进行处理是防止水体污染、改善水质的主要措施.
(1)水的净化和软化的区别是的净化是用混凝剂将水中的胶体及悬浮物沉淀下来,而水的软化是除去水中较多的钙离子和镁离子.
(2)①生活用水必须保证安全,自来水厂需要对取自江河湖泊中的淡水进行杀菌消毒、混凝沉淀、过滤等工艺处理,这三项处理的正确顺序是混凝沉淀→过滤→杀菌消毒.
②下列试剂能够用来对自来水进行杀菌消毒,且不会造成二次污染的是d填字母).
a.福尔马杯    b.漂白粉    c.氯气    d.臭氧
(3)Na2FeO4是一种新型水处理剂,工业上可用FeSO4制备Na2FeO4其工艺流程
如下:FeSO4溶液$→_{iipH}^{iH_{2}O_{2}/H+}$$\stackrel{过滤}{→}$Fe(OH)3固体$→_{混合溶液}^{NaClO/NaOH}$含Na2FeO4的溶液
①工业上常用硫酸亚铁作混凝剂除去天然水中含有的悬浮物和胶体,为了达到更好的效果,要将待处理水的pH调到9左右,再加人绿矾.请解释这一做法的原因:Fe2+在碱性条件下易被氧化成Fe3+,进而水解生成Fe(OH)3胶体,起到较好的混凝作用,4Fe2++O2+2H2O+8OH-═4Fe(OH)3(胶体).(用必要的离子方程式和文字描述).
②写出由Fe(OH)3制取Na2FeO4的化学方程式:2Fe(OH)3+3NaClO+4NaOH═2Na2FeO4+3NaCl+5H2O.
(4)石灰纯碱法是常用的硬水软化方法,已知25℃时Ksd(CaCO)3=2.8×10-9,现将等体积的Ca(OH)2溶液与Na2CO3溶液混合(假设溶液体积具有加和性),若Na2CO3溶液的浓度为5.6×10-5mol.L-1,则生成沉淀所需Ca(0H)2溶液的最小浓度为2.0×10-4 mol•L-1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解答题

6.3-丁酮酸乙酯在有机合成中用途极广,广泛用于药物合成,还用作食品的着香剂.其相对分子质量为130,常温下为无色液体,沸点181℃,受热温度超过95℃摄氏度时就会分解;易溶于水,与乙醇、乙酸乙酯等有机试剂以任意比混溶;实验室可用以乙酸乙酯和金属钠为原料制备.乙酸乙酯相对分子质量为88,常温下为无色易挥发液体,微溶于水,沸点77℃.
反应原理:2CH3COOC2H5+C2H5ONa→+2C2H5OH
+CH3COOH→+CH3COONa

【实验步骤】
(1)加热反应:向反应装置中加入32mL(28.5g,0.32mol)乙酸乙酯、少量无水乙醇、1,.6g(0.07mol)切细的金属钠,微热回流1.5~3小时,直至金属钠消失.
(2)产物后处理:冷却至室温,卸下冷凝管,将烧瓶浸在冷水浴中,在摇动下缓慢的加入32mL 30%醋酸水溶液,使反应液分层.用分液漏斗分离出酯层.酯层用5%碳酸钠溶液洗涤,有机层放入干燥的锥形瓶中,加入无水碳酸钾至液体澄清.
(3)蒸出未反应的乙酸乙酯:将反应液在常压下蒸馏至100℃.然后改用减压蒸馏,得到产品2.0g.
回答下列问题:
①从反应原理看,无水乙醇的作用是催化剂.
②反应装置中加干燥管是为了防湿气进入反应体系中以保证反应体系干燥.两个装置中冷凝管的作用不相同(填“相同”或“不相同”),冷却水进水口分别为b和d(填图中的字母).
③产物后处理中,滴加稀醋酸的目的是中和生成的钠盐,使之变成产物,稀醋酸不能加多了,原因是酸多了会增加产物在水中的溶解度.用分液漏斗分离出酯层的操作叫分液.碳酸钠溶液洗涤的目的是中和醋酸.加碳酸钾的目的是干燥.
④采用减压蒸馏的原因是3-丁酮酸乙酯沸点高,在沸点温度下还易分解.
⑤本实验所得到的3-丁酮酸乙酯产率是B(填正确答案标号).
A.10%           B.22%           C.19%           D.40%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解答题

5.含铬污水处理是污染治理的重要课题.污水中铬元素以Cr2O72-和CrO42-形式存在,常见除铬基本步骤是图1:

(1)加酸可以使CrO42-转化为Cr2O72-:2CrO42-+2H+?Cr2O72-+H2O
若常温下pH=1溶液中Cr2O72-浓度为0.1mol•L-1,Cr2O72-浓度是CrO42-浓度的10倍,该化学平衡常数K=1.0×105
(2)六价铬的毒性大约是三价铬的100倍,二氧化硫还原法是在酸性溶液中通SO2将Cr2O72-还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3SO2+Cr2O72-+2H+=2Cr3++3SO42-+H2O.而后再加碱将Cr3+沉淀,已知常温下Ksp[Cr(OH)3]=10-32,要使c(Cr3+)降低到10-5mol•L-1,溶液的pH应升高到5.
(3)Cr(OH)3为绿色粘性沉淀,类似于Al(OH)3既溶于酸又能溶于强碱溶液.Cr(OH)3溶于稀硫酸的化学方程式为2Cr(OH)3+3H2SO4=2Cr2(SO43+6H2O.    往100.00mL 0.1000mol•L-1CrCl3溶液滴加1.000mol•L-1NaOH溶液,请画出生成沉淀的物质的量与加入NaOH溶液体积的关系图图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解答题

4.某学生用0.1000mol•L-1标准氢氧化钡溶液滴定未知浓度的盐酸溶液,其操作可分解为如下几步:
A.取20.00mL待测盐酸溶液注入洁净的锥形瓶中,并加入2~3滴酚酞试液
B.用标准氢氧化钠溶液润洗滴定管2~3次
C.把盛有标准氢氧化钠溶液的碱式滴定管固定好,调节滴定管尖嘴使之充满溶液
D.取标准氢氧化钠溶液注入碱式滴定管至“0”刻度以上2~3mL处
E.调节液面至“0”至“0”刻度以下,记下读数20070410
F.锥形瓶放在滴定管的下面,用标准氢氧化钠溶液滴定至终点并主下滴定管的读数
回答下列问题:
(1)正确的操作顺序是:B、D、C、E、A、F(填序号)
(2)上述A步骤操作之前,若先用待测溶液润洗锥形瓶,则对滴定结果的影响是偏大(填“偏大”或“偏小”或“无影响”);
(3)判断到达滴定终点的实验现象是溶液由无色变为浅红色,且半分钟内不褪色;
(4)若滴定结束时,滴定管液面如图所示,则终点读数为21.10mL.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解答题

3.羧酸通常用芳香烃的氧化来制备.芳香烃的苯环比较稳定,难于氧化,而环上的支链不论长短,在强烈氧化时,最终都氧化成羧基.某同学用甲苯的氧化反应制备苯甲酸.反应原理:


芳香族反应试剂、产物的物理常数:
名称相对分 子质量性状熔点沸点密度溶解度
乙醇乙醚
甲苯92无色液体易燃易挥发-95110.60.8669不溶易溶易溶
苯甲酸122白色片状或针状晶体122.42481.2659微溶易溶易溶
主要实验装置和流程如下:
图1回流搅拌装置
图2抽滤装置
实验方法:一定量的甲苯和KMnO4溶液置于图1装置中,在90℃时,反应一段时间,再停止反应,按如下流程分离出苯甲酸和回收未反应的甲苯.

(1)无色液体A的结构简式为.操作Ⅱ为蒸馏.
(2)如果滤液呈紫色,要先加亚硫酸氢钾,然后再加入浓盐酸酸化,加亚硫酸氢钾的目的是除去未反应的高锰酸钾氧化剂,否则用盐酸酸化时会发生盐酸被高锰酸钾所氧化,产生氯气.
(3)下列关于仪器的组装或者使用正确的是ABD.
A.抽滤可以加快过滤速度,得到较干燥的沉淀
B.安装电动搅拌器时,搅拌器下端不能与三颈烧瓶底、温度计等接触
C.图1回流搅拌装置应采用直接加热的方法
D.冷凝管中水的流向是下进上出
(4)除去残留在苯甲酸中的甲苯应先加入NaOH溶液,分液,水层再加入浓盐酸酸化,然后抽滤,干燥即可得到苯甲酸.
(5)纯度测定:称取1.220g产品,配成100mL溶液,取其中25.00mL溶液,进行滴定,消耗KOH物质的量为2.4×10-3mol.产品中苯甲酸质量分数为96%.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解答题

2.某校研究性学习小组设计实验,制取氯气以探究Cl2、Br2、I2的氧化性强弱(制取氯气的化学方程式为:MnO2+4HCl(浓) $\frac{\underline{\;\;△\;\;}}{\;}$MnCl2+Cl2↑+2H2O),实验装置如图所示:

【实验探究】
(1)制取氯气的反应??是????(填“是”或“不是”)氧化还原反应.
(2)C装置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l2+2NaBr=2NaCl+Br2????????????????.
(3)D装置中溶液变??蓝色????(填“黄色”或“蓝色”).
(4)E装置的作用是????吸收尾气,防止污染??????????????????.
(5)若要制取标准状况下4.48L的Cl2,需要MnO2的质量为??17.4????g.
(相对原子质量:H-1 O-16 Cl-35.5 Mn-55)
【实验讨论】
有些同学对上述实验装置持有不同看法:
甲同学认为:B装置是多余的.
乙同学认为:B装置是必须的.
你认为???甲???(填“甲”或“乙”)同学的看法是正确的.
【结论分析】
实验现象表明,C装置中有Br2生成,D装置中有I2生成,说明Cl2的氧化性比Br2、I2强.但依据本实验能否判断Br2、I2的氧化性强弱,有些同学得出不同结论:
丙同学的结论是:可以判断Br2的氧化性比I2强.
丁同学的结论是:无法判断Br2的氧化性比I2强.
你认为????丁??(填“丙”或“丁”)同学得出的结论是合理的.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用中和滴定法测定某烧碱样品的纯度,试根据实验回答下列问题:
(1)准确称量4.1g含有少量中性易溶杂质的样品,配成250mL待测溶液.称量时样品可放在A(填编号字母)上称量
(A)小烧杯       (B)洁净纸片        (C)直接放在托盘上
(2)滴定时,不可选用B(填编号字母)作指示剂.
(A)甲基橙        (B)石蕊         (C)酚酞
(3)用0.2010mol•L-1标准盐酸滴定待测烧碱溶液,滴定时左手旋转酸式滴定管的玻璃活塞,右手不停地摇动锥形瓶,两眼注视锥形瓶内溶液颜色变化和滴液的流速,直到滴定终点.
(4)根据你所选择的指示剂,正确判断滴定终点的现象是:滴入最后一滴NaOH溶液时,溶液刚好由无色变为粉红(或由黄色变为橙色),且半分钟内不变色.
(5)根据下表数据,计算被测烧碱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是0.4020mol•L-1,烧碱样品的纯度是98.05%
滴定次数待测溶液体积(mL)标准酸体积
滴定前的刻度(mL)滴定后的刻度(mL)
第一次10.000.4020.50
第二次10.000.2020.80
第三次10.004.1024.00
(6)下列实验操作会对滴定结果产生的后果.(填“偏高”、“偏低”或“无影响”)
①观察酸式滴定管液面时,开始仰视,滴定终点平视,则滴定结果偏低.
②若将锥形瓶用待测液润洗,然后再加入10.00mL待测液,则滴定结果偏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解答题

7.(1)0.1mol某物质的质量是10.6g,则它的摩尔质量是:106g/mol.
(2)19g某二价金属的氯化物RCl2中含有0.4mol的Cl-离子,则R的相对原子质量为24.
(3)1.7gNH3所含分子数与2.8g氮气所含分子数相同,与1.4g氮气所含的原子数相同.
(4)一种硫酸溶液的浓度是a mol/L,密度是b g/cm3,则这种溶液的质量分数是:$\frac{98a}{1000b}$.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选择题

6.配制100mL 1.0mol/L的NaCO3溶液,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称取10.6gNaCO3,加入100mL容量瓶中,加水溶解,定容
B.称取10.6gNaCO3,加入100mL蒸馏水,搅拌,溶解
C.移液时未用玻璃棒引流,直接倒入容量瓶中
D.定容后,反复倒转,摇匀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选择题

5.标准状况下,两个容积相等的贮气瓶,一个装有O2,一个装有CH4,两瓶气体具有相同的(  )
A.质量B.分子数C.密度D.原子数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