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目: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使甲基橙变红色的溶液:Mg2+、K+、SO42-、NO3- | |
B. | PH=13的溶液:Na+、Cu2+、HCO3-、NO3- | |
C. | 水电离出的c(H+)=10-12mol/L的溶液:K+、Na+、CO32-、Br- | |
D. | 有较多Fe3+的溶液中:Na+、NH4+、SCN-、HCO3-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石油的分馏、裂化和煤的干馏都是化学变化 | |
B. | 在一定条件下,苯与浓溴水、浓硝酸作用生成溴苯、硝基苯的反应都属于取代反应 | |
C. | 尼龙、棉花、天然橡胶、ABS树脂都是由高分子化合物组成的物质 | |
D. | 开发核能、太阳能等新能源,推广乙醇汽油,使用无磷洗涤剂都可直接降低碳排放量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解答题
元素编号 | 元素性质或原子结构 |
A | 有三个电子层,K、M层电子数之和等于L层电子数 |
B | 短周期中金属性最强 |
C | 常温下单质为双原子分子,氢化物的水溶液呈碱性 |
D | 元素高正价是+7价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①③⑥⑦ | B. | ②④⑤⑧ | C. | ①③⑤⑧ | D. | ④⑤⑥⑦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解答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解答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铜和稀硝酸反应 | B. | 氮气和氧气发生反应 | ||
C. | 二氧化氮气体溶于水 | D. | 氨的催化氧化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解答题
实验步骤 | 预期现象与结论 |
步骤1:取适量固体产物与试管中,加入足量蒸馏水,充分振荡使碳酸钾完全溶解.分离不溶固体与溶液,用蒸馏水充分洗涤不溶固体 | 部分固体不溶解 |
步骤2:向试管中加入适量硫酸铜溶液,再加入少量不溶固体,充分振荡 | (1)若蓝色溶液颜色及加入的不溶固体无明显变化,则假设2成立. (2)若蓝色溶液颜色明显改变,且有暗红色固体生成,则证明有铁单质存在 |
步骤3:继续步骤2中的(2),进行固液分离,用蒸馏水洗涤至洗涤液无色,取少量固体于试管中,滴加过量HCl后,静置,取上层清液,滴加适量H2O2,充分振荡后滴加KSCN | 结合步骤2中的(2): (1)若溶液基本无色,则假设1成立 (2)若溶液呈血红色,则假设3成立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解答题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