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习题
 0  171116  171124  171130  171134  171140  171142  171146  171152  171154  171160  171166  171170  171172  171176  171182  171184  171190  171194  171196  171200  171202  171206  171208  171210  171211  171212  171214  171215  171216  171218  171220  171224  171226  171230  171232  171236  171242  171244  171250  171254  171256  171260  171266  171272  171274  171280  171284  171286  171292  171296  171302  171310  203614 

科目: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7.下列表述中正确的是(  )
A.根据图1可知合成甲醇的热化学方程式为CO(g)+2H2(g)═CH3OH(g)△H1=(b-a)kJ•mol-1
B.图2表示2 mol H2(g)所具有的能量比2 mol气态水所具有的能量多483.6 kJ
C.1 mol NaOH分别和1 mol 稀硫酸、1 mol浓硫酸反应,前者的△H比后者的△H大
D.汽油燃烧时将全部的化学能转化为热能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6.下列反应事实能用勒夏特列原理解释的是(  )
A.钢铁在潮湿的空气中容易生锈
B.降低盐酸浓度以减缓盐酸与Zn反应的速率
C.SO2氧化成SO3的反应,往往需要使用催化剂
D.恒温恒压的容器中有2NO2?N2O4,若通入Ar,气体的颜色先变浅后逐渐加深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5.某同学在实验报告中记录下列数据,其中正确的是(  )
A.用25mL量筒量取12.36mL盐酸
B.用托盘天平称量8.75g食盐
C.用广泛pH试纸测得某溶液的pH为3.5
D.配制240mL溶液选用250mL的容量瓶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4.某化学兴趣小组欲设计使用如下装置验证:铜和一定量的浓硝酸反应有一氧化氮产生.(假设气体体积均为标准状况,导气管中气体体积忽略不计,且忽略反应中的溶液体积变化)

试回答下列问题:
(1)将铜粉分散在石棉绒中的原因是增大铜粉与氧气的接触面积,使反应迅速、充分.
(2)在铜和浓硝酸反应前,挤压打气球,经A、B、C反应后,进入D中的气体是N2(填化学式),通入该气体的目的是排出D中的空气;进行此步操作时应关闭k3,打开k1、k2 (填k1、k2或k3).
(3)若C装置的硬质玻璃管中出现堵塞,则B中可能出现的现象是锥形瓶中玻璃管内液面上升.
(4)关闭k1、k2,打开k3,由分液漏斗向D中滴加浓硝酸.待Cu和浓硝酸反应结束后,再通过分液漏斗向D中加入CCl4至满.则D中一定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Cu+2NO3-+4H+═Cu2++2NO2↑+2H2O.
(5)若E中出现倒吸,可采取的应急操作是向下调节量气管(或及时关闭k3).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3.设计一个简单的一次性完成的实验装置图,验证醋酸溶液、二氧化碳水溶液、苯酚溶液的酸性强弱顺序是CH3COOH>H2CO3>C6H5OH.

(1)利用如图所示的仪器可以组装实验装置,则仪器的连接顺序为A接D,E接B,C接F.
(2)试管中的现象是溶液由澄清变浑浊.
(3)有关化学方程式是Na2CO3+2CH3COOH=2CH3COONa+H2O+CO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填空题

12.某化学兴趣小组为探究SO2的性质,按下图所示装置进行实验.

请回答下列问题:
(1)装置A中盛放浓硫酸的仪器名称是分液漏斗
(2)实验过程中,装置B、C中发生的现象分别是溶液由紫红色变为无色、出现黄色浑浊,这些现象分别说明SO2具有的性质是还原性和氧化性;装置B中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2MnO4-+5SO2+2H2O═2Mn2++5SO42-+4H+
(3)下列药品中能够用来证明反应结束后的烧瓶中的确有余酸的是:AD(填写字母编号,有几个写几个,多写或写错0分).
A.铁粉    B.BaCl2溶液   C.银粉    D.Na2CO3溶液
(4)装置D的目的是探究SO2与品红作用的可逆性,当品红褪色后在点燃酒精灯前应必须注意待品红溶液完全褪色后,关闭分液漏斗的旋塞,点燃酒精灯加热;无色溶液恢复为红色.
(5)尾气可采用NaOH溶液吸收.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1.工业磷酸一铵( NH4 H2PO4)是一种很好的阻燃、灭火剂,广泛用于木材、纸张、织物的阻燃,纤维加工和染料工业的分散剂等.如图是实验室用磷矿石(主要成分Ca5F( PO4)及禽SO4的废气,模拟 工业湿法制备磷酸并用于制备干燥磷酸一铵的工艺流程:

已知:磷酸二氢盐的溶解性类似于硝酸盐,磷酸一氢盐和磷酸正盐的溶解性类似于碳酸盐.
(1)将下列物质加入气体Y的水溶液中,不能发生反应的是B(填编号).
A.SiO2   B.稀盐酸    C.NaOH溶液    D.Na2 SiO3溶液
(2)写出溶液x中发生的主要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2Ca(H2PO42+2SO2+O2+6H2O=4H3PO4+2CaSO4•2H2O
(3)操作l用到的玻璃仪器有漏斗、玻璃棒、烧杯
(4)系列操作为:蒸发浓缩、冷却结晶 过滤、干燥
(5)通人NH3时,要控制到合适的pH,理由是若NH3少,则产率低;若NH3多,则易生成(NH42HPO4或(NH43PO4
(6)为测量产品中磷酸一铵的纯度,进行下列实验:称取6.0g样品,将样品用足量的水溶解后,滴加过量的Ba(OH)2溶液(假设其它杂质不与Ba(OH)2反应);过滤、洗涤、干燥,称量固体的质量为15.0g.试计算样品的纯度(计算结果保留一位小数).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0.实验室利用下列装置可以准备FeCl3(加热、夹持装置和固定装置已略去).圆底烧瓶中盛装KMnO4,分液漏斗中盛装浓盐酸,B中盛装纯铁粉.已知信息:①FeCl3的熔点为306℃,沸点为315℃.②FeCl3遇水蒸气会产生白雾.请回答下列问题:

(1)检查A装置气密性的操作方法是A连接导气管,将导气管放入水中,关闭分液漏斗活塞,微热圆底烧瓶或用热毛巾捂住容器,观察水中的导气管口是否有气泡冒出,如有气泡冒出,停止微热或拿走热毛巾,导气管内有一段水柱,说明气密性良好.
(2)按气流由左向右流动的方向为A→F→D→B→E→C相连进行实验.
(3)C装置的作用是防止空气中的水蒸气进入装置E与氯化铁反应,吸收剩余Cl2防止污染空气.
(4)用0.2mol的高锰酸钾固体和足量的浓盐酸完全反应后,得到标准状况下氯气的体积为11.2L,则含锰元素的生成物中锰元素的化合价为+2.
(5)写出A装置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并标出电子转移的方向和数目
(6)检验产品中是否含有FeCl2的实验方案为取少量FeCl3固体溶于水,滴加酸性KMnO4溶液,如果KMnO4溶液褪色,说明含有FeCl2,如果KMnO4溶液不褪色,说明不含FeCl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解答题

9.在实验室中拟用氧化铜、稀硫酸和锌来制取纯净的铜,甲、乙两位同学分别设计了如下实验方案:
甲:①把CuO溶于适量稀硫酸中;②在①的溶液中加入适量Zn,充分反应后过滤、烘干,即得纯净的Cu.
乙:①锌与稀H2SO4反应制H2;②将H2通入CuO中并加热,充分反应后即得纯净的Cu.
回答下列问题:
(1)若要制得相同质量的纯Cu,所消耗的锌和稀硫酸的量是:
甲小于乙(填“大于”、“小于”或“等于”),原因是乙方案中氢气除了作还原剂外,还需用来排尽装置中的空气和作保护气.
(2)丙同学认为上述两种方案所制得的Cu都难以保证Cu的纯度,应对上述两种方案加以完善.你是(填“是”或“否”)赞同丙同学的看法.理由①(对甲同学实验而言)甲方案制得的铜中可能混有锌,且过滤后未洗涤,②(对乙同学实验而言)乙方案制得的铜中可能混有氧化铜.
(3)请你分别对甲、乙两同学的实验加以完善:
①将甲过滤所得的固体加入过量的稀硫酸,不断搅拌,至不再放出气体为止,过滤并洗涤、烘干;②将乙所得的固体加入过量的稀硫酸,不断搅拌,充分反应后过滤并洗涤、烘干.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解答题

8.己二酸是一种重要的有机二元酸,主要用于制造尼龙、泡沫塑料及润滑剂和增塑剂等,用途十分广泛.己二酸的传统、绿色合成法原理分别如图1:

绿色合成流程如下:
在100mL三颈烧瓶中加入2.00g催化剂(钨酸钠和草酸合成),34.0mL 30%的H2O2和磁子.室温下搅拌15-20min后,加入6.00g环己烯.搭好回流装置(见图2),继续快速剧烈搅拌并加热回流.反应过程中回流温度将慢慢升高,回流l.5h后,得到热的合成液.
注:①己二酸:白色晶体,熔点153.0-153.1℃,易溶于酒精;环己烯:无色液体,不溶于水,溶于乙醇.
②几种物质在水中的溶解度曲线如图3:
(1)对比传统与绿色制备的原理,传统制各方法被淘汰的主要原因是:浓硝酸具有强腐蚀性,对设备腐蚀严重,反应中会生成有毒的氮氧化物,污染环境.
(2)绿色合成时,请解释必须快速剧烈搅拌的原因是:环己烯不溶于水,快速搅拌有利于反应物充分接触,加快反应速率.
(3)抽滤时必须用到的仪器:抽气泵、安全瓶、吸滤瓶、布氏漏斗、橡胶塞、橡皮塞、导管等,指出吸滤瓶与普通锥形瓶除规格以外的两点不同之处:吸滤瓶带有支管、吸滤瓶瓶壁比锥形瓶厚.
(4)从热合成液中分离得到己二酸固体的步骤:冷却结晶,抽滤,洗涤,干燥,称量.请你选择合适的洗涤剂:B.
A.蒸馏水    B.冰水混合物    C.乙醇    D.滤液
(5)回收未反应完的环己烯的方法是:分液;
(6)用毛细管分别取传统法和绿色法制备产品的酒精溶液,分别点于离滤纸条末端1cm处,做层析实验,显色后如图4所示:由实验可知:传统法制得的产品纯度比绿色法高.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