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习题
 0  171408  171416  171422  171426  171432  171434  171438  171444  171446  171452  171458  171462  171464  171468  171474  171476  171482  171486  171488  171492  171494  171498  171500  171502  171503  171504  171506  171507  171508  171510  171512  171516  171518  171522  171524  171528  171534  171536  171542  171546  171548  171552  171558  171564  171566  171572  171576  171578  171584  171588  171594  171602  203614 

科目: 来源: 题型:选择题

5.氨基酸是组成蛋白质的基本结构单位,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组成蛋白质的氨基酸一定是α-氨基酸
B.氨基酸都含有手性碳原子
C.氨基酸具有两性,蛋白质不具有两性
D.天然氨基酸大部分能溶于水,难溶于乙醇、乙醚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填空题

4.(1)图1中有机物属于芳香烃的是C(填字母).
(2)某有机物的结构简式如图2所示:1mol该物质和溴水混合,消耗Br2的物质的量为2mol; 1mol该物质和H2加成,最多需要H25 mol.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选择题

3.下列物质的制备与工业生产相符的是(  )
①SiO2$→_{高温}^{焦炭}$粗硅$→_{高温}^{Cl_{2}}$SiCl4 $→_{高温}^{H_{2}}$Si(高纯度)  
②浓盐酸$→_{△}^{MnO_{2}}$Cl2$\stackrel{石灰乳}{→}$漂白粉
③MgCl2$\stackrel{加热蒸干}{→}$无水2$→_{熔融}^{电解}$Mg
④饱和NaCl溶液$\stackrel{NH_{3}和CO_{2}}{→}$NaHCO3晶体$\stackrel{加热}{→}$Na2CO3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选择题

2.下列有关元素的性质及递变规律中错误的是(  )
A.IA族与VIIA族元素间可形成共价化合物或离子化合物
B.第三周期元素从左到右,最高正价从+1 递增到+7
C.同主族元素的简单阴离子还原性越强,其在水中越容易水解
D.同周期的主族金属元素的化合价越高,其原子失电子能力越弱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填空题

1.有①${\;}_{8}^{16}$O、${\;}_{8}^{17}$O、${\;}_{8}^{18}$O    ②H2O、D2O、T2O    ③石墨、金刚石    ④${\;}_{1}^{1}$H、${\;}_{1}^{2}$H、${\;}_{1}^{3}$H ⑤正丁烷、异丁烷   五组微粒或物质.互为同位素的是(填序号,下同)①④;互为同素异形体的是③;互为同分异构体的是⑤.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选择题

20.在某一化学反应中,反应物X的浓度在5s内从2.0mol/L变成0.5mol/L,在这5s内X的化学反应速率为(  )
A.0.3B.0.3 mol/(L•s)C.0.4 mol(L•s)-1D.0.04 mol/L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9.某化学小组拟采用如下装置(夹持和加热仪器已略去)来电解饱和食盐水,并用电解产生的H2还原CuO粉末来测定Cu的相对原子质量,同时检验氯气的氧化性.

(1)写出甲装置中电解饱和食盐水的离子方程式2Cl-+2H2O$\frac{\underline{\;通电\;}}{\;}$2OH-+H2↑+Cl2↑.
(2)为完成上述实验,正确的连接顺序为A连E;B连C(填写导管口字母).
(3)对硬质玻璃管里的氧化铜粉末加热前,需要进行的操作为先通一段时间的氢气,检验氢气的纯度.
(4)若检验氯气的氧化性,则乙装置的a瓶中溶液可以是淀粉碘化钾溶液,对应的现象为无色溶液变为蓝色.乙装置烧杯中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Cl2+2OH-=Cl-+ClO-+H2O.
(5)为测定Cu的相对原子质量,设计了如下甲、乙两个实验方案:精确测量硬质玻璃管的质量为a g,放入CuO后,精确测量硬质玻璃管和CuO的总质量为b g(假设CuO充分反应),实验完毕后:
甲方案:通过精确测量硬质玻璃管和Cu粉的总质量为c g,进而确定Cu的相对原子质量.
乙方案:通过精确测定生成水的质量d g,进而确定Cu的相对原子质量.
①请你分析并回答:甲方案所测结果更准确.你认为不合理的方案的不足之处是因为空气中的CO2和H2O通过D口进入U型管,造成实验误差较大.
②若按合理方案测定的数据计算,Cu的相对原子质量为$\frac{16(c-a)}{b-c}$.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8.如图所示各物质是由1~20号元素中部分元素组成的单质或其化合物,图中部分反应条件未列出.已知C、H是无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D是一种黄绿色的气体单质,物质J可用于泳池消毒.反应②和④是化工生产中的重要反应,反应⑤是实验室制备气体C的重要方法.

请回答下列问题:
(1)物质E的电子式;I中所含化学键类型离子键、共价键,气体D所含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第三周期ⅤⅡA族
(2)G的水溶液呈酸性,用离子方程式表示其原因NH4++H2O?NH3•H2O+H+
(3)写出E与过量I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CO2+Ca(OH)2=CaCO3↓+H2O.
(4)实验室制备气体C的化学方程式Ca(OH)2+2NH4Cl$\frac{\underline{\;\;△\;\;}}{\;}$CaCl2+2NH3↑+2H2O
(5)已知含7.4gI的稀溶液与200mL1mol/L的H溶液反应放出11.56kJ的热量,写出该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Ca(OH)2(aq)+2NH4Cl(aq)=CaCl2(aq)+2NH3↑(g)+2H2O(l)△H=-115.6kJ/mol
(6)物质A由三种元素组成,1mol A与水反应可生成1mol B和2mol C,A化学式为CaCN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7.常温下,下列溶液的pH或微粒的物质的量浓度关系正确的是(  )
A.某物质的溶液中由水电离出的c(H+)=1×10-amol/L,若a>7时,则该溶液的pH一定为14-a
B.某溶液中存在的离子有S2-、HS-、OH-、Na+、H+,则离子浓度一定是c(Na+)>c(S2-)>c(OH-)>c(HS-)>c(H+
C.将0.2 mol/L的某一元酸HA溶液和0.1mol/L NaOH溶液等体积混合后溶液pH大于7,则反应后的混合液:2c(OH-)=2c(H+)+c(HA)-c(A-
D.①Na2CO3溶液②CH3COONa溶液③NaOH溶液,若3种溶液pH均为9,则它们物质的量浓度大小顺序是①>②>③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6.氨基甲酸铵(NH2COONH4)是一种白色固体,易分解、易水解,可用做肥料、灭火剂、洗涤剂等.某化学兴趣小组模拟制备氨基甲酸铵,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如下:
2NH3(g)+CO2(g)?NH2COONH4(s)△H<0

(1)如用图1装置制取氨气,你所选择的试剂是浓氨水与生石灰或氢氧化钠固体.制备氨基甲酸铵的装置如图3所示,把氨气和二氧化碳通入四氯化碳中,不断搅拌混合,生成的氨基甲酸铵小晶体悬浮在四氯化碳中.当悬浮物较多时,停止制备.
注:四氯化碳与液体石蜡均为惰性介质.
(2)发生器用冰水冷却的原因是降低温度,提高反应物转化率.
(3)液体石蜡鼓泡瓶的作用是通过观察气泡,调节NH3与CO2通入比例.
(4)从反应后的混合物中分离出产品的实验方法是过滤;(填写操作名称).为了得到干燥产品,应采取的方法是c(填写选项序号).
a.常压加热烘干        b.高压加热烘干       c.真空40℃以下烘干
(5)尾气处理装置如图2所示.双通玻璃管的作用防止倒吸;浓硫酸的作用:吸收多余氨气、防止空气中水蒸气进入反应器使氨基甲酸铵水解.
(6)取因部分变质而混有碳酸氢铵的氨基甲酸铵样品0.7820g,用足量石灰水充分处理后,使碳元素完全转化为碳酸钙,过滤、洗涤、干燥,测得质量为1.000g.则样品中氨基甲酸铵的物质的量分数为80%.(精确到2位小数)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